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130章 是時候組織一波說唱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之最強皇帝 - 第130章 是時候組織一波說唱了字體大小: A+
     

    第一二九章是時候組織一波說唱了!

    聽了王超、徐晃一行人的遭遇后,在場的眾人,都心生不忿之意,特別是王景,他一拍几案,大叫道:「這等賊子,若不早點除掉,日後必是我大漢的禍害!」

    劉照微微一笑,他心裡也早就樂開了花,只是勉強壓下了心中的喜悅,表面上不動聲色罷了。

    一直以來,董卓都是劉照最為忌憚和提防的人,雖然眼下劉照已經改變了不少的歷史,但是這些變動,能否最終影響到七年之後的那場大變故,劉照尚不敢斷言,歷史的發展,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不由得劉照不小心翼翼的應付。

    但是,如今郭汜的所作所為,無異於把一柄可以刺向董卓腹心的尖刀,遞到了劉照的手中,那麼劉照不好好利用,給自己的宿敵來一記狠的,那簡直太對不起上天的眷顧了。

    只是,如何才能讓董卓吃個大虧,這還要好好籌劃一番才行,貿然就上疏彈劾,那是極為不智的。

    首先,董卓已經傍上了董太后,有了這個靠山,想要搬倒董卓,談何容易?別的不說,負責京師七郡督察的司隸校尉,就是董太后的侄子董重,按理說,河東太守出了問題,首先負責查辦的,就是司隸校尉,如果董重有意徇私包庇董卓的話,那根本就查不出什麼問題來。

    其次,劉宏是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皇帝。他此刻正在上林苑玩得開心,哪有心思處置什麼案件?特別還是這種牽連甚廣,人情交錯,辦理起來要扯皮拉鋸的案子,劉宏更是避之不及。沒有了皇帝的支持,那董太后這座靠山,可就是喜馬拉雅山,誰也沒法動搖。

    綜合這兩點來看,即便發動「倒董」運動的人,是自己這個身份非同尋常的皇子,但是想要最終搬倒董卓,還是有些難度的。

    那麼,難道要就此放棄嗎?當然不是,就算搬不倒董卓,也絕不能讓他輕輕鬆鬆的過了這一關,至少,得讓董卓的名聲,提前七年就狼藉不堪,臭不可聞。

    拿定主意后,劉照開始著手安排徐晃一行人。

    裴潛乃是世家子弟出身,因此,被劉照徵聘為王大夫,與盧愷、王蓋地位相等,都是比六百石的官職。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裴茂曾經擔任過尚書的職務,身份與盧植、王允相若,而裴潛是裴茂的長子,官職自然也要與盧愷、王蓋兩人比肩,方才合理。(盧濟、王景擔任謁者,地位稍低一點,只有比四百石。)

    徐晃本有官職在身,所以當初劉照在徵聘他的時候,直接開出了郎中之職的價碼,雖然中間歷經波折,如今徐晃也已經丟了官職,但是劉照的承諾一直沒變,所以徐晃依舊被任命為王府郎中。

    而裴定則要麻煩一點。裴定也有官職在身,自然不能等閑視之,以衛士的職位來安置他,但是他畢竟名聲不如徐晃那麼大,如果直接被任命為郎中或者是待遇與郎中相同的侍衛的話,那麼未免會讓劉照門下,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比斗,才搏殺出一個郎中、侍衛職位的諸位豪俠,覺得不公平。但是如果任命的職位太低的話,恐怕又會傷了裴定的面子,冷了他的心。

    劉照私下把這個問題跟關羽、王超等人提了一下,王超當即一拍胸脯,道:「殿下,臣敢用性命擔保,裴仁基的武藝,入選侍衛,綽綽有餘,就算是對上前十名末位的幾人,也同樣有一搏之力。」

    「元起,我對仁基的武藝,自然沒有分毫的懷疑,只是怕眾口不服罷了。你想,眾人剛剛才通過一場比試,真刀真槍的排定了名次,獲取了職位。如果仁基剛一來,就被授予郎中、侍衛之職的話,只怕有人會心中不服。」劉照向兩人解釋道。

    「殿下,既然如此,那何妨再舉行兩場比賽,讓仁基當眾一展身手,也好壓服眾議呢?」關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對,雲長的這個主意好,真金不怕火煉,仁基有的是真才實學,當眾考校一番,正好堵上他們的嘴!」王超連聲贊同。

    最後,劉照決定,從侍衛一級之中,隨機抽選三人,組成考核小組,讓裴定挑戰。如果裴定能勝一場,則可以擔任侍衛之職,如果能勝兩場,就可以擔任郎中之職。至於為什麼一共要比試三場,那只是為了留有餘地,允許裴定有輸掉比賽的空間,否則,裴定就連一場都輸不起,只要輸了,他就跟郎中的職位無緣了。

    劉照將決定告訴了裴定后,裴定面無難色,一口答應了下來。他知道自己沒有徐晃那般的名氣,想要在王府立足,只能靠自己的一身武藝立威。

    劉照將比賽的事情,交給了鮑煒負責,自己繼續專註對付董卓。

    被俘虜的七名郭汜的部曲,已經被移交給了胡旭,由他先行訊問,力求從這些人身上,壓榨出更多董卓的陰私來。在獲得關鍵性的證據之前,劉照可不會傻傻的將這些人移交給廷尉署,雖說廷尉郭僖為人剛正,執法嚴明,但是廷尉署卻不見得密不透風,萬一這幾名人證在廷尉署中被人給暗中滅口了,那叫劉照上哪哭去!

    接下來,劉照便要先組織一波針對董卓的彈劾。雖然前面說了,在董太后包庇,劉宏懶得理的情況下,彈劾董卓,起不到什麼實際效果,但是,先把董卓的種種罪名,揭發出來,鬧得人盡皆知,也是非常必要的。

    於是,由劉照牽頭,曹操、盧愷、王蓋、裴潛、盧濟、王景,人才濟濟,組成了一個「寫作班子」,將董卓的罪狀一一細數:

    蓄養私兵;放縱部曲為盜,禍亂地方;事發后包庇部曲,逼迫執法嚴明的賊曹掾徐晃辭官而去;目無綱紀,公然派遣私兵緝捕徐晃,意圖殺人滅口。

    整篇彈章,把董卓蓄養私兵這點,咬得極緊,為的就是突出董卓懷有不軌之心這一點,劉照相信,如果說其他的罪狀還不足以打動劉宏那顆懶惰的心的話,那麼擁兵自重,圖謀不軌這一條,怎麼也能讓劉宏坐不安穩,對董卓生出一點猜忌之心來。

    彈劾的奏疏一經寫好,立刻由徐晃出面投給了御史台。這一投,如同石破驚天,登時震動了朝野上下。

    此時,原太尉許戫已經在十月被免職,朝廷任命太常楊賜擔任太尉。這樣一來,三公之中就有兩人——太尉楊賜、司徒袁隗,是偏向於劉照一方的,再加上尚書令盧植,可是說,中樞之內,對於嚴厲查處董卓的罪行,基本上可以達成一致,毫無障礙了。

    可是,具體到查處的人選,卻依舊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司隸校尉董重。雖然盧植等人也知道董重不可靠,所以同時派遣了侍御史劉陶,去河東查辦此案,但是有了董重從中通風報信,上下其手的話,相信董卓早就會做好準備,應付劉陶的監察。

    所以,在劉陶趕赴河東期間,劉照也不能閑著,他這一次彈劾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抹黑董卓,讓其在劉宏心目中,落下一個亂臣賊子,圖謀不軌的印象,最後能不能將董卓治罪,倒還是其次。

    於是,劉照輕車熟路,再一次祭出了「鼓詞」這個法寶。

    之前,為了給自己的身份營造聲勢,劉照讓張勳召集了一些說唱藝人,用鼓詞表演來大肆渲染自己的身世來歷。事情過後,為了保密起見,這批說唱藝人,一直被何進圈養在家中,不准他們外出與人接觸。而這批說唱藝人在何進家中也沒有閑著,他們將劉照傳授的幾種新的表演手法——其實就是後世評書、相聲的一些技巧——融會貫通,表演水平居然越來越高超了,還自己編了不少故事。這樣一來,就連何進,也經常在閑暇的時候,把他們喚出來表演上幾齣。

    如今,劉照又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了。將徐晃在河東的經歷細細記述下來之後,劉照命張勳去何進府上,將故事交給那些說唱藝人,讓他們細心編排,準備再次去洛陽市井中表演說唱。

    宣傳戰線永遠都不能放鬆,雖然劉照無法左右士林的清議,但是,他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影響民間的輿論。

    洛陽的百姓又有耳福了,時隔一年多,當初那種膾炙人口,引人入勝的長篇說唱,又重新出現在了洛陽的市井當中。只不過,不同於上次講述光武中興的歷史故事,這一次,藝人們所講的,卻是發生在當代,而且就是前不久的一樁奇聞。

    當聽到一位為人正直,執法嚴明的賊曹掾,被狼子野心的太守,和他手下殘暴兇惡的部將,給逼的掛冠歸隱,並且還遭到追殺滅口的時候,在場所有的聽眾,紛紛喝罵起來。這年頭,朝政黑暗,不少人沒有勇氣反抗,只能盼著有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吏,出來為民做主,主持公道。可是在故事裡,這位為民請願、伸冤的賊曹掾,不但丟了官職,甚至慘遭追殺,險些喪命,這讓在場的聽眾,都覺得心有戚戚,憤恨難當。

    「這個董卓,真當我大漢沒有王法了嗎?」有人喊道。

    「也不知道這董卓是什麼來歷?是不是哪家勛貴的親屬?」

    在眾人的質疑聲中,藝人們也開始揭董卓的「底」。當然,這個所謂的「底」,也是被劉照摻了各種私貨,三分真七分假的敷衍起來的。

    「這董卓,字仲穎,乃是隴西臨洮人士。他本就是胡漢雜交之種,所以一生下來,就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戾氣在身上。其人體格健壯,擅長騎射,所以在家鄉招聚了不少的盜匪和羌胡,為禍地方……他的兄長董孟高看不過去,好言相勸,反被董卓那廝一頓毒打,受了重傷,不久就含恨歸天了!而那董卓,反將自己的親嫂霸佔,將侄子董璜,養若己出……」

    眾人聽了,登時噓聲一片,不過有了這些花邊消息,他們也聽得更加津津有味了。

    「你們可知董卓這廝的真實來歷么?先前,我們講光武中興的時候,曾經提到過,那篡漢的王莽,乃是天煞妖星臨凡,專為亂我大漢天下而來,幸好上天不欲絕漢嗣,降下了二十八宿星神,扶助光武帝平定天下,匡複漢室。王莽死後,天煞妖星亦被鎮壓,奈何時日一久,封印鬆動,又被那天煞妖星給逃了出來,這一次,他投胎到了隴西臨洮的董家,正是董卓此人!」

    台下頓時一片嘩然,不過對於這些傳聞,他們倒也是似信不信,抱著隨便聽一聽的態度。

    「你們以為董卓那廝,瞞著朝廷,蓄養了數千私兵,所圖為何?就是想伺機禍亂天下,傾覆漢家,以報當年之仇。而那徐公明,正是臨凡的二十八宿星神之一,所以董卓見了徐公明,才會如此的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了!」

    「昔日王莽篡漢之時,漢家自高祖以下,共傳了十二位皇帝,如今,自光武帝以下,漢家又傳了十二位皇帝,而董卓恰恰出現在這個時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非也,民間曾有歌謠,說『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鋤去千里草,方可無斯難』,千里草,這三個字合起來,正是一個『董』字,而『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正是提醒世人,不要忘了王莽篡漢之禍,如果不早早除去董卓,則我漢家又要重蹈當日的覆轍了!」

    「諸位倘若不信,還有讖語為證,傳言『代漢者,當塗高也』,而董卓的名字叫『卓』,《說文》有雲『卓者,高也』,也與讖語正好吻合!」

    此話一出,不少人頻頻點頭,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相比什麼沒有聽說過的「天煞妖星」,這句流傳很廣的讖語,更為人們所熟知。人們對這句讖語的解讀,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今聽到這些說唱藝人解得頭頭有道,禁不住就相信了幾分。

    流言傳入宮中,連董太后聽到之後,都變了臉色。她本就是個淺見的婦人,只因貪圖財貨才認下了董卓這個侄子,如今聽到市井流言,將董卓說得如此不堪,一時間,也沒了主意。而且,若說是別的流言了就罷了,如今的流言,分明說董卓就是傾覆她兒子天下的罪魁禍首,這樣的罪名,誰敢擔當?董太后就是再糊塗,也清楚的知道,她的一身富貴,都是從兒子身上來的,如果兒子失去了皇位,那她可就什麼都不是了。

    一時間,驚慌失措的董太后,急忙命人傳話給董重,命他不可包庇董卓。然而,董重出生市井,自幼家貧,眼睛就只有錢,拿了董卓大筆的孝敬之後,他哪裡還會理會董太后的叮囑?所以,依舊是處處給董卓通風報信,讓前去河東查處案件的劉陶,步步維艱,一點頭緒都查不出來。

    當然,董卓的消息也很靈通,洛陽城裡發生了些什麼,早就通過方方面面的渠道,傳到了他的耳中。那些市井傳言固然讓他惱怒不已,但眼下更重要的,卻是董太后的態度。當他聽說董太后居然萌生了退意,不願意繼續保他的時候,他立刻派出了女婿牛輔,再次攜帶厚禮,前往洛陽,想通過段珪,再次打通董太后的門路。

    段珪此刻也如同是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董卓是他好不容易拉攏過來的外援,這個強援,董太后可以不要,但是他們這一干權閹卻不能不要。因此牛輔一到洛陽,段珪立刻去了永樂宮,面見董太后,為董卓說情。

    聽了段珪的來意之後,董太後有幾分不耐煩的說道:「段常侍,你的一身富貴,都是從當今天子身上來的,天子若是出了什麼事,難道你就能保全這一身的富貴么?哦,我倒是忘了,你既然與董卓如此交厚,那想來董卓篡漢之後,你也不失公侯之位啊。」

    「太后!」段珪趴在地上,連連叩首:「太后萬萬不可相信外面的傳言啊,這一切,都是弘農王的詭計啊。董太守屬下的賊曹徐晃,為人嚴酷,數次凌迫郡中的大家,董太守不得以,才將其免職。誰知道,那徐晃轉身就投奔到了弘農王門下。太后,你也是知道的,弘農王素來喜歡招攬那些有罪的豪俠。也不知道董太守哪裡得罪了弘農王,弘農王居然如此痛恨他,不惜編造如此荒唐的流言,來污衊董太守,太后,你萬萬不可聽信這些流言啊!」

    「哦?真有此事?」董太后將信將疑的問道。

    「太后,那些說唱藝人,都是出自何進府中,教導他們說唱故事的,就是弘農王乳母的丈夫張勳,這些事情,太后只需派人過去細細探聽,就知道臣所言非虛了!」段珪知道能否說服董太后,就在此一舉了,因此聲淚俱下,一副飽受冤屈的模樣。

    董太后久居深宮,又上哪探聽這些內幕去?她心裡畢竟還是偏向段珪等人多一點,一聽段珪說得如此頭頭是道,又牽扯到何氏一門,所以,立刻就相信了*分。



    上一頁 ←    → 下一頁

    唐朝好地主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電影世界私人訂制
    這個大佬畫風不對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重生似水青春恐怖修仙世界庶子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