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第240章 辛酉政變,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 第240章 辛酉政變,慈禧登上政治舞台字體大小: A+
     
       第240章 辛酉政變,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大清王朝接連兩次在鴉片戰爭中慘敗,讓各朝古人唏噓不已。

      大家了解到雍正的事跡後,才明白大清帝國有多麽的強大,也難怪主播會說大清帝國是歷朝歷代中皇權達到頂峰的朝代。

      可就是如此強大的大清帝國,卻被外國侵略者按在地上摩擦,想想也是悲哀。

      各朝的統治者倒不是同情清朝的遭遇,而是難免有一種類似兔死狗烹的感覺。

      大清朝尚且如此,要是他們朝代也遭遇到洋人的槍林彈雨,恐怕也會有此下場。

      各朝的統治者從清朝的遭遇中有所感悟,那就是不能閉關鎖國,夜郎自大。

      如果不和外界接觸,遲早有一天也會面臨清朝的悲劇。

      但令各朝的統治者好奇的一點,就是清朝廷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的第二年進行了洋務運動。

      按照主播所說的,洋務運動既有清政府大力推動,也有國外列強大力支持,理應會讓大清帝國慢慢強大起來。

      可從主播那裡了解到的情況,大清帝國最後還是滅亡了。

      因此他們很好奇,這個洋務運動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運動,獲得清政府和外國列強大力支持居然也失敗了。

      很多人對洋務運動大感興趣,紛紛在彈幕上詢問主播。

      “洋務運動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的第二年,是清政府主動發起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改革運動。”

      “不過在清政府開展洋務運動之前,大清還發生了一件重大歷史事件——辛酉政變。”

      蘇晨思索再三,還是決定給各朝古人重點提一下辛酉政變。

      原因很簡單,慈禧正是通過辛酉政變登上了政治舞台,為日後統治大清帝國奠定了基礎。

      要說大清晚期時代哪個人名氣最大,就不得不提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

      “公元1861年8月20日,偏安承德避暑山莊的鹹豐皇帝病危。”

      “估計是自覺時日無多,鹹豐令人傳旨,連夜召見禦前大臣、軍機大臣,商討繼承人和未來大政安排的問題。”

      “關於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鹹豐不用考慮太多。”

      “因為他當時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懿貴妃慈禧生下的載淳,真正困擾鹹豐的是未來的大政安排。”

      “載淳只有6歲,按照清朝皇帝12歲親政的最低標準,載淳即位後起碼也有6年的實習期。”

      “在這6年時間裡,鹹豐要考慮如何才能保證大清皇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兒子的手裡,而不是旁落他人。”

      “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鹹豐思考再三,最終做出幾個安排。”

      “一是冊立載淳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二是任命禦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為政務大臣,輔佐載淳,這八人即顧命八大臣。”

      “三是授予皇后慈安禦賞印章,授予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

      “因載淳年幼,故而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太后掌管。”

      “這兩枚印章作為頒布詔書的符信,禦賞為印起,同道堂為印祈。”

      “另外鹹豐還偷偷給慈安留了一道密旨,在密旨中鹹豐明確說道,如果將來慈禧不老實,慈安有權將其誅之。”

      “用一句話來概括鹹豐的安排,就是授予顧命八大臣票擬權,授予兩宮太后批紅權和掌印權。”

      “顧命八大臣和兩宮太后形成三角製衡關系,誰也別想一家獨大,確保載淳順利接班。”

      “安排完後事,鹹豐陷入昏厥,2天后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

      劉徹:朕要是沒有記錯,清政府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簽訂《北京條約》的日子是1860年10月,鹹豐皇帝在1861年8月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也就是說戰爭結束快一年時間了,鹹豐皇帝還沒敢回到北京,如此膽小窩囊的皇帝也是少見。

      他清楚的記得在英法聯軍將要攻打北京時,鹹豐就帶著老婆孩子逃去了承德避暑山莊。

      結果戰爭都快結束一年時間了,鹹豐還一直留在承德,直到最後病逝。

      鹹豐的窩囊,他之前就已經見識了。

      可如今看來,他還是小瞧了鹹豐的膽小如鼠,連皇宮都不敢回去。

      愚蠢的鹹豐皇帝最後臨死前還出了一個昏招,把皇位交給年僅六歲的唯一兒子。

      他就不相信鹹豐沒有其他的宗親,同年齡的兄弟肯定是有的。

      要是大清朝穩如泰山,把皇位交給六歲的小兒子也可以。

      可那時的大清江山已經風雨飄搖,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都面臨著危機。

      在大清江山即將倒下的那一刻,還選擇把皇位交給六歲小兒,這不是讓大清朝滅亡得更快嗎?
      他要是在鹹豐的位置,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把皇位交給有能力的親兄弟。

      唯有如此,大清江山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從國內外的危局中挺過來。

      可把皇位交給六歲小兒,並讓兩宮太后和顧命八大臣形成三角製衡關系,共同輔佐小皇帝,這麽做只能加速清王朝的滅亡。

      他身為大漢的皇帝,最是清楚權力的誘惑力有多大。

      他不用猜也知道,兩宮太后和顧命八大臣肯定會為了權力鬥得你死我活的。

      原本大清江山就已經岌岌可危,現在朝堂陷入爭權奪利的鬥爭中,大清王朝的滅亡指日可待了。

      “鹹豐死後,肅順深知,擬旨要想通過,必須先批紅,再蓋上禦賞和同道堂兩方大印才能生效。”

      “兩宮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蓋章,自己的決議就沒辦法生效。”

      “而如果兩宮太后有旨意,只要自己蓋上印章就可以下發執行了,不需要經過顧命八大臣的同意。”

      “也就是說,論實權,兩宮太后比顧命八大臣要高。”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肅順便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在給兩宮太后擬定封號時,故意貶低慈禧,沒有將慈禧與慈安一道尊奉為皇太后。”

      “這還不算,他還剝奪了慈禧去鹹豐靈前祭酒的資格。”

      “肅順此舉意在挑起兩宮太后的矛盾,只要她們有了矛盾,自己就有機會趁機擴張權利。”

      “修理完慈禧後,肅順隨即又聯合其他七個大臣,向慈安提出了一個十分過分的要求。”

      “這個要求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顧命八大臣擬好的諭旨,您隻管蓋章就行,不需要改也不能改。”

      “另外,朝臣和地方上的奏章您也不用看,全部交給我們八個人處理就行了。”

      “在肅順看來,慈安是個沒什麽主見的女人,嚇唬嚇唬她肯定能有收獲。”

      “不過,肅順明顯低估了慈禧和慈安的智商。”

      “被修理一通後,慈禧的頭腦相當冷靜,她並沒有把封號被貶低歸咎於慈安,相反她很清楚自己當下必須要與慈安結盟。”

      “而一向好脾氣的慈安此時也明顯感受到了顧命八大臣的意圖,這是赤裸裸的在挑釁自己。”

      “如果她同意了,失去了對決策過程的話語權,就算日後回到京城,自己也只能聽命於人,一切都玩完了。”

      “慈禧被八大臣排擠了,慈安也被八大臣威脅了,兩個人對肅順等人產生了怨念。”

      “由此,原本被鹹豐安排用來牽製慈禧的慈安,就這樣與慈禧站在了一條戰線上,決定共同對付顧命八大臣。”

      李世民:兩宮皇太后大戰顧命八大臣,這場戲精彩。

      慈禧和慈安結盟對抗顧命大臣,鹹豐臨終前的安排最後還是失策了,他對此絲毫不感到意外。

      之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鹹豐的表現就很愚蠢,一點也沒有明君的樣子。

      現在鹹豐看不清形勢,臨終前的安排全部作廢了,他反而覺得這就是鹹豐正常的水準。

      要怪就只能怪鹹豐識人不明吧,沒有看清肅順的野心勃勃。

      鹹豐想得還挺好的,讓兩宮太后和顧命八大臣一道輔佐小皇帝。

      結果沒想到,鹹豐剛一死,顧命大臣就想著大權獨攬了。

      他很好奇,要是鹹豐知道自己死後就有人跳出來,不知會是怎樣一種心情。

      不過他也不禁感歎,有愚蠢的君主,就會有愚蠢的臣子。

      在他看來,肅順明顯就是腦子缺根弦,居然一下子把兩宮太后都給得罪了。

      論實權,兩宮太后的權力比顧命八大臣要大得多。

      即便想要大權獨攬,也應該逐一消滅也是最佳方案。

      先把慈禧乾掉了,再來乾掉慈安。

      而不是一下子得罪兩人,讓兩宮太后聯合起來。

      “八大臣是鹹豐生前指定的執政官,那麽兩宮太后能不能推翻鹹豐遺詔,另尋聽話的執政官呢?事實上還真的可以。”

      “鹹豐生前擔心皇權被篡奪而設計出的權力製衡方案,看似巧妙均衡毫無披露,實則漏洞百出。”

      “八大臣的執政根基其實很弱,了解一下鹹豐留下的這些托孤大臣就知道了。”

      “頭一個是鐵帽子王怡親王載垣,他是三朝老臣,道光駕崩時他就是顧命大臣。”

      “現在鹹豐駕崩,他還是顧命大臣,因資歷老又深受鹹豐信任,故而是名義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二個是鐵帽子王鄭親王端華,他也是三朝元老,兩屆顧命大臣。”

      “因受寵不及載垣,因此排在第二位。”

      “第三個是景壽,滿洲鑲黃旗人,世襲封一等公家。”

      “他是鹹豐姐姐的額駙,既是滿洲勳貴,又是外戚,位列顧命八大臣的第三位。”

      “排第四的是明星人物肅順,他是端華的親弟弟。”

      “但同人不同命,端華是鐵帽子親王,肅順只是三等輔國將軍。”

      “當然,肅順的職務並不低。”

      “鹹豐一朝,肅順累任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

      “掌握大清的財、政、軍三大權,實力不可小覷,是實際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五位是穆蔭,滿洲正白旗人。”

      “鹹豐駕崩前,穆蔭任兵部尚書,領班軍機大臣。”

      “與前四位拚爹和拚老婆的大臣不一樣,穆蔭出身一般是通過考試上位的。”

      “他因為能力出眾,一直深得鹹豐器重,是當時資格最老的軍機大臣。”

      “第六位是匡源,漢臣,時任禮部侍郎、軍機大臣。”

      “匡源這個人自幼被稱為神童,出仕為官後以清廉勤勉自律而享譽官場,但是他的節操一般。”

      “英法聯軍攻陷天津時,眾大臣主張鹹豐離京到承德躲避。”

      “只有匡源據理力爭,主張堅守北京,誓與聯軍死戰到底。”

      “然而在見識了英法聯軍的洋槍洋炮後,匡源被嚇破了膽,哭著求著讓鹹豐帝帶他去承德,一時之間淪為笑柄。”

      “第七位是杜翰,漢臣,時任工部侍郎、軍機大臣。”

      “杜翰出身名門,他的父親是為鹹豐奪嫡立下汗馬功勞的帝師杜受田。”

      “仗著自己爹與鹹豐的關系,他也深受鹹豐信任。”

      “最後是焦佑瀛,漢臣,時任太樸寺卿、軍機大臣。”

      “相比於前幾位大臣,焦佑瀛有練兵方面的經驗,他曾主持天津一帶的團練武裝。”

      “八裡橋之戰後,因清朝的北方正規軍遭到毀滅性打擊,朝廷急需善於練兵的大臣,於是焦佑瀛也得到了鹹豐的格外器重。”

      雍正:糊塗,到底是怎麽安排顧命八大臣的人選的,簡直是漏洞百出。

      他本就對鹹豐不抱有任何期待,可如今看到鹹豐臨終前安排的八大臣人選,他還是被鹹豐的愚蠢給氣笑了。

      安排顧命大臣最重要的,就是這些顧命大臣要能代表各方的利益訴求。

      唯有如此,才能讓其他臣子心服口服,使得朝堂的政局穩定,不至於出現什麽動蕩。

      而鹹豐是怎麽做的,連平衡各方利益代表的人選都做不到。

      顧命八大臣全都是文官,居然沒有一個能代表軍隊利益的大臣,這是鹹豐安排顧命大臣最愚蠢的地方。

      尤其是在大清晚期動蕩不安的局勢下,獲得軍隊的支持就更顯得重要了。

      可偏偏鹹豐安排的顧命八大臣排除了代表軍隊利益的大臣,這讓那些手握兵權的大臣如何肯善擺甘休?

      尤其是主播剛剛提到辛酉政變,既然要發動政變,軍隊的作用就更為重要了。

      不用想也知道,代表軍隊利益的大臣肯定有參與到辛酉政變中。

      “看完八大臣的履歷,估計有一些人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問題一,鹹豐任命的八大臣雖然有宗室,但沒有近支宗室。”

      “載垣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孫,與道光系宗室的共祖是康熙,關系非常疏遠。”

      “端華和肅順是舒爾哈齊的後代,他們連太祖系都不是。”

      “鹹豐疏遠近支宗室,堪稱是迷之操作。”

      “因為清朝是恩封爵位遞降制度,越是靠近現任皇帝血脈的,掌握的爵位就越多,在宗室中的話語權就越大。”

      “鹹豐忌憚恭親王奕,不希望他掌握實權,這可以理解。”

      “但是鹹豐把道光五弟惠親王、鹹豐五弟敦親王、鹹豐七弟醇郡王也一並排擠在外,這導致最後幾乎所有的道光系宗室都倒向了兩宮太后。”

      “問題二,八大臣中沒有內閣大學士。”

      “清朝的內閣大學士因為有軍機處的存在,淪為了沒有實權的榮譽頭銜。”

      “這但是盡管權力被削弱了,清朝的三殿三閣大學士頭街也依舊只有元老級朝臣才能獲得。”

      “而鹹豐挑的八個人,只有肅順是協辦大學士。”

      “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官階比之內閣大學士要低半級。”

      “鹹豐讓一個從一品的協辦大學士主持朝政,京城裡的那些元老能服氣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不服氣,那很自然朝中的元老也不會支持八大臣。”

      “問題三,作為滿洲貴族和外戚代表的景壽並不是可靠之人。”

      “景壽雖然是鹹豐的姐夫,但他同時也是恭親王的姐夫,並且還是親姐夫。”

      “景壽和恭親王的關系如此之緊密,他在關鍵時刻不跳反就是見了鬼了。”

      “問題四,代表朝臣利益的三個軍機大臣資歷不足。”

      “匡源和杜翰雖然深受鹹豐的信任,但他們的工作更像是領導的秘書,資歷不足以讓同僚心服口服。”

      “焦佑瀛的資歷就更差了,出任軍機大臣之前,他只是太仆寺卿,這樣的資歷遠不能服眾。”

      “想象一下,老領導退休前安排三個秘書主持工作,這讓單位的老員工怎麽看,能服氣嗎?”

      “問題五,八個顧命大臣全部是文官。”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道光駕崩前,原本指定載垣、端華等九人為托孤大臣。”

      “但後來發現缺少能代表軍隊利益的大臣,便又臨時加上了僧格林沁。”

      “道光能想到的,鹹豐卻鬼迷心竅,關鍵時刻疏忽了。”

      “八大臣中一個武將都沒有,這就讓當時手握兵權的兵部侍郎和僧格林沁很有意見。”

      “問題六,八大臣全部在承德避暑山莊,而朝廷班子卻在北京。”

      “朝中有那麽多人不服八大臣,而八大臣卻沒有一個人在京城拉攏各方勢力的支持。”

      “如此一來,這就給了反對者們在京城拉幫結派的機會。”

      鹹豐:顧命八大臣的人選是朕思考了好久才定下的,誰能想到事與願違,以至於最後翻車了。
        八大臣之所以沒有近支宗室,是他擔心重新上演先祖的困境。

      他的載淳只有六歲,年紀太小,他不能讓近支宗室篡奪了皇位。

      他沒有讓親兄弟恭親王擔任顧命大臣輔佐小皇帝,也是怕出現順治帝和康熙帝的情況。

      想當初,年幼的順治帝被多爾袞把持朝政,年幼的康熙帝被鼇拜把持朝政。

      鮮明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不願意看到恭親王獨攬大權,把六歲的小皇帝踢到一邊。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於是被恭親王的生母撫養,所以他和恭親王親如兄弟。

      可哪怕他和恭親王關系密切,沒有嫌隙。

      為了避免出現多爾袞、鼇拜之流,他依舊選擇把恭親王排除在顧命八大臣之列。

      這樣的選擇好歹皇帝還是他自己的兒子,要是選擇像恭親王這樣的近支宗室,那皇帝可能就要換人了。

      至於八大臣的政治根基薄弱,也是他故意為之的。

      他既想用顧命八大臣,又不想顧命八大臣做大,最終利用宗室身份威脅皇權統治。

      他的本意是顧命八大臣沒有政治根基,自然就會和兩宮皇太后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畢竟顧命八大臣只有文官,沒有武官,就注定八大臣只能依附兩宮太后。

      如此一來,其他各方勢力也只能老老實實的,不敢有絲毫異心。

      可他怎麽也沒有想對,他精挑細選的顧命八大臣,居然跟兩宮太后有矛盾。

      “大體來看,鹹豐構建的顧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有宗室、有勳貴、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顧到。”

      “但是我們扒開框架看內核,卻發現這完全是個豆腐渣工程。”

      “宗室代表無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朝臣代表無法讓群臣心服口服,勳貴代表還是個騎牆派。”

      “或許鹹豐的安排是出於雙重考慮,既要防止兩宮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著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選的輔政大臣都是位卑權重,短期內成不了權臣,威脅不到皇權的人。”

      “但正所謂考慮的太多,擔心的太多,往往是機關算盡終成空,曲終人散皆是夢。”

      “鹹豐的選人不當,導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沒有執政根基,當時想把他們拉下來的大有人在。”

      “那麽誰來挑這個頭呢?很顯然就是能力出眾的恭親王。”

      “9月5日,趁著祭拜鹹豐的機會,恭親王在承德避暑山莊與兩宮太后秘密達成協議。”

      “這件事情在清末流傳很廣,就連溥儀撰寫自傳《我的前半生》時也記錄了這件事。”

      “大致是說恭親王化裝成薩滿,在行宮見到了慈禧和慈安。”

      “三人密定計,然後恭親王返回京城為政變做部署。”

      “恭親王回京後,趁著八大臣不在,拉幫結派。”

      “很快拉攏了一群盟友,如軍機大臣文祥。”

      “鹹豐駕崩前的軍機處有五個軍機大臣,其中四人被選為政務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

      “如此安排,讓文祥對鹹豐的遺詔非常不滿。”

      “恭親王在北京活動的同時,在承德的慈禧也沒閑著。”

      “9月6日,慈禧提議讓醇郡王擔任正黃旗漢軍都統。”

      “當時鄭親王端華身兼熱河步兵統領,管著承德一帶的兵馬,這也是八大臣敢威脅兩宮太后的籌碼之一。”

      “慈禧提議讓醇郡王擔任正黃旗漢軍都統,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分化端華手中的兵權。”

      “因為承德一帶的兵馬主要來自正黃旗漢軍,如果醇郡王接管了正黃旗漢軍,端華想再調兵就沒那麽容易了。”

      “見慈禧出招,肅順和端華起初想拒絕。”

      “但考慮到醇郡王為人老實,不象恭親王那樣讓人覺得有野心。”

      “加之慈禧畢竟代表了皇帝,確實不方便駁回,於是他們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議。”

      朱棣:這個肅順也是愚蠢,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明明大好形勢,一再出現失誤。

      肅順最大的問題,怎麽能讓恭親王和兩宮太后單獨見面呢?
      太大意,也算是無知吧,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

      都已經和兩宮太后的矛盾挑明了,這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緊緊盯著兩宮太后,避免兩宮太后和他人在暗中串聯。

      而且肅順更愚蠢的就是分化了手中的兵權,讓慈禧太后安插人手。

      他就沒搞明白肅順怎麽想的,都已經和兩宮太后鬧得水火不容了,怎麽還能不防著對方呢?
      尤其兵權是敏感問題,在慈禧太后出招的那一刻,就應該直接拒絕。

      他只能說肅順想要獨攬大權,但可惜政治覺悟太低,完全看不到其中的凶險。

      對手都已經在暗中準備了,可笑肅順還毫不知情。

      “9月10日,一個叫董元淳的禦史上了一道《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折》給兩宮太后。”

      “說皇上年幼,應該由太后垂簾聽政,並另選近支親王,如恭親王輔政。”

      “這道看似不點名,實則要求八大臣交權的奏書傳到避暑山莊後,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掀起了軒然大波。”

      “肅順當時猜測,董元淳區區一個五品禦史,竟敢挑戰鹹豐的遺詔。”

      “如果他不是瘋子,那就是背後有人指使,而這個人肯定就是兩宮太后。”

      “不過肅順明顯猜錯了,董元淳和兩宮太后素無瓜葛。”

      “他是鹹豐二年的進士,其恩師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是體仁閣大學士,顧命八大臣中沒有內閣大學士。”

      “如果讓八大臣執政,內閣的元老們撈不到半點好處,所以當時能指使董元淳上奏書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摻和進了八大臣與兩宮太后的權力鬥爭,那就說明恭親王在京城拉攏了朝中元老的支持,這對八大臣而言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號。”

      “幾天后,兵部侍郎帶兵到熱河哭喪。”

      “自從八裡橋之戰後,北京也好,熱河也罷,其實都沒有多少清朝的正規軍。”

      “當時手上還握有兵馬的人只有三個,一個是兵部侍郎,大概1萬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還有幾千人。”

      “三是管著熱河兵馬的端華,也有大概幾千人。”

      “兵部侍郎的兵馬多於端華,這時候他的態度很關鍵。”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兩宮太后就只能靠邊站。”

      “而如果他支持兩宮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鹹豐機關算盡,選了八個文官,全然無視軍方的利益。”

      “所以兵部侍郎此次前來,是給兩宮太后撐腰來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氣的慈禧召開禦前會議,請八大臣商議董元淳奏折的事。”

      “對此,載垣、端華、肅順等人當然是強烈反對。”

      “根據記載,肅順當著小皇帝跟兩宮太后的面肆意咆哮,把小皇帝都嚇得尿褲子了。”

      “大吵大鬧一番後,見對方都沒有讓步的意思,兩宮太后和八大臣隻好各自退一步。”

      “表示事關重大,待回京之後再召開廷議決策。”

      李隆基:說實話,鹹豐選擇的八大臣真是一言難盡,只能說看人眼光太差勁。

      他看得出來,鹹豐的本意是想八大臣聽命於兩宮太后。

      可結果鹹豐前腳剛走,後腳八大臣就開始跳腳和兩宮太后鬧騰。

      原本應該忠於鹹豐皇帝的八大臣,選擇挑唆兩宮太后,還要把兩宮太后和小皇帝當傀儡。

      照他看來,顧命八大臣中有皇室宗親,這明顯就是想要篡位。

      而且由於鹹豐選擇的八大臣沒有平衡好各方的勢力,最後使得這些勢力反對鹹豐的遺詔。

      就比如顧命八大臣中沒有內閣大學士,讓內閣元老也站在兩宮太后一邊。

      更為重要的是鹹豐選了八個文官,全然無視軍隊的利益,迫使手上有兵的兵部侍郎趕來給兩宮太后撐腰。

      而且以皇室宗親為代表的恭親王,也和兩宮太后秘密達成協議。

      顧命八大臣原本就執政根基薄弱,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現在有實力的勢力全部站到兩宮太后一邊,顧命八大臣的末日馬上就要來了。

      “10月26日,鹹豐帝靈柩起架,往北京進發。”

      “按照規定,鹹豐的靈柩將會在六天之後進京。”

      “出發後沒多久,慈安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勞頓,表示不想與大部隊一起行進。”

      “載垣、肅順等人一琢磨,覺得無所謂,太后帶著小皇帝不回去都沒事,便放走了他們。”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就在當天,嬌生慣養的慈禧、慈安帶著小皇帝日夜兼程,僅用兩天就趕回了北京。”

      “進京之後,慈禧不等喘口氣,立即召見群臣。”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自己在承德避暑山莊被八大臣欺負的委屈,添油加醋的說給在場的大臣聽。”

      “在場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義憤填膺,大罵肅順混蛋。”

      “然後草擬文告,向京城的官員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狀。”

      “歷朝歷代,宮廷政變都是講究一個快字。”

      “慈禧明白這個道理,而肅順等人卻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給了對方從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時間,堪稱是作死之舉,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

      “11月2日,對京城變化毫不知情的載垣和端華剛剛入京,隨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處密雲的肅順也遭到逮捕。”

      “載垣、肅順、端華是八大臣的核心,他們三人被捕。”

      “剩下的五位,景壽馬上跳反,匡源等人不敢造次,隻得乖乖認輸。”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組,恭親王得到重用,被任命為議政王大臣和領班軍機大臣,取代了八大臣成為執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著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刑部尚書一起上奏。”

      “他們引經據典,列舉了歷代太后協助幼主垂簾聽政的歷史,並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這讓慈安和慈禧高興不已。”

      “由此,以載淳為同治皇帝,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以恭親王為執政官的組織架構就這麽確立了。”

      嬴政:鹹豐安排的顧命八大臣全部垮台了,真是不堪一擊啊!

      說來說去,還是顧命八大臣出現重大失誤,沒有算計到兩宮太后和恭親王聯合。

      看來看去,他覺得顧命八大臣太過愚蠢,尤其是八大臣為首的肅順。

      得罪慈禧太后也就算了,應該最大程度爭取擁護慈安太后才對。

      居然把慈安太后也給狠狠得罪了,把慈安徹底推向了慈禧一邊,哪有不敗的道理。

      而且肅順都已經把兩宮太后徹底得罪死了,居然毫無應對之策,任由兩宮太后帶著小皇帝逃走。

      從始至終,顧命八大臣對兩宮太后私底下的動作毫無察覺。

      在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顧命八大臣被一網打盡也是再正常不過。

      不過這場政變也讓他看到了清朝晚期的昏聵,也難怪大清王朝會走向滅亡。

      在內憂外患的危急關頭,朝堂還忙著內鬥,這樣腐朽黑暗的清政府不滅亡都天理難容。

      雖說最後大清形成了新的組織架構,載淳為皇帝,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為執政官。

      但按照他對大清晚期這群人的了解,後面肯定還會有內鬥,直到最後有一人獨攬大權為止。

      “11月6日,兩宮太后確定了對八大臣的處分決定。”

      “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因為是親王,可以留全屍,被判處在宗人府自盡。”

      “肅順雖然是皇族,但因為沒有王位,因此被判處斬首。”

      “剩下五人湊數的景壽由於與恭親王的關系得以保留爵位,後來官運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領侍衛內大臣,結局最好。”

      “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職。”

      “穆蔭因為是領班軍機大臣,位高權重,因此被發配軍台效力,後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養老,沒有受到處罰。”

      “匡源後來定居濟南,成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翰就稍微慘了點,他老爸杜受田是恭親王最痛恨的人。”

      “當年要不是杜受田幫助鹹豐奪嫡,可能皇位就輪到恭親王做了。”

      “所以杜翰被革職後遭到了恭親王的報復,被流放新疆,後來也被赦免了。”

      “解決了八大臣,一個新問題隨之擺到了慈禧和恭親王面前,他們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當性呢?”

      “雖然載淳是鹹豐唯一的兒子,繼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還沒入土,他親口任命的顧命八位大臣就有三個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遺詔之舉,要怎麽向天下人解釋呢?”

      “如果這八個人是罪有應得,那就是先皇識人不明。”

      “如果這八個人忠心耿耿,那就是亂臣賊子,奪權竊柄。”

      “怎麽辦呢?這個問題難不倒恭親王。”

      “周祖培等人聯名上奏,建議改年號為同治,即太后、皇帝、親貴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於如何向天下人解釋處理八大臣的事,在沒有兩全其美解決方案的情況下,那也只能把責任推給先皇了。”

      “反正鹹豐的名聲已經很糟糕了,也不差這一條。”

      “11月9日,載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發生在辛酉年的這場政變就這樣結束了,清朝的歷史也從鹹豐時代進入到了同治時代,慈禧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各朝古人聽完辛酉政變的來龍去脈,全都唏噓不已,感情顧命八大臣弄死了三個愛新覺羅的自家人啊!

      不過大家轉念一想,這事也很正常。

      畢竟這三人是牽頭的,也是跟兩宮太后和恭親王鬥爭得最激烈的,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至於其他的五個顧命大臣都是湊數的,網開一面再正常不過。

      顧命八大臣轉眼之間就倒台了,甚至還有三個直接入土了。

      這讓各朝不少人感慨,鹹豐為了搞垮顧命八大臣真是煞費苦心啊!

      看到彈幕上全都是調侃的話語,鹹豐一臉無語,內心再次受傷。

      剛才聽到主播說恭親王把處理八大臣的責任推給他,還說什麽他的名聲已經很糟糕了,也不差這一條。

      他雖然知道自己沒有治理好大清帝國,給天下臣民的名聲也不好,但也不用如此揶揄他吧!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清皇帝,顏面還是要顧忌的。

      看到大清亂糟糟的一切,再看看自己去世後引發的辛酉政變,他不禁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也不想事情越來越糟糕,可他也無能為力,不能阻止這一切。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諸天至尊從大秦開始統御萬界元尊武道獨尊無限動漫錄
    仙逆呆萌配腹黑:絕寵小冤家猛鬼夫君嬌寵令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