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文抄公» 第154章 選官用官制度的改革方向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文抄公 - 第154章 選官用官制度的改革方向字體大小: A+
     
      第154章 選官用官制度的改革方向

      「還有這從高處跳下,還能毫髮無傷?就是因為墊著稻草?」李如松接著問道。

      「這也是小說之言,李將軍切不可輕信。就像我之前寫的《射鵰英雄傳》還有《神鵰俠侶》裡面的輕功和氣功一樣。」張曉回答說。

      「就是沒有插圖,腦子裡面想的也不知道什麼樣子。要是這本書正式賣的話,還是把這個阿薩辛、聖殿騎士團的衣服和武器畫出來,保管喜歡看的人更多。」

      「插圖會畫的,不過是再後面一點的事情了。」

      「沒想到張詹事你還懂得寫刺客的事情,還寫得像模像樣的。到時候出書了,李某要多買上一些,一則是給大家增長見識,二則軍隊裡也要防刺客暗探搞暗殺搞破壞,給那些將校看看總是好的。對了,這個阿薩辛組織室真的有的吧?」

      「阿薩辛組織是有的,不過小說裡面寫的,肯定和歷史上真正的阿薩辛組織有些不一樣,但是確實有一個阿薩辛派以刺殺聞名,不過現在阿薩辛派已經消亡了。」

      「要是以刺殺聞名於外,被滅了倒也不奇怪了。沒事,李某就等著張先生的大作了。張先生,徐師可喜歡看你寫的書了,這一本書要是他能看到了,想必也是很高興。」

      「待書寫成,我會專門送上幾本給徐老夫子的。」

      李如松告辭而去。

      張曉打開了李如松留下來的箱子,裡面放著成堆的書稿。

      「文華,又要辛苦你了,這可是天大的人情,徐老夫子這麼多詩文,都要先整整齊齊全部謄寫一遍,還要按照詩文的體裁、創作時間排好目錄,裡面的詩文是不是都能發表出來,還是只能選一部分印出來,這都是大問題。我先給你三百兩銀子開支,你負責先把稿子整理好,找的謄寫之人要有足夠才學,字跡也要工整美觀才好,抄寫用的筆墨紙硯也選好一點的。」張曉向呂章吩咐道。

      「東家的話,我一定照辦。」呂章回答說。

      不過張曉摸魚的日子並沒有能持續多久,很快張曉又收到了傳旨,讓張曉入宮奏對。

      御書房內,皇帝饒有興致地在撥弄著地球儀。

      「張曉,你這次能官復原職,王次輔可是出了好大力氣。王次輔可是說了,要是張曉不在,《大國崛起》的佛郎機篇就編不下去,《元史》修訂起來就沒有什麼新意了。」皇帝說道。

      「張曉實在承蒙王次輔看重了。」張曉回答說。

      「朕當時就說,王愛卿,難道這世間只有張曉了解西夷諸國嗎?眼下不就是有一個利瑪竇嗎?你知道王愛卿怎麼說嗎,王愛卿說了,他信不過這些洋和尚,其他人寫書,沒有張曉的點子廣、思路寬,交上來的稿子他實在是看不下去。」

      「微臣惶恐。」

      「王次輔還想讓朕開皇子的經筵,朕拒絕了。不過朕答應了恢復你教授皇子的差事。現在授課,伱還是專門講講經史書籍好了,那些雜書知識就不用你來講了。不過你也許久沒有授課了,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候一周給朕的兩位皇子上三次課吧。」

      「多謝陛下信任,微臣一定把所學教給兩位皇子。」

      「你是歷練過的大臣,不是一般的夫子,朕的兩位皇子也不是要考科舉。上課不必過於拘泥,你的所見所想所聞都可以講。」

      「微臣遵旨。」

      「張曉,你也給朕的兩位皇子上了課,朕的兩位皇子沒有在課堂搗亂吧,你覺得朕的兩個兒子哪個更加聰慧一些?」

      一聽這話,張曉一下子心裡拔涼拔涼的,自己這才幾品官,誰當太子跟自己有啥關係?不過轉念一想,好像還真有關係,誰讓自己當了皇子的老師。

      「皇長子畢竟年歲稍長,沉著穩重,說話也頗有調理。皇三子青春尚多,不過上課時候也能專心聽講,勤學好問,聰明伶俐。」張曉硬著頭皮說道。

      「常洛年歲大了,開蒙也不是很有必要了,你所教的東西,讓他自學就好。常洵年歲尚幼,你講課的時候也多給他講講。」

      「微臣遵旨。」

      「那就先這樣吧。你就好好上好課就好,朕不吝賞賜。」

      「臣叩謝陛下隆恩。不過臣還有一事奏請。征倭大軍回返之時,有一批朝鮮士子也是跟著大軍到了京城,這一批朝鮮士子是想來參加天朝科舉的。微臣想著,朝廷還是要照拂一下這些朝鮮士子。畢竟朝鮮新破,這些士子如果能考中天朝科舉,回去也必然會受到朝鮮重用,不妨結一下善緣。就算沒有考中的士子想要留在天朝的,臣建議可以選拔一些佼佼者入國子監求學。如果國子監放不下這許多人,臣也請辦一所專門學校招收這些朝鮮學子。當然,如果真要辦學,肯定不只是招收朝鮮學子,其他國家的學子想來就學,也可以進入這個學校。學的好的,也可以當上通譯等職位。眼下朝廷通譯人才實在太少,臣能寫出一些書,其實也是沾了一些光,多聽了一些西夷的故事才寫出來這些書。朝廷多一些通譯人才,就能知己知彼,對症下藥。」

      「你這主意倒是有些意思。不過興辦這樣的學校,怕也是要內閣和禮部好好議一議才好。這些朝鮮士子新遭滅國兵災,其情可憫,朝廷照顧一二也是應有之理。不過這些士子學的如何?要是都錄不上幾個,也實在是不太好。」

      「陛下,朝鮮和安南一樣,國內都是興科舉的。朝鮮儒風昌盛,科舉也都是仿效大明搞的。這一批士子是我向朝鮮請求召集而來,都是朝鮮最優秀的士子,還是有些學識功底的,陛下不必過於擔心。」

      「如此便好,也難為你,打仗的時候還能想起來這件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何況也是讀聖賢書的士子,朕會吩咐禮部多多照料一下他們。」

      「陛下英明。」

      「朕突然想起來,《大國崛起》這套書,你已經寫了帖木兒國,奧斯曼國,現在又在准接接著寫佛郎機國,朕好像沒有看你怎麼提這些國家的選官用人之法?就是講奧斯曼國的時候,提了一下奧斯曼君主從新軍中擢拔大臣。」皇帝問道。

      「陛下,帖木兒國長期征戰,也沒有什麼時間搞文治,總的來說就是一個任人唯親,諸王內戰,就亡國了。奧斯曼國不信宗親,奧斯曼蘇丹就是靠著新軍威懾內外,所以大臣從新軍中拔擢也是自然之理。佛郎機國雖然國家,其政和周朝封建大抵無異,不過佛郎機國有一點好,就是願意把好處封出去,所以哥倫布等人有開鑿之功,科爾蒂斯等人有滅國之功,雖然他們出身鄙陋,都被封為侯伯,獲得了巨額財富,如此佛郎機國方能如日中天。其實英國在這點也有點像,英國也是世卿世祿制,但是德雷克平民出身,又是幹著海上打家劫舍的勾當,就是因為他能搶掠佛郎機人,英國女王對他又是封爵又是封賞,拜他為大將和佛郎機的主力艦隊決戰,成就了德雷克在西夷諸國的威名。」

      「那西夷諸國有才學的士子,如果沒有軍功,不是很難出頭了?」

      「是的,所以西夷的有才學的士子,要麼去找君主和大貴族當文學侍弄之臣,要麼就是早早當了教士。就像利瑪竇,他家裡也算頗有家資,但是當了教士才能學到一些真本事。所以西夷的教士,其實就是西夷裡面才學最高的人群。西夷許多貴族,甚至是國王,其實學識都不算太高。科舉乃是華夏治國安邦的良好制度。」

      「科舉初創之時,就有籠絡天下豪傑之意。如果這科舉之法要讓西夷學去,西夷是不是也能更上一層樓?」

      「陛下,其實現在西夷諸國的君主也在集權,如果集權沒有順利完成,就算有了科舉,科舉出來的人才也是無處可去,反而會給君主帶來禍害。科舉之所以能在隋唐之時產生,在宋朝之時達到鼎盛,就是因為朝廷集權,士族勢力相對衰弱,造紙術、印刷術的進步導致了書籍的普及,科舉之制才能運轉下去。就算是如此,當年也有奸相李林甫施展奸計,讓科舉考試無一人錄取的荒唐故事。就是到了國朝太祖皇帝的時候,也還有南北榜的大案。」

      「按照你所言,大明的科舉制度如今算是盡善盡美了嗎?」

      「陛下,其實科舉制度還是可以改革的。比如現在朝鮮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要是考錄上了,占用的是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名額,其實應該給海外士子單獨名額,畢竟海外士子考上科舉,也是要回國的,占用大明考生的名額屬實沒有必要。每年考試入選的考生也實在是太少,一些考生從稚嫩學子到垂垂老矣,也未能考取功名,蹉跎了一生。」

      「給海外士子單獨名額?張曉莫非你也想再考科舉?你要是想去考的話,現在你起碼有過監生的身份,從鄉試考起是沒有問題的。」

      「微臣已蒙陛下恩旨,入朝為官,豈敢再奢求科舉功名。只是海外華夏之民甚多,能給些名額,就能讓海外華夏之民心向大明,這還是很划算的。」

      「那這個海外士子名額的事情暫且不論,你說入選考生太少,是想著要科舉擴招嘛?可是大明的官員就是這麼多人,如今朝廷府庫已經是入不敷出,再多增官員,朝廷府庫頂得住嗎?」

      「陛下,官員名額自然是不能隨意增減,但也不一定增的是官員的名額。朝廷與其徵收礦稅,不如真的辦一些工礦企業,企業自然需要管理,管理人員待遇一應按照官員設置。如今大明讀書的士子,許多人也是靠著,不如在地方多搞庠序之教,多建學校,根據各地財力興建,裡面的教師的束脩由地方支付,學校辦的好不好,也可以算進官員考課的一項內容。如今科舉不限年齡,與其讓士子蹉跎一生,不如早日回頭是岸,比如35歲以上就不必考秀才,45歲以上就不必參加鄉試。要是有財之人實在是想要為陛下效勞,也可以像之前臣所言,給朝廷投獻或者是買國債,就可以當一個候補的官員。若是候補官員裡面確有雋才,也可以破格錄用。」

      「其他的暫且不論,這些讀書的士子窮首皓經,要是一旨令下不讓考了,那不是要人間慘劇?」

      「陛下,此事自然不能一刀切,可以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給一個五年或者十年的過渡期,過渡期以後新法才正式實施,在新法實施之前已經參加過相應考試的人,就可以接著考。如此的話,影響就可以降到最小。畢竟大明官員太過辛苦,要是年歲太大,勉強考上了,學識是夠的,怕是體力也要跟不上了,往後也很難晉升了。」

      「如此的話倒是還好。對於科舉,你還有什麼想法,一起說了吧。」

      「陛下,科舉之事,暫時就這些了。不過臣還有一議,開經筵之事,是陛下在學習。但是官員在考上科舉以後,就是只有考課,沒有考試了。考課固然重要,但是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陛下也可以考慮建立一所學校,專門給官員上課,請朝中重臣講課,甚至陛下也可親自講課。此舉可稱為培訓。官員上完課以後要檢驗學習到不到位,也不一定需要通過考試的方式,可以讓官員做演講、寫文章看其是否學會。培訓的內容就不限於聖人之學了,而是圍繞當前朝廷的大事要事展開,如此活到老學到老,不能只是陛下在經筵上聆聽,官員們也要學習好。當然此舉主要是針對中下級官員,畢竟開經筵的時候,就相當於陛下和朝中重臣一起學習了。」

      「哦?這個做法朕倒是聞所未聞,那這個學校應該叫做什麼?」

      「叫做繼續教育學院吧。」

      「張曉,為何你有時候主意還挺好,但是起的名字總是古古怪怪的。」皇帝搖了搖頭。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的功法全靠撿婚不由己,總裁情深不負總裁的女人兩界搬運工深情不枉此生
    全服最強刺客吞噬星空東方夢工廠你是我的榮耀曖昧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