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鹿鼎記» 【一千零二十九 預料之中的大勝】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鹿鼎記 - 【一千零二十九 預料之中的大勝】字體大小: A+
     


      一萬建奴蜂擁而至,這回來的雖然是努爾哈赤最精銳的正黃旗大軍。

      但實際上還不如莽古爾泰剛才帶的本部軍隊管用,因為上回正黃旗剛剛遭受慘重打擊,大部分都是拼湊出來的,各部的兵士組成的。

      厲不厲害,肯定不看部隊番號,而是要長期一起訓練,一起作戰,都是生死弟兄那種才管用。

      這回沒有了地雷,城墻上面的冰也被砸掉了許多,便于建奴進攻。

      譚瘋子仍然如法炮制,只讓二百士兵冒頭,扔手榴彈,只是這回增加了擲彈筒的數量。

      剛才十枝擲彈筒,這回是一百枝擲彈筒!

      士兵也增加到了一千人平排坐在城墻垛子后面,準備迎接攻入城頭的建奴。

      上萬建奴,源源不斷的通過紅衣大炮和擲彈筒轟擊區域。

      也在源源不斷的死。

      擲彈筒一分鐘五發,紅衣大炮五分鐘一發。

      到了這個階段,莽古爾泰已經逐漸醒悟過來了,這肯定有寶軍。

      并且寶軍的規模絕不低于兩千人!

      否則不會有如此密集的炮火,而且數量一多,擲彈筒和紅衣大炮造成的轟擊效果就很容易區分了。

      一百枝擲彈筒像是犁地一樣,基本上沒有空隙,不斷收割建奴士兵的生命。

      莽古爾泰想下令收兵,但大軍已經發動,暗暗埋怨自己這回不應該下令全體沖鋒。

      關鍵好像也不是他自己下令的,好像父汗讓他出征之前,就說一萬人沖殺,應該還是算在父汗頭上。

      “快,告訴大汗,這里有寶軍主力,絕對不低于一千人!”通過擲彈筒的數量,莽古爾泰就能判斷寶軍的人數。

      一千人并不多,但是一千人可以保證八旗軍一萬人很難拿下城墻。

      其實八旗兵的戰斗力是很強的。

      八旗兵的實力,可以參照俄國東進時期遠東原住民面對哥薩克時的表現,以及歐洲列強殖民美洲時印第安人的表現,就可以明白。

      野蠻除了嚇唬平民之外,面對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的軍隊是多么無力。

      因為野蠻意味著文明程度低,文明程度低代表組織能力差,組織能力差意味著趕不上豬的水平。

      印第安人中最能打的易洛魁,恰恰是最積極向西方學習靠攏的,而不是保持“野蠻”的。

      滿洲八旗的戰斗力恰恰是向文明社會靠攏后才大幅提升的,在這之前的部落火拼等于菜雞互啄。

      萬歷十三年,1585年四月,努爾哈赤率軍行進途中被人偷襲,后哨發現敵人,然后有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舉動。

      后哨看見敵軍了,跑去告訴努爾哈赤,結果不知道后者在哪,跑過了。

      努爾哈赤認為安置了后哨,于是就放心大膽地往前走,根本不管后面。

      這就是沒頭腦遇到了不高興,絕配了。

      追兵追上后,努爾哈赤軍中就有人準備跑路了,這人還是努爾哈赤的宗親。

      然而努爾哈赤還是贏了,為什么呢?因為對面更菜雞。

      努爾哈赤、穆爾哈齊和另外兩人,一共四位,沖進敵陣,打倒二十人,對面八百人就全軍覆沒了。

      實際上這時候,因為士兵恐懼,努爾哈赤已經驅使不動軍隊了,只好四個人沖八百,以打群架的混戰方式沖進敵陣,然后就擊潰了八百人。

      萬歷十七年,1589年,努爾哈赤攻克兆佳城。

      手下士兵洗劫財物時,努爾哈赤派人去制止,結果派去制止搶劫的人加入了搶劫的隊伍。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九部之戰爆發。

      海西、蒙古科爾沁部、女真長白山部一共九部合兵討伐努爾哈赤,結果被努爾哈赤輕松擊敗。

      因為九部的貴族首領必須沖鋒在前,才能讓士兵不逃跑。

      努爾哈赤擒賊先擒王,擊殺葉赫部首領布齋,九路聯軍直接崩潰,還順帶抓住了日后的烏拉部首領布占泰。

      這些都不能說明前期的八旗兵有多強大,只是對手也很弱小,努爾哈赤趕上好時候了,時勢造英雄,英雄很難造時勢。

      但是社會進步后,就不一樣了。

      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創立八旗。

      到了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改進八旗,同時創立了三級審理制度。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同時推廣養蠶種棉。

      天命三年,1618年,培訓將領學習如何攻城。

      攻克撫順后,努爾哈赤懲處落后、獎勵先進,之前努爾哈赤面對戰場逃兵基本只能自己生氣。

      九月,努爾哈赤設立云板,類似于烽火臺來快速傳遞消息。

      至于給國內窮人發錢讓他們娶媳婦、定下貴族禮儀制度等,那就更多了。

      到了1619年及其之后,金國基本上已經成型。

      清初八旗的戰斗力恰恰不是來自于野蠻與落后,是來自于學習先進文明與自身進取的態度。

      建奴的軍隊組織結構其實很簡單,就是來自于平日行圍打獵的陣型。

      現代人普遍沒見過行獵,又受到影視劇誤導,以為打獵一兩個人上山,兔子野鹿就會自投羅網。

      實際打獵,都是集體活動,講究偵查、包圍、合圍等等戰術。

      八旗的框架結構,就是直接來自于行獵,并不是努爾哈赤一拍腦袋腦補出來的。

      在韋寶看來,建奴強大,不是因為建奴的騎射,實際上建奴沒有什么花樣,純粹是明軍的翻版而已。

      你會的我也會,你玩的好的我比你有先天優勢,氣不氣。

      軍隊是你訓練的,裝備是你送的,糧食也是你給的,明軍純屬運輸大隊長。

      你大明王朝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我幫你打你自己。

      滿洲八旗軍從某種角度看,就是明軍,相當于洪武時期的明軍來打天啟崇禎年間的明軍。

      但是現在在韋總裁手里,建奴有點玩不轉了。

      首先,韋寶很果斷的貫徹了堅壁清野,整個遼東都沒有遼民了。

      僅有的三四萬在覺華島的遼東邊軍的家屬都讓韋寶給后撤到前屯堡和高臺堡附近去了,要想攻擊前屯堡和高臺堡,就得靠近山海關,而山海關有大量的寶軍,努爾哈赤沒有這個膽量冒險。

      說要拿下所有關外土地,那就是努爾哈赤對底下人喊喊口號,鼓舞一下士氣,實際上,現在的努爾哈赤已經有點膽寒了,感覺軍事實力比不上韋寶,否則也不會一直曖昧的與韋寶和談,甚至和親。

      八旗的戰力,如果以戰爭做注腳劃分時期,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從努爾哈赤萬歷十一年起事,到十九年基本整合建州,算是第一階段。

      從萬歷二十一年擊退九部聯軍,到天啟五年攻陷旅順,第二階段。

      從天啟六年到崇禎三年袁崇煥死,是第三階段。

      韋寶現在所處的是歷史中的第三個階段。

      崇禎四年大凌河圍城戰到崇禎十七年山海關之戰之前,是第四階段。

      入關到一統天下,算是第五階段。

      第一階段,草創。勝多敗少,艱苦創業。起事兵力從百人左右三十甲,攻圖倫城,到萬歷十九年的千余人,主要是以步兵為主,重甲不多。

      圖倫城、薩爾滸城、兆佳城、馬兒墩、介凡、哲陳部、安土瓜爾佳城、漠河、俄而渾城、王甲城、一系列征戰,節節勝利。

      戰斗十分頻繁但規模不大,所謂敗仗也不過是攻伐偶有不利,或身受重傷,攻翁克洛城時努爾哈赤中箭。

      兵力本身未受重挫,反而不斷增加,終能整合建州,也引起了其他女真部族的忌憚。

      然而這一時期,大明王朝并沒有將目光投射過來,不僅不庇護尼堪外蘭,反而陸續重擊葉赫部、哈達部等,并于萬歷十七年封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都督,次年努爾哈赤赴京進貢。

      第二階段,崛起。戰功赫赫,尤其是數次以少勝多,以弱敵強。擊退九部聯軍、陸續將哈達、輝發、烏拉等部族攻滅收服。

      終于引起大明注意,然而,先出手的是努爾哈赤,四十六年祭出七大恨,出兵破撫順、連克十余堡、取清河。

      于是,萬歷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爆發,明軍大敗,后金隨即陷開原鐵嶺,并終結葉赫部。

      短暫平和之后,再度發起攻勢,破遼陽沈陽,掃蕩遼河以東七十余堡,血戰西平堡,勾結內應輕取廣寧。

      至此,關外徹底陷落。

      遼陽沈陽廣寧全是大城重城,大軍是十萬十萬的潰敗,總兵或戰死或投降,督撫或自殺或下獄論死。

      這一階段,后金正式建立八旗,先四色旗再四鑲旗,兵力從七千左右,逐步到達三萬,打烏拉,到五六萬,占據遼東。

      從草創時期的軍紀混亂人員混雜缺馬少甲,到如林之眾如泉之涌甲胄光芒耀如冰雪,軍容壯盛軍紀嚴明。

      從朝鮮官員的出使記錄來看,八旗兵這個時候已經擁有了強大的騎兵力量和較為完備的軍械制造能力。

      在戰斗初期,戰力還不及葉赫,隨著戰爭的發展,形成了五六萬建州部為主,三萬左右烏拉東海兵為輔,加上葉赫部的九千青壯,并且在擊敗明軍的幾次大戰之后,薩爾滸遼沈,得到大量的馬匹兵器和糧草,當然還有廣闊土地和人民。

      最終形成了十萬左右兵力,六萬左右主力的軍事集團。

      大明方面,在薩爾滸遼沈的大敗之后的關節點。

      熊庭弼經略遼東,提出增兵加餉造械鞏固城池的方略,此時漫談恢復進剿之事何敢草草。以守為穩著,守正所以為戰也。

      決策是以四路要地為防御重點,每路設兵三萬,叆陽清河撫順柴河,放棄沈陽擊中兵力于遼陽,總計十八萬軍馬,軍餉三百余萬,計劃還未執行,群臣攻訐,熊庭弼去職。

      后續發生的事,基本遵循熊庭弼的預料,后金從開原鐵嶺撫順步步進逼,繼而接連攻取大明分兵駐守的沈陽和遼陽。

      沈陽被殺七萬,遼陽大約六萬,于是兵敗如山倒,遼東淪陷。

      此時關外在遼西還有廣寧可守,熊庭弼再度受命主持防務。

      決策是三方布置策,固守廣寧集結兵馬;以登萊舟師海陸牽制,伺機進遼南沿海;以山海關為中軸節制三方,待各鎮兵馬大集,三方并舉。

      這一戰略的關鍵,就是先穩住陣腳,重建前線的戰力,再集合絕對優勢的兵力同時出動,后期甚至可以讓朝鮮策應。

      穩住陣腳,需要時間需要錢。

      在薩爾滸之戰后,遼東一片慌亂,熊庭弼臨危出任遼東經略,守了一年,安然無事,提出方略,守而后戰,被攻訐辭職。

      短暫的太平換來的是朝廷轉而支持主張速戰的王化貞,所謂“愿以六萬人進戰一舉蕩平”,并任由遼東巡撫王化貞架空熊庭弼。

      其結果是,廣寧一戰而沒,又丟了十二萬兵力全在廣寧,熊只有關上五千左右,遼西全部喪失,大明勢力退入關內。

      關外局勢,從撫順到開原。從遼沈到廣寧,一壞再壞,終于一無所有,無局可布。

      自后金開戰以來,大明總兵級的僅僅戰死就有十四位,兵員損失數十萬,更不用說百萬糧草和無數軍械馬匹。

      第三階段,挫折。

      尷尬的失敗。

      這次是明軍以少敵多,以弱勝強。

      因為大明對后金勝利的罕有。

      遼西大敗之后,京師震動。

      主帥被逮,急需人主持危局。

      第一個去的張鶴鳴,辭職歸家。第二位解經邦,三次上疏,力辭重任。

      最后推舉王在晉,吏部推選了一天,不允推辭,依舊請辭,熹宗怒,令其刻期就道,否則“以國法繩之”。

      王在晉被迫赴任,此時已經是三月份了,廣寧大戰是正月。

      這種情勢下,有個人早已在正月去遼西逛了一圈,回來詳細介紹了關內外形勢,結論是“予我軍馬錢谷一人足守此”。

      朝廷正愁沒人,立刻就讓這位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曾任邵武縣令,兵部職方司主事袁崇煥,從京師調去山海關。

      袁崇煥提出“守而后戰”“憑堅城用大炮”“以遼人守遼土”。

      以山海關、寧遠、錦州為點設置立體防線,在狹長的遼西走廊建立一個后金咬不動的山。

      以距離山海兩百里外的寧遠,再百余里外的錦州,四百里的空間,留駐軍民,建筑堅城,堵住走廊。

      以此,終于屯田五千余頃,歲入十五萬石,再圖進取。

      大明對遼人的觀感是很低的,反之亦然。

      萬歷年早期敲骨吸髓,民變民逃,和后金崛起時期大批遼兵隨同將領投降后金,向心力和信任度都很差。

      朝廷上下包括熊庭弼都不信任遼人,以后來成為袁崇煥臂膀的祖大壽為例,祖家是遼東大族,廣寧之敗,他逃去覺華島,其實是很搖擺的。

      袁崇煥最初也不信任遼人,打算以廣西狼兵構建主力,但很快確立“以遼人守遼土”的方針。

      這里滿是血淚,遼南的屠殺,十三山的拋棄等等。

      袁崇煥于天啟三年修筑寧遠城,到天啟六年努爾哈赤大兵扣關。

      八旗跑了六百里,一頭撞在一個不知名的城墻上,以六萬圍攻寧遠萬余守軍,三天后撤退。

      后金記錄是折損游擊兩員,備御兩員,兵五百。

      熹宗實錄記錄是傷虜數千,內有頭目數人,酋子一人。

      八旗此時戰力攻寧遠不下,后金主力退至龍宮寺。

      寧遠之戰,是從后金興兵攻明以來,大明八年間唯一的勝仗。

      也是努爾哈赤四十年軍事生涯里唯一的敗仗。

      八月,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繼位。

      天啟七年,皇太極在命阿敏以偏師征討朝鮮得勝歸來之后,舉兵再次攻明。

      袁崇煥巡撫遼東,以總兵趙率教統兵兩萬駐錦州,四萬守關,袁崇煥六萬駐寧遠。

      初步成型的關寧錦防線讓后金吃盡苦頭。

      皇太極在攻打錦州十五天,啃不動,于是移兵寧遠。

      寧遠城下第一戰,野戰,皇太極后撤誘敵,不成功,于是親率大軍決戰,再敗。

      城下兩軍對壘,城上大炮開轟。

      后金只好再回師打錦州,仍然不克——只能班師。

      從五月初到六月中旬,戰役以大明勝利結束。

      七月,袁崇煥請辭。

      袁崇煥再次出任,是崇禎元年。

      第二年,皇太極繞道千里,分兩路從龍井關和大安口破關,攻取遵化,關寧趙率教率領四千騎兵馳援,至三屯營總兵朱國彥不允入城,只得轉向遵化,途中遇后金主力伏擊,全軍覆沒。

      袁崇煥統關寧后繼兵力入援,趨抵京師——己巳之役關鍵之戰。

      皇太極代善攻德勝門大同總兵滿桂,莽古爾泰攻廣渠門袁崇煥,皇太極大勝,莽古爾泰潰敗。

      七日后,八旗主力與關寧再戰,皇太極撤兵于南海子。

      袁崇煥陛見下獄,關寧軍潰散出關,滿桂被迫出城,四萬一戰而沒,后金縱橫掃蕩關內,如無人之境,袁崇煥手書追回關寧軍。

      孫承宗再次督師,關寧收復關內四城,阿敏論罪,袁崇煥被殺。

      這一階段結束。

      后金其后數次繞道蒙古橫掃關內,劫掠百姓,再無阻礙。

      第四階段,鞏固。

      打贏了國運興亡的關鍵戰役。

      袁崇煥被極刑處死,祖大壽孤懸大凌河,待援無望,即便投降之后詐歸,關寧整體也不可能再成為后金的威脅了,而明朝對關寧既不信任也不能放棄。

      后金雖然無法啃動關寧錦,但可以毫無顧忌的不斷遠繞侵襲內地。

      重重增餉,民變愈烈,內憂外患惡性循環。

      洪承疇好容易平定農民軍,出關,再次十萬級的大敗。

      后金方面,皇太極先除掉阿敏,再制服莽古爾泰,繼而降服架空代善,實現權力集中。

      皇太極陸續建立八旗蒙古八旗漢軍,三王一公的漢將帶來了明軍軍制和火器。

      孔有德的火器資源來自關寧孫元化,后金除了傳統的騎步,開始有了火器尤其是火炮部隊,擁有了攻堅能力。

      松錦大戰之后,加入了大量明方降軍,祖大壽雖然投降不受命,但關寧的主力實際已經并入。

      此時八旗既能千里奔襲,關內縱橫掃蕩,又可以遠征大漠,擊垮林丹汗,在松錦大戰之中更是擁有完備的計劃和執行能力,不是簡單的“游牧騎兵”可以概括的了。

      皇太極修整制度,啟用漢官漢制,稱帝。

      第五階段,完備。群雄逐鹿,定鼎天下。

      皇太極死,清朝進入多爾袞時期。

      一片石大戰,相當于李自成的松錦大戰,戰后李自成一敗再敗,直到完蛋。

      關寧徹底并入后金,北方、中原很快被征服,小規模的反抗沒有掀起波瀾。

      南明政權建立,然而依舊是黨爭不斷,比起崇禎朝還加上了一個“軍閥”坐大的惡疾。

      真正給清朝造成挫折的只有李定國和鄭成功,但也沒有野史上宣揚的那么大。

      李定國兩厥名王,對方一個是兵少一個是冒進伏擊,李定國的后方還有孫可望搗鬼,支持有限。

      鄭成功水軍無敵,然而陸路站不住,只能退居海島。

      八旗在入關之后,戰力迅速荒馳,到雍正時期恢復一些,之后繼續沒落。

      八旗兵除了草創時期孱弱,其后發展勢不可擋,在皇太極時期成熟,基本是同時代頂級的戰力。

      當然,缺陷不是沒有,兩黃旗和兩白旗的爭斗一直持續到順治朝,漢人和滿人的分化,尤其是軍隊,鑿城攻堅全部由漢軍旗充任等。

      相對的大明王朝,更不堪。

      至于滿萬不可敵的神話,袁崇煥打造關寧鐵騎只有短短數年,城戰面對八旗主力都能以少勝多。

      李成梁時期的遼東軍,師出必捷,完全不把女真各部當回事。

      所以,八旗最強大的時候,也沒有多強大,只是明軍在不斷衰落罷了。

      現在在韋寶手里,寶軍替代明軍,一下子讓戰斗力提升了幾十倍,別說幾萬八旗兵,這個時候,就是把清末的八國聯軍喊來,五萬八國聯軍不見得能干的動六千寶軍把守的寧遠城。

      這一戰的結果很顯然,還沒有等到努爾哈赤給莽古爾泰回復,一萬八旗兵已經損失了近五千。

      莽古爾泰趕緊下令收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頁 ←    → 下一頁

    邪王嗜寵:鬼醫狂妃快穿女配逆襲:男神請上最強醫仙神荒龍帝夜少的二婚新妻
    腹黑娘親帶球跑青蓮劍說無盡丹田異世界的美食家傾世絕寵:王妃,別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