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第135章 殷姚之交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 第135章 殷姚之交字體大小: A+
     
      第135章 殷姚之交

      徐州,彭城。

      聽著刺客的講述,姚襄不由握緊了拳頭,而被喚來陪坐的姚萇更是難言內心的驚訝。

      刺客道明來意,暫且退下,姚襄虎口已經握得發白,他看向姚萇,沉聲道:

      「景茂,父親臨終時的叮囑,我全都照著做了,甘為晉臣,不敢生出二心,但晉室終究容不下我們。」

      雖然這是殷浩的個人行為,但考慮到殷浩的身份,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朝廷的態度。

      姚萇氣憤道:

      「兄長,既然如此,不如北上,投奔鮮卑人!」

      姚襄搖頭道:

      「殷浩不仁,我卻不能行此不義之事,況且事已至此,為時晚矣,今日降而復叛,慕容氏又怎會真心接納我們。」

      後半句才是真正的原因,姚襄顧及局勢,忍下了一時之氣。

      不久,殷浩收到從彭城傳回來的消息,據說是刺客被姚襄的氣度折服,放棄了刺殺。

      殷浩起初沒有懷疑,這種事情在古代並非沒有過先例。

      劉備擔任平原令時,就曾有人派遣刺客暗殺他,劉備毫不知情,但他對待刺客禮遇有加,刺客於是將事情全都告訴了劉備,決然而去。

      當殷浩第二次通過姚襄的弟弟們派遣刺客,還是這麼一個結果,終究反應過來,這不過是姚家兄弟在自己面前演戲罷了。

      殷浩惱羞成怒,但也不能因此治罪姚襄的五個弟弟,畢竟無論是在哪個朝代,他們的行為都不能說是過錯。

      哪有別人唆使你手足相殘,你還真的派出刺客的道理。

      就連殷浩也找不到正當理由打擊報復。

      可暗殺不成,殷浩並沒有放棄除掉姚襄,這一次,他換了計劃。

      此前,冉魏兗州刺史魏統歸順東晉,封安北將軍,過去還曾借道給周成,讓他前往許洛之地。

      但在前不久,魏統病死,其弟魏憬繼領其眾。

      魏憬與姚襄同為晉臣,但兩家早些年,一方聽命於冉魏,一方歸屬於石趙,早就存有舊怨,如今做了鄰居,邊境更是常有摩擦。

      殷浩於是派人出使兗州,唆使魏憬襲殺姚襄。

      如今正是秋收,姚襄解散部眾正在忙於收穫,必然無備。

      若能殺死姚襄,自己必定支持他吞併姚襄的部眾,坐擁徐、兗二州之地。

      魏憬被殷浩說動,當即率兵五千,越過州境,進攻彭城。

      姚襄得知消息,果然來不及集結部眾,但僅是憑著身邊的數千步騎,姚襄在徐州大敗魏憬。

      魏憬被殺,帶去的部眾反被姚襄吞併。

      殷浩見狀,知道自己沒有了手段,不可能殺死姚襄,無奈之下,只得放棄。

      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殷浩的態度也因此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此前還在處心積慮要除掉姚襄,現在好像是把與姚襄的過節全都拋在了腦後,居然打算在北伐時倚重羌人,要讓姚襄給自己當先鋒。

      與原時空不同,由於桓熙占據了關隴,此時,黃河以南,僅有段部鮮卑對待晉室並不恭順。

      其首領段龕曾經為了自保,依附晉室,封鎮北將軍、齊公,對內卻自稱齊王。

      殷浩計劃進攻段部鮮卑,與前燕以黃河為界,這也是他為何要以姚襄作為先鋒的原因,姚襄占據淮北,正好阻在殷浩的北伐道路上。

      也許殷浩見姚襄三番兩次險些因為自己而遭受殺身之禍,卻並未叛晉,真的以為對方是個好脾氣。

      但卻忘了,姚襄被時人稱讚為孫策再世,小霸王又哪是軟柿子,可以任由他殷浩拿捏。

      就在殷浩上表在長江以西的淮南地區開墾水田一千頃,作為軍糧儲備,準備在明年秋收之後,進攻段部鮮卑之時,姚襄也在徐州勵精圖治。

      姚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羌人、單純的武夫。

      實際上,他的漢化程度相當高,不僅精於軍事,而且好學博通,雅善談論,哪怕是在江南地區,也享有盛名。

      除此之外,姚襄善於籠絡人心,原時空中,姚襄歷經數次敗仗,但曾經追隨過他的胡漢百姓,只要聽說他的去處,必定扶老攜幼前去投奔。

      甚至桓溫擊敗姚襄,都有五千餘漢人百姓拋棄妻子,一心追隨姚襄而走,史載:溫軍所得士女,莫不北望揮涕。

      而在姚襄有了落腳之地後,百姓自發前往追隨的,又有四千餘戶。

      當然,姚襄之所以這麼得人心,還在於他重視生產,能在這個亂世,給到民眾一片安寧樂土。

      這也是關隴百姓為何能夠這般擁護桓熙的原因。

      經歷過後趙的仁政,誰能讓他們過上安穩日子,他們就念著誰的好,不離不棄。

      姚襄如今在淮北招撫流民,恢復生產。

      與此同時,冉魏雖然滅亡,慕容氏得到了鄴城所在的魏郡與襄國郡,但這些地區都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要想恢復元氣,非得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

      而河北也並沒有因為冉魏亡國,就此統一。

      在冀州,仍有樂陵朱禿、平原杜能、清河丁嬈、陽平孫元等人各自擁兵,分據城邑。

      只不過此時慕容儁已經在籌備稱帝,無暇去理睬他們。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十一月,在偽造了大量的祥瑞之後,燕王慕容儁在中山稱帝,建國號為燕,建年號為元璽。

      勸進之人,進位三級,參與南征的將士,各有賞賜,而陣亡將士,加贈二等,免除子孫賦稅。

      又立燕王妃可足渾氏為皇后,嫡長子慕容曄為太子。

      消息傳揚開來,並沒有引起眾人的驚異,畢竟慕容恪搗鼓那些所謂的祥瑞,也有了一段時間。

      殷浩安心在淮南籌劃北伐,此時已經進駐壽春,只等明年秋收之後,就將統率東晉七萬大軍與姚襄的六萬步騎,北伐青州。

      桓溫知道此事,頗感憂慮,他不忍殷浩敗壞國事,有心提醒,但轉念一想,如果勸阻了殷浩,自己又如何能夠藉機發難,反而控制朝廷。

      況且,殷浩幾次欲置姚襄於死地,這種事情也不是桓溫一個人知道,如今殷浩準備在北伐時重用姚襄,建康城中,肯定不缺有識之士,肯定也曾勸阻他。

      既然那些人都勸不動,桓溫開口提醒,殷浩又怎會領情,說不定還以為他是在刻意阻攔自己建功。

      江陵,征西大將軍府內。

      桓溫對郗超感慨道:

      「褚裒失敗,不過損失三千兵馬,如今殷浩欲以姚襄為先鋒,只恐明年北伐,大軍有傾覆之危。」

      郗超卻道:

      「自永嘉之亂以來,死者不可計數,也不少殷浩麾下將士。

      「主公若能趁機掌控朝廷,擺脫羈絆,早日興師北伐,平定中原,才算是上不負社稷,下不負黎庶。」

      桓溫聽了郗超這番話,心裡總算好受許多。

      他又與郗超提起桓熙代擬的節婦吟,桓溫搖頭道:

      「熙兒以詩相贈,或許是為了拉攏謝艾,可用力過猛,此詩一出,謝艾自當效仿節婦,又怎會背叛張重華。」

      這也是張重華認定謝艾不可能辜負自己的原因之一,畢竟這首詩,被時人傳為佳話的同時,也相當於是將謝艾架在火上烤。

      桓熙在詩中,將謝艾比作節婦,謝艾若是背叛張重華,侍奉二主,也將被天下人,以及後人所恥笑。

      郗超寬慰道:

      「世子行事,素來都有分寸,從不無的放矢,想來,此舉也有他的用意。」

      桓溫無奈道:

      「景興呀,在你眼中,只怕熙兒做什麼都是對的。」

      郗超笑道:

      「因為他是主公的世子。」

      桓溫笑罵道:

      「伶牙俐齒。」

      再也沒有了此前因為殷浩可能葬送數萬大軍而產生的惆悵。

      實際上,不僅是桓溫,桓熙也因為殷浩的愚蠢,而難以釋懷。

      但偏偏不讓他經歷這場敗仗,使其名譽掃地,對方就會一直在建康給他們父子拖後腿,桓熙也只得不管不問,對此漠不關心。

      此時,正值隆冬,各地基本都已經把秋稅收齊,雍州各郡的米布基本都送來了長安,而秦、梁二州,按照慣例,也將在冰雪消融之後,經由渭水送來。

      但今時不同往日,秦州的米布,就會留在天水,這是桓熙在離開秦州前,就吩咐過朱序的事情。

      畢竟在秦州囤糧,以征伐涼州,損耗要少於從長安調糧。

      而在今年的秋收之後,桓熙也將新招募的五千戰兵盡數派遣到了蒲坂、高王城,以接替駐守高王城的三千戰兵。

      沈勁被桓熙傳召,也抽空回了一趟長安述職。

      由於沈勁在追隨桓熙奪取關中時,立下大功。

      在桓熙的幫助下,吳興沈氏早已不在刑家之列,宗族子弟已經可以自由出仕。

      沈勁回想自己年輕時,肩負族人的期許,懷揣洗刷恥辱的志向,前往建康闖蕩。

      只求聞達於各鎮諸侯,卻蹉跎到了三十多歲。

      期間受盡白眼,滿堂公卿,並無一人肯用他,直到桓熙前往建康,才終於遇得明主,使他能夠建立功業。

      沈勁對於桓熙的感激與忠誠,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人。

      桓熙與沈勁在未央宮的一處花園散步。

      沈勁不敢與他並肩,特意落後了半個身位。

      桓熙正色道:

      「世堅,我欲東出,需得先取涼州,倘若出兵河西,只怕難以顧及河東。

      「苻健聞我出兵,必會趁機進攻關中。

      「河套路途遙遠,若由西套南下,我早已聞訊班師。

      「潼關更是天下聞名的險隘,我料定,苻健在我離開後,必將先攻高王,再取蒲坂,經由渭北入關。

      「伱鎮守高王城,可謂任務艱巨,我西征的成敗,也最終會落在你的肩上。」

      沈勁聞言,深感肩負重任:

      「但凡末將能有一息尚存,絕不使氐人越過高王城一步。」

      桓熙微微頷首,他在雍州河東郡安排了五千戰兵,而沈勁又有一千部曲駐守。

      別看桓熙設置的河東郡僅有蒲坂、高王二縣,他還往河東郡遷徙不少的民眾。

      除了這些將士的家屬,蒲坂、高王二縣尚有百姓八千戶,刨除老弱,隨時可以再聚五千州郡兵,仔細想來,足以支持到王猛由長安帶去援軍。

      畢竟桓熙此前已經重點修繕過了長安往蒲坂的官道,道路平整,哪怕不以牛車、馬車趕路,也能加快行軍速度。

      當夜,桓熙、王猛、沈勁三人秉燭夜談,交流的都是守城的心得。

      桓熙、王猛自不必說,而沈勁也絕非泛泛之輩。

      畢竟在原時空中,他就憑著五百士兵,在慕容恪、慕容垂等人的進攻下,堅守了洛陽很長一段時間。

      這也是為何桓熙要以沈勁常年鎮守高王城的原因。

      只要高王城不被攻破,蒲坂就不會有危險,否則當年高歡也不必連續兩次死磕玉璧,最終留下高王快樂城的美名。

      三人徹夜長談,各有所得,翌日,沈勁告辭離開,桓熙親自出城,執手相送。

      期間,二人淚眼相對,離別的話,如鯁在喉,就是道不出口。

      沈勁哽咽道:

      「惟願主公保重身體,沈勁只恨不能長隨左右。」

      桓熙拍拍他的肩膀,對沈勁多有囑咐。

      二人打開了話頭,自然是依依不捨的互訴離情。

      離別之際,沈勁突然請求道:

      「下官之子沈赤黔,年已十四,願求在主公身邊作一親隨,聽憑驅使。」

      桓熙沒有猶豫,當即點頭答應下來。

      沈勁於是轉身將沈赤黔喚下馬車,叮囑他道:

      「為父不在長安,你當一心侍奉主公,不得懈怠!」

      沈赤黔趕忙向桓熙向下屬禮。

      桓熙將他扶起,認真道:

      「我與世堅情同手足,你是他的兒子,往後如果不是在軍府,儘管執子侄之禮,無需拘束。」

      沈赤黔欣喜應下。

      桓熙知道他們父子分別,肯定還有話要說,於是先行離去。

      送走桓熙之後,沈勁斂容道:

      「主公出於愛護,將你視為子侄,你卻不可因此放肆,自當奉公守法,恪守本分。

      「如果讓為父聽說你在長安膽敢作奸犯科,我必請主公嚴懲,即使主公有心維護,家法亦不留情!」

      沈赤黔正色道:

      「還請父親放心,孩兒不敢做出有損門楣之事,必當一心事主。」

      沈勁聞言頷首,這才放心離開。

      縱觀古今中外,只怕也很少有殷浩、姚襄這樣的交情,殷浩幾次謀害姚襄不成,居然心大的以為姚襄能夠跟他一樣,不往心裡去。

      明天第一章在下午一點之前。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重生似水青春恐怖修仙世界庶子風流星級獵人
    絕世兵王霍太太她千嬌百媚重生之悠哉人生鄉村小仙農冷婚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