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261章 告一段落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之最強皇帝 - 第261章 告一段落字體大小: A+
     

    第九十九章告一段落

    在後世,曹操背負著奸賊之名,一舉一動,在世人們的眼中,都屬於「奸詐」之舉,彷彿是一個只看重個人利益的政客,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就是對他性格的最佳詮釋。

    然而,在歷史上,曹操卻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政治家。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就是後者只注重個人的政治利益,而前者,則有超脫於個人利益乃至階級利益的政治理想。

    從這一點來說,在中國古代,唯有儒家學說能培養出這樣的政治家來,因為道家講究出世,是隱士的哲學,自然沒法培養出政治家來;而墨家的學說又太過異端,以至於早早就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夭折了;至於法家,法家的學說,是最注重現實的,也是最功利主義的,自然就很難有超脫自身的政治理想了。

    曹操在他的《對酒歌》當中所描繪的「烏托邦」,主要還是建立在儒家王道樂土的理論基礎之上的。這與後世很多人把曹操的形象,定性為「法家代表人物」,是有一定的出入和衝突的。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首先來說,法家是沒有所謂的「烏托邦」的,這種對完美政治制度的憧憬,也就只有法家以外的其餘三家(儒、道、墨)才有,法家只需要把全國變成一台生產與戰爭相結合的大機器,讓百姓全都成為這個機器的一部分,老老實實的按規矩運作就可以了,至於百姓的幸福度如何,他們是從來都不關心的。

    其次,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法家學說實際也開始漸漸轉入地下,不再公開傳播和施行。事實上,帝王罷黜法家,並不是想真正消滅法家學說,而是想把法家學說壟斷起來,使其成為專門的「帝王心術」,不再公開、廣泛的流傳罷了。這樣一來,無論是君還是臣,都急於給法家學說穿上一件新的外衣,來掩飾它的原貌。於是,「儒皮法骨」這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傳統,便由此誕生了。

    曹操除了是一流的政治家以外,還是一流的智謀之士,自然懂得儒皮法骨這一套。因此,他在詩歌當中寄託政治理想的時候,用的是儒家的理論,稱頌的是儒家的理想制度。而在實際施政的過程中,他卻又從不憚於運用法家的手段。原因很簡單,其一,亂世用重典,需要藉助法家的嚴酷手段,來重整社會秩序;其二,法家的手段,最為實用,也最容易取得成效,對急於收拾天下的曹操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儘管把巨鹿的屯營當成了自己實踐政治理想的實驗田,但是,制定起具體的法令來,曹操還是用上了法家的嚴酷手段,以罰做勞役的手段,來迫使屯民們遵守法令,這在真正的儒士眼中,那可是大錯特錯,與儒家理想背道而馳的行為,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用曹操的這種治政方式,培養出來的百姓,也不過是畏懼刑罰、沒有廉恥的人而已,怎麼能和全民都是道德模範的理想境界相比呢?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曹操從本質上來說,依然還是一位法家人士。對他來說,只要一個國家能達到天下太平、主明臣賢、黜陟幽明、倉谷滿盈、路無拾遺等一系列「治世」的指標,就足夠了,至於這些指標是怎麼達到的,靠什麼來維持的,並不重要。

    也就是說,曹操是想用法家的手段,來實現儒家的理想國度。這也算是中國的士人,在實踐了幾百年之後,最終做出的折衷選擇罷?因為以儒家的手段來施行儒家的理想,在執行力上沒有保障;而若單純的推行法家的手段,社會又會因為沒有理想、缺乏幸福感,而最終走向崩潰。唯有儒皮法骨,以法家的手段,來推行儒家的理想制度,才能兩全其美。

    而今,逐漸走上正軌的屯營,似乎就是對曹操的治政理念,最好的肯定。因此,走在屯營的街道上,曹操的心情,自然是頗為欣喜了。

    在曹操身後,一名身材高大,英武過人的騎士,帶著十餘騎衛士,拱衛著曹操。路上的屯民見了這個陣勢,哪敢沖犯,早就遠遠的躲避到一旁去了。

    曹操見狀,回頭一望,笑道:「公劉,不必如此嚴肅認真,如今這些降卒,早就成了良善守法的百姓,即便我單騎行走其間,也絕不會遭遇危險,又何況有你這個高手坐鎮?讓衛士們收了隊形罷!免得驚嚇到百姓。」

    那位被曹操呼做的公劉的漢子,聞言拱手道:「屬下肩負著主公的安危,責任重大,又豈敢輕忽?」

    「公劉,放鬆些,就當是你跟著子孝一起外出遊獵踏青便是,毋須如此緊張。」曹操笑呵呵的勸解道。

    「正因屬下乃是曹子孝推薦而來,得主公破格錄用,才能有今日的地位,故此,更不敢玩忽職守,稍有放鬆。」

    「那就當是我對你下的命令如何?史督盜,收了隊形,讓衛士們隨意跟著在我身後便可,以免驚擾到百姓。」曹操道。

    「這……屬下遵命!」史督盜拱手應諾,然後回頭向衛士們發號施令去了。

    這位被曹操呼做公劉的史督盜,便是沛國的俠士史渙史公劉了。在歷史上,自曹操初起兵,他就跟隨在曹操身旁,先後擔任中軍校尉、中領軍等職務,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屢立戰功。而且,中領軍這一職務,不但親典禁軍,還有監護諸將的權力,非親信之人,不足以當之。

    之所以能被曹操如此親信,除了史渙與曹操乃是同鄉,很早就跟隨了曹操以外,史煥為人忠勇,盡職守責,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而今的史煥,更是得曹仁的推薦,早早的來到了曹操身邊效力。原來,上次曹操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向曹洪等人抱怨了幾句后,曹仁便立刻從自己門下的俠客當中,挑選了一些武藝精湛之人,派到巨鹿來為曹操效力,領頭之人,便是史渙。

    曹操早就聽說過史渙的任俠之名,如今親見其人,更覺得史渙英武不凡,有雄氣,因此,他直接將史渙任命為門下督盜賊,讓其統領署中的衛士。

    對於曹操而言,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可是對於史渙而言,曹操此舉,卻是莫大的恩德。

    史渙身為遊俠兒,雖有一身的武藝,卻很難找到一份體面、有前途的工作。對於地方官府來說,他們全都是藐視律法、破壞秩序的罪犯,需要大力打壓和提防,像劉陶那樣敢於大膽任用遊俠兒的地方官,畢竟不多見。而對於地方豪強來說,他們也不過是充當打手的爪牙罷了,雖然給出的待遇相當不錯,但也不過是高級家奴而已,對於史渙這種有上進心的遊俠兒來說,給豪族賣力,不過是無可奈何之舉罷了。

    因此,在曹操的屬下任職,對於史渙而言,絕對是改變人生命運的一步。更何況,門下督盜賊這個職務,可是心腹要職,與主官的關係十分親近,能夠出任此職,足見對方是把你當成心腹來看待了。

    所以,史渙就更要緊緊的抓住這個機會,不能把大好的前程,白白砸在自己的手中。當聽說屯營里的百姓,全都是黃巾降卒的身份時,史渙更是兢兢業業,不敢放鬆警惕,生怕有潛伏在其中的賊人,跳出來行刺曹操。正因為如此,曹操每次出行的時候,史渙都是如臨大敵,前後擁簇的護衛著曹操,不敢有一點紕漏。

    行了一段路程后,曹操抵達了一處新修的祠廟,抬頭望去,大門上方懸挂的匾額上,題寫著「太一祠」三個大字,匾額上的油漆,似乎都還沒有干透,顯然剛掛上去不久。

    門口,一個身材壯碩的老道,笑哈哈的迎了過來,道:「孟德,聽說你前些日子到鄉里勸農去了?可惜啊,太一祠開光的盛況,就被你給生生的錯過了!」

    曹操聞言,微微一笑,道:「操乃凡夫俗子,整日忙於公務,少有暇時,卻不想因此錯過了太一祠的開光,憾甚,憾甚!今日特來補過,還望仙師不要責怪。」

    「哪敢,哪敢。」史道人笑著,將曹操迎進了祠廟當中。

    按照正一道的規制,道觀乃是司祭的駐地,一般,一個縣才會設立一個。道觀之中,必以正殿供奉元始天尊,其餘的神靈,就只能屈居偏殿了。

    祠廟,則比道觀的等級要低,裡面供奉的神靈,也比較靈活多樣,可以獨祀一神,也可以數神合祀,當然,如果合祀的諸神當中,有元始天尊的話,同樣要位居正殿才行。

    而祠廟的主持人,僅僅是「助祭」罷了。

    自史道人屯營傳道以來,他在各處修建的,大多都是供奉元始天尊的祠廟。畢竟,眼下的正一道教,教義尚在草創階段,雖然定下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之神,都是元炁所化這一根本理論,然而,具體到各個神靈的名號、執掌,劉照和史道人精力有限,短時間內沒法全部完成設定。

    於是,眼下祠廟裡能供奉的神靈,也就只有那幾個設定已經完善了的,比如大道的化身元始天尊,掌管輪迴、地獄的泰山神。

    在正一道的道觀和祠廟當中,元始天尊一般居於正中的大殿當中,而供奉泰山神的大殿,則位於東側。平日里,百姓來到道觀或者祠廟當中,先禮節性的拜一拜元始天尊,然後再去泰山神那裡拜祭、懺罪,希望可以替來生求個好一點的出路。

    而太一神的祠廟,對於正一道來說,還是首次修建。

    首先,太一神雖然已經被正一道定性為日月星辰之首,是北極星神,可是,他到底該掌管什麼職能,劉照卻一直沒有定下來。

    當時民間本有傳說,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然而,南斗指的是北方七宿當中的斗宿,北斗指得是北斗七星,都跟北極星的關係不大。因此,生死福祿這一很能引發普通百姓崇拜的職能,便與太一神無緣了。

    考慮了良久之後,劉照對於太一神職能的構想,初步設定為兩點。

    首先,在古代,人們還只能以肉眼觀測星空,因此,在古人的視野當中,漫天的日月星辰,無一不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運轉的,唯獨北極星看上去,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在古人心目當中,滿天星辰,都是圍繞著北極星來運行的,由此才將其視為群星之主。

    所以,劉照賦予太一神的第一個神職,那便是掌管日月星辰的運轉。當然,這個神職,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日月星辰如何運轉,關我啥事?難道我不去拜太一神,他就讓明天的太陽,打西邊出來不成?

    於是,劉照不得不給太一神,再賦予第二個神職。按照「天人感應」理論,如果人間的君王治政有失道之處,上天就會降下各種災害(比如暴雨洪水或者乾旱)來預警,若是君王不知自省,上天就會進一步降下災異(比如天象異常、婦女變男、生子兩頭之類)來警告,如果君王還不知道悔過的話,那上天可就要派神靈下凡,行那革除天命之事,重建王朝了。

    當然,以上的所說的內容,最後一條,是經過正一道改良的說法。

    既然有天人感應的存在,那麼掌管天人感應的神靈,又該是誰呢?

    劉照告訴大家,這位神靈,就是太一神。

    這種設定,兼顧了高端、低端兩個市場。對於相信天人感應說的士大夫而言,無論是祈求太一神早日讓天子覺醒,還是盼望太一神早日降下「革除天命」之人,他們都會因此而崇拜掌管天人感應的太一神。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什麼天人感應,革除天命,自是與我無關。但是,天子施政不當所引發的天災,卻實實在在的降在了他們的頭上。為此,普通百姓也不能不拜一拜太一神,祈求他少降一點災禍。

    如此一來,太一神的信眾,可就一點也不比泰山神少了。因此,太一祠開光那天,前來拜祭的民眾,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場面十分的熱鬧。

    不過,曹操對於天人感應說,向來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因此,對於正一道捧出來的這尊太一神,自然也就敬謝不敏了。開光當日,早就收到了邀請函的曹操,若是真有心參加的話,他提前一兩天出發,就能從巨鹿趕來廣宗。然而,就是因為有了這份敬而遠之的心思,曹操才故意錯過了開光的日子,借口有公務在身,磨蹭了十來天,才到廣宗這邊來看一看。

    此來,一方面,曹操心知肚明,傳言當中,劉照就是太一神下凡,正一道捧出太一神來,本也是劉照的主意,反過來,史道人也在借修建太一神祠一事,向劉照獻媚邀功。身為劉照的屬臣、同黨,既然上了劉照的賊船,就不能不敷衍了事,賣個面子給史道人,乃至他背後的劉照。

    況且,對於正一道規範神靈的名號、職責一事,曹操也是持支持態度的。他在地方上屢次打擊霪祀,就是為了正風俗,防止一些巫祝借神鬼之名行騙乃至策動反亂。如今,有了正一道這個官方道教的統一規範,民間的霪祀之事,也必然會漸漸走向衰落。

    另一方面,則是史道人在屯營當中的傳道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可以暫時告一段落,回洛陽去主持正一道的全面工作了。再過幾天,便是史道人出發的日子,曹操自然要趕過來為他餞行。

    在史道人的引導下,曹操來到了太一祠的正殿。一進殿門,曹操就望見了一尊一丈多高塑像,對此,曹操也不由得暗自乍舌,這個史道人,為了討好弘農王,可真是下足了本錢。

    史道人初來屯營傳道的時候,一切器物都處於草創階段,因此,即便是元始天尊,平日里,也不過是立一個牌位祭祀罷了。再後來,正一道發展起來之後,便開始在各處修建道觀和祠廟,裡面的神像,小的僅有五六尺,高的也不過七八尺。可是,像眼前這尊太一神像一般,高約一丈有餘的,除了廣宗縣正一道觀內的元始天尊像外,別無他物。

    曹操的心裡,也不知道是該讚歎,還是該嘆息,匆匆的拜祭過太一神之後,他隨著史道人,一起來到了後院。

    後院的一間雅軒當中,兩名身著道服的女子,正跪在席邊烹煮茶湯。曹操一見她們的服色,心知兩人都是史道人的姬妾,同時,在正一道中的職分,也都不低。看到其中一人過來給自己奉茶,曹操神情嚴肅的接過了茶盞,並頷首還禮,隨即又對史道人說:「史真人,這兩位女冠,在貴教當中,都是有職司之人罷?讓她們充當侍婢,為客人奉茶,未免有失貴教的體面罷?」

    史道人聞言,尷尬的笑了笑,他這麼做,一來是平日里自己使喚慣了,二來也是向曹操表示親近之意,誰知,卻被曹操給挑了個刺。不過,曹操所言,也是正理,史道人趕忙揮手示意二女退下,換了僮僕過來侍候。

    曹操目光一轉,又盯上了軒中的另一個男子,只見這名男子,身穿著司祭的服飾,坐在那裡,悠然的喝著茶湯,模樣卻是十分眼生。於是曹操又向史道人問道:「不知這位真人是何身份?仙師何不為我引見一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太古龍神訣最強兵王回到明末當梟雄程醫生,餘生請多指教北宋大丈夫
    最初進化超級神掠奪我和傲嬌空姐的荒島生活快穿逆襲:神秘boss萬古最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