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第四百二十章 局勢聯動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第四百二十章 局勢聯動字體大小: A+
     

    汴水一戰,徐榮踩在曹操頭上而揚名天下;中牟一戰,呂布踩着的則是袁紹。

    聯軍前線五路強軍在短短七日時間內潰滅,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潁川,許縣,聯軍總帥黃琬駐屯地。

    因連續大敗導致許縣各軍使者、軍吏情緒低落,一片愁雲慘淡。

    黃琬承受着一切內外壓力,一個很直接又棘手的問題擺在了黃琬面前:到底要不要順從袁紹等人意願,對曹操進行懲處。

    很明顯,正是因爲曹操在優勢兵力的情況下被徐榮設伏打了個全軍覆沒,結果導致呂布、董卓以及馬騰奮勇進兵,進而就有了袁紹中牟之敗、桓典兵敗魯陽,李旻被聚殲於新鄭等等一系列事情。

    袁紹身爲北路軍主將,北路先鋒曹操,偏師李旻,以及充作主力的袁紹本部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麼大的責任不是袁紹一個人能扛住的,反正從汴水之戰來看,曹操受到的壓力比他還大,這股壓力足以壓死曹操。

    左右是個死,還不如多擔待一些……於是袁紹很乾脆的將包袱甩給曹操,爲自己減輕負擔。

    他沒資格處理曹操,可黃琬這個名義上的盟主就有?

    這個不好界定,處理曹操,還是不處理,對黃琬都是麻煩。

    若是處理了,意味着關東聯軍是存在嚴格上下隸屬關係,並有追究責任的強大約束力。可這會令帶兵入股的各路諸侯心生牴觸,操作不好會導致關東聯軍分崩離析,一鬨而散。

    若是不處理,那麼黃琬這個盟主徒有其名的傳言就坐實了,今後也會因爲他不處理曹操、袁紹這一件事情,讓他無法處理其他郡守,包括豫州治下的郡國。

    正在他煩惱時,老僕持信疾步而來,見廳中無外人,低聲:“主公,公子來信在此。”

    黃琬不動聲色接住,見漆印無誤後,拿起桌上小刀劃開火漆,取出僅有單單一頁的信紙,問:“信封汗跡未乾,送信者何人?”

    紙張是很寶貴的,第一個用紙張做信封的是魏越,不過這兩年開始流行羊皮信封,但火漆防僞加蓋私印的做法並沒有發生一點改變。

    “是蘇飛,晝夜兼程而來。”

    “先讓此人好生休息,三日後還需他再回河北。”

    黃琬說着稍稍停頓,又補充一聲:“去將那負荊請罪之徒帶入偏廳。”

    “喏。”

    老僕退下,黃琬動作自然,將手中僅有一張紙的信揉成一團丟入側旁炭火盆中,頓時火光燃起,引一衆正在做事的屬僚側目。

    側廳,曹操僅穿着單薄短衣一臉苦色,揹着一捆四五尺長的荊條緩步進來,對堂上正坐的黃琬行禮:“大罪之人曹孟德,拜見黃公。”

    “孟德明知老夫無意殺你,又何故此般做戲?”

    黃琬稍稍擡手示意親衛將上前解去荊條,曹操坦然配合,臉上苦色不見,打了個哆嗦,幽幽道:“明公知曉大義不遷罪曹某,可有人爲掩飾己過,恨不得曹某碎屍萬段。”

    “伯喈兄與揚祖素來對孟德多有讚譽,不知孟德對如今頹敗局勢有何看法?”

    黃琬示意曹操坐到自己下手,曹操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黃琬不殺他是有可能的,可黃琬沒道理對他這麼親善,他想不通其中的關節。

    或許其中有自己不知道的內情在,見黃琬又提及魏越,還親切的以表字相稱,這讓曹操心中激盪起來。

    不是亢奮,而是深深地恐懼,難道汴水之戰前夕他的預感是對的?

    聯軍之中存在與董卓私下往來的諸侯是必然的,那麼與魏越進行某種聯繫也是必然會有的事情。

    如果,聯軍之中是盟主黃琬與魏越進行秘密交易呢?

    一瞬間,曹操聯繫到詭異到不可思議的前線五路大軍潰敗,真有一個原因的話,那麼黃琬私下透露軍情給魏越,那麼一切都順暢起來。

    面不改色之餘,曹操心中警惕起來,做思考狀,露笑:“今不過一時之敗,尚未到窮途末路。”

    黃琬擡手撫須:“孟德此言何解?”

    “大將軍自征伐鮮卑以來駐屯河北,董卓竊大權而獨掌,遂施虐天下。”

    曹操先給魏越佔據河北定下一個論調,不是魏越主動棄雒陽而走,而是爲了征伐鮮卑臨時駐屯的河北,語氣漸高:“後雖大破鮮卑,然董卓之勢已成。董卓此人狡黠奸滑,以小人之舉欺大將軍君子之方正,此賊料定大將軍秉性忠謹心懷蒼生。”

    說到這裡,曹操語氣一嘆惋惜道:“果如此賊所料,大將軍擔心國家動盪不願揮兵上雒與董卓交兵。故董卓陳兵雒中使大將軍無法歸雒秉政後,奸計得逞益發驕縱難以複製,已成社稷之禍源。爲匡扶社稷,我等不得不興義兵征討。”

    “不料如今兵勢頹敗,但河北大將軍麾下坐擁強軍五十萬,若能以大義說服大將軍,那麼消滅董卓暴政,匡扶漢室社稷之事,指日可待!”

    至於怎麼敗的,曹操很自然的忽視掉了。

    至於董卓怎麼做大掌控雒陽的,他也很自然的忽視掉了。

    現在的劇本跟預期的很不一樣,預期的劇本就兩個,要麼關東羣雄撐不住,向董卓爲首的雒陽朝廷表達這一切是個誤會。是他們誤會了董卓董公董司徒,原來國賊在河北,慷慨爲國的董公自然會很大度諒解關東羣雄。

    然後董卓發佈朝廷詔令討伐國賊魏越,領着願意戴罪立功的關東羣雄發兵河北。

    要麼是董卓爲代表的雒陽朝廷幡然醒悟,原來關東羣雄才是正義的,可我們也是正義的,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需要坐下來討論一下。於是讓出主導位置,讓關東羣雄成爲新的公卿。

    然後關東羣雄發佈朝廷詔令討伐國賊魏越,領着戴罪立功的關中、雒陽兵馬進軍河北。

    就魏越搞出來的那套公卿集議決定國家大小事務的體系,雒陽公卿們很喜歡,關東羣雄們也很喜歡,可惜的是此前關東羣雄只能眼巴巴看着,現在有了靠武力競爭的機會。

    當然了,皇帝肯定不喜歡。

    這種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美好政體,魏越卻有全套的經驗……只是相對於當個立天子,魏越更想做個坐天子。

    權臣的道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曹操受限於道德、自身實力和年齡問題不敢親自動手,魏越可沒這麼多的劣勢。只要軍事上能削平各方,魏越就敢幹!

    曹操很上道,黃琬很高興,跟一個識時務的人打交道,對上位者來說一件省心省力,心情也會跟着舒適起來。

    既然曹操‘自己’很清楚的‘認識’到了大局所需,黃琬也就不需要表演了。

    稍作考慮狀,黃琬眉目沉重:“揚祖秉性率直恩仇分明,如今情勢所迫請他出兵襄助,恐怕絕非易事呀。”

    “而且,近來惡毒流言不絕於市,許縣上下一日數驚,若不能說動揚祖,恐怕集結於許縣之兵,會分崩離析難以復聚。”

    曹操也清楚這個情況,起身抱拳:“明公,操與大將軍有舊,願星夜馳往河北遊說大將軍。”

    “好,孟德即有此心,可去準備行裝。待老夫與陳王商議後,就正式委任孟德爲使者。”

    陳王劉寵駐軍潁陰,是許縣西部的屏障。

    懾於陳王劉寵威名,目前胡軫及所部李蒙、王方、樊稠、張濟這幾路兵馬只是掃蕩潁陰外圍的縣城,就食於敵。

    雒陽,南宮,蘭臺。

    董卓親自來到蘭臺,身後跟着新的尚書令王允,以及太尉馬日磾。

    蘭臺堪稱浩瀚博大的書庫中,一排排書架上擺着一層層竹簡,這些竹簡都是五百字一卷,收納在絲帛筒袋中,每一隻帛袋上都寫着標籤,與竹簡內容對應。

    董卓不由嘖嘖稱奇,對左右王允、馬日磾道:“實不相瞞,這還是本公首次見如此之多的書策,竹簡累積如牆,此之前不敢想之事也。”

    已臨近二月,蔡邕正領着一衆蘭臺史官、御屬及最後留在蘭臺的八十餘名抄書士子搬遷蘭臺竹簡。這些竹簡每一卷都被檢查過,稍有潮溼、發黴或蟲蛀現象,就會拿出去曝曬並修復。

    同時,新的一年到來,一年一批資料,意味着要焚燒掉一批過期的檔案資料。

    一衆搬運竹簡的御屬、士子在兩側經過時紛紛俯首以示恭敬,往來默默並無太多聲響。

    董卓走了不知是四排還是五排,終於看到了握着小刀,毛筆插在頭上的蔡邕:“太傅深藏書海之中,讓董某好生難找。”

    蔡邕只是回頭看了一眼董卓,目光又落在王允、馬日磾臉上,兩個人皆有慚色,垂首不敢對視。

    “元常,你來補齊此卷。”

    蔡邕取下插在發冠中的毛筆,遞給一旁的鐘繇,鍾繇則雙手接住口中稱是,並不回頭看董卓一行人。

    默然無語中出了幽森森卻焚燒驅蟲香菸的書庫,書庫外的走廊下,蔡邕仰頭曬着陽光眯着眼:“董司徒來意,老朽或有所知,就是不知猜的對或者不對。”

    董卓頷首微笑,巧妙尋問:“那太傅以爲當下朝廷該如何處置,纔是上策?”

    蔡邕搖頭,明明是個武夫卻開始學文字遊戲,這有什麼意義?

    王允拱手:“太傅何故搖頭不語?”

    “無他,只是覺得董司徒一廂情願,執意以爲老朽那頑劣弟子會按兵不動。”

    蔡邕看都不看一眼王允,不管這個以前的朋友懷着的是什麼心思,總之兩人之間已無法緩和矛盾。兩個人之間存在直接的理念矛盾,兩個人外圍親屬又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魏氏強行鎮壓太原晉陽王氏以及祁縣王氏。

    太原王氏、祁縣王氏,以及琅琊王氏都源於王翦、王離這一系,王離兵敗身死後,長子遷往琅琊,次子留在晉陽,分衍出祁縣王氏。

    現在王允的嫡親兄長王隗、王懋以及王允的大侄兒王晨還處於軟禁之中,若非王凌極力斡旋,可能這些人已經死於勞役之中了。

    蔡邕一個正統的文人、名士,此刻不做任何言語上的修飾:“董司徒也知,關東兵馬之敗,源於徐榮於汴水全殲其先鋒大將曹孟德部;其後呂奉先神速出兵又於關東擊破袁紹部,如此關東諸軍喪膽,纔有之後魯陽、新鄭兩場大勝。試問董司徒,若無徐榮、呂布二部奮勇爭先,董司徒今日豈能這般愜意安然?”

    目光落在董卓平靜的臉上,蔡邕緩緩道:“今董司徒詢問本公朝廷之處斷,那本公就說一說真誠之言,就是不知董司徒是否願意採納。”

    董卓抱拳施禮,微微俯身:“還請太傅明言,此正董某來意也。”

    “或許有人向董司徒進言,說張舉提兵十餘萬懸於燕趙之間,揚祖無法南顧;又或者,有人認爲河北已然開始春耕,無力征發大軍。這些都是董司徒願意聽的,也是世情常理所在。可董司徒不妨捫心自問,就張舉心性,可能如董司徒左右預料的那樣易於操控?”

    “再說雒陽天變時,董司徒身爲親歷者,可能想到張讓、趙忠、蹇碩、何進、何苗、董重、袁隗及袁基等人會悉數死於事變中?”

    “以及眼前,戰前關東兵勢洶洶,誰又能想到精於軍事的曹孟德會被徐榮如此無名之輩大破於汴水河畔?以及呂奉先,皆以爲此人託揚祖提攜纔有權位,可誰能想到此人如此果決、驍勇,神速進軍大破袁紹於官渡?又擒李旻於新鄭?”

    “董司徒,世事變化難有定理。值此天地大變之際,又豈能以常理推斷軍國大事?我若是董司徒,必然傾力交結河北,以求事後緩緩圖謀。”

    董卓、王允、馬日磾臉色變化不定,董卓暗暗咬牙:“那太傅以爲該如何傾力交結,才能使魏公駐兵不動?”

    蔡邕笑了笑,攤開雙臂:“此董司徒及朝中諸公之事也老朽不過問朝局及尚書檯事已近半載。眼前,除了這蘭臺瀚海籍冊外,再無能令老朽傾心的了。適才爲董司徒出策,求得也僅僅是雒陽局勢安穩,不使戰亂波及蘭臺、東觀而已。”

    纔不管你們死活,別讓戰爭破壞蘭臺、東觀的藏書就可以了。

    蔡邕的傲氣,令董卓臉色大變:“太傅言下之意,可是交惡魏公後,雒陽有失陷之虞?”

    蔡邕面無表情回頭看一眼身側書庫:“老朽不願此事發生,想來揚祖也不願此事發生。若危及自身存亡,戰火焚燒旁人,總比波及親友要好一些。”



    上一頁 ←    → 下一頁

    穿越財富人生天相神醫十里紅妝:明妧傳宅之崛起穹頂之上
    諸天劇透群穿成女配媽媽怎麼辦?逆天戰神蜀漢之莊稼漢銀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