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雄» 第1144章戰機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雄 - 第1144章戰機字體大小: A+
     

    「吐蕃人起於高地之南千里的大峰之下,其祖據傳乃獼猴與岩魔所生,其與中原絕遠,長久以來不聞其音,閉塞非常。

    其民半耕半牧,繁衍至今,民多彪悍,極為善戰。

    其王以贊普稱之,世襲不替,前隋仁壽至大業年間,吐蕃王朗日輪贊,悉勃野部之主也,稱雄一方,多年征戰,統有吐蕃諸部。

    大業末,派人北侵高地,收迷唐,白蘭,党項諸羌以及吐谷渾諸部為己用,其勢愈張,年初過積石山北來哨探,為左監門大將軍龐玉率軍所敗……」

    太極殿中,張倫,張士貴,薛萬徹三人端坐於位,聚精會神的聽著這些關於吐蕃人的敘述。

    涼州總管範文進送來的關於吐蕃人的情報越來越詳細,從社會結構,到吐蕃人的軍制體系,再到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都做出了描述。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若還不知道為什麼將這些念給他們聽,那他們也就不用活了。

    即便之前已經有所預料,此時三人心中還是振奮了起來,有了明確的敵人,那麼也就有了他們的用武之地。

    雖說這個敵人的名字很新鮮,而且怎麼聽都是一副不成氣候的樣子,可皇帝這般鄭重其事,讓他們誰都不敢輕忽視之。

    等到顏師古陰陽頓挫的聲音停下,時間已經過了小半個時辰。

    李破抬起頭看著三人道:「西北紛亂已久,如今剛剛安定下來沒幾天,有些人還在左右張望之時,吐蕃人先就來了,實在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假模假式的感慨了一下,李破接著道:「朕召你們回京述職是為了哪般現在也就不用說了吧?朕先提醒你們一聲,莫要存輕視之心,想突厥起身漠北之時,也才不過數千之眾。

    如今怎麼樣?橫亘萬里,威加四方,又有誰還敢說他們是柔然人的鍛奴?

    吐蕃人興於高地之南,初初一統,便張牙舞爪,可比突厥人當年強的多了,朕也就是想趁其愈張未張之時,迎頭擊之,扼其於襁褓之中而已。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范總管居功甚大,你們去到那裡要跟他好好相處,莫要鬧什麼意氣……

    你們有何想說的,先就在這裡說說吧,等你們引兵去到西北,再要說什麼廢話的話,朕就換了他。」

    話頭好像不太妙啊,竟將吐蕃與突厥相較,看來至尊確實非常重視這個敵人。

    三個人相互稍稍對視一眼,還是張倫第一個開口,「末將等未去過西北,卻也聽說過高地之事,吐谷渾侵擾涼州多年,每次打了敗仗便跑回高地休息,大軍上高地作戰應該是有所不便吧?」

    李破點了點頭,他是真沒看錯人,這麼短的時間裡,張倫一下便抓住了重點,在領兵上確實很有天賦。

    不用李破開口,張士貴就顯起了本事,「既然吐蕃人有北來之心,那就引他們過來,先潰了他們的大軍主力再說。」

    薛萬徹也不甘落後,「聽說在西北,吐谷渾人被俘許多,咱們上不去那就用吐谷渾人做先導,讓他們去攻打吐蕃人。」

    張倫撓著大鬍子無語的看了看這兩個拆台的混賬東西,俺先探探至尊的口風再說啊,看看至尊是想速戰速決,還是有著什麼長久的打算。

    他在晉地領兵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每逢戰事都要有個明確的目標,而不是打到哪算哪。

    而讓他最佩服的就是皇帝領兵之時,說打到河邊,即便大勝,士氣正高,過河便能席捲長安,也會頓兵不前,從不貪功冒進。

    所以這時他只能瞪了其他兩人一眼,不得不補充道:「末將就是想問問,末將等率軍過去,是要滅了吐蕃才能回軍,還是說重創其軍即可?」

    有著一臉大鬍子的傢伙都是這麼狡猾,李破在心裡嘟囔了一句,嘴上卻道:「朕已令兵部做出方略,你們回去仔細商量一下再說……

    按照朕的意思嘛……先要重挫其軍,你們再派人到高地上去瞧瞧,再探查探查地理和風土人情,讓吐谷渾人做嚮導,先適應一下高地的氣候,等待時機,再去高地南邊轉轉。

    一個部落聯盟,又剛合在一處,也許只要稍稍動一動他們,自己先就亂起來了,到時馴服的交往一番,將來哪還有什麼吐蕃人,一盤散沙而已。」

    張倫一下就放心了下來,知道了皇帝的心意,用兵的方略也就不難制定出來。

    尤其是高地他們幾個也不曾到過,只是聽聞了一些消息罷了,所以到了西北最好是親自去瞧瞧。

    皇帝的意思也是不急著對高地用兵,顯然存了同樣的顧慮……

    作為皇帝的李破知曉兵事,將軍們身上的擔子必然要輕鬆一些,因為沒有人在他們頭頂之上胡亂的指手畫腳,這是將軍們的幸運之處。

    而反之,不幸的地方在於李破是正經的馬上皇帝,軍中諸將多為其舊部,軍事上也就別想瞞哄於他,將軍們的權力由此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其實軍事上的事情現在已經不用李破親自插手,軍中從將軍到士卒多數都久經戰陣,朝中的臣子們也大多懂得軍事。

    但話說回來了,在政治上他卻不能放任將軍們握緊兵權,把大軍變成私兵,所以必須讓他們知道皇帝的目光在時刻的關注著他們。

    比如昨日宴飲,他就在觀察著幾個人的言談舉止,自從他率軍進了長安,和將軍們兩年多沒見面了,以後大將軍們會陸續回朝述職,天知道這些人在軍中頤指氣使,會生出什麼心思來。

    所以說當了皇帝的人,難免會猜忌臣下,李破也不能免,最終看的其實還是皇帝的心胸和將軍們自己的行止而已。

    ……………………

    「吐蕃之外,地方上的羌人等部族屢屢作亂,此輩畏威而不懷德,對他們不必客氣,剿除一些為首的,各處戰亂日久,正缺人來修繕城池,道路,溝渠等,你們明白朕的意思吧?」

    那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西北羌人諸部向來都是奴隸,不管在哪裡地位都極其低下,這些年羌人卻在西北佔了主角。

    近點的先是白喻娑率領的羌人叛亂,後來李軌主持西北期間,安修仁兄弟在西北被羌人奉為大首領,亂事的起源都是羌人諸部。

    遠點的則是前隋時期,西北的羌人屢屢跟吐谷渾,白蘭,党項等勾結,侵擾涼州以及河西走廊地區,每次戰亂都有著西北羌人諸部的身影。

    如今隨著西北漸漸安定下來,羌人再次縮起了腦袋,估計在和吐蕃人開戰之後,他們又會出來作妖。

    李破和臣下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對羌部實行鎮壓舉措,而非平常的剿撫並用之策,這將是一個長期的規劃,不再對任何馴服的羌人部落進行優撫,以此作為對西北各個部族的警示。

    為什麼會選定為羌人,因為羌人是西北分佈的最廣的部族,從高地,到河西走廊,再到漠北,和東北的契丹,靺鞨差不多,雖然分散於各處,沒有任何的統屬,卻都被歸為羌人之列。

    這在臣下們看來是潛在的威脅,而李破則想起了党項羌,李元昊的名字呼之欲出,而在李元昊之後,絲綢之路漸漸也就存在了中原王朝的記憶之中。

    「還有涼州馬場的重建,中原戰馬漸漸趨於矮小,衝鋒陷陣多有不便,朕要你們尋找一下,看看能不能引進一些西域馬種過來。

    這一點朕不用說你們也應該清楚,榆林馬場已廢棄多年,如今暫時也恢復不了,代州馬場多是草原馬,耐性極佳,負重也不錯,就是沖陣之力不足。

    不瞞你們說,就算是長安六廄中的馬匹,看著也就那麼回事,這麼下去可不成,騎兵之利不能丟了。

    這事你們要當做大事來辦,涼州總管範文進那裡有任何關於此事的需要,你們務必要予以協助,誰要是敢以軍功卓著而傲慢地方守臣,那可就不是回京述職的事情了。」

    「請至尊放心,末將等心裡都有數,范總管在西北勞苦功高,功勞上不下於末將等人,末將等又怎會慢待於他?」

    說著話,李破已經找回了些在軍中的感覺,哈哈一笑道:「你們知道就好,朕在這裡說句不好聽的話,之前與諸侯相爭,那是自己人的內訌,有多少功績在朕看來也不值得誇耀。

    今次出兵西北,乃是卻於外敵,這才是男兒功業,若能開疆拓土,朕必能讓你們榮於當世,惠及子孫。」

    使勁的給三個將軍打雞血,就怕他們領人在西北吃了風沙,不好好乾活。

    他們確實也吃這一套,激動的敲起了胸膛,紛紛向皇帝保證,此去必定要建功而還,不讓皇帝失望。

    李破擺了擺手道:「那朕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六月中起兵,戰略戰術之上你們自己來定,是儘快趕到姑臧,還是等一等,看看吐蕃人的動向,你們自己把握。」

    說到這裡,他還是心癢難耐,加了一句道:「吐蕃人看上去有點急不可耐,戰機難得,也許秋天朕就能聽到你們傳來的捷報?」



    上一頁 ←    → 下一頁

    霸道大叔寵甜妻網游之帝皇歸來大劍神萬界圓夢師伏天氏
    我要做皇帝幽暗主宰大漫畫帝國全球盛寵小萌妻重生娛樂圈:天後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