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22章 丈量土地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22章 丈量土地字體大小: A+
     
      第122章 丈量土地

      如今的朱由校,恐怕是大明歷史上,除了太祖成祖外,剛登基時,權力最大的皇帝了。◆𝐆𝐨𝐨𝐠𝐥𝐞搜索◆

      後宮一沒皇后,二沒太后,僅有的鄭貴妃,還是個不受朝臣待見的。

      而前廷,同嘉靖相比,楊廷和以擁立之功,聚集了一大批文官,和想要一展心中抱負的嘉靖對著幹。雖然嘉靖最終處理了楊廷和,但終究是浪費了時間。

      而萬曆留下的大明雖然是個爛攤子,但朝堂台卻是乾淨,雖然有光宗的一通瞎提拔,但經過朱由校的幾次清理,留下的基本都是能聽的進去人話的。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如今的皇帝喜歡實幹之人,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外廷的風氣。

      不到兩日,一份關於賦稅上繳的考成法就送到了朱由校的桌子上。

      韓爌、周應秋、李汝華、張問達四人站在朱由校的桌案前。

      韓爌看著上面正翻看奏章的皇帝,小聲的說道。

      「陛下,重行考成法,臣等皆以為可,然這懲罰,是不是過重了?」

      「重嗎?朕覺得一點兒都不重,還輕了。」

      回了韓爌一句,朱由校又寫了一會兒後,才拿起天啟之寶在奏章上蓋印,而後交給劉時敏。

      「如今大明是個什麼情況,你們是知道的。若是再不以重典治吏,用不了多少年,朕恐怕要將自己掛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樹上了。」

      「。。。」

      對於皇帝的這話,四個人都沒敢吭聲。

      這話太不吉利了。

      「考成法暫時就以此施行吧。」

      示意將奏章還給韓爌,朱由校又轉頭看向張問達道。

      「張問達,都察院要盡職盡責,對於每旬、每月要做那些事要儘快列個章程出來,把大明如今各道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給朕弄清楚。而且朕不希望再看到有御史、給事中越權行事。」

      「臣謹遵聖訓。」

      聞言,張問達忙不迭的點頭道。

      「臣回去之後,就派人巡視各道。」

      「李愛卿,清查京畿地區田畝、人口之事,就由戶部牽頭,州縣官員執行,此事要儘快。」

      「臣遵旨。」

      聞言,李汝華拱手道。

      「臣與袁侍郎商議過後,打算丈量田畝,重訂地契,再造魚鱗冊。」

      「嗯,想法不錯。」

      聞言,朱由校點了點頭,這李汝華還是很有辦法的。

      「對於此事,都察院要派遣人監督,防止有人中飽私囊,強索小民田畝。」

      「臣遵旨。」

      聞言,張問達立刻就拱手道。

      這是直接給都察院的言官們安排任務了。

      揮手示意眾人離去,朱由校又拿起筆勾勾畫畫了起來。

      而隨著皇帝要清查京畿地區的田畝,京城再次熱鬧了起來。

      大明從來不是一個抱殘守缺的國度,這些人總能明著暗著,卡各種祖制的BUG。

      此時,明眼人都已經看出,大明到了非要變法的地步。

      在皇帝給京官實俸的情況下,各黨很容易就達成了一個共識——清查田畝勢在必行。

      大明的稅基在《優免新例》頒布後,已經被傷了,這稅基再不修補,恐怕大伙兒的俸祿拿不了多久,畢竟內帑銀不可能年年給外廷挪用。

      至於說,動了得利階級利益的問題,會不會鬧出民亂什麼的。

      只能說想多了。

      大明上下階級的通透程度,和儒學的普及,非常容易培養出高道德水平的愣頭青,越年輕,越是氣盛。

      光是給官員張俸、足俸兩件事,就足夠拉攏一批愣頭青到皇帝這邊了。

      畢竟,能從朝廷那兒拿到足夠的俸祿,誰會想要硬扛著負罪感去貪污受賄呢?

      貪污受賄的,那一般都是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的老油條。

      而隨著討論的繼續,關於加稅的事,也被提了出來。

      結果就是,現在不止是東林和齊楚浙諸黨在爭論了,而是各黨內部就先爭論了起來。

      就單說東林黨,以葉向高為首的部分人,反對加田稅,贊同收礦稅(由朝廷收,不是由宮裡)。

      而以韓爌、張問達為首的一部分人,則是反對加增商稅、礦稅,主張加大田稅。

      朱由校住在南海子裡,每日操閱兩衛,同時冷眼旁觀著京城的風雲變化。

      京中的諸黨爭論,朱由校並沒有選擇去理會。

      還是那句話,當皇帝強勢的時候,黨爭很容易就能消弭下去。

      商鞅變法,很多人都知道徙木立信的故事。

      但真正奠定了商鞅變法基礎的,是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後來的秦惠文王嬴駟犯禁,其師首傅公子虔,右傅公孫賈被刺字。

      而反例,則是差點兒讓宋朝雄起的王安石變法。

      以王安石為首的元祐黨人,和以司馬光為首的元豐黨人,從宋神宗斗到宋哲宗。

      雙方不是今天我全盤否定你,就是你明天全盤否定我。

      先是元豐黨人碑,後是元祐黨人碑。

      然後,蘇軾這個荔枝派就被人當成皮球,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宋徽宗上台,通過蔡京這個沒節操的,用一個「元祐黨籍碑」,才算是結束了這場黨爭。

      然而,當蔡京垂垂老矣,關於聯金滅遼又一次在朝堂上掀起了黨爭。

      同時,黨爭或者說文官爭鬥還會導致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文官的節操,越來越低。

      以宋末為例,越爭越是沒節操。

      如果說,范仲淹、富弼時期,北宋的文官士大夫節操還能有八十分。

      那麼王安石、韓琦、文彥博時期就剩下個及格分了。

      而新舊黨爭最為激烈時期,士大夫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越過及格線,不斷的刷新著節操的底線。

      等到宣和、靖康乃至於趙九妹時期,李綱的遭遇和秦檜、杜充的行為告訴我們,不是負數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大明。

      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而決定是群是黨的因素,則是利。

      因利而聚,利盡則散。

      對於如何解決黨爭,朱由校選擇親自下場,捏住這些人的脖子,物理禁言,然後告訴這些人,幹事兒的留下,不幹事兒的滾蛋。

      皇帝眼裡,沒有所謂忠奸賢佞。

      只有能幹事兒的和不能幹事兒的。

      無所謂東林還是閹黨,亦或者其他的什麼玩意兒。

      就像是清濁之辯中的那句歌詞一樣。

      武則天看重狄仁傑,但也沒放棄來俊臣。

      嘉靖用海瑞,但卻重用嚴嵩。

      都是一個道理。

      無所謂這黨那黨。

      (本章完)

      

    ADVERTISEMENT


    上一頁 ←    → 下一頁

    極品小農場放開那個女巫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
    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