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第133章 聊以慰藉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 - 第133章 聊以慰藉字體大小: A+
     
      第133章 聊以慰藉

      鄴城此時已經亂作一團,冉閔戰敗被擒,對於留守的眾人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有道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燕趙慷慨之士,並非僅有自殺成仁的司徒劉茂與特進郎闓二人。

      在冉魏太子冉智一籌莫展之際,魏將蔣干挺身而出,協助冉智穩定城中局勢,隨即向謝尚派遣使者,固守待援。

      只是城中無糧,軍馬已經殺盡,只得以人肉為食。

      當年石虎強征民女,安置在鄴宮之中,足有數萬之眾。

      而這些身世悽慘的女子,如今也成了鄴城守軍的口糧,蔣干仔細算來,肉食儲備,足夠他們堅守數月。

      鄴城,淪為人間煉獄。

      此時,謝尚部將,建武將軍、濮陽太守戴施正駐紮在枋頭(河南濬縣淇門渡)。

      魏使求援,戴施詢問傳國玉璽的下落,得知尚在鄴城,決心詐取傳國玉璽。

      於是命參軍何融率將士一百人,跟隨使者前往鄴城,謊稱大軍不久將會北上,以安冉智、蔣乾等人之心。

      卻在何融臨行前,暗中叮囑,用盡辦法,也得將傳國玉璽送回來。

      傳國玉璽由秦朝所傳,歷經兩漢、魏晉,都是君權的象徵。

      西晉末年,玉璽為前趙所得,石勒滅前趙,又被送入鄴城,傳於石氏之手,如今自然被冉魏所把持。

      正當冉魏局勢岌岌可危之際,桓熙的車駕也已經在秦州停留了好一段時日。

      雖然桓熙與在梁州時的行程並沒有什麼不同,就是選拔戰兵、安撫士人以及與秦州官員親近關係。

      然而金城太守謝艾卻始終心緒不寧,總覺得其中另有蹊蹺。

      涼州許多人認為桓熙之志,在東而不在西,認為大可高枕無憂。

      但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哪怕張重華沒有與桓熙開戰的想法,桓熙也必定是要去除後顧之憂,才能放心東出。

      這一點,桓熙、王猛明白,謝艾同樣清楚。

      因此,自從鎮守金城郡以來,謝艾積極備戰,就是防著有朝一日,桓熙撕毀和約,突襲涼州。

      如今桓熙督率五千騎兵西進,謝艾更是提高了警惕,派遣哨騎終日在雙方的邊境上巡視。

      當日的那場大戰已經時隔數年,涼州將士早已恢復了士氣,但因為張重華安於享樂,無心治理,國力不進反退。

      而關隴在桓熙、王猛的治理之下,蓬勃發展,此消彼長,雙方實力差距越拉越大。

      謝艾不是沒有過以弱抗強的經歷,他曾三次以少勝多,讓石虎只能無奈感慨:

      『吾以偏師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於枹罕,彼有人焉,未可圖也。』

      但謝艾的對手不再是麻秋、王擢等人,桓熙自領軍以來,未嘗敗績,能使奇沈,也可正合,威名為天下所重,並非易與之輩。

      面對這樣的對手,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實際上,這些年來,桓熙一直在暗地裡向謝艾示好,謝艾也都看在眼中。

      他又何嘗不希望輔佐這樣的雄主,掃平亂世,成就不朽功名。

      但奈何張重華對他的恩情太重。

      謝艾本是一書生,擔任主薄而已,從未有過領兵作戰的經驗,是張重華在生死存亡之際,聽從司馬張耽的建議,選擇相信謝艾,對他破格提拔,委以重用,把個人榮辱與宗族興衰都託付給了謝艾,才使他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知恩不報非君子,雖然張重華也曾猜疑過自己,可謝艾早已下定決心,必不負君臣之義。

      正當謝艾嚴防桓熙突襲涼州之際,一騎自天水北上,又是為桓熙送信而來,只是這一次,桓熙也許是吸取了過去謝艾不拆信封的教訓,這一次帶的是口信。

      曾經詐降張重華的張石生被帶到謝艾面前,謝艾為了避嫌,特意將金城將佐盡數喚了過來,當著眾人問道:

      「桓公差你帶來口信,究竟所為何事?」

      張石生並不怯場,他道:

      「大將軍閒來賦詩一首,還請福祿縣伯與諸位傾聽,題為:代福祿縣伯擬節婦吟,聊以慰藉。」

      福祿縣伯是謝艾的爵位。

      眾人聽他這般說,無不好奇。

      只聽張石生詠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

      一詩詠罷,眾人無不驚嘆,就連謝艾也為之動容,只感覺這首詩道盡了自己內心的糾結、苦惱。

      張石生繼續道:

      「大將軍有言贈與福祿縣伯,他曾與涼州張公立下和約,縱死,亦不為背信棄義之事。

      「此番西行,只為巡視各地,聽取民間疾苦,糾察不法。

      「不日就將啟程東歸,福祿縣伯無需多心。」

      張石生替桓熙傳過了話,隨即離開,將佐們都已經散了,謝艾內心惆悵,那首桓熙聊以慰藉之作,使得他久久不能平靜。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六月下旬,桓熙在巡視過秦州各郡之後,終於踏上了歸途,同行的還有從隴右選拔的戰兵一千人,以及他們的家屬。

      此前在梁州曾經挑選了一千三百人,因此,五千戰兵尚有二千七百人的空缺,都將在雍州補齊,畢竟桓熙治下的人口,也大多集中在雍州。

      過去征戰,每有戰兵損失,都會優先從他們的兄弟、子侄之中挑選,如果實在沒有符合標準之人,才會在州郡兵中選拔。

      哪怕對於雍州的州郡兵來說,一次性擴兵五千的機會,同樣難得,他們都在關注著桓熙在梁、秦二州的募兵情況,得知剩餘一半還多的名額,眾人無不振奮,就等著桓熙回來選拔戰兵。

      與此同時,桓熙那首節婦吟也被送到了武威。

      過去,桓熙每次送去信件,謝艾起初還會原封不動退回去,後來就直接送往武威,交給張重華。

      張重華當然知道桓熙對謝艾垂涎三尺,這樣的儒將,誰又不愛。

      哪怕他這些年沉迷酒色,但腦子還是清醒。

      其長寧侯張祚與寵臣趙長、尉緝等人趁機進讒言,擔心謝艾被桓熙拉攏,希望剝奪謝艾的兵權。

      張重華看著詩文笑道:

      「桓熙固然情真意切,但謝艾絕不會負我。」

      吃一塹,長一智,他曾經聽信讒言,疏遠謝艾,這才遭致慘敗。

      數年來,謝艾鎮守金城,面對桓熙的暗中示好,始終不為所動。

      就連桓熙都不得不代擬節婦吟,感慨此事。

      張重華作為詩里的良人,又怎會去猜忌那位節婦。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何況是謝艾這樣的帥才。

      當然了,桓熙都寫詩了,張重華不能沒有表示。

      在張祚等人離開後,張重華喚人將謝艾此前送來的桓熙信件盡數取來,這些信件,都不曾開封。

      「替我送還給福祿縣伯。」

      張重華吩咐道。

      想來,此舉足以讓謝艾知道自己對他的信任。

      果不其然,當謝艾看到這些信件被原封不動的送回來,不由感激涕零。

      此前未能與桓熙更早相識的遺憾也隨之去了大半。

      畢竟,如果不是真的信任自己,張重華必然是要拆看這些信件的。

      桓熙聽說此事時,已經回到了長安,他對張重華的手段大加讚賞。

      其實張重華也並非是庸碌之主,他二十歲時,就能果斷起用謝艾,抵禦後趙入侵,這樣的魄力,能與赤壁之戰時的孫權看齊。

      只不過也有孫十萬同樣的缺點,軍事才能差了一些。

      張重華初次領兵就與桓熙交手,最終喪師辱國。

      桓熙回到雍州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他趕在秋收到來之前,往雍州各郡選拔州郡兵,終於在中秋之前募得五千之數。

      與此同時,鄴城已經被前燕圍困了整整四個月。

      期間,魏將蔣干率領五千精銳出城迎戰,魏軍大敗,戰死四千餘人,蔣干單騎逃回鄴城。

      而奉命協防鄴城的參軍何融則以借傳國玉璽為信物,南下求援為由,設法詐得了傳國玉璽,拋下一百將士留在鄴城,單騎帶著玉璽突圍,送到了戴施的手中。

      鄴城守軍此時吃了四個月的人肉,數萬宮女已經被吃光了,繼續堅持下去,只能向城中百姓下手。

      但這些百姓,也都是他們的家人,又如何下得去口。

      眼見東晉的援軍遲遲不來,終於有人堅持不住,選擇了放棄,冉魏長水校尉馬願等人打開城門,放燕軍入城。

      蔣幹得知消息,縋城而逃,不知所蹤。

      冉魏皇后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鍾、司空條枚等人被擒,一併送往薊縣,冉魏就此滅亡,國祚僅有三年。

      而慕容垂進攻自稱趙帝的段勤,段勤畏懼,出城而降,此時河北只剩一些小的割據勢力,前燕形勢一片大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慕容評入鄴城之後,始終尋不到傳國玉璽,這才得知玉璽已經被送去了南方。

      慕容儁得知此事,怒不可遏,但他還是想了一個辦法,謊稱自己從冉魏董皇后的手中得到了玉璽,為登臨帝位正做著最後的準備。

      下一章在下午六點前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電影世界私人訂制這個大佬畫風不對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重生似水青春恐怖修仙世界
    庶子風流星級獵人絕世兵王霍太太她千嬌百媚重生之悠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