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第七十一章 偶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七十一章 偶見字體大小: A+
     

    「參軍想出門么,但請讓我等相隨。。」

    片刻之後,風卷旗和她的數名同伴,就換了尋常伴當的衣袍璞頭,只是還是將甲子穿在內里,兵刃也包起來,形似一根步杖般背在身後,這才領我們一同出去。

    春城無處不飛花,

    漫天清揚的柳絮紛舞之中,我們踏出了這處佔地甚廣的高邸,赫然就是杭城之中廣勝橋畔的鬧市街坊,錢塘江畔的河道般,籠罩著古城的大街小巷。

    我回頭看了看我們出來的偏門名牌,上面用黑漆寫著兩個字。

    雖然作為我所熟悉的那個杭州,起碼要在我的時空里等到南宋偏安時代的大開發,才初具規模,但是在這個時空線里,還是出現了不少卯端。

    起碼西湖變大了,蘇堤和斷橋沒了,孤山和北山之間的白沙堤依舊,雷峰塔則偏離了原來的位置,變成了所謂的寶生塔,飛來峰還叫靈鷲山,小天竺山下的靈隱寺里,也沒有了一個瘋瘋癲癲的和尚傳說,。

    西子湖四野沒有了密密麻麻,遍地都是的高樓大廈,和見縫插針,打著各種湖景房旗號的,在建地產和房地產商廣告,的阻塞和窒息之後,視野變得頗為清爽宜人,輕易可見是滿目的碧波漾起和環湖宅邸別墅,精巧別緻的屋宇連雲,很有點賞心悅目。

    自南朝以來,這裡就是依鳳凰山而築城,號稱「周三十六里九十步」的大城。雖然歷代有所損毀增減,但是總體上還是變化不大的,最大的看點是,修建或是翻新於不同年代,而風格迥異的水陸城門,

    而站在高處,最顯眼的便是,錢塘江邊,是大片採用「石囤木樁法」,圍海造田所填出來的海塘和堤岸,呈現出某種財大氣粗的歷史底蘊。

    作為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的南端和終點,還是留下不少昔日繁華盛極的遺存,比如拱宸橋旁的大片鹽倉和貨棧的舊址,遍布江岸的大小碼頭和船圍。

    開元天寶年間,從這個登船的江南輕貴貨物和江南女伎,甚至可以乘船結隊的,直達西京長安景明門外的積水潭,且歌且舞的接受天子在門樓上的觀閱。

    但是與別家依靠大運河的南北漕運,興衰榮辱集於一身的其他名城大邑不同,杭城至少還有出海口,因此在安史之亂的叛軍截斷河漕,海漕興起之後,杭城很快就改弦更張,變成海漕重要的始發地,因此,哪怕至今為之,盤踞在登州的眾多海商勢力之中,始終少不了杭城商團的一席之地。

    後來又正逢海藩興起,朝廷鼓勵大力開拓海外的黃金時代,各種物產的海貿大興,因此在東南口岸大邑中,具有先手優勢的杭城,很快就擺脫了河槽衰敗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新過上萬商雲集,帆幅如林的好日子。

    這裡也是當年外藩募集移民的集結出發地之一,各種被花言巧語誘騙或是拐帶來的內地百姓,破產失地的農戶、失業的手工藝人,走投無路而賣身的鄉人,官府圈管的災民流人,或是逃避有司的亡命不法,朝廷流放的罪徒,在這裡一步三回頭的,踏上被送往海外開拓的不歸路。

    史上最盛時,號稱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至今仍舊以織造、印刷、釀酒、造紙諸業,稱著於世,城中有大半居民,都從事手工業或是與手工業相關的行當。

    因為地所繁華安逸,就算政治重心依舊內移,但是在杭城裡,依舊集中了浙東觀察使,餘姚經略使和三江轉運使三個重要的使職,及其一大批相關的衙門官屬。

    因為是海泊重埠,所以積年累月下來,也不免帶上些許外來商民的異域風情,比如除了乾元后,一度流行東南的景教神堂外,這裡還有東南少見的拜火祠,摩尼光明院什麼的存在。

    而帶有江南對方特色的,各種鄉土崇拜性質的神祠、神龕,更是數不勝數,幾乎走街過巷,隨便什麼轉交就能碰上一個。

    但是因為南朝崇佛的遺風,又是靠近佛門四山之一天台山的緣故,最多的還是各種佛教寺院,凈慈寺、祗園寺、觀音寺,天真寺、凈空寺、東林寺、建國寺、發心寺、孤山寺,來自五派八宗各種名目的廟宇和佛堂,幾乎是接連不斷的街市中,用浮屠和飛檐展露著自己的存在感,香火鼎盛的寄託著這個亂世一隅中的人們某種祈望。

    卻又是更多因為歷史上杭城的幾度易手,幾乎都是無血開城,或是棄守轉易,讓勝利者,額米有太多的機會和理由,來發落和破壞這座古城。

    夾雜在日常的介紹中,風卷旗的各種溢於言表的憧憬和恭維聲,還在繼續,如滔滔江水,源源不絕,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而且辭彙居然沒有重複過。

    然我一度懷疑起他是否因為這種一開頭就停不下來的話癆屬性,才被指派到這個任務來啊。放在後世這樣的「人才」不去做推銷員或是保險、房地產經紀,真是浪費了,但是在這個紛亂已久的時代,就未免顯得有些雞肋了,就算是戰國的縱橫家什麼的,也要有足夠的背景和靠山,才有讓人賞識和發揮的餘地啊。

    不過作為一個陪客和導遊什麼的,他還是頗為盡責的,對各種地方典故,也是如數家珍的,能說上半天,而不讓人覺得煩悶。。

    遊覽了城中靠近江岸的幾大各具特色的海市子,和相應的觀潮攬勝處,雖然海市子里大多正是淡季,外來的海舶極少,開戶營業的主要是本地的坐商,連帶的各家商肆的學徒和夥計也是一副懶洋洋的,對著稀疏的人流抬不起勁頭來。

    而觀潮處的那些樓子,也不是最合適觀潮的時節,門庭冷落的只有小貓兩三隻,但還是讓我們頗為滿意的。

    聽著外面如奔雷聲的春江潮汛,吃著當地名為「鮮八件」的小食,慢慢活動者有些酸痛的腿腳,也是一件頗為愜意之事。

    「下一處.」

    我想了想

    「就去靈隱寺吧。。」

    「靈隱寺。。」

    風卷旗有些不確定的想了想,

    「且容我問一問。。」

    片刻之後,我們就上了兩架抬子,有些類似滑竿的東西,架著我們走著走著,就到某種熟悉的地標建筑前了。

    我看著不大的門匾「靈隱寺」,作為杭州最早的名剎,佔據了西子湖周邊,北高峰和飛來山之間,最好的風水寶地。所謂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煙萬狀。

    由於這個時空沒有了唐末「會昌法難」,被毀寺還俗拋荒,直到五代吳越王錢掓重建的過程,所以還是保持了相當東晉以來歷代增建,卻變化不大的古樸風格,

    對於我這種被現代景區人流和噪音,無所不在的小販和門票消費陷阱,污染毒害不淺的穿越者來說,還是頗為新奇不同的錯位體驗。

    因為這裡看起來頗為閑庭清淡,山門前樹有一塊長碑,題刻著茶聖陸羽的:

    「晉宋已降,賢能迭居,碑殘簡文之辭,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巋然,袁松多壽,綉角畫拱,霞暈於九霄;藻井丹楹,華垂於四照。修廊重複,潛奔潛玉之泉;飛閣岩曉,下映垂珠之樹。風鐸觸鈞天之樂,花鬘搜陸海之珍。碧樹花枝,舂榮冬茂;翠嵐清籟,朝融夕凝。「

    於後世變成南禪五山,歷代封賜增建的靈隱寺不同,這裡現在是西京八宗之一,華嚴宗高僧道峰一脈的道場,也是杭城當地佛門主流最常見的一支。

    因此建築,也是典型的華嚴宗,按照中堂·金堂·講堂·左堂·右堂·後堂·五重塔,分佈的所謂「七堂伽藍」格局。

    不過相比那些居於城坊、鬧市間的寺院,這個時空的靈隱寺的其實規模並不算大,在華嚴諸寺里也不甚有名氣,雖然談不上「苔寮蘚壁「的破敗,卻也是僧不甚眾,遊客清淡,香火寂寥。我甚至還看到猴子在後堂屋檐和五重塔上攀爬戲耍的身影。

    主要還是佔了當地最古老的小天竺山五寺,存今唯一一座寺院的緣故,在寺旁山腳的一線天前,形如花瓣五亭環抱的冷泉小泊,倒是有不少錢袋文人墨客名士大家留下的題記,包括司空曙的、宋之問的什麼。

    寺后還有一塊三生石,據說出自唐人袁郊的故事:

    唐士人李源與洛陽僧圓觀友善,同游三峽,見婦人引汲,觀曰:「其中孕婦姓王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約十二年後中秋月夜,相會於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觀果歿,而孕婦產。

    及期,源赴約,聞牧童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因知牧童即圓觀之後身。

    這個故事也是最早的三生石牽繫的,歷代各種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典故的由來起源,而且還是後世腐女歪男們喜聞樂見的題材。不過現在也就是一塊埋沒在荒土蔓草中的奇石而已。

    回頭的時候,在狹窄的寺后小徑中,我們與另一行人擦身而過,老幼皆有,看起來就是一群出來游春的家人。

    坐在後堂階下的几上,享受寺僧端上的苦茶。

    「你許願了。。」

    我輕輕捏了捏抱頭蹲的手心。

    「嗯。。」

    「能告訴我么。。」

    「只想生生世世都和阿夏在一起啊,」

    她抬起眸子,認真的看著道

    「那我教你唱首歌吧,」

    我突然有一種衝動

    「就叫。。」

    「愛就愛就心甘情願總是難忘現在和以前」

    我輕輕哼聲道,某種熟悉的東西似乎開始復甦,又慢慢的脹滿眼眶。

    「誰是誰非都不要虧欠全心全意天天年年

    愛就好像曇花兒一現稍縱就會消失不見

    幸福在一線之間有苦澀才有甘甜。」

    「你甘願就不能自顧尊嚴

    委屈在所難免千萬不要躊躇不前。」

    「想他想他就去吧

    是緣沒有人可以改變

    走吧跟他海角天涯

    是緣就會完完全全生生世世永永遠遠

    想他想他就去吧

    是緣沒有人可以改變生生世世永永遠遠」

    抱頭蹲跟著我,像是和聲般的將一曲唱完,然後我才發現,被表情各異的幾名和尚和香客給圍觀了,當著這些出家人,旁若無人的唱這種現代風道直白的情歌,未免恥度有點高了。

    饒是我自覺麵皮極厚,也不得不落荒而走,卻被一名寺僧攔住,不由有些忿怒,媽蛋你這些禿驢還想糾正風化嗎,額

    「還請煩擾一二。。」

    卻見他他鄭重其事的合十施禮道

    「善士唱的這首白詞子,頗有新樂府之風,」

    「.」

    我愣了一下。

    「可容小寺善錄為題。。以資留紀」

    「嚒。。」

    我的表情一下變成囧,這時什麼梗啊,這一曲唱的,這裡的和尚都集體思春了么

    風卷旗也趕緊瞅了過來,附耳幾下解釋我才多少明白,

    原來這餘杭之地,亦為風化薈萃藝文鼎盛之地,常年熏陶之下,佛門僧眾亦不乏能歌作詞之輩,得名士點評題贈,或是偶留一些傳唱之作,也是一種風尚,倒是我玻璃心,大驚小怪了。

    「卻也無不可,只要不具名就行。。」

    我相應回答道。

    「多謝善士。。」

    他再次一禮。

    「小僧信明,添為法堂座主。。」

    「還請堂內奉茶。。」

    香茶果品,擺了一桌,信明作陪,我讓抱頭蹲又唱了一遍,看著他們鄭重其事,逐字逐句記下來的樣子,卻已經有重節操已經掉光的錯覺。

    「我曾經在別地,聽過靈隱寺的傳聞。。」

    既然對方這麼客氣,禮遇隆重,我也乾脆買一送一的給點添頭。

    「多半是關於一個遊戲人間法號道濟的高僧。。」

    然後我,說了幾個濟顛和尚有關的佛門小故事,什麼水井飄木啊,什麼搶親救村啊,就讓他們的表情變幻,的頗為精彩。

    最後他們幾乎是敲響了鐘鼓,由鬚髮皆白長期修行不見客的主持率領,口口聲聲的把我當做有大慧根,夙世善緣的居士,給親自送到了山門外,確實我從未想到的禮遇。

    嗯,空口白牙創造歷史的感覺,讓人頗有些飄飄然。

    卻看見我們叫來的抬子不見了,一架馬車正好堵住了過道,風卷旗不由有些警惕的擋在我們身前,那些同伴也從角落裡走了出來,聚攏在我們身邊。

    「這是你的東西么。。」

    隨著一個清吟動人聲音,一直藕白蔥嫩的首從青緞的鏈子里探出來,

    這隻手中捏著一個彩色的同心結,似乎是先前三生石上,抱頭蹲給繫上去的。

    見到這東西,她的小嘴一下最撇了起來,露出某種垂懸欲滴的表情。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儒道至聖
    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穿越絕色毒妃:鳳逆天下快穿:男神,有點燃!萬年只爭朝夕末世大回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