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30章 考成法的施行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230章 考成法的施行字體大小: A+
     
      第230章 考成法的施行

      馮祝走後不久,劉時敏就來到皇帝的身側悄聲道。

      「陛下,他們到了。」

      「知道了。」

      聞言,揮了揮手,朱由校對劉時敏示意到。

      「讓他們在偏殿等著。」

      「奴婢遵旨。」

      見狀,劉時敏連忙吩咐太監開始做準備工作。

      內議都是有章程的,大臣先到地方等候,等皇帝來了,再開始議。

      「臣等恭請聖安。」

      一刻鐘之後,隨著朱由校一身常服,從側殿後堂走出,諸部主官齊齊對皇帝躬身行禮道。

      「朕安,平身,都入座吧。」

      對眾人揮了揮手,朱由校出聲道。

      待眾人都坐下後,朱由校從袖子中拿出自己的備忘錄看了眼,然後看向堂中眾人到。

      「前些日子,張問達致仕,朕讓六部推選左都御史人選,不知諸卿心中可有推薦?」

      「。。。」

      皇帝的第一句話,就冷了場面。

      在場眾人,不管是昨夜剛舉行了會談的周畢袁三人,還是徐光啟、黃克瓚等人,都沒出聲。

      左都御史,又稱總憲,執掌都察院,朝廷的正二品大員。

      按照大明的以往慣例,只能由內閣提名,皇帝選擇後任命。

      歷史上從天啟年間開始,皇帝失去對朝堂的控制,左都御史的人選就開始由廷議票選產生。

      但還從未出現過皇帝找六部主官詢問左都御史人選的情況。

      畢竟,你找實權官員問監察官員的人選,怎麼看怎麼怪異。

      看著下方沉默的眾人,朱由校手指在桌面上輕點,換了個話題。

      「周應秋,考成法準備的如何了?」

      「自奏陛下。」

      聽到皇帝的話,周應秋立馬從沉默中醒來,向皇帝拱手道。

      「查閱萬曆五年舊檔,吏部考功司已有章程。」

      說著,周應秋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章,遞給已經下來的小太監。

      「目前,吏部已對各衙在接下來一年中,需要做的基礎事宜做出定本,請陛下核驗。」

      「嗯。」

      聞言,朱由校點了點頭,從小太監的手中接過奏本看了起來。

      「陛下。」

      見到皇帝已經開始讀奏本,周應秋適時的說到。

      「目前,吏部的職責已定,都察院、六科廊也已補員。」

      「故此,臣請頒布天下」

      說著,周應秋從位置上走出來,在大堂中間跪下道。

      「臣等請陛下頒布天下。」

      隨著周應秋起頭,畢自言和袁世振兩人也從座位上走出,在大堂中間跪下道。

      考成法的施行,是一個套娃的過程。

      他們諸部主官也需要這個來對手下的官形成一個威懾,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做。

      而大明的監察,現在需要一個改變。

      大明京察、外察合稱大計,本來是由皇帝發起,吏部主持,對在官吏以「四格」、「八法」為升降標準,進行考察。

      單以京察論,洪武用了年間三年一次,正統十年一次。

      鬨堂大孝宗時期又改回了六年一次,但卻換了玩法,標準都變了,由原來的有論京察改成了自陳。

      翻譯翻譯就是自己稽察自己,每六年寫一份工作總結遞給皇帝就行了。

      這就導致,每到了京察的時候,文武大臣們上書高呼自己德不配位,干不事,拼命辭職。

      而皇帝則是溫言良語相勸,就是不讓走。

      雙方一副君賢臣謙的樣子,令人作嘔。

      京察外察這種朝廷大計成了鬧劇,大明自然是走了下坡路。

      到了嘉靖時,大計總算才又恢復到曾經的樣子,算是有點做用。

      張居正變法時,以考成法「苛待」天下官員,當時的吏治,勉強算是清明。

      而到了萬曆擺爛時期,大計就算是廢了。

      由於皇帝的擺爛,往往將京察委以他人之手,而這些人又深深陷入黨爭的漩渦之中,導致京察成了黨爭掐的最為兇狠的時間。

      這個時候考察,考察的就已經不是你的當官能力,而是你的人脈關係了。

      而現在周應秋將張居正的考成法搬出來,差不多就是一季一小考,三年一大總了。

      注意到了同樣站出來支持自己的袁世振與畢自言,周應秋接著道。

      「昔年,張居正行考成法,以四格六法考察天下官員,臣請陛下行之。」

      「四格六法。」

      往後翻了翻,看到了周應秋對張居正考成法的總結後,朱由校點了點頭。

      「可行。」

      四格,守、政、才、年。

      操守、政務、才華和年齡,對應四種評價,其中以政務完成度為主。

      六格,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指的是目前官場上的六種不良風氣。

      尸位素餐、玩忽職守、戀權不去、有疾不能視事、急於求成、無才無能。

      「就以此執行吧。」

      看到了周應秋拿出的監察方案後,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閹黨狗頭的辦事能力,還是能讓人放心的。

      「不過,這吏部考功司的人選定了,這都察院由誰署印呢。」

      「。。。」

      聽到皇帝將話題又放回了最初,在場的眾人又沉默了下來。

      看著沉默不語的眾人,朱由校心下思索。

      左都御史這個職位,說句實話,只有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才能坐穩。

      因為伱管的是各道言官,下面的人肯定對你是虎視眈眈,一個不好就是背鍋下台。

      如張問達。

      「這樣吧。」

      看著都不說話的眾人,朱由校沉思了好一會兒後,才出聲道。

      「左都御史之職暫且空缺,但吏部要給都察院和六科發公文,將考成法如何執行都給吩咐下去。」

      「讓他們每旬一次,將所核之事給朕書寫奏章給朕匯報一次。」

      「由朕親自監督言官,諸位覺得如何?」

      「陛下聖明。」

      聽到皇帝要親自監督六科廊和都察院的工作,在場眾人紛紛拱手贊道。

      皇帝親自手握栓權,這對於他們這些大臣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以往,大明的言官們拿著奏本到處彈劾,被彈劾的人除了上書自辯外,毫無辦法。

      但如果考成法施行後,皇帝監督言官的工作情況,對於他們來說就好了很多。

      最起碼不怕因為幹了事情得罪人後,自己的功勞無法體現,讓自己失了聖眷。

      隨著眾人的一句句陛下聖明,今天的會議算是落下帷幕。

      周應秋此人,不愧是歷史上的閹黨狗頭。

      有了皇帝背書,他在京中推行考成法的第一炮,就對準了六科給事中。

      短短三天時間,京中的六科給事中就換了個遍,那些被換下來的,不是罷黜,就是外放。

      六科換上了周應秋從京外調入京師的一個個知縣、推官。

      這些人來自大明的五湖四海,和他周應秋幾乎沒個牽連。

      想有牽連也沒地方牽去,他周應秋出身小門小戶,又沒個姻親,也沒主持過科舉,沒個師徒同鄉之流。

      為此,這批人被換上,可謂是深深合了皇帝的心意。

      而隨著換人,考成法也開始推行。

      立限考事,對各衙門要做的事專門設立一個期限,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

      事件、時限、完成度、責任人,四個項目等級在一本帳簿上,一簿三份,六部和都察院一份,六科一份,皇帝手中一份。

      每月月末,都會進行一次的對帳。

      六部和都察院負責具體事務的執行,完成、完不成都要如實記錄。

      六科給事中則負責監察,對事件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並如實記錄、匯報。

      這樣,才算是對朝廷的行政能力有個初步的抓手。

      考成法在京城的推行,有沒有效果呢?

      答案是有的,相當之有。

      效果已經有到京城的官員們,對周應秋這個吏部尚書開始連章彈劾了。

      短短几日時光,朱由校的案頭上就堆了五六十本彈劾周應秋的奏章。

      考成法的效果,已經大到讓官員們開始不怕大明吏部尚書的報復了!

      拼著官帽子不要,都要將周應秋這個輔助皇帝再將考成法弄出來的「奸賊」給搞下去。

      這些人的彈劾理由,可謂是花樣百出。

      有彈劾周應秋僭越神器的。

      有彈劾周應秋培植私人的。

      有彈劾周應秋黨同伐異的。

      有彈劾周應秋無德無才的。

      甚至於還有彈劾周應秋和建奴有勾結的。

      大意思就是,周應秋就是大明朝堂上的大奸賊,周應秋不除,大明明天就要亡國。

      對於這些奏章,朱由校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

      批評私德的讓司禮監連批紅都不批,統統都給送回了內閣。

      說周應秋和建奴有勾結的,奏章送去錦衣衛北鎮撫司,讓查一查,查不實就給彈劾之人記一過。

      考成考成,考的就是官員們的成果。

      有成果的,成果好的,那就要獎勵,升官升職。

      而對沒成果的,按照嚴重程度、數量等,依次有著罰俸、降級、外放、罷黜、削官身回籍閒住、流放等處理方式。

      考成法一定要有相應的獎懲機制,而且嚴格的、長期的執行。

      沒有獎勵,下面的人幹活的時候就沒有幹勁。

      沒有懲罰,那考成法也就是個擺設。

      歷史上的崇禎重新將考成法拉出來,結果卻是失敗。

      原因就是崇禎這人疑心病重,除了增加賦稅外,就沒個能長期有效堅持下去的政策。

      他太想要看到今天一個策略執行,明天大明就吊打四方蠻夷了。

      但他聽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就是考成法最大的敵人。

      給了太多人一種感覺,只要我能說服皇帝,我的想法就能得到實踐,就能青史留名。

      但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考成法是個啥?做的再多都沒到皇帝耳旁說上幾句話有用啊。

      這就導致了,崇禎的考成法,最終只能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但現在的考成法不同,結結實實的就在要求官員做事。

      對於都察院們的御史們每年巡視那些地方,都做出了詳細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這個皇帝在對如何讓大明變的更好這件事上,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就比如,漕運衙門,雖然趙於逵在奏章中說的很是在理,但朱由校真的不敢亂動。

      根據他的說法,每年漕運衙門要在漕船上投入十五萬兩左右,新造漕船一千五百艘上下,每艘造價在百兩以上。

      根據對大明官場的了解,朱由校很是懷疑,這一千五百搜漕運船隻,到底能有多少是實造的。

      不過,這個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主要的問題在於,每年漕運糧食的運輸成本,給漕工、縴夫的餉銀、糧食在運輸途中的折損等等。

      雖然漕糧在徵收時,朝廷就順帶的徵收了運輸費,但每年的漕糧起運量在四百五十萬到五百萬石之間,但最終運輸到終點的,卻往往只有三百萬石上下。

      此外,還有運河的維護問題,為了保證漕運船隻的同行安全,每年朝廷都會在運河兩岸徵發大量的民夫去服勞役,修葺運河,人數每年十萬人上下。

      當然,不想服勞役也可以直接交錢,朝廷再拿著錢去僱人。

      總的算下來,每年朝廷在漕運上的花費,大概在七十到一百萬兩白銀之間。

      當然,這些都不是趙於逵想要表達的問題。

      趙於逵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對負責運輸漕糧的漕軍進行一輪整頓。

      因為這群漕軍,雖然說是軍隊,但實質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商人集團。

      而能發展到現在的原因很簡單,大明的漕軍,在運輸漕糧的同時,還會夾雜私貨。

      而且,夾帶的私貨比給朝廷運輸的漕糧還多。

      漕軍夾帶私貨,是明仁宗朱高熾的洪熙元年開始的。

      當時的大胖子下詔:官軍運糧,遠道勤勞,寒暑暴露,晝夜不息,既有盤淺之費,糧米耗折,所司又責其賠補,朕甚憐之。今後除運正糧外,附載自己物件,官司毋得阻當。

      這是官方認可漕運官軍可以附載私貨的開始。

      從這天開始,漕軍每每突破朝廷所規定的附載私貨數量限制,並且還會附搭客商的貨物。

      隨著私貨攜帶量的增大,漕運官軍開始向商人轉變,而軍隊的身份,更是給了他們夾帶私貨的便利。

      手中拿著趙於逵的奏本,再三翻看,朱由校突然睜大了眼睛,轉頭對劉時敏道。

      「讓錦衣衛派人,去給朕查一查前任漕運總督李三才,看看他家的家財有多少。」

      聽到皇帝的話,劉時敏抬頭看了皇帝一眼後,走出了大殿。

      「奴婢領旨。」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醫仙神荒龍帝夜少的二婚新妻腹黑娘親帶球跑青蓮劍說
    無盡丹田異世界的美食家傾世絕寵:王妃,別惹火第一影后:重生之我是大極品透視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