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桓容» 301.第三百零一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桓容 - 301.第三百零一章字體大小: A+
     

    太元七年,四月

    秦氏兄弟率兵攻入長安,夏侯鵬在城頭被俘,夏侯碩戰死。王皮、周颺等盡數被擒。

    戰後清點,凡從賊的官員和豪強,或死或降,無一漏網。

    夏侯氏叛亂就此告一段落。

    秦策死於城前,屍身被收斂。因帝陵尚未修建,只能暫停長安宮中。停靈期間,秦璟令術士卜笄,敬告先祖,擇吉日送其歸葬西河祖地。

    對於這個決定,長安上下均是不解。

    帝王駕崩,該擇山川吉地建造帝陵,妥善安葬才是。秦策身為開國之君,陵寢的建造更為重要,絕不可等閑視之。

    如今卻拋開這些,直接送先帝歸葬祖地,說是能說得過去,可終究令人覺得怪異。

    事情傳出,城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即便是秦璟麾下的將領和謀士,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懷揣滿心疑問,始終猜因由。

    知道眾人的反應后,劉皇后和劉淑妃沉默良久,姊妹倆對視一眼,終是搖頭嘆息。

    「該將先帝的遺命告於天下。」

    秦策被軟禁在光明殿期間,曾秘密寫下一道詔令,立秦璟為皇太子,待他百年後繼承帝位。並在聖旨中明言,在其駕崩后不得勞民傷財,不可大規模修建帝陵,歸葬西河祖地即可。

    「朕在位七載,做下太多錯事。使得父子離心,君臣猜疑,有功之臣遠走,奸佞之輩當道,終釀成這場大禍,累及蒼生。

    一步錯、步步錯。

    唯歸祖地,告罪於先祖。

    如不知悔改,安寢於帝陵,死後亦愧對秦氏之名,無顏見先祖於地下。「

    聖旨不長,寫在一張絹布上,蓋有天子金印。

    逃出密道時,由劉皇后貼身攜帶。如今叛亂平息,叛賊即將伏誅,秦策和馮氏、趙氏的屍身即將入葬,劉皇后取出遺命,交給秦璟三人。

    「經過這場兵禍,朝中文武去了大半,城中高門十不存一。阿子登基建制,朝中必當空虛。」

    劉皇后一邊說,一邊皺著眉頭,陸續有人名閃過腦海,最終又被逐一抹去。

    「何人將入三省,阿子可有計較?」

    「兒已命人飛馳各地,由刺使太守舉才。」

    聽聞此言,劉皇后仍是皺眉。腦子裡閃過數個念頭,最終還是嘆了口氣。

    「如此也好。」

    母子敘話之後,秦璟告辭離開。

    劉皇后冷聲道:「夏侯鵬該死!」

    如不是他,阿崢豈會如此為難!

    朝中無人可用,舊部新臣都得安撫,北邊的胡賊又在蠢蠢欲動,稍有不慎,又將是一場大禍!

    劉淑妃推開漆盞,握住劉皇后的手,比任何時候都用力。

    長安大火雖然熄滅,城內損失依舊不小。

    桂宮西側受到波及,需得召匠人重建。

    此外,秦策停靈期間,夏侯鵬、夏侯端、王皮、周颺等被陸續推上法場,宣讀罪狀,斬首示眾。

    死後曝屍三日,以儆效尤。

    依秦策城頭口諭,夷夏侯氏、王氏及周氏三族。

    行刑時,城內百姓齊聚法場,每宣讀一條罪狀,就伴著眾人憤怒的叫罵。

    有人在戰亂中失去親人,見到夏侯鵬和王皮等人,控制不住怒火上涌,險些沖開甲士進了法場。

    整個過程中,夏侯鵬始終木然表情,彷彿聽不到也看不到,周圍的一切都和自己無關。麻木的望著膝前土地,一心只求速死。

    夏侯端被綁住多日,挖去膝蓋,敲斷指骨,手腳俱已殘廢。不是被劊子手抓住后領,此刻必定癱軟在地,跪都跪不住。

    王皮渾身染血,沒了一隻耳朵,三根手指。手臂腰側都是被咬出的傷口,有的深可見骨。跪在法場上,心中毫無悔意,更狠毒想到,早知如此,該安排更多人手,拉更多人給自己陪葬!

    王休跪在王皮身邊,自始至終扭曲著表情,嘴裡發出「呵呵」聲響,顯然已經瘋了。

    周颺是唯一表現「正常」的。

    被劊子手按跪在地,禁不住的瑟瑟發抖。再看跪在身邊的兩個兒子,見到對方神志不清的樣子,想到家族血脈斷絕在自己手裡,更是後悔不已,臉色一片慘白。

    如果早知如此,他絕不會和王皮一起鼓動夏侯鵬造反!

    如果早知有今日,他定會在夏侯鵬生出反意前上稟天子!

    如果知道有今天,他不惜手刃王皮,以期保住周氏,避開這場大禍!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葯,大錯已經鑄成,天理昭昭,一切都是報應。

    「報應啊……」

    周颺低聲念著,忽然仰頭大笑,笑得涕淚橫流。

    「時辰到,斬!」

    張廉負責監刑,夏侯岩沒有到場,遠遠避開了這一切。

    劊子手-赤-裸-上身,猛然舉起長刀。

    刀鋒落下,數顆人頭同時落地,順著斜坡滾落,包裹上黑色塵土。無頭的身子向前栽倒,斷頸處噴出鮮血,染紅了整個法場。

    「好!」

    「逆賊該死!」

    「殺得好!」

    夏侯鵬、王皮和周颺等人伏法,百姓目睹行刑,無不拍手稱快。

    賊首伏誅,緊接著就是三姓族人。

    夏侯鵬起兵竊踞長安,死在他手中的豪強兩個巴掌都數不過來。曾有整整一個月時間,法場上血流成河。

    風水輪流轉。

    現如今,三家的血染紅法場,死在叛軍手下冤魂終能瞑目。

    誅殺叛賊之後,秦璟下令,厚葬不願從賊、戰死於城頭的裴遠等人。有的尋不到屍身,便立衣冠冢,以緬懷忠義之士。

    忙完這一切,已是五月初。

    長安人手不足,各地舉賢入朝,亦有大半官職空缺。不提其他,單是三省就人手不足,許多謀士被趕鴨子上架,暫代官職處理朝政,撐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期,朝廷總能脫離無人可用的窘迫境地。

    為何不召各州刺使和太守歸京?

    真這麼幹了,朝廷勉強能走上正軌,卻會引出更大的亂子。

    無他,鎮守地方的大佬離開,留下的位置誰來填補?再者言,長安戰亂剛平,此時召各地刺使入京,必定有人心生疑慮,以為夏秦氏兄弟不信任西河舊部,打算明升暗降,藉機削弱各人手中的權利。

    不能怪有人這麼想,實在是夏侯氏開了個壞頭。

    夏侯氏追隨秦氏數年,予世人的印象絕對是忠心耿耿。這樣的家族都能造反,秦氏還能相信誰?

    君臣互不信任,民間流言紛紛,王朝的根基恐將動搖。

    自漢末以來,一代而王的政權並不鮮見,尤其是戰火叢生的北方,動輒滅國,都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對此,秦璟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夏侯氏叛亂雖平,留下的隱患著實不小,短期難以笑眯。又有唐公洛的例子之前,短短一個月期間,竟有不下五郡太守掛印,有的甚至舉家難逃。

    這些人要麼同夏侯氏等人有舊,要麼就是在夏侯鵬起兵時做壁上觀。雖沒有實際參與叛亂,卻也沒有旗幟鮮明的站在朝廷一邊。有的還曾暗中資助夏侯氏,為他送糧送錢。

    說白了,從犯不足,幫凶有餘。

    秦璟兵入長安,反賊盡數伏誅。擔心秦氏兄弟翻舊賬,不跑更待何時?

    問題在於,他們有意投靠桓漢,桓漢卻未必肯收。

    「朕的確求才若渴,但是,不是什麼『才』朕都會收。」

    桓容撂下這句話,無異於是關上大門,斷絕這些人的南投之路。

    如唐公洛這般,桓容自是敞開大門,來一個收一個,陸續加以重用。對於這些兩面三刀,愛好騎牆,沒有半點忠心信義之人,必定伸腳踹回去,用足十成力氣。

    「官家有旨,凡南逃的北地官員,查明實情,同長安叛亂有關,一概不許入境。」

    這個時候南逃,不是心中有鬼才怪。

    如果真的忠於秦氏,得知秦璟入長安,該拊掌慶賀才是。反而掛印離去,拖家帶口往南邊跑,明顯和秦氏不是一路。

    對於桓容的這個決定,建康朝廷有不同的聲音。

    多數人支持天子,也有少數人以為不該將門徹底官司。這些人舉家南逃,必同秦氏徹底決裂。借他們之口,可對長安有更多了解。

    「此言差矣。」

    不用桓容開口,賈秉慢悠悠開口,「此等無信義之徒,今能叛長安,何言他日不會叛建康?」

    如果是仰慕桓漢之名,真心投靠,手下亦是無妨。

    這些人的本意卻是保命。

    與其冒著和秦氏立刻開戰的風險手下他們,不如直接攆走,還能賣長安一個人情。

    長安建康早晚要開戰,該是鑼對鑼、鼓對鼓,正經擺開架勢。如果因為這些鬼蜮小人,實在是得不償失。

    如被有心人挑撥,將建康同夏侯氏謀反扯上關係,使得天子背上污名,冤不冤?

    賈秉三言兩語將事情挑明,之前反對的文武全部啞火。

    桓容坐在龍椅上,表情十分嚴肅,似是一心聽取群臣意見,事實上正一心二用,中途開始走神。

    日前從北邊傳回消息,進入五月,北地依舊少於,幽州和并州又有大旱和蝗災的跡象。並且,秦璟帶兵返回出長安,秦玓暫時離開三韓,烏孫、高車幾部和殘存的高句麗勢力又有些蠢蠢欲動。

    今年的北邊註定不太平。

    他該怎麼做?

    藉機北上,還是……

    桓容越想越深,眉心越蹙越緊。嚴肅的神情,冕冠垂下的旒珠也遮擋不住。哪怕不是故意,見到這樣的天子,文武群臣不免感到壓力。

    尤其是之前出言的幾名侍郎少卿,此刻都是臉色微變,頗有幾分惴惴不安。

    退朝之後,桓容回到內殿,換下袞服,摘去冕冠。換上長袍玉帶,用過一盞茶湯,信步走出殿門,打算到廊下吹吹風,清理一下思緒。

    走著走著,迎面遇上入宮請安,正要離開的司馬道福和王法慧。

    見到桓容,兩人福身行禮。

    「陛下這是要去長樂宮?」司馬道福時常入宮,遇上桓容也不是一次兩次。每次見到桓容,都難掩眼底的驚艷,好在曉得分寸,並未有什麼出格的絕動。

    早年間清瘦的少年,如今已經長成。

    司馬道福絕沒有什麼旁的心思,不過是和建康城的女郎一樣,見到美郎君,總是想多看上幾眼。

    桓容笑了笑,簡單寒暄兩句,徑直往長樂宮行去。

    目送他的背影,司馬道福發出一聲嘆息,被王法慧推了推,愣了一下,旋即搖頭失笑。

    「怎麼,官家不美?」司馬道福挑眉笑道,「每次官家出宮,建康城都是好一陣熱鬧。難得有機會,自然多看上兩眼,免得今後後悔。」

    王法慧不知該說些什麼,乾脆什麼也沒說。

    但她必須承認,司馬道福有一點說得沒錯,每次桓容露面,在建康城都會引起「轟動」。今年上巳節,桓容興緻起來,喬裝出宮,跑去青溪里參加曲水流觴。

    正巧謝玄從西域歸來,王獻之和桓伊等人都在,一曲新笛,一幅新字,數篇新詩,暈染了短暫時光。

    潺潺溪水中,荷葉托著羽觴輕晃,舞者踩著古調,腰肢款擺,水袖輕揚,在悠揚的曲聲中醉了歲月,纏綿了風-情。

    謝家玉樹,王家郎君。

    俊逸瀟洒,不羈狂放。

    桓容身在其間,做不得新詩,連飲數觴,終是揮筆寫下一行字,引眾人爭相觀瞧,沉默少許,爽朗的笑聲直衝雲霄。

    原來,桓容筆下的,仍是詠春的詩句,一樣出自詩經,同數年前受謝玄相邀,初次參加曲水流觴時一般無二。

    「陛下的字又進益不少,只是詩才還需磨練。」

    面對王獻之的調侃,桓容微微一笑,舉起羽觴一飲而盡。

    「子敬所言極是,我認罰就是。」

    臨近傍晚,托著羽觴的荷葉早順水流走,不見蹤影。各家郎君盡興而歸,結伴離開青溪里。

    穿過籬門,經過秦淮河岸,岸邊垂柳依依,河中行船穿梭而過,幾艘大船上彩燈高掛,隱隱傳出樂聲。

    遇到車駕出現,等候已久的小娘子們挽手而歌,絹花彩帕如雨。

    有絹花落於水中,在晚風中輕輕搖蕩,伴著水波流淌,載浮載沉,結成朦朧的彩影。

    那一日,桓容借著酒興,擊節而歌,各家郎君紛紛應和。

    清涼的晚風,鬢髮輕揚,長袖鼓起。

    歌聲悠揚,郎君俊逸洒脫,飄然如仙。

    其結果,車架足足困在河邊一個多時辰,不是桓禕「救駕」,估計再過一個時辰都沒法脫身。

    回宮之後,桓容開始反省。

    瀟洒固然好,可也要分時候。恣意太過的結果,就是被小娘子們的熱情淹沒。

    從今往後,行事必須謹慎。

    上巳節后,北地的情報不斷送回,長安的局勢一日緊張過一日,兩國邊境也有些不太平。桓容再無心思宴飲,一心撲在朝政之上。

    讓他沒想到的是,長安叛亂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夏侯氏雖平,戰爭的陰影卻沒有消失。稍有不慎,戰火必會再次燃起。

    縱然不會回到群雄割據的地面,邊境絕不會如之前太平。

    他該怎麼做?

    於情於理,他都該抓住時機,揮師北上,完成中原一統。

    可是……

    桓容忽然停住腳步,眺望碧藍的天空,許久一動不動。任風卷過,鼓起玄色衣袖,颯颯作響。



    上一頁 ←    → 下一頁

    海賊之國王之上這號有毒末世生存大師總裁大人,放肆愛!妖孽奶爸在都市
    最後一個使徒逆天至尊帝國總裁霸道寵符皇毒妃戲邪王:馭獸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