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274章 調虎離山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之最強皇帝 - 第274章 調虎離山字體大小: A+
     

    第十二章調虎離山

    在韓約的勸說下,王國最終下定決心,發兵馳援北宮玉。原因無他,漢陽的重要性,韓約也同樣看得一清二楚,想要成就「割據隴上」的大業,把漢廷的大軍擋在隴山以東,與之長期對峙,最終形成割據的事實,方是上策。否則,在隴上與漢廷的平叛大軍打成一團的話,以諸羌部族的實力,恐怕很難一直堅持下去。畢竟,大漢坐擁十三州部,其人力物力,都不是涼州一隅之地可比的。

    宋建被留下來負責金城的防禦,與王國一同前去的,是韓約。不過,韓約此去,可不是孤身一人,他已經被王國任命為昭信校尉——這是韓約幫助王國設置的校尉稱號——並授權他在金城當地的漢人當中,自行招募一支部隊。

    王國之所以這麼做,除了向韓約示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要真正成為金城地區諸羌叛軍的首領,甚至是成為整個涼州地區的叛軍領袖,僅憑王國原本的部眾,實力已經遠遠不夠了。因此,王國急需金城地區的漢族豪強來支持他,而韓約作為金城郡的知名人物、豪強代表,由他出面組建這支部隊,是最恰當不過了。

    就像北宮玉之前所預料的那樣,在地盤擴張到一定程度后,諸羌部族之間,肯定會出現裂痕,不復剛剛起事時的團結一心。如今,在王國見到北宮玉,和北宮玉正式攤牌之前,金城叛軍的內部,已然出現了分裂的跡象。

    宋建為人雖然粗豪,但是身為羌人部族的首領,也是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環境當中成長起來的,並不缺心眼。拿下金城之後,雖然也因「平漢將軍」的名號,很是興高采烈了一陣子,然而,很快,他就發現,韓、邊二位先生,已經悄悄的站到了王國一邊去,自己卻被孤立了起來。

    眼見王國被韓約用種種造勢的手段,一步步的捧了起來,儼然已經成了金城叛軍的領袖,壓過了自己一頭,宋建不滿之餘,也只能無可奈何的退讓。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有道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如果現在就與王國發生衝突的話,不難想象,那位揮刀砍下了陳太守腦袋的韓先生,是絕對不會對自己手下留情的。

    自然,宋建也絕不會甘心就此向王國俯首稱臣,相反,他在表面上擁護王國的同時,也悄悄為自己準備了退路。

    宋建所在的部族,居住在隴西郡枹罕縣境內,此次隴西的諸羌部族發動叛亂,枹罕城也在第一時間裡,就被宋建給攻佔了。而今,既然與王國之間,已經生出了嫌隙,不如退保枹罕,做一個土皇帝,誰也不得罪,但誰的號令也不聽,就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逍遙自在,豈不樂哉?

    於是,宋建一邊悄悄派人回去,修復、加固枹罕的城牆,一邊將自己分到的各種糧草、軍械,運回枹罕,做好隨時退回枹罕的準備。

    可以想象得出,若是這一次王國發兵漢陽,再一次大獲全勝的話,他在叛軍當中的威望,可就不是宋建能以比擬的了。到時候,若是宋建還不乖乖俯首臣服的話,一定難逃殺身之禍。

    因此,乘著王國這次去漢陽,宋建就得把自己的退路給準備好,一旦王國獲勝歸來,宋建就得當機立斷的分道揚鑣了。

    再說王國,他率領著麾下的兩萬多人,趕到了阿陽城外,與北宮玉會師一處。見面之後,不消得說,兩人之間,還是擦出了些許不和諧的火花。

    稱將軍、建官署,這些事情北宮玉並不是沒有想到,只不過,眼下才剛剛起事,北宮玉被諸部首領推舉為聯軍的統帥,還沒過多久,實在不宜急著給自己加什麼將軍的名號。

    因為聯軍的統帥是大家推舉出來的,屬於臨時性的職務,而將軍卻是一種固定的職務。在前者的帳下,可謂是大家相互平等,沒有上下級之分,而在後者的帳下,那卻有淪為部屬的危險。

    北宮玉深知,雖然自己得到了諸位首領的一致推舉,出任了這個聯軍統帥,但是自己在羌族內部,威望依舊不足,還沒有強行整合聯軍的實力。因此,對於自稱將軍一事,北宮玉也就暫時延緩了下來,在他看來,等自己打下了漢陽,樹立起了足夠的威望后,再行稱將軍,那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沒想到,在韓約在策劃和支持下,王國這傢伙卻搶先一步自稱「天平將軍」,並設立官署開始治事,如此一來,讓北宮玉又如何自處?

    幸好,王國到來之後,還是把姿態放得很低,承認北宮玉依舊是聯軍的統帥,自己也願意受北宮玉的指揮。

    可是,事到如今,北宮玉哪還真的能指揮得動王國?別人敬你一尺,是為了你還人家一丈,而不是讓你藉機蹬鼻子上臉的。

    北宮玉只能客客氣氣的,像對待盟軍一樣,來跟王國商討軍情了。

    面對蓋勛的嚴防死守,王國當然也沒有什麼好主意,論打仗的本領,他還不如北宮玉呢!北宮玉都在短時間內攻不下阿陽縣,換了王國,同樣也不行。

    不過,人家王國可是有智囊隨行的,這就穩穩的壓過了諸羌首領一大截。

    面對眾人質疑的目光,韓約哈哈一笑,道:「蓋元固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將才,可惜,漢陽的戰事,卻由不得他來做主。」

    王國一聽,頓開茅塞——這事兒,他不久之前,不是剛剛就干過一次嗎?於是,王國聞弦歌而知雅意的答道:「文約的意思是,在涼州刺史左昌的身上,動動腦子?」

    「不錯!左昌此人,貪婪成性,而貪財之人,往往便是貪生怕死之輩,這一點,從他龜縮在冀縣不出,不敢發兵解救允吾,便可以看得出來。」說到這裡,韓約的眼中,又隱隱冒出了火光,看得出,他對這位左刺史的怨念,一點也不比對金城太守陳懿小:「蓋元固守住了阿陽又如何?獂道有李都尉重兵把守又如何?只要能逼得左昌慌了手腳,一切問題,便都迎刃而解了!」

    「先生高才!」北宮玉也忍不住贊了一句,又繼續問道:「那以先生之見,該如何讓左刺史慌亂起來呢?」

    「此事甚易。」韓約捋著胡旭,冷冷一笑,道:「北宮大人只需派遣一千精騎,繞過阿陽,去成紀、略陽一帶,大張聲勢的襲擾一番,再派人潛入冀縣,揚言蓋勛已經被困在阿陽城中,動彈不得,叛軍的大部隊,已經南下直撲冀縣——如此即可。」

    「哦?」北宮玉聞言,還是有些不解:「先生,拿不下阿陽的話,我軍始終無法全力南下,派一千精騎過去,雖然能造成一定的騷動,可是畢竟還是對冀縣形不成威脅。難道左昌就真的那麼膽小,聽說我軍南下,便會棄城而走不成?」

    「非也,左昌雖然貪生怕死,但也遠沒到聞風喪膽的地步。我們這麼做,不過是想誘使他,將獂道李都尉所部的人馬,調回冀縣加強防守而已。」韓約悠然道。

    「哈哈,先生果然神機妙算!」北宮玉聞言大喜,若是能從獂道直接進攻冀縣,哪還用得著在這黃土嶺上繞來繞去?

    「文約先生,我等起兵反抗漢家暴政,不能沒有先生的大才從旁指點。我想請先生擔任我的軍師,不知先生可肯屈就?」北宮玉不顧王國就在身邊,公然挖起了牆角,雖然這麼做會得罪王國,然而,若是真的能將這位韓先生挖過來,他還怕王國翻臉嗎?王國之所以能有今日,全憑這位韓先生的輔佐,沒了韓先生,王國不過是只折了翅膀的老鷹罷了。

    果然,王國聽了北宮玉的話,臉色大變。而韓約卻好整以暇的拱了拱手,道:「謝大人好意!不過王天平於在下,有知遇之恩,在下不得不傾心報答,實在不能答允大人的邀請。不過,大人也毋須失望,王天平如今奉大人為帥,在下是王天平的部屬,自然也要為大人效力,還請大人放心。」

    北宮玉聞言,失望的嘆了口氣,而王國則是一臉感激的望向了韓約。其實,韓約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原因很簡單,眼下的北宮玉,雖然是聯軍的統帥,但是其真正的實力,並不王國強多少,藉助北宮玉來成就大業,也並不比藉助王國對自己更加有利。既然如此,又何必冒著輕於去就的罵名,跳槽去北宮玉那裡?

    至於聯軍統帥一職,那不過是虛名而已,只要王國有足夠的實力,再創下足夠的功績和名望,到時候,北宮玉也只有乖乖讓出這個名頭的份兒。若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即便頂著這個名號,也不過是捧了個燙手的山芋罷了。

    計議已定,北宮玉即可開始著手實施計劃,他派遣顛吾輕率一千餘名精騎,連夜繞過阿陽,深入漢陽腹地,在成紀、略陽一帶,頻繁劫掠村社,威脅縣城,使得漢陽北部的諸縣,一夕數驚,人心惶惶,都以為叛軍的大部隊已經殺了過來。

    而派去冀縣散布謠言的人,則是由韓約親自選派的。韓約本就是涼州的漢人豪強,又擔任過涼州刺史左昌的從事,對於冀縣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而且由他派出漢人間諜前去散布謠言,成功率也比派羌人去要高得多。

    很快,謠言便在冀縣的大街小巷裡傳開了,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而且,謠言這個東西,傳著傳著,就會大大的走樣,到了最後,甚至有人說,阿陽已經被叛軍攻陷,蓋掾史業已為國殉難,更有人信誓旦旦的說,他已經看到渭河的北岸,有叛軍的騎兵在活動了。

    城中的不少富戶,都開始收拾細軟,準備逃往三輔地區避難了,而我們那位剛剛從軍費當中貪污了一大筆錢財的左刺史,此刻心中煎熬,也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富戶們可以捲起細軟跑路,左昌卻不行。他雖然膽小,但卻也明白,一旦丟失了冀縣,整個漢陽全境陷落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而若是丟失了漢陽,他這個涼州刺史的前程,也就算是走到頭了。生命誠然可貴,但若是沒有錢財,那不過是窮受罪,而錢財雖然迷人,但若非他有涼州刺史的官職在身,又哪能摟得到這麼多的錢財?

    所以,確保冀縣萬無一失,就成了左昌心目當中唯一的念頭。他反覆盤算過後,最後決定,調兵!從獂道調兵增加冀縣的防禦!

    接到這個命令的李晟,第一反應就是左昌中計了——李晟是成紀縣人氏,對於漢陽北部地區的情勢,最是熟悉。他很清楚,無論是阿陽,還是成紀、略陽,這些城池,雖然規模較小,但是無一不修得異常堅固,以羌族的本事,不耗上個半年,根本別想打得下來。

    而若是這些城池沒有丟失,叛軍就決計不敢貿然南下,攻打冀縣,否則,以漢陽北部的地形,只需阿陽等地的守軍,來個據險而守,截斷叛軍的補給和退路,那叛軍就等著不戰自亂罷!

    李晟並沒有遵從左昌的調令,而是將自己的分析,寫成信函,派人送給左昌,向他詳細解釋了漢陽北部的情勢,並且重申了獂道的重要性,希望左昌不要驚慌,安心固守冀縣。

    但是,左昌哪裡肯信?見李晟不肯從命,他又接連下達了調兵的命令,措辭一封比一封嚴厲,督促李晟即日起兵,趕來冀縣。

    李晟望著面前在三天之內接連抵達的十二封調令,真是好氣又好笑——素聞這位左刺史貪婪無能,可是沒想到他居然膿包到了這種程度,就算叛軍真的從北邊打了過來,你好歹也該知道,在兵法當中,有一招叫做「掎角之勢」罷?如果冀縣與獂道互成掎角之勢的話,叛軍也就無法安心的圍城攻打了,至少,他們的補給,依舊要從北邊繞道運來,而若是獂道有失的話,各種物資,便能從金城、隴西,直接運抵冀縣城下,這其中的厲害,難道左昌就一點也不懂?

    你別說,左昌還就真的不懂,在他看來,守城嘛,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分兵把守,這不是削弱自身的實力,給敵人各個擊破的好機會嗎?

    不等李晟再次寫信解釋、勸說,左昌便派他的從事孔常,持刺史的符節,親往獂道調兵。

    涼州乃是叛亂頻仍之地,因此,涼州刺史在轄區的兵力調動方面,有一定的專擅之權,握有朝廷專門頒發的符節,可以相機調動涼州六郡的兵力,平叛討賊。

    符節一出,非同小可。握有符節之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專殺」許可權,亦即後世俗稱的「先斬後奏」的權力。即便李晟背後有劉照,有隴西李氏,他也不敢在符節面前,公然抗命。

    最後,李晟只能無奈的點起部隊,棄守獂道,向冀縣進發。

    臨行前,李晟的司馬,同出自劉照門下的閻亮,曾自告奮勇,願意帶少部分兵力,留守獂道,卻被李晟給拒絕了。

    李晟很清楚,對手既然定下了這個計策,肯定會以雷霆萬鈞之勢,攻打獂道。留少量的兵力防守,於大局根本無補,反倒白白送了守軍的性命。

    相反,李晟非但沒有留下一兵一卒來防守獂道,反倒將獂道城中的糧草、軍械給搬了個乾乾淨淨——不搬走,難道留下來給叛軍?

    望著獂道的城門,李晟長長的嘆了口氣,越發懷念在劉照身邊的日子了,有了劉照的照應,他們做起什麼事來,都是順風順水,比如在冀州平定黃巾叛亂的時候,上有盧植的英明領導,下有諸郎中衛士的奮勇拼殺,很快就平定了勢頭正盛的黃巾軍。

    可是如今,遇到左昌這麼個貪生怕死卻又目光短淺的蠢材,李晟只能徒嘆奈何了。有道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主帥如此模樣,實在讓底下的將士寒心。李晟只祈求左昌日後莫要再出昏招了,否賊,冀縣的城防再怎麼堅固,城中的守軍再怎麼精銳,也經不起左昌的瞎折騰啊!

    然而,僅僅寄望於左昌,顯然是不靠譜的,就算是勉強守住了冀縣,想要靠左昌反攻叛軍,收復金城、隴西,那簡直是白日做夢!

    這個左昌,留不得了!李晟心中暗自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把左昌給擠下去,漢陽才有救,涼州才有救!

    當然,李晟所謂的「留不得」,可不是要起意謀殺左昌。而是李晟決定,回到冀縣之後,便動用隴西李氏在漢陽郡的人脈關係,搜集左昌貪污受賄的證據,然後直接快馬送入京師,呈遞到劉照面前,相信劉照肯定會有所動作,為國家除去這個蠹害的。

    隨著李晟回兵冀縣,早就做好準備,在一旁窺伺的王國,立刻率兵奪取了獂道,漢陽的西大門,就此洞開。而北宮玉則在留下了顛吾繼續圍困阿陽之後,也帶領著大軍,折返回了獂道,與王國合兵一處,進兵將冀縣圍了個水泄不通。

    此時,距北宮玉殺死泠征,起兵造反,已有二十餘日,而洛陽那邊,朝堂之上,兀自就此事而爭論不休,遲遲拿不出一個解決方案來。



    上一頁 ←    → 下一頁

    無限之配角的逆襲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
    三體逍遙小書生凌天劍尊君九齡總裁爹地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