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武俠仙俠 »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 第173章 消息傳回大梁,朝堂震驚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 - 第173章 消息傳回大梁,朝堂震驚了字體大小: A+
     
      第173章 消息傳回大梁,朝堂震驚了

      吳起等人守在城外,屏住呼吸,靜等消息,預料中的戰鬥與求救並沒有發生。【,google搜尋】

      約一炷香的功夫後,進入河西城中的十人小隊完好無損地歸隊。

      為首的魏武卒回復道:「回稟將軍,河西城趙軍已經盡數撤離,並沒有發現趙軍的蹤跡。」

      吳起皺眉,片刻後決定道:「進城!」

      魏武卒人浩浩蕩蕩進入河西城中,發現整座河西城,空空蕩蕩,顯得異常荒涼。

      河西城不說是座大城,但到底還是一座有六七萬人的城邑,就算遭遇戰禍也不至於到這種程度。

      其他人呢?

      吳起直奔入河西城中的縣衙,發現門口吊著幾具男性屍體。

      看他們的打扮應該是河西城的官署。

      對此吳起並沒有意外之色,臉色平靜無波。

      打仗死人,對他而言實在是稀鬆平常。

      就算是他攻下趙國城邑,要是城中有趙國官員不配合的話,他也會殺雞儆猴。

      吳起走進縣衙中,發現裡面還有很多趙軍活動的痕跡。

      身邊有其他的將領大聲喊道:「縣衙中可有人?出來回話。」

      他的聲音在偌大的縣衙中迴蕩著,沒有任何回應。

      那將領正欲張口再喊,卻被一旁吳起攔下:「不要白費力氣了,不會有人回你,都去搜一搜。」

      身邊的眾人開始四處翻弄。

      縣衙後的水缸上木蓋微動,露出一雙眼睛,小心翼翼地朝外打量。

      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音。

      但是他的輕微的動作被已是先天境吳起所捕捉。

      吳起走到水缸旁邊。

      其他部下也意識到了水缸中可能有問題,紛紛圍了上來。

      在吳起的注視下,有將領猛得將水缸上的木蓋掀開。

      「不要殺我,不要殺我!」

      水缸中藏著一個蓬頭垢面的男子,後者如驚弓之鳥,惶恐不安。

      吳起麾下一把就他揪了出來:「你到底是誰,在這兒鬼鬼祟祟。」

      「軍爺……小人,小人是這裡的廚子……」

      吳起問道:「河西城中的人呢?」

      「男人都被趙軍抓走了。」男子惶恐地說道:「河西城中的現在都只剩下老弱病殘和婦人。」

      趙軍竟然將河西城中的壯年勞動力全部擄走了?

      有將領想要確認,該用恐嚇的語氣喝道:「那你呢,你怎麼沒有被帶走?」

      「軍爺冤枉。」男子皺巴巴的臉,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我是跛子。他們見我腿腳不便,才沒有把我帶走,我要是能好好走路,他們肯定也把我擄到河對岸去了。」

      「將軍大人,這是不是說明趙軍被我們打怕了,撈一筆便走了?」有下屬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吳起搖了搖頭說道:「恰恰相反,我倒是覺得趙軍並沒有放棄要占據穎郡的目的。若真是要退兵的話,他們應該會選擇屠城搶掠,那才是撈一筆就走的心態。」

      「只擄走了青壯年男子,說明他們反而是想要積聚力量,要重整軍備。現在經過晉陰一戰之後,趙軍對我們已經心生警惕,李幕善守,我們想要再這般建立奇功沒那麼容易了。」

      「將軍,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

      「如果不出我所料,現在趙軍已經退回河東,正在整頓大軍。」吳起走到縣衙的位置上,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你先派斥候,調查一二,等探明敵軍具體動向,我再做決定。」

      「是,將軍。」身旁禁軍出生的將領立馬答應了下來。

      吳起接著說道:「眼下晉陰一戰的軍功還是沒有兌現,今天就趁機發放掉吧。」

      身邊的將領一個個都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晉陰一戰,他們以少勝多,打得極為出色。

      得到的軍功幾乎可以讓全軍都升一級,一些頭目甚至可以連升三級。

      等到的願石、功法、銀兩都有不少。

      讓他們怎麼能不激動?

      他們這些士卒都是在刀口上舔血過生活,只注重於當下。

      要是吳起遲遲不兌現軍功的話,他們倒也不會多說什麼,但是心中肯定會有些牢騷不滿。

      體現在戰場上,戰鬥力會損失幾成則不好說了。

      實際上,不管趙軍在不在河西,吳起都會在今天論功行賞,計算軍功。

      軍功遲遲不兌現,士氣衰退倒還不致命,要是下面人心中對實現的軍功制產生了質疑,那才麻煩。

      關於這點,早在今日的出發的時候,他已經早跟趙弘明溝通過。

      等稍後一點時間,他做好準備,趙弘明便會親押糧草和兵餉來此論功行賞。

      ……

      同一時刻,遠在五百里之外的大梁。

      魏國皇宮,乾清宮。

      建安皇帝趙傭煦得到了趙國李幕不宣而戰,打算偷襲攻打穎郡的消息。

      「蘆宗輝他是想幹什麼,是想造反嗎?還有蒲元清,作為穎郡郡尉,竟不在穎郡守護城池,一直與蘆宗輝走在一起,又是想要幹嘛?啊!」

      他一臉陰沉看向跪在地上的一排魏國大臣,大發雷霆。

      建安皇帝趙傭煦通過皇城司已經知曉,最近一段時間,身為東軍的大將並沒有積極布防,而是一直「磨洋工」,遲遲不發兵。

      從軍中的暗子傳回的消息來看,蘆宗輝是想借李幕發兵的契機,打他給武王十萬兵甲的消息。

      這怎麼能讓他不生氣?

      簡直是豈有此理。

      「臣等無能,未能替陛下分憂,還望陛下恕罪。」中書右丞蕭伯齡跪在地上,率先請罪。

      緊隨他之後,中書左丞洪道文、兵部尚書兼少保於和正、工部尚書陳謀等全都跪在地上齊呼:「臣等無能,未能替陛下分憂,還望陛下恕罪。」

      建安皇帝趙傭煦聽到這個更是怒火中燒,怒聲道:「恕罪,恕罪,除了讓朕恕罪,你們還能如何?」

      被怒火衝上頭的趙傭煦就像是一頭野獸,失去了部分理智。

      「當初你們建議朕,讓三邊之地的武學勢力滿兩年即可自留願石,現在倒好,這些邊境翅膀硬了,難道是想要朕重蹈周王室的覆轍嗎?你們這些逆臣。」

      就算沒有武道力量的威壓,建安皇帝的怒意也讓乾清宮的氣氛變得格外壓抑、沉悶。

      在座的大臣們都清楚地記得,這條詔令乃是建安皇帝同意後才對外發布。

      只是大家沒有想到東路發展有些超過他們的預期。

      現在東路因為這條詔令而減弱了朝廷的力量,建安皇帝顯然不想承擔這樣的過錯。

      「都是臣等的罪過,還請陛下責罰,」

      蕭伯齡與洪道文等臣子跟隨建安皇帝多年,也知道他的脾性,乃是一個好面子的,但同時也是知道眼前這個皇帝懂得事情輕重緩急,心中有一桿秤。

      若是自己有責任,他們只要給一個台階的話,老實認錯,建安皇帝就會把這事揭過。

      要是非要給他「明辨是非對錯」的話,那麼輕則辭官,重則有性命之虞。

      在做都是人精,不會做那種蠢事。

      果不其然,就在蕭伯齡與洪道文等臣子「承認錯誤」之後,建安皇帝趙傭煦的語氣明顯變得緩和了許多。

      「哼,想要責罰還不簡單?你們身為臣子可不是只會讓朕責罰,是要替朕出主意!」

      建安皇帝語氣稍緩道:「這次前線來報,趙國李幕親率十八萬大軍。趙國乃是人口大國,這肯定不是上限之數。」

      「你們都清楚,穎郡一旦失守意味著什麼。」

      「在穎郡背後有魏國糧倉之稱的河原郡,要是穎郡被趙國奪去,河原郡怕是不保,最好的狀態怕也是失去三分一,趙國這次明顯是有備而來。」

      「要是祖宗交給朕的江山毀在朕的手裡,朕又有何臉面去見大魏國的列祖列宗?」

      建安皇帝說得乃是句句屬實。

      實際上他這還是說輕了的。

      因為穎郡雖是邊荒之地,但地理位置易守難攻,是個險要之地,乃是魏國的東大門。

      這樣的位置放在別人手中,他顯然是不放心的。

      武王趙弘明有龍脈加身,是有大氣運的人,同時又是武道天才,跟其皇子不一樣,不會那麼容易遭厄隕落。

      於是他以往一直存於腦海中的想法便可落實。

      在他的打算中,他將穎郡變為武王的封地,依靠武王的能力將這塊險要之地牢牢把握在王族的手中。

      等遇到戰事的時候,位於穎郡附近的東軍及時支援,相互拱衛,如此就能確保魏國在東線,抵禦齊國、趙國。

      可是沒想到,現在東軍蘆宗輝在三國伐魏公布的詔令後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面臨趙國大敵還只顧眼前。

      這是公然挑戰朝廷,偏偏朝廷還無可奈何,能夠制衡他的手段並沒有多少。

      讓本就脆弱而敏感的朝廷與地方關係擺到了台面來,也讓魏國王族對邊境脆弱的掌控也一併擺了出來。

      其實這倒也罷了。

      畢竟只是魏國內部的矛盾。

      為了大局,只要不是太難看,能夠維持邊境的安穩,建安皇帝也願意繼續安撫,甚至願意答應東軍蘆宗輝的部分條件。

      可是穎郡武王趙弘明才剛就藩半年,手上也只有三萬之軍。

      面對趙國十八萬大軍,幾乎沒有任何的機會,那是必敗的局面。

      事情已經危如累卵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東軍蘆宗輝還想著自己的小算盤。

      建安皇帝哪裡還能受得了?

      他能不憤怒嗎?

      乾清宮中的諸多大臣齊齊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大殿上沉悶的氣氛,愈發壓抑。

      就連站在身邊的掌印太監馮大寶也都忍不住後背滲出一層冷汗。

      身邊這個皇帝,是真的會在大殿中殺人的。

      建安皇帝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下心中的怒意說道:「岑修將軍還在路上,儘快讓他的趕到穎郡,協助武王。然後東軍的蘆宗輝不能繼續待在東軍了,你們看下,挑一個合適的由頭,讓他乖乖交出兵權吧,後續讓岑修接防。」

      大臣們皺緊眉頭。

      建安皇帝趙傭煦要做的事真的不簡單。

      既然蘆宗輝已經起了異心,想要乖乖交出東軍的大權,怕是比登天還難。

      皇權勢弱,他們又不能扣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上去。

      這樣搞不好還會徹底逼反蘆宗輝。

      乾清宮中的大臣們一個個都是愁眉苦臉。

      「報!穎郡有重大軍情。」

      就在這時,宮殿外有皇城司的人傳來重要情報。

      一聽是穎郡的情報,宮殿中的眾多大臣全部抬頭,齊刷刷的看了過去。

      建安皇帝趙傭煦更是從龍座上站了起來:「快報,是什麼消息。」

      皇城司的人喘息著道:「回陛下……李幕在前日已經率領十八萬大軍攻下了河西城,下官走的時候,李幕已經帶兵攻向晉陰了。」

      「什麼?」建安皇帝趙傭煦急忙追問道:「我方呢,東軍有何動向?」

      「東軍沒有任何出兵的跡象,面對趙軍的只有武王殿下的三萬魏武卒。」

      聽到這個消息,建安皇帝緩緩坐回了龍椅上,表情凝重。

      不僅是他,其他大臣聽到消息也都沉默了,不再說話。

      三萬對十八萬大軍,如此懸殊的兵力差距,怕是需要造化境的武夫存在才能彌補一二。

      更別說,建安皇帝知道這三萬大軍,不過是武王趙弘明才組建的軍隊而已,從未上過戰場,那是戰場新兵。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考慮,武王趙弘明極有可能大敗,而穎郡也極有可能失守。

      建安皇帝趙傭煦咬牙切齒道:「不管蘆宗輝反也好,不反也好,穎郡失守就是他的死期,朕會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

      兵部尚書兼少保於和正抱拳說道:「陛下,事已至此,我等應該緊急籌備大軍,若東軍確定有了反骨,那麼穎郡難守,在趙軍攻下穎郡之前,我們或許還有些機會,不然的話等到穎郡那邊局勢糜爛,我們想要做回應也來不及了。」

      「如你所說,既然晉陰之戰是發生於昨天,就算一天一城,也要十來天的時間,我們還有些機會。」建安皇帝趙傭煦命令道:「爾等,速速調軍,以岑將軍為統帥,儘可能阻擊趙軍。」

      「馮大伴,現在穎郡若有任何消息儘快傳來,朕就坐在著大殿中等。」

      「奴才遵命。」

      一瞬間,整個乾清宮忙得不可開交。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乾清宮中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所有人一邊緊急處理各項要物,一邊都憂心忡忡。

      等到下午之時,皇宮外有一匹快馬沖入皇宮。

      「五百里加急!速速閃開。」

      「報!穎郡最新戰報。」

      殿外一聲急報讓建安皇帝渾身一震,他擔心又是不好的戰報。

      「速速召見!」

      建安皇帝認出,來人是武王趙弘明身邊的禁衛,他急不可耐地問道:「穎郡戰況如何,武王可安全?」

      禁衛氣喘如牛道:「回稟陛下……贏了……」

      「什麼贏了?」

      禁衛努力平息了一下呼吸,快速道:「我方三萬魏武卒大破趙國十八萬大軍……我方大獲全勝……武王殿下贏了……殿下特地讓我連夜趕回,匯報此消息……」

      「什麼?」

      聽到這個消息,朝堂上下,滿朝官員無不震驚。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諸界末日在線獨家婚寵:老婆送上門我的女友是聲優極品修真邪少斬龍
    都市極品醫神六零小甜媳重生棄女當自強武俠世界大穿越抗日之川軍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