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漢世祖»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漢世祖 -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字體大小: A+
     
      東邊的事情,方才勉強給出個建議,西邊又來事了,堂內,劉曜看著理藩院副使蕭景,注意到他那一臉為難的表情,不由吁了口氣,手往前一伸,示意道:「說吧,又有什麼麻煩事?」

      蕭景,字景元,就說說他的出身吧,歸義侯(劉文濟登基之後追封,不在世襲之列)蕭思溫之幼子,為蕭氏南遷後,蕭思溫納漢女所生。

      也就是說,蕭景乃當今國舅,天子劉文濟的親娘舅,而比起蕭恭、蕭惠那些傑出的蕭氏人才,蕭景才是根紅苗正的雲州蕭氏族長。(蕭氏南遷之後,輾轉中原、河東多地,最終復北遷以山陽雲州作為族地。)

      同時,蕭景的官做得也不小,理藩院副使,可是正三品的職位,同時,當下正使的職位空缺著,也就是,偌大的理藩院,除了許昌王劉曜這個直管宰相之外,蕭景是話語權最重的人,實際管理一切院事。

      或許是由於蕭氏一貫的低調作風,作為當朝國舅的蕭景,即便位高權重了,依舊謙虛謹慎,絲毫不事張揚,對許昌王劉曜這個直管領導更不敢有絲毫怠慢。

      這其中,除了家風約束之外,還有蕭太后的緣故。劉文濟登基,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而蕭氏在朝中政治地位抬頭也是水到渠成。

      但偌大的蕭氏,也難免出現宵小,一些打著外戚身份為非作歹、恃權亂法的情況也不可避免地在蕭氏族內出現了。然後,還不待劉文濟有所舉措,蕭太后就主動幫他解決了麻煩,所有犯事的蕭氏族人,革除族籍,流放南洋,永不許回大陸。

      別說族地雲州了,就是很多人想回草原,都不被允許,這樣的人,蕭太后一口氣處置了幾十個人,其中不乏族內的精英子弟。硬生生,通過近乎嚴酷的手段,將劉文濟登基帶給蕭氏一族的躁動給徹底平息了。

      對親兄弟,蕭太后也是叮囑+敲打,讓蕭景戰戰兢兢的,根本不敢炸刺。對於這個姐姐,他從小都是敬畏有加,也很清楚,「底線」在什麼地方。

      此時,面對劉曜的問詢,蕭景保持著平日的謙卑,拱著手,陪著笑,應道:「回大王,事不大,然的確有些麻煩,還是于闐國之事,那流亡的于闐王尉遲珏又來求告了」

      一提此人,一提其事,劉曜那張俊雅的面龐上頓露苦惱,這的確是一樁麻煩事,朝廷上為之已經爭論多次,但始終沒有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來,說什麼的都有,當然並不是關心于闐國的存亡。

      而作為直面這些藩屬的朝廷機構,理藩院在此事上,也需要有自己的態度,這是職責所在,應有之義。只不過,就目前而言,這份態度還有些遲疑,原因在於,還沒有摸清皇帝是什麼想法,對於此方面事務掌握一定決策權的理藩院來說,皇帝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成功抵京後,于闐君臣便在洛陽城內活動開來,除了求見皇帝外,還頻繁拜訪朝廷有關部門及諸重臣之外,理藩院是跑得最勤的,但顯然這樣的奔波基本無效,就因為聖意不定。

      在理藩院這邊碰的軟釘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于闐君臣依舊鍥而不捨,甚至死纏爛打,畢竟,除此之外,他們也實在沒有其他辦法、其他路子可做選擇了。

      而見蕭景那表情,便可知他被纏得有多頭疼。劉曜問道:「尉遲珏人在何處?」

      「如常,接待於賓客處!」蕭景答道。

      聞言,劉曜沉吟了好一會兒,擰著的眉頭逐漸釋放開,看著蕭景,吩咐道:「我今日就不接見了,你代我答個話,讓他稍安勿躁,朝廷正在討論于闐國之事,會給他一個交代的!」

      聽劉曜這麼說,蕭景不由訝然,抬眼看向劉曜,道:「這般答覆尉遲珏?」

      劉曜也明白蕭景的訝然來自何處,他今日的回覆,已經是這段時間以來朝廷官方對于闐國最為正面且積極的答覆了。

      迎著蕭景意外的目光,劉曜輕嘆道:「總是拖著,也不是辦法,于闐國之事,西域三國之事,總是要解決的。事情既然已經出了,迴避可不是最好的選擇!」

      「大王所言有理!」聞言,蕭景想了想,點頭附和道。

      「十三哥啊十三哥,你做事,為何不把事情做乾淨?還放人把狀告到中樞來了」一時煩憂,劉曜不禁暗暗嘀咕道。

      深吸一口氣,又飲了口熱奶子酒,劉曜竭力地讓自己的腦子保持冷靜與清醒。但注意到蕭景時,思緒不由自主地偏了,眼前這個理藩院副使,比他上任要晚一些,但以「愚鈍」而揚名。

      平日裡,對自己也是恭敬有加,態度始終謙卑,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長處,哪怕此時此事,也沒有表露任何一絲主見。

      然而,就這樣「平庸」的副手,料理事務,卻使理藩院平穩有序,這樣的情況,本身又豈是尋常?莫非,此人也在藏拙?

      劉曜的腦海中閃過這樣的念頭,並且迅速浮現出皇帝劉文濟的身影,論謙卑藏拙,誰又能比得上當今天子呢?

      帶著少許雜亂的思緒,劉曜在稍事準備後,前往崇政殿面聖。隨身攜帶的,有兩份文件,一份是關於完顏女真及安東方向事務的建議,另外一份則是于闐國之事,同時附有安西三國及中、西亞近二十年局勢的詳細介紹

      宮城,更名為「崇政」的大殿裡,皇帝劉文濟臥在一方躺椅內,椅子微微晃動著,沉靜的目光就注視著殿中高掛著的那張巨大的輿圖。

      標記著大漢光芒所及之處的皇輿全圖上,中央帝國就像一顆方升的太陽,恆立當空,周邊的封國,就像圍繞的星辰,不管多麼熠熠生輝,都被帝國強烈的光芒所籠罩。

      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劉文濟內心既感自豪,又充滿壓力,畢竟想做太陽,你首先得有照耀世界的熱量與光度。殿中靜悄悄的,御駕之側,也唯有許昌王劉曜陪伴著,只不過他默不作聲,也不坐,只是站在一旁,等待皇帝思量結束。

      良久,目光一直在東西兩房左右徘徊的劉文濟停下了,目光落在遙遠的安西三國的位置,輕聲問道:「你覺得,于于闐國之事,當如何處置?」

      聞問,劉曜先是回味、揣摩了一下皇帝的語氣,斟酌幾許,而後應道:「康居未經請示,無端興兵,攻滅藩屬,此風絕不可漲。否則,莫說改革宗藩關係制度,就是原有的格局都難保住!」

      劉曜的話,引得劉文濟轉過頭,看著他,一臉仔細傾聽的模樣:「繼續說!」

      見皇帝反應,劉曜斟酌了下,又道:「不論如何,康居王劉曄做法,都在破壞大漢成制,影響極其敗壞,必須予以懲戒,向內外藩屬表明朝廷維護宗法制度之決心。

      再者,陛下欲行藩務改革,重新梳理宗藩條制,于闐之事,或許是個突破的口子」

      稍加琢磨,劉文濟抬指道:「如何懲戒?」

      劉曜拱手道:「小懲大誡!」

      「小懲焉能大誡?」劉文濟當場駁問道。

      劉曜心下微凜,嚴肅地稟道:「康居路遙,安西三國又聯繫緊密,牽一髮而動全身,況其為世祖親封,血脈近親,不可不慮!」

      「朕明白你的意思!」聽其言,劉文濟表示道:「然而,康王暴力破壞的,正是世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以宗法制之,誰又能說些什麼?」

      見皇帝是這樣的態度,劉曜不免心驚,同時心中也暗暗感嘆:當今天下,終究已經不是世祖、太宗時期了

      當然,這樣的感慨,劉曜是不敢明示出來的。劉文濟則在思索一陣後,指示道:「以理藩院名義,行文一道,快馬疏勒,召康王入京!

      苦主都告上朝廷了,缺了被告怎行?朝廷也不能偏聽于闐君臣的一面之詞,就讓康王,就于闐滅國之事好生解釋一番!」

      面對皇帝的決定,劉曜眼珠子轉悠幾許,慢慢地亮了,待看見躺椅上劉文濟那張平靜如水的面龐,心下也逐漸安定了。

      對於康居滅于闐之事,朝廷肯定是不滿的,這也是拋給了朝廷一個大難題,處置是必須要處置,而難就難在一個「度」的問題。

      處置輕了,無以倡大義、正宗法、明態度,更無法對內外藩國形成震懾,朝廷對於藩國的態度,的確是越來越放寬限制,但不意味著放縱放任。

      底線問題、原則問題,是不能隨意突破的,這是世祖、太宗皇帝定下的東西,誰也不能擅加破壞。而劉文濟想要進行的宗藩體系改革,本質上仍舊是在前代基礎上,進行梳理完善,就是對底線與原則進行系統的梳理與規定。

      平心而論,康居王劉曄的做法,就是打破政治原則的事情,任何一個強勢的中央帝國,都不會輕易放過。于闐雖非劉姓封國,但它的藩屬地位,是世祖時期就定下了的,劉曄滅之,其性質已然註定,影響也必定惡劣。

      換個角度來說,你康居為了擴張勢力,能以強凌弱,滅了同屬藩臣的于闐,那麼有朝一日,更加強大的安西,也動了心思,調頭滅了你康居,屆時是不是輪到你康居來向朝廷告狀訴苦?

      倘若其他海內外封國都有樣學樣,那整個帝國藩屬體系,豈不亂套?一個于闐國的滅亡,的確不算什麼,但放到帝國好不容易成型的「新宗藩體系」中,就很可能是潰千里長堤的那處蟻穴。

      再往深處想想,康居今日能滅封國,那來日,又是否會造中央帝國的反,入侵高昌道?不要說這樣的可能性有多低,但劉曄滅于闐的做法,也實實在在地讓中央帝國君臣們去思考這種可能性。

      因此,于闐之事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其滅亡本身要嚴重得多。對帝國中樞而言,這是意見性質嚴重的政治事件,也必須鄭重對待,嚴肅處理。

      但另一方面,真處置重了,又同樣不合適。雖然路遠,但朝廷絕對不缺乏手段,軍事制裁遠遠沒到那個地步,而不管是政治懲戒還是經濟制裁,也都得考慮對其他封國的影響。

      安西三國雖然已經分道揚鑣十多年了,但在面對中央帝國的時候,只怕還是穿同一條褲子。何況,康居國畢竟是姓劉的,打斷骨頭連著筋,為一外姓,即便「宗法」的調子唱得再高,只要「過分」了,就將影響皇室血脈之間的關係,破壞宗王與帝國中樞之間的信任。

      這實在是一件內背景負責的麻煩事,也很難真正掰扯清楚,而如何能夠既起到朝廷想要的震懾效果,又能把影響控制在宗藩雙方都能接受的程度,這就十分考驗政治智慧與手腕了。事實上,于闐事件的結果如何,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點在得出結果過程中的各項博弈。

      而皇帝召康王劉曄進京自述的決定,則讓劉曜聯想到了很多,首先便是當年前吏部尚書、宰相劉繼昌倒台前,被群起舉報彈劾,當時皇帝就曾開廷議,讓其「自證」。

      但結果呢,劉繼昌跨台了,遠走安東。而想到安東,對「劉繼昌事件」所知不甚清楚的劉曜,不由驚疑,莫非那背後還與安東國內有關係?

      召康王進京怕只是第一步,而接下來,皇帝有何打算,劉曜在思慮之時,心中也越發好奇了。甚至於,忍不住向劉文濟道:「恕臣斗膽,若康王聽詔進京,陛下將如何打算?」

      劉文濟瞥了劉曜一眼,淡淡道:「解釋得好,從輕發落,解釋不好,那就換個康居王!」

      此言落,劉暘心下凜然,按捺住心頭的驚愕,劉曜抱拳行了個禮,不敢貿然接這話。

      手指在腿上輕敲了幾下,劉文濟又說道:「于闐國的那些流亡主臣,當如何安排善後,你可有打算?」

      對此,劉曜疑問道:「于闐之事,尚無定論,眼下談及善後,是否為時過早?」

      「定論與否,是一回事!安排準備,又是另一回事!」劉文濟擺了擺手,以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難道,還能讓其復國不成?」

      從皇帝如此口吻,便可知于闐國的未來如何了。顯然,對劉曄造成的既定事實,朝廷還是有接受的心理準備,只不過,為這個既定事實,需要付出相應代價罷了。

      聽皇帝這麼說,劉曜不由瞭然,思吟幾許,提出一個建議:「賜其爵祿,於國內擇一地暫作安頓如何?」

      「九州域外,何其廣闊,封國幾多,還怕找不出個安頓于闐主臣的地方?」對於這個答案,劉文濟顯然不是很滿意,也沒讓他繼續,而是直接做出指示:「安西不是向西占領了不少地方嗎?遣使安西,從魏王那邊劃一片土地、城池,封給尉遲珏……」

      若不是怕御前失儀,劉曜都要「嘶」一口涼氣了,他可算是意識到了,皇帝已經在構思一盤大棋了。

      「不知安西王那邊能否接受?」劉曜指出。

      對此,劉文濟則語氣漠然地道:「安西難道不是漢土?大漢天子難道對漢土沒有處置之權?

      皇考當年曾於各封國再行分封功臣勛貴,難得朕就不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正道潛龍申公豹傳承透視貼心高手無限氣運主宰大佬寵妻不膩
    鳳回巢永恆聖王隱婚蜜愛,高冷老公撿回重生之將門毒后超神機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