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144章 新書讀者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 第144章 新書讀者字體大小: A+
     
      第144章 新書讀者

      袁無涯看完書之後頭疼良久,實話實說,讀的非常累,但是卻忍不住翻開書繼續讀下去。●𝑮𝒐𝒐𝒈𝒍𝒆搜索●

      讀了一下午書之後,袁無涯合上書頁趁著天色還沒晚,就連忙出門去往書種堂。

      他很明確的感覺到王文龍又寫了一本天下奇書,甚至比《葡萄牙國史》更加厲害,卻是要馬上去書坊中讓校勘先生連夜趕工將這本書的書本排出來。

      越快越好。

      ……

      時間來到萬曆二十八年七月中旬,西南終於傳來捷報。

      播州這場大戰從二月開打,歷時四個多月終於結束。

      因為李化龍的周密準備,所以全程有驚無險。

      李化龍一開始的政策就是安撫其餘勢力,剿滅楊應龍。

      隨著李化龍的幾路大軍節節勝利,楊應龍也搞過假投降這一招,但是明軍根本不受降。

      楊應龍讓自家婦女在土城上跪拜痛哭,誠心投降也不被接受。

      甚至最後用出謊報楊應龍服毒自盡拖延時間的辦法同樣沒有絲毫作用。

      八路官軍陸續到達,斷絕了楊應龍的柴草和水源,將楊應龍團團圍困在他的老巢海龍囤。

      面對堅固的城牆明軍也沒有什麼花招可玩了。

      這時正逢李化龍的父親去世,萬曆親降聖旨要求李化龍身穿白衣頭戴孝帽、光腳麻鞋指揮作戰。

      此時貴州也進入雨季,陰雨綿綿,持續不晴,明軍和播州叛軍在泥水間展開最後的絞殺。

      在多山的地形之中,本來火炮就難以使用。加上陰雨連綿,乾脆連火槍也成了擺設。

      雙方只能在泥濘之中奔波苦戰。

      偷襲反偷襲,包圍反包圍,持續四十多日,全都死傷無算。

      打到後來,大將劉綎、總兵官陳璘、吳廣這些高級將領都親自帶領士兵做先登。

      明軍一個點一個點的拔掉海龍囤的堡壘,最終於六月初六攻破海龍囤大城,城破時楊應龍和妻妾自殺,其子楊朝棟和楊兆龍等百餘族人被俘獲。

      六月二十八日,播州之亂徹底平息的捷報終於從前線後送。

      而與此同時,朝廷之中也已是一片混亂。

      這年的天氣實在是太惡劣了。

      為了平息天怨,萬曆再次稍作讓步,先是免除了京師的牙稅,接著又宣布停止今秋的死刑。

      然後面對文官的尚書萬曆又宣布一個新聞:宣布一件事,慈慶宮建好了!

      文官再次得到安慰,因為慈慶宮是太子所居,房子建好了,似乎朱常洛成為太子的日子就又進了一步。

      然後大家更猛的上書。

      連同王文龍的那篇文告一起,紛紛朝議湧向萬曆。

      大家高興的感覺皇帝能退第一步就能退第二步。

      萬曆十分頭疼,好在這種事情他經歷的多了,索性將政事一丟,回到後宮躲清靜。

      他知道自己做出這麼多讓步,足夠大臣們高興一陣了。

      ……

      蘇州長洲,湯家巷。

      一處六進的大宅院坐落在濃蔭之中。

      宅子十分安靜,若是有人從外而過,說不定會以為此地已然廢棄。卻不知這裡居住著一個真正大人物。

      九月的天氣,暑熱非常,頂著大太陽家中的僕人急急忙忙跑進院子:「老爺,那王建陽的新書給買來了。」

      聞言,一個六七十歲的老者從屋中走出來:「快拿來我看。」

      老僕連忙將書本遞給他,老者隨便翻看了兩眼,看看上面《國富論》的書名吩咐說道:「屋裡悶熱,給我到葡萄架下擺張桌椅,再上一盞清茶。」

      僕人連忙去了,又有小廝上來給老者寬衣。

      這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前首輔申時行,今年已然六十五歲,居家告老九年。

      申時行面容清癯,但看起來氣色倒是不錯。

      他明顯是個守禮性格,這麼大熱的天氣里居然還穿著一身長服,雖然用了透氣的面料,但是這衣服再輕,連腿帶袖的罩著依舊讓人一看就要發出汗來。

      一直走到裡屋,肯定沒有外人,申時行才依照禮數脫下寬袍。

      袍子裡頭穿了一件百竹絲衣,這種衣服是用竹子的小枝穿成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夏天時貼身穿著,竹子能將外罩的衣服和身體之間隔開一層透氣的間隔,貼身穿了之後,外頭再穿大衣服就能少些悶熱,效果和涼蓆差不多,但是製作非常繁瑣,就這麼一件衣服至少能賣一兩銀子。

      此時還有更豪奢的珍珠衫也是同樣效果,不過價錢更高。

      申時行身上這一件百竹衣通體碧黃,雖然是竹子所致,但看其工藝之精美程度,只怕比珍珠衫還要金貴。

      脫下百竹衣換了一件半袖,申時行打著蒲扇,模樣從原本的大儒一變為一個街頭常見的富家老頭。

      後院的葡萄架下已經擺下清茶竹椅,申時行便坐到椅子上,拿起書種堂剛剛印出的《國富論》翻開。

      在讀了《葡萄牙國史》之後申時行就關注起王文龍來。

      作為前內閣首輔,申時行一眼就能看出《葡萄牙國史》之中的很多記載都寫在點上,足以顯現王文龍是個知輕重懂進退的人。

      所以一聽說王文龍又有新作要面市,他就讓自家僕人去找袁無涯定書。

      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狀元,之後又在翰林院掌修國史數年,治學極其嚴謹,他如今雖已六十幾歲,但頭腦依舊比旁人靈活許多。

      袁無涯看著頭痛的《國富論》對申時行來說並沒什麼閱讀難度。

      他很快就沉浸於書籍中的世界。

      王文龍先用福建德化的瓷器生產,討論了勞動分工和生產力的關係,又借用泉州的海絲生產指出市場範圍大小對勞動分工的影響。

      《國富論》上半卷足有三冊,一天是看不完的,申時行只讀了一冊書便已經到了中午。

      放下書籍,申時行臉上萬分驚喜。

      在這本書中他看到了許多新鮮觀點。

      比如王文龍認為交換有互利性,通過分工與交換,交易雙方都能得到好處:

      一個農民手上有糧食,但是需要布匹,一個織戶手上有布匹,但是需要糧食。

      雙方互相交換,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物資。

      此時人往往以為交易雙方之中只有賣家才會從交易中獲利,因為買家付錢,賣家賺錢。

      但實際上王文龍利用上面的例子指出:農民不精於織布,織戶也不善於種糧。

      農民用於交換布匹的糧食也許只需要幾天的耕種即可得到,但是他沒有適合的機器,想要自己生產用所付出的糧食所交換回來的布匹可能需要忙碌上小半個月。

      王文龍指出若不如此,交換根本不會發生,因為農民如果自己織布合算肯定會選擇自己去織布而不會去買。

      織戶換糧食也是一樣道理。

      所以王文龍證明商業交換並非一個賣家坑買家的過程,而是互惠互利的。交換結果是雙方都能得到比自己付出的更多的東西。

      (本章完)

      

    ADVERTISEMENT


    上一頁 ←    → 下一頁

    冷婚狂愛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
    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魔禁之萬物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