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雄霸三國» 北軍五校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局所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雄霸三國 - 北軍五校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局所在字體大小: A+
     

    在決定與孟陀、黃忠細談之前,魏越準備與桓典好好商議一下今後河東的去留。

    此前還覺得張舉與白波軍留在河東還能發揮其歷史作用,即關東組建聯合軍討董時,白波軍能有效牽制、威脅雒陽與關中的聯繫,並能遲滯董卓、朝廷中央軍的兵力。

    皇甫嵩及關中兵馬,以及河東郡的白波軍,是導致董卓、朝廷軍有數量、戰力優勢的情況下,不敢全面迎擊關東聯軍的主要原因,也是遷都的原因所在。

    如果在這個推論下,自己這段時間內無所作爲保留白波軍的元氣,那麼也就能保證自己在後續時間內的‘先知先覺’優勢,不使得歷史背離太大。

    相較於對歷史的破壞,自己的漢匈聯軍影響的方面並不大,侷限於幷州一隅而已,受地勢困阻,自己對朝廷、局勢平衡的影響並不大。而在漢匈聯軍的基礎上,蔡邕爲首領的新派系提前完成並十分強大,對歷史的破壞則是很大的。

    自己的出現極大的補充了蔡邕的短板,現在的蔡邕派系已經成爲士族第四大勢力。

    士族集團大概有七個,第一的是袁氏集團,其次是楊氏集團,第三、第四是宗室集團和荊州黃琬集團,第五就是各集團邊緣人物圍繞蔡邕組成的,第六、第七就是豪強、寒門武人組成依附外戚、宦官所形成的。

    這七個士族集團相互之間因種種淵源,是存在一定流動性的,但其政治主張是堅定的。

    而自己所在的蔡邕派系,以及之前的黃琬派系存在極大的共同點,比如都受皇帝器重、信任,以及有向領頭位置發動衝擊的潛力。黃琬、蔡邕集團存有聯合發展的可能性,自己便是繼承這兩個集團的最佳人選。

    另一面,白波軍能牽制董卓集團的兵力,那麼自己的漢匈聯軍也應該能發揮出同等的作用。畢竟現在白波軍的統帥是張舉,連黑山軍都成招安,那麼與董卓有舊交的張舉,從董卓手裡取得招安狀也不算難事。

    白波軍的問題是盤踞河東,隨時有掐斷雒陽與關中聯繫的可能性;若張舉統率白波軍,那麼董卓許諾並給與大義後,張舉完全可以用冀州牧、或幽州牧的官方身份率部進攻河北。相比於廣袤、豐饒的冀州、幽州,放棄河東一郡之地絕不是什麼虧本買賣。若這樣,那關東聯軍眨眼間就會被董卓、張舉聯合的朝廷軍掃滅。

    說實在的,魏越對關東聯軍的戰鬥力並不看好,畢竟朝廷方面是履歷大戰的宿將精銳,而且不論朝廷方面的邊兵還是禁軍,要麼是野戰軍,要麼是野戰軍新選拔組成的。皇帝正要搞得大閱兵,能強幹弱枝,除了邊州有戰力外,其他腹心州郡的兵馬只能算作二流、三流。

    關東聯軍能在相持中拖到董卓滅亡,魏越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其實,關東聯軍遠比他想象中的要滅亡的早,董卓死之前,關東聯軍就完蛋了。

    懷着對未來的美好期望,魏越決定進行一場會議,以決定河東郡接下來的戰事。

    桓典、鞠義、黃蓋三個人不分先後抵達中軍大帳,帳外甲士持戟環列裡外足有三層,氣氛肅殺,這讓鞠義、黃蓋神色莊肅,而桓典則是面泛笑容。

    所謂的蔡邕派系,就是以蔡邕爲核心,以蔡邕親友網絡爲紐帶形成的一批人,他們與蔡邕持大致相同的政治理念,並認同蔡邕這位領袖。

    這個集團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其他派系難以擠入核心的人物。這些人空有出身、才幹,卻得不到相應的影響力和地位,早就心懷不滿渴望機遇,而這種不滿、渴望隨着年齡增長而增長,在四十歲左右時達到巔峰。

    如桓典因朋友關係加入蔡邕派系,就是一次投機。

    蔡邕已經五十五歲了,這已是高齡,樂觀估計還有十年,最多十五年壽數;而魏越恰好及冠,陳留蔡氏的中青代也沒什麼優秀的人物……這意味着蔡邕派系今後領袖位置傳承,需要一到兩個過渡人物。

    從秉性上來說,蔡邕、桓典、魏越都是持法森嚴的人,這是學術、政治理念和個性的質同,這是蔡邕、魏越師徒相傳承的東西,也是桓典迅速投機加入蔡邕派系的主要原因所在。

    稍作介紹後,魏越便對三人直言道:“蔡師已在雒都立穩根腳,深得至尊與大將軍信賴。這是國家的好事,也是我等的幸好之事。”

    鞠義與黃蓋聞言互看一眼並無言語,與大將軍交好是目前的政治正確,黃琬派系也是如此主張,這與他們之前的立場並無什麼衝突。

    見兩人沒有異議,魏越繼續說:“自錢塘侯就任河內太守後,重挫黑山軍張燕攻勢,另一方面幷州軍於上黨新破張白騎部,入寇中原之於毒部亦無功而返。黑山軍攻勢接連受挫士氣低迷,恰逢至尊心懷仁慈行招安之事,故黑山軍渠帥之一的楊鳳受詔領黑山校尉一職,有舉孝廉、徵辟屬吏之資。楊鳳受詔後,黑山軍間隙大生,諸將各思退路,想來年底就能招安其首張燕。”

    鞠義聞言雙眸一縮,黃蓋也是一副詫異神色,隨即發笑:“如此說來,叛將張舉率部進攻河內,豈不是自投羅網?”

    “是利令智昏。”

    魏越說着也是忍不住搖頭笑了笑,隨即斂去笑容:“張舉素來剛愎自負,信服槐裡侯以往戰績,卻對錢塘侯多有輕視。哪怕張舉得悉此事,也會率部進擊河內。若錢塘侯爲張舉所敗,那年內招安黑山軍一事將成泡影,成爲虛談。”

    “若黑山軍不安,那麼幷州、冀州以及兗州兵馬、賦稅多將消耗於此,不利於朝廷集結兵馬進剿涼州。是故,保證黑山軍年內招安,便是如今朝廷之大局。”

    這是朝廷的大局,他的大局就是保持對歷史線的掌控。

    “何況,黑山軍一日不定,那青徐太平道餘衆便一日不死心。可以預想,若年內黑山軍招安投降,再剿滅白波軍,則天下民心大振,各郡縣蟊賊不難料理。”

    魏越說着面綻微笑看向鞠義:“鞠君,我欲進擊絳邑攻破李樂部,然後分兵行事。一路進逼安邑收復河東,一路趨於張舉之後行牽制之事,使張舉不能傾力進攻河內。”

    鞠義垂目想了想,抱拳,直言不諱:“某願提三千健騎,斷叛將張舉歸路。”

    桓典聞言擡手捋細長八字鬍,眯着眼微笑道:“叛將張舉前有河內新勝之軍,側有幷州精銳,而揚祖若遣驍將斷其歸路。且不論張舉若何善戰,其衆必然惶恐不安。”

    根本沒有出兵跟在張舉身後的可能性,因爲張舉所部擁有遠超河內兵、幷州軍的騎兵力量。派三五千人跟在白波軍身後,張舉回頭就能一口吃掉;哪怕現在魏越全軍集合在一起,與張舉進行決戰也要儘量挑選地形,不敢放開手腳與張舉白波軍進行野戰。

    誰讓漢匈聯軍太過緊要?一旦決戰失利讓張舉一口吞掉,那麼河東局勢就徹底完蛋了,進而會影響關中戰局,黑山軍戰意高漲降而復叛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從戰略方面考慮,漢匈聯軍最應該做的就是穩紮穩打,漢匈聯軍釘在這裡,就能牽制最少三分之一的白波軍。

    可魏越等不住了,最好年內解決掉白波軍,否則雒陽政變後,張舉及白波軍極有可能在董卓或袁紹手裡洗白,目前自己已跟張舉所部成爲死仇。哪怕自己與張舉存有私交,但兩個集團的碰撞註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能兼顧個人感情?

    故而不能單純的從朝廷大局和保存自我實力方面考慮,再說打仗哪有不冒風險的?與其坐看張舉被慢慢困死,不如先抄掉白波軍老巢,直接打擊白波軍作戰意志。

    魏越決定一改保守戰法,難道接下來戰鬥就按部就班的打攻防?

    故黃蓋沉思片刻,則開口:“與其分兵兩路,我軍不若大膽分爲三路。鞠君率健騎三千隔絕白波軍主力,武都侯不妨率騎士奇襲安邑,而某家則率虎步營強攻絳邑。若掩護得力,能爲武都侯爭取三日時間。”

    “三日內,武都侯若能襲破聞喜,則絳邑守軍自潰也。”

    聞喜卡在絳邑與安邑之間,一旦鞠義率軍向東尋找險要地段設立營寨固守,而南邊魏越又襲破聞喜,絳邑就成了絕地。絳邑守將李樂是漢軍叛將必死無疑,而守軍還有活命的機會,對於改編降軍一事,黃蓋是很有經驗以及信用的。

    酸棗降軍改編一事,雖然殺伐酷烈,可降軍改編後的虎步營就是明證。

    鞠義、黃蓋兩個人之間也能說是精誠合作,不是兩個人性格多麼的謙讓、搭配,而是鞠義貪功敢冒險,更想拿到自由作戰的權限來證明自己;黃蓋則是做了全盤考慮,決定自己來冒最大的風險。

    一旦張舉的主力還藏在絳邑周邊,騎兵爲主高機動力的魏越、鞠義還有撤退的可能性,可步兵爲主的虎步營又處於極大的兵力劣勢,絕對會被張舉一口吞掉。再說,虎步營本身就是黃巾降軍改編來的,戰事陷入逆境絕地後,很有可能會殺黃蓋叛亂。

    兵分三路固然能收奇效,可一旦張舉的主力部隊就在絳邑周邊,那麼漢匈聯軍就會損失慘重。

    失去漢匈聯軍支撐,蔡邕派系還有多少前途可言?

    桓典愁眉緊皺,分兵兩路沒問題,最危險的是分出去的小股部隊;若分兵三路,則三路都有覆滅的可能性。

    帶着極大的憂慮,桓典問:“揚祖,若叛將張舉得悉黑山軍招安一事,如今回軍河東又該如何?”

    說着看一眼鞠義,繼續說:“營寨不固,又如何能久守?”

    聞言鞠義皺眉不快:“以三千騎拒十倍之敵,外無援兵,依仗營壘、險地不過早死、晚死而已。某家用兵之道,豈可以等閒庸將同視之?”

    說着鞠義、桓典都扭頭看魏越,想要得到一個答案,究竟是分兵兩路,還是分兵三路冒險。

    魏越擡手指尖摸着下巴處寥寥幾根短鬚,眯眼道:“此戰關係深遠,事前要多做準備。在分兵之前,某或許能以人情探尋到張舉遠近。”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之貴女平妻超級全能系統妖斬三國無限之配角的逆襲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
    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