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第三百九十二章 衆望所歸?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第三百九十二章 衆望所歸?字體大小: A+
     

    十月二十一日,紛紛小雪後的雒都。

    司徒府,董卓嗟嘆不已神情之間頗多感慨,深深的爲難。

    等最後一名心腹在門前抖落斗篷上積雪進入廳堂後,董卓環視諸人:“大將軍立不世之功,即將班師回朝。至今,已傳檀石槐二孫扶羅韓、步度根首級於雒中,天下震怖。然而大將軍所請不過是立三部都督,追贈孫堅、夏育及蓋勳殊榮。我聽人言說大將軍欲歸雒後,從容擬定從徵將士功勳,不知諸位對此如何看?”

    長史劉艾直身跪坐着,神情淡然:“董公,今雒中空虛,實難供養大將軍麾下十萬虎賁。冀州富庶適宜養軍,不若還請大將軍駐屯河北,爲國柱石支撐北方大局。”

    “若大將軍執意入雒,又該如何?”

    董卓語氣咄咄,明顯不滿劉艾這幅淡然彷彿事不關己的姿態,環視諸人董卓腔調漸高:“大將軍留下大好局面,今敗壞至此般地步,豈能善了?關東之賊在劫難逃,難道我等就守身嚴謹,無有罪過?”

    王允起身拱手,聲音朗朗似有某種信心在支撐:“大將軍揮師入雒,實乃兩虎相爭之局,以大將軍之智豈會不明白?”

    “那子師可有良策解我憂愁?”

    “請太傅蔡公主筆,加拜大將軍太保,加食邑萬戶,兼領冀州牧,如此或可留大將軍於河北。”

    董卓聽了揮揮手神情不快:“過輕,難以酬大將軍破滅鮮卑之功。不說大將軍如何想,北征將士必然忿忿,還需再加。”

    反正他是不會主動開口越過那條線的,這麼大的責任沒人擔待的起,誰開口誰就是禍國之賊!

    王允暗暗咬牙:“大將軍立此不世之功,又與平陽長公主訂有婚約,乃是天子姐夫,帝室臂膀。老朽以爲,不妨再晉大將軍爵位一等,加拜上大將軍,太保、大司馬,食邑兩萬戶。”

    縣侯再晉爵一等,這是什麼?

    對董卓來說這不是重點,故意忽略這一點,董卓卻去計較末節:“上大將軍?”

    王允微微頷首,笑容淡淡:“大將軍立此不世之功,本職該有所進增以示殊榮。”

    劉艾身爲宗室,卻不能刻意忽略,對着王允拱拱手,追問:“不知王中郎所言晉爵一等,是指爲何?”

    王允擡手還禮反問:“以劉長史來看,眼前該如何安撫大將軍?”

    見劉艾眉宇晦澀陰沉,王允緩緩道:“以老朽來看,非重爵殊榮不可,唯有安撫大將軍,使之安心牧守河北,朝廷纔有餘力討滅關東羣賊。待合關東之力後,董公據朝廷大義,可從容迫使大將軍上表自減名號、爵位,此事後患消泯於反掌之間,易也。”

    董卓聽着連連點頭,終於走到了正式與魏越對立的這一步,回想前後頗感不易,故有感而發:“今先授之以解眼前燃眉之急,我能授之,亦能取之,諸公勿慮。”

    劉艾垂眉思索一二,拱手:“願遵董公號令。”

    王允、周毖、趙戩等人齊齊抱拳施禮,異口同聲:“願遵董公號令。”

    雒陽的公卿、士族爲什麼要反對魏越封公?

    不能反對,他們更怕魏越拒絕封公提議。

    爲什麼?

    樹大招風而已,魏越拒絕封公提議,在行爲品德上就沒有大的紕漏可供人攻訐、批判。

    如果魏越接受封公,甚至一步步走向獨立建國的地步,那實在是太妙了。

    不管今後是朝廷公卿集團吞併關東集團,還是關東集團吞掉公卿,都能以大半個天下的力量及朝廷的正統名義向河北進軍,討伐國賊魏越!

    雒陽方面如此,關東方面也是如此。

    在這個十分敏感的十字路口,魏越再一次通過取巧,達成了很多人耗盡一生都無法達成的割據夢想。

    蔡邕是愚忠的人麼?

    不是,如果是愚忠的人,早就在盧植、何進、袁隗先後被陰謀殺死時跟魏越翻臉了。

    看看現在的陳留人,有的跟着蔡邕在雒陽,有的跟着魏越去了河北,有的則跟着郡守張邈站在了關東陣營,甚至還有跟着劉焉入蜀的。

    當下這個世道,特別是宦官們被魏越誅殺一空,州郡宦官朋黨被大清洗之後,真正愚忠於漢室的人已經很少了。

    公卿、士族們願意看到魏越封公,立魏氏社稷壇、裂土建國的事情發生,武人們也是樂於見到的,因爲魏越開了一個好頭,將大將想做卻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做成了。有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今後他們再動手時阻力就會少很多。

    又因爲處在這敏感的十字口路,公卿也好,士族也罷,還都得憋着不敢叫囂、污衊、斥責魏越是國之大盜。

    別說這些人,就宮裡帝室之中的人物,也不覺得魏越封公是多麼壞的事情。

    太皇太后董氏,對政治的變化缺乏足夠直觀的認識。

    可她也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標準,在她的標準中,魏越形象十分光彩,比董卓、黃琬、劉焉這些人好太多。甚至,這些人加在一起,在董氏心中也不如魏越來的重要、親近。

    魏越是靈帝給女兒陽平公主找的女婿,又各種扶持,某種意義上可以引申爲劉協今後的庇護者,帝室最可靠的支持者。

    受限於年齡、威望不足,魏越穩定雒陽政變後卻被暗流所迫,妥協性的退出了雒陽,跑到邊塞殺鮮卑人立威去了。

    相對於跟帝室親近的魏越,看看現在的公卿與關東州郡長官,雙方就跟咬了一嘴毛的鬥狗一樣,紅着眼睛死不後退。看看魏越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卻不願激化矛盾主動退卻……如果董卓及公卿們,或黃琬及關東郡守們能有魏越這樣的胸襟、見識,各自小退半步,天下形勢也不會緊張到眼前這一步。

    所以太皇太后董氏是支持、贊同魏越封公,甚至建國的,反正她的理念中,天下有那麼多劉氏宗親王爵,郡王國,縣侯國比比皆是。這些劉氏宗親除了河間孝王一脈與帝室親近外,其他的王侯與帝室還有多少感情可言?

    這些血脈隔了七八代、十四五代的劉氏宗親於國無有寸功,於帝室又沒有感情羈絆,都能享有王爵,佔有郡王國、侯縣國,作爲她孫女婿的魏越憑什麼不能列公、王之位,享有封國?

    太皇太后董氏是旗幟鮮明的支持魏越,出嫁從夫的平陽長公主自然不會考慮太多虛無的東西。如果魏越列公位有封國,那麼她的孩子必然是嫡子,是今後魏越所有一切的繼承者。

    看看桓帝三個女兒的生活,其地位完全是一種直線下降的趨勢,子女別說沾帝室的殊榮,能跟其他貴戚子弟比起來不落下風就很不容易了。

    公主的孩子,帝室的外子,受到來自上層、下層的共同打壓排擠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以一個妻子和今後母親的身份來說,平陽長公主是支持魏越封公的,甚至能封王更好!

    至於隱患?公、王之位的繼承者是帝室外子,身上有一半皇室血統,做個大漢的公、王又怎麼了?

    現存帝室之中,天子劉協最重要的親人就剩下了這麼幾個,自幼撫養他的太皇太后董氏支持魏越封公建國,他的姐姐也支持並積極活動此事;他的弟弟劉嘉尚不知事,但劉嘉的母親宋貴人態度自然也是傾向於魏越的。

    她的底線甚至更低……魏越出塞的戰績已經徹底嚇住了這個瘋女人,她寧願以封王爲代價,換取魏越支持劉嘉繼位。劉嘉年幼,這樣她就能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了……好好想一想,朝會之時自己坐在兒子身邊攝政,朝堂之中魏越以王爵之尊引領公卿羣臣,想一想還真讓人嚮往,促成此事的操作餘地很大,不是麼?

    就在魏越撤軍進入雁門,途徑常山、鉅鹿,向冀州治所魏郡行軍的過程中,他封公建國一事彷彿衆望所歸一樣,所有人都在讚揚稱頌,整個帝室連着小皇帝都贊同此事……給人一種前漢末期,滿朝公卿及劉氏宗親傾心於王莽的離奇感覺來。

    “王莽年四十五進位安漢公,又三年進位宰衡加九賜位在諸侯王之上,又一年成帝病逝王莽擁孺子嬰爲帝,進位假皇帝。又四年,王莽篡漢爲帝。”

    南宮蘭臺,走廊中,陳留平丘人毛玠與鍾繇低聲淺談,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落下,染得天地一片白。

    毛玠握着木棍倒着銅爐中木炭,語氣緩緩而從容:“今帝室、朝野無不傾心於大將軍,大將軍所立功勳已升無可升賞無可賞,進公位乃是人心所向,誰能阻擋?只可惜,朝中公卿與關東羣雄之爭,遠非大將軍所能說和。大將軍若能說和,當初也不會被排擠出雒,尋鮮卑人出氣。好在大將軍得蒙神人庇佑,一戰破滅鮮卑,成就了眼前這離奇的一幕。”

    鍾繇聽着嘴角翹起:“的確離奇呀,朝廷、關東都勸大將軍該進公位,目的卻是出奇的一致,所求不過是請大將軍坐鎮河北置身中原事外而已。只是帝室皆婦孺,不明權變所在,受人矇蔽皆以爲重賞大將軍,可使大將軍重領朝綱,消弭兵災。”

    兩人年齡相仿,對局勢又有類似的看法,朝夕相處在蘭臺之中,想不成爲朋友都難。

    頓了頓,毛玠補充道:“司徒董卓所言,加大將軍九賜之事用心十分歹毒。就此事還需細稟太傅早作應對,免得污了大將軍威名。待公卿、關東虎狼相爭一死一傷之際,正該大將軍出面清掃殘局,中興社稷。”

    鍾繇輕輕點頭,只是神色慎重,不似毛玠那麼樂觀。

    董卓、黃琬兩個集團決戰之時,豈能不防備虎踞河北的大將軍魏越?

    自太傅蔡邕入蘭臺徵集青年俊彥整理蘭臺、東觀藏書、資料以來,一幫蘭臺令史出身的英傑就這樣登場了。

    這是一股繼承蔡邕早年政治理想,意在剪除董卓、黃琬兩個集團,與魏越一起中興漢室的政治派系。

    沒有這個中興漢室的政治號召,蔡邕很難發動這批人……那些耐不住寂寞,心思躁動的英傑已經投奔四方去了,聚在蘭臺的這批人是蔡邕召集來細細挑選、磨合形成的。

    這些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有耐心,不急於一時之爭。



    上一頁 ←    → 下一頁

    網游之劍逝我的專屬夢境游戲獵寶計劃:特寵追妻一加功夫聖醫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我的姥姥是半仙鬥破蒼穹2空間重生:盛寵神醫商女網游之萬能外掛妻手遮天:全能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