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回檔一九七八» 第四十九章 眾樂樂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回檔一九七八 - 第四十九章 眾樂樂字體大小: A+
     

    李默卟哧一下樂了:「曹書記,這樣,我來替大家算一算我家的年收入,蔬菜過後,父親還能釣甲魚,外加幾畝田莊稼,養了兩頭豬,但交了農業稅、化肥、藥水與種子之後,一家人還要吃穿,只能說這幾項收入將我家開支勉強保住。大棚蔬菜賺的錢,大約是能攢下來的,一年兩千來塊錢。還有呢,去年責任田分農具,我家才搬來不久,分得不多,這些農具需一一治辦。還有,比如說現在家中連一張象樣的桌子都沒有,這也要治辦。七七八八地治齊了,能餘下一千塊錢就算是好的了,那來的一萬元?」

    李默也不生氣。

    萬元戶不是像他這樣算出來的。

    李默一家蔬菜毛收入三千多塊錢,得算三千多塊錢。

    莊稼包括夏糧在內,也就是油菜小麥在內,毛收成六七千斤,得按照六七千斤莊稼來算。

    養豬養雞釣甲魚黑魚,也得按毛收入來算,那麼也有近千塊錢。

    還不足一萬元怎麼辦?

    你家下一年種不種大棚蔬菜了?種,再將下一年的毛收入算進去吧,七算八算,萬元戶出來了。

    也不能說領導壞心,樹立一個典型,是鼓勵大家勞動致富,領導們也有政績了,則可以陞官或被嘉獎。

    李默索性直接了當地說:「各位領導,如果相差得不多,我不介意讓父親替公社帶一個頭,相差太多了,萬一記者聽到后,趕過來採訪,發現大家弄虛作假怎麼辦?」

    會不會呢?

    如果記者是前世採訪於得財那個記者,那才好玩了,無妨,你家一畝四分地能凈收入兩千多塊,索性將幾畝地一起種植大棚蔬菜吧,一年就可以收入一萬塊錢了,並且是凈收入一萬塊錢。

    至於李家萬一當真聽了他的話,活活累趴在田裡,為什麼趴掉,因為一個個活活累死了……連一口氣都不會剩下。

    那與他無關了。

    於得財就是這樣掉到坑裡的。

    即便沒有破圩慘劇,以於村的地形,也不適宜養幾千隻鴨子。有人能養得出來,那是在大河邊上,或者有大水庫,也就是有足夠的水面積,才能養得起幾千隻鴨子。

    但幾個領導顯然不知道兩三年後的故事了,聽了李默的話,他們多少有些害怕。

    李默對他們這個舉動不排斥,不管怎麼說,有作為比不作為好吧,他又說道:「歐陽修你們知道嗎?」

    都是領導,都讀過書,歐陽修肯定是知道了。

    「他寫過一篇文章,叫《醉翁亭記》,最後一句是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什麼意思呢,我開心不是因為遊玩開心,而是看到你們開心了,我才感到開心。」

    在愛民上,歐陽修也不是那麼偉大,這個大夥開心,不是真正的百姓開心,而是一群鄉紳,鄉紳開心了管毛用?所以這一句比范仲淹《岳陽樓記》格調低多了。

    但這個人眾樂樂的眾的區別,現在又有幾個人能甄別出來?整個包嶺縣恐怕也沒有第二人察覺出其中的區別。可是李默意思,幾個領導都聽了出來,那就是樹立一個萬元戶,不如樹立一大群千元戶,這才是真正的政績。

    「小神童想法果然不一樣啊。」

    「也不是,你們日理萬機,可能想不到,我站在旁觀者角度,可能反而想得更清楚一點。也不僅是大棚蔬菜,還有呢,我就拿後面這條大溝比喻吧。它屬於李潭村的,水面積大約在五十畝左右,現在等於完全荒蕪掉了。國家能將耕地承包到戶,為什麼不鼓勵李潭村將它承包起來養魚?這麼大的面積,水又深,又有許多水草,隨便放一點魚苗,一年也能收上七八千斤魚。若是精心一點,再投放一點飼料,說不定一年能收一萬來斤魚。李潭村像這樣的大溝得有五六條,水面積能達到三百畝,利用起來,會產生幾個千元戶?而且承包后,這些承包費用或為村用,或分給村民,多少也能貼補一些家用。」

    不但李潭村,整個公社許多大一點的村莊都有許多大的溝塘,利用得當,再加上大棚蔬菜,經濟一下子就盤活了。

    也不要認為它簡單,就是這個彎子,繞了好幾年,公社……那時是鄉了,才繞了過來,並且還是各村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的。那時候還好一點,大家情況都在轉好。

    但現在卻是一窮二白,也就是幾年後起的作用僅是錦上添花,現在起來的作用卻是雪中送炭。

    李默輕巧地說完了,卻對幾個領導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他們坐不住了,起身告辭,得回去開會商議。

    李默看著他們的背影,低聲說了一句:「還有救。」

    他印象中的包嶺縣領導一直沒有很好的作為,也不是不作為,是沒有正確地給百姓帶上一條發家之路。

    有兩個例子,後來有一年評縣,包嶺縣為小K縣D縣則是貧困縣,李默就站在河兩邊看,怎麼看怎麼兩縣百姓收入差不多。小K縣了,有政績了,可以陞官了,百姓卻要多交稅了。

    另一個就是這個大棚蔬菜。

    A縣最早的大棚蔬菜是五個農民發起的,似乎第一年遇到了麻煩,大雪將大棚壓倒,沒有獲得什麼收入。第二年五人不灰心,繼續重來,也像李默這樣,用毛竹做棚柱。

    當然,那時候他們種植技術更落後,肯定沒有鉀肥硼肥,也沒有營養缽,各種保溫技術也不像李默發起的這次完善,甚至都沒有二次消毒法。

    面積種得也不多,不過人均收入達到了兩千多塊。

    非是李默這次發起的種植產量低,實際有些蔬菜黃瓜與西紅柿比他預估的還要高,主要那時市場經濟已經到來,價格上去了。

    隨後縣政府大力推廣,導致一個蔬菜巨鄉出現。

    說政府大力推廣才出現的,那多少是往臉上貼金,沒有政府推廣,大夥也會自動仿佼。就像現在,公社不問,難道種植戶不增加嗎?況且那時候各方面難度下降了。

    但政府確實或多或少起了推動作用,比如資金,市場,似乎還派了專門的技術員來指導。然後全縣從早春大棚向隆冬大棚進軍,甚至出現了先進的鋼架大棚,又出現了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也越來越先進,技術越先進,種植難度越低,往往有人一戶能種二十多畝。若是像李默現在這種方法種植,一家人累得死翹翹,也種不過來。

    也就是官員與百姓之間,正好產生了良性互動,造就了一個年價值十五億的龐大產業。

    兩相對比,應當李默推動的這次大棚蔬菜技術更完善,可公社的領導想的不是如何推廣到更多人家,不是派技術員過來讓技術更成熟,而是想著萬元戶……

    李默能理解,不過幾個領導格調也是低了。

    放暑假,幾個領導又下來了,要求李廣平李默父子、李強、李實布與六斤前去公社的大禮堂,給各個大隊幹部開會。

    李默指著自己地鼻子問:「各位領導,你們認為我上主席台開會,給大家上課象話嗎?」

    「象話,象話,有志不在年少,是你發起的,你不象話誰象話?」曹書記說。他知道一個小孩子上去給大家講話,是有些不妥,可他也無輒啊,開會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各大隊有更多的人種植大棚蔬菜。但真正懂技術的人只有李默一個,連銷路都是人家解決的,就不要說李默那個乾娘。

    小就小吧,別看他小,比大人還要聰明呢。



    上一頁 ←    → 下一頁

    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最強仙府升級系統妾歡
    龍王殿大唐貞觀第一紈 都市極品仙帝蛇王纏身:老婆,生個蛋我跟天庭搶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