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桓容» 275.第二百七十五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桓容 - 275.第二百七十五章字體大小: A+
     

    桓容放飛鵓鴿,暫時了卻一樁心事,轉而集中精力處置朝中之事。首當其衝的,就是西域和吐谷渾的朝貢隊伍

    由朝廷安排,凡來朝隊伍,不分外邦還是臣服部落,全部安置在苑城,每日進-出需持木牌,經過官兵查驗。

    如木牌丟失必須上報官署,並有同行之人為證。如果無人證明,不得入苑城半步,都要安排在官署,等到查明身份方可離開。

    苑城本為吳帝建造,屬東吳皇宮的一部分。

    東晉元帝渡江之後,在舊址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建,方有今日規模。

    桓漢代晉,桓容初登基就外出巡狩,自然無暇重修台城。去歲回到建康,政務堆到面前,更沒時間關心修不修宮殿。

    依照東晉舊例,凡外使來朝,本該安置在宣揚門內三里、御道西側的官署。

    奈何桓漢日漸強盛,來朝人數太多,官署實在住不下。三省一番合議,只能上表,請以苑城為接待使臣處。

    看過表書,桓容很是猶豫一番。

    不是他小氣,而是苑城靠近虎房,西域和吐谷渾使臣住進去,無異是與猛虎為臨。

    虎房內新添兩隻豹子,原住戶的心情不太好,每日里虎嘯不停,定時定點,片刻不差。安排使臣住進西苑當真合適?

    這樣的顧慮不好當面對群臣講明,就表書奏請,只能暫時含混過去。

    等到朝會結束,桓容特地留下謝安和郗超,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解釋一番。

    「依兩位看,此事當如何?」

    謝安沉吟片刻,開口道:「陛下顧慮不無道理。然事急從權,且虎房牆高院深,猛獸居於籠內,無需太過擔憂。如有必要,多派甲士把守也就是了。」

    至於老虎一天照三頓咆哮,完全被謝司徒忽略。

    「臣以為謝司徒此言甚善。」郗超附議道。

    桓容看看謝安,當真?

    謝安點頭,當真。

    桓容又看看郗超,果然?

    謝超頷首,果然。

    君臣三人對視兩秒,桓容拋去顧慮,當場拍板,好,就是西苑!

    翌日天子下旨,清理苑城房舍,許暫居官署的朝貢隊伍遷入。

    因常不住人,苑城的房舍廂室略顯冷清。但有宦者和宮婢打掃看守,並不顯得破舊。僅需要重置擺設,移入香爐屏風就能住人。

    同官署相比,苑城的房舍寬敞數倍,住起來也是相當舒適。正使的房間內還鋪有地龍,未燃火盆即溫暖如春,怎能不讓人驚訝。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日都能聽到虎嘯,白天黑夜輪著來。

    起初眾人不習慣,詢問過苑城內的宦者,方才知曉聲音由來。

    早有傳言,桓漢天子好養猛獸,在幽州潛邸時,身邊就有猛虎為伴。日前附國入貢,特地獻上兩頭雪豹,正投天子所好。

    「失算啊!」

    幾名使臣湊到一處,都是嘆息連連,猛拍大腿!

    早知道,出發前該派人搜尋猛獸,獵不到老虎,抓機頭豹子也是好的。附國能送雪豹,他們可以送花豹,還有性格相對溫順,極擅奔跑的獵豹!

    「失策啊!」

    送禮講究投其所好。

    入城這些時日,見識過建康的繁華,眾人都知道桓漢天子不缺金銀珠寶,想要得其青眼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本可以送上合其心意的貢品,卻是一念之差錯過,只能等到下次,怎不讓人扼腕。

    左右看看,使臣們又長鬆口氣。

    除了附國,大家都是一樣,倒也不用太過擔心。

    好在附國使臣來得早,離開得也早,若不然,此時此刻,必將成為眾矢之的。

    苑城之內,使臣們尚未動身離開,已經在計劃下次朝貢。

    容不得他們不上心,這一路上所見,徹底讓眾人開了眼界,尤其是抵達建康,見識到城內繁華,依然是眼花繚亂。

    在坊市中走過一遭,不提鱗次櫛比的商鋪,單是行走其間的商人和百姓,對眾人就是不小的震撼。

    現如今,建康人口又登上新台階,百萬尚不可及,五十萬綽綽有餘。加上城外各里以及呈扇形輻射開的村莊,六、七十萬指日可待。

    建康之外,幽州自不用說,姑孰、京口和會稽等地的商貿迅猛發展。

    隨著海上商路漸趨成熟,船隊規模不斷擴大,江州的經濟也被帶動。雖僅是靠近海港的郡縣,但對當地百姓而言,總歸是又有了一條生財養家之路。

    不提其他,單是建設碼頭就需大量人手,碼頭建成之後,逢船隊靠岸,當地的商人百姓都可前往市貨。

    江州不比幽州,沒有大量的工坊,百姓多以耕田捕撈為生。市換的貨物種類有限,本以為賺不到什麼錢。

    哪裡想到,凡是海中所得,船隊一概來者不拒,價錢也給得十分公道。

    扛來一袋魚乾,竟能換得全家半月的口糧!

    哪怕糧食搬到家中,許多人仍不敢相信,狠狠掐一下大腿,越疼越是開心,彷彿置身夢中。

    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三就有四。

    商鞅徙木立信,取信於民,證實言出必行,變法得意順利推行。

    船隊市貨,同樣以誠信為本。並遵桓容之意,對國內百姓無妨讓利,少去的利潤,大可以從番邦賺回來。

    百姓市賣的海貨各種各樣,僅僅是粗加工,在沿海郡縣壓根賣不出價錢。但是,經過再加工,運送到內陸或是草原大漠,價錢足能翻上幾番。

    物以稀為貴。

    以珍珠為例,最尋常的一種,由商隊帶到草原,都能賣出驚人的高價。合浦珠更是有價無市,連見一見都難。

    故而,船隊得天子旨意,凡出航必往江州、廣州和交州,偶爾還會前往夷洲和朱崖州,形成固定海上路線,不斷完善海上航圖。

    桓禕數次出海,被海風吹得黝黑,更不符合魏晉時期的審美。

    經過海上磨礪,性格更為爽朗,習慣了利落打扮,常年穿著窄袖衫,歸家入宮才會換上深衣朝服,再沒穿過大衫,塗粉更是絕技。

    見到今天的桓禕,想到早年上巳節一幕,桓容抑制不住上翹的嘴角。桓禕似有所感,兄弟倆對視一眼,明顯是想到一處,不由得哈哈大笑。

    記憶沉入歲月河底但不會徹底消散。

    要想當初的一幕幕,猶在眼前,卻恍如隔世。

    桓禕又一次出航,計劃前往三韓之地,數月不會歸來。

    桓容親自送他離城,目送船隨海下,消失在籬門之外,不免悵然若失。他忽然間明白,為何桓玄和桓偉整天鬧著要長大元服,為此飯量猛增。

    百分百是家族基因使然。

    坐不住啊!

    不對?

    桓禕不提,桓石秀、桓石虔、桓石民再加上鎮守姑臧,近來也有向外跑跡象的桓嗣,各個都是鐵證。

    等到這波使臣離開,再外出巡狩一次?

    桓容立在城頭,望天良久,最終嘆息一聲,暫時打消這個念想。

    還是別想了。

    剛回來就要出去,別提滿朝文武怎麼想,他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

    太元四年,十一月

    西來的朝貢隊伍完成使命,陸續啟程歸國。

    臨行之前,上自正使下至護衛,完全是傾巢而出,一頭扎進坊市,將身上的金銀全部換成鹽糖和精美的絲綢。

    有人帶的金子不夠,乾脆以物易物。

    市綢緞的商鋪最為熱鬧,一天交易下來,單是出自西域的玉石就收了十多塊。

    「成色一般,好在做工不錯。市給船隊能賣上好價。」

    等到出城時,隊伍中的大車盡數裝滿。既有朝廷發下的賞賜,也有眾人市換來的貨物。前者需要「上交」,後者則全歸自己。

    想到貨物在草原和大漠的價格,嘴角差點裂咧到耳根。

    「諸位一路順風!」

    眾人在建康期間,諸事都由郗超安排接待,彼此早已熟絡。

    以郗侍中的本領,掏空眾人底細,包裹西域各國和草原的情況,全部知曉個七七八八。眾人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對郗超觀感極好。

    簡言之,把人賣了,照樣能讓對方心甘情願幫忙數錢,郗侍中就有這份本領。

    至於屢次在桓容跟前失算……往事如煙,無需追憶。

    總之,不提當年事,一切向前看!

    送走使臣隊伍,郗超立即掉頭入宮,請見桓容。

    「陛下,秦玄愔橫掃草原,同烏孫結盟,長此以往,胡人諸部不滅也將遁入大漠。」郗超分析道,「然長安屢次下詔,召其還京,其中很有蹊蹺。」

    「郗侍中此言有理。」桓容早知此事,只是一直想不明白,秦策怎麼會出這樣的昏招。

    對於昏招一詞,郗超有幾分不贊同。

    「陛下,表面看,此舉固然不妥,然秦玄愔掌八千鐵騎,領荊、豫、徐三州諸軍事,其兄掌平州,如今又下三韓,若是聯合起來,實力足以同長安分庭抗禮。」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秦氏以塢堡起家,久居北地,難免受胡風影響。」郗超繼續道,「諸胡建國,父殺子,子弒父,兄弟相殘,骨肉相害,比比皆是,屢見不鮮。」

    「秦策長安稱帝,至今未立太子。聞其長子犯錯被棄,至今沒有封王,反將長孫封爵。餘下諸子皆為劉皇后和劉淑妃所生。」

    說到這裡,郗超刻意頓了頓,待桓容表情中閃過幾分明悟,方才繼續道:「陛下通讀史書,兩漢后-宮-外戚皆是先例!」

    換句話說,秦策固然有疑心,行事手段為人所恥,但他想集中君權,本身沒有大過。

    天子無父子,自己的兒子構成威脅,一樣要予以拔除!

    經過郗超講解,桓容明白幾分,只是心中仍覺得憋悶,滋味很是難言。

    是不是因為對方是秦璟,他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用力捏了捏鼻根,桓容鎖緊雙眉,始終誤解。

    但他知曉,如果秦璟被收回兵權,荊、豫、徐三州移交他人,必會出現短暫不穩。屆時,將是出兵北上的最佳時機。

    郗超今日所言,九成是為提醒自己。

    桓容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眼,兩秒后重又睜開,漆黑的雙眸漆黑幽深,覓不出半點情緒。

    太元四年,十二月

    張蚝一行由騎兵護送,自漠南返回長安。

    秦璟沒有奉旨歸來,只寫成一封上表,交給張蚝帶回都城,面呈秦策。

    隊伍入城當日,正遇上東來的隊伍,以國相為首,懷揣秦玓表書,同樣要覲見天子。

    兩封表書同時抵達長安,又同時送到秦策面前。

    看夠其中內容,秦策臉色變了數變,最終一片黑沉。

    秦玓和秦璟似約定好一般,前者辭大軍統帥,後者交荊、豫、徐三州兵權。

    不等秦策做出決斷,秦玒、秦玦和秦玸的表書先後送到,措辭不同,中心思想卻完全一樣:朝廷要收兄長兵權,做弟弟不能視若無睹,一樣撂挑子不幹!

    各州軍政?外敵來犯?

    愛找誰找誰去!

    駐守西河的秦玖父子同樣不甘落後。

    秦玖代秦鉞執筆,表明與兄弟共進退的決心。

    秦策萬萬沒料到,幾個兒子會一起造-反。滿朝文武睜眼看著,他幾乎是被架到柴堆上,完全動彈不得。



    上一頁 ←    → 下一頁

    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
    逍遙小書生凌天劍尊君九齡總裁爹地惹不起絕世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