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二嫁太子»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利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二嫁太子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利用字體大小: A+
     
      這次旱災今上依照慣例去祈雨,他在宮裡的用度也相應的減半,原本今上就甚是節儉,這次用度又減半,就顯得寒酸一些了。

      秦皇后也把自己的用度減半,後宮其他妃嬪看到帝後都把用度減半了自然她們也就不敢再奢侈了。

      就在旱災愈演愈烈的時候貝州發生了叛亂。

      貝州屬河北路管轄,而河北路那是跟契丹接壤的。

      貝州的叛亂來勢洶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波及周遭的好幾個州縣,整個河北路人心惶惶。

      今上自親政以來這是面臨的第三次叛亂,第一次是十多年前的沂州叛亂,半年的時間才煙消雲散。

      第二次則是七八年前的焦趾儂智高叛亂,很快就占領了整個嶺南地區指地荊湘。

      這次貝州叛亂是第三次。

      雖然前兩次叛亂都很快被平滅了,但終究叛亂對朝廷和百姓而言都是莫大的災難。

      這次貝州叛亂今上和朝臣們自然不敢小覷。

      今上再垂拱殿於富樞密使等重臣商議一番後制定了相應的平叛計劃。

      首先朝廷先派了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率一支精銳部隊去往貝州,這位被選派去平叛的將領叫明忠,他曾在西北多年,於野蠻的党項人不止一次的上場廝殺,算是戰鬥經驗很足的。

      接著又派樞密副使曹洪趕往河北路,任河北路都部署。

      安排好了這一切後今上微微鬆了口氣。

      先是有天災,接著就是叛亂。

      大臣們除了勸諫今上戒奢靡之風外就是勸諫他早立太子。

      太子乃國之根本,官家登基數載,膝下子嗣頗豐,皇長子寬厚仁和,當國本早立。

      國本立自天下安。

      言官們,重臣們紛紛上奏疏請立太子,仿佛只要是立了太子天就不旱了,貝州的叛賊就能放下武器,像朝廷歸附似的。

      「母妃,您覺得父皇會因為大臣們的頻頻奏請而下定決心立我為儲君嗎?」端王總覺得宸妃比自己更了解父皇,故此他對於君心拿捏不准故此就來請教宸妃。

      待宸妃思量須臾後才開口;「這次不管結果如何你都要給我沉住氣,你父皇既然不希望你當太子他自然巴不得這會兒你出點兒甚么蛾子呢,你父皇既然已經讓宗昌去御書房伺候了自然是不得不下決心立你為儲君,但因為不足夠喜歡你,信任你,故此才遲遲猶豫。」

      端王道;「母妃寬心,孩兒自會安分守己絕對不給旁人留下任何把柄去做文章的。宗昌自去御書房伺候筆墨有些時日了,聽王妃說這孩子的功課比過去進步了甚多,看來父皇是提點了他不少。」

      大臣們利用天災和叛亂頻頻請立太子今上實在是被他們吵的腦仁疼。

      散朝後他就直接到了秦皇后處。

      秦皇后知曉今上散朝就過來了就忙親自奉茶;「妾知道官家必肚子餓的慌,您先喝口茶吃口點心妾這就去小廚房給官家弄幾個小菜來。」

      今上微微頷首。

      功夫不大秦皇后就端上來兩樣端上來;「讓官家等急了。」

      今上望著面前那幾樣精緻的小菜頓時眉開眼笑;「能吃上卿卿親手做的菜餚讓朕多等些功夫也無妨。」

      說著今上就拿起了面前的烏木筷子。

      「官家可是在怪妾懶怠了?」秦皇后嗔問道。

      今上呵呵笑道;「朕可沒有那個意思,是皇后你多心了。」

      秦皇后看到今上的眉頭開始慢慢舒展開來她也就稍微放心一些了。

      待今上用晚膳秦皇后才小心翼翼的提及朝堂之事;「妾雖然久居深宮,但也知道外頭發生了什麼,官家近來總是煩心必是因為旱災還有貝州叛亂,而朝臣們在這個時候非得請立太子讓您煩心加倍。妾知道自己不該干政,但妾看到官家最近心力交瘁甚是心疼,對朝臣們而言您是他們的官家,是大宋之主,可對妾而言您就是我的夫君,身為妻子看到夫君勞心勞神的就想為夫君分憂解勞,可偏偏這憂這勞是我這個妻子無能為力的。」

      秦皇后的關切亦潤物細無聲一般讓今上滿心慢慢的開始柔軟濕潤起來;「朕知道卿卿希望老三當儲君,可是若朕要執意立老三那必會爆發一場疾風驟雨,而娉婷的命格和能為讓朕不得不忌憚,朕不希望大宋再出第二個劉太后。端王雖資質平平,但宗昌是個有造化的,而端王妃富氏也有母儀天下之風。」

      雖然今上清楚妙音有皇后命格,可他還是想要搏一把,端王長子宗昌的出色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秦皇后知道今上是下決心要立端王為儲君了;「官家既然已經考慮好了,那這件事早一些塵埃落定也好讓朝臣和天下人放心。妾是盼著老三當太子,可他終究非嫡非長,的確宗昌是個有出息的孩子,論母儀天下的資格音兒不及富嫣然。」

      不到最後一刻秦皇后自然是不可能死心的,但她絕對不會要今上看出她的那份貪念來。

      隔日,秦皇后就傳妙音入宮。

      妙音入宮把小石頭和二郎一起帶了來。

      已經兩歲多的小石頭走路說話都相當靈便了,遠遠的就喊皇祖母,而且有模有樣的給秦皇后行大禮。

      秦皇后愛憐的抱起小石頭親了親,然後又把二郎抱過來親了了幾口。

      兄弟倆開始的時候很像,但二郎張開了後就跟哥哥有些些差距。

      二郎越發的秀氣精緻了,五官如畫,皮膚白皙細膩,比小女孩兒看著還要嬌嫩,漂亮。

      旋即,乳母就抱著二郎領著小石頭隨紅藥去了偏殿安置。

      「音兒,你父皇下決心要立端王為儲君了。」秦皇后一臉平靜道。

      得知這個消息妙音的反應和秦皇后的臉色是一樣的;「既然端王是眾望所歸的太子,那他早入主東宮父皇也就早一天不用被大臣們反覆呱噪了。」

      秦皇后;「我這些不明白你父皇繆你該知道你有皇后命格為何還執意逆天而行呢?」

      妙音微微輕笑了一聲道;「父皇終究還是不相信母后的,他覺得這一切都是母后和秦家的手筆。母后,您別忘了,父皇和您先是君臣,然後才是夫妻。秦家不可能出第二位皇后,自然父皇會聯想到我身上所謂的皇后命格就是母后您和秦家人捏造出來的,當初父皇表示出我選擇哪為皇子為夫婿就立哪為皇子為儲君,不過是為了抬舉壽王罷了,因為打小我就跟壽王玩兒的好,父皇覺得我大了後自然也願意繼續同壽王一起了。當我和壽王不再親近的時候父皇自然也就沒有意原要我嫁給壽王,當初我中了蠱毒您說我的皇后命格是假期的,是母親和林老夫人捏造的,這正和父皇的心意,父皇便順水推舟把我許給了他並不喜歡的而且最沒有機會當儲君的皇三子。」

      雖然秦皇后聰慧通透,可有些事她終究因為再局中自然不如妙音這個旁觀者看的更清楚明白的。

      她這大半生的芳華都給了坐在龍椅上的這個男人,她早已經把自己的整顆心都淪陷其中,從而失去了很多最基本的判斷。

      她可以算計寵愛,平衡妃嬪,但她終究還是看不透她和那個男人之間恩愛和諧表面之下的殘酷表象。

      無情最是帝王家。

      哪怕今上再寬厚仁慈,可他終究還是個帝王,身為帝王若想坐在那個位置穩穩噹噹的自然就部能太兒女情長。

      妙音適才這番話仿佛一下自戳中了秦皇后心底最深處那塊最柔軟敏感的地方,她只覺得心微微一疼;「音兒,沒想到這件事你竟然看的如此通透,我自認為聰明卻終究還是糊塗了。」

      秦皇后的聲音有些幽幽的,透著些許惆悵和哀傷。

      妙音坐到秦皇后身邊然後握住她略顯冰涼的手安慰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母后並不糊塗,您比後宮裡任何人都通透,不過終究您是在用一顆赤子之心再對待自己枕邊人。父皇如此做也無錯,畢竟他是大宋天子,坐在那個位置上就沒有兒女情長的資格。本朝嚴令外戚干政,外戚勢大,若我成了大宋未來的皇后自然秦家的富貴還會延續,秦家在朝中的影響力自然是日漸深遠,哪怕外祖父和舅舅再低調,再安分守己,但誰又能保證秦家後一代人還會這般低調安分呢?三哥愛重我,這些年我在開封作了許多拋頭露面的事,父皇能不忌憚嗎?我們如今唯一要做的就是繼續低調,安分守己,姑且讓端王快活一陣子。」

      「若是端王壞了事你父皇還不願意立三郎當如何?」秦皇后想既然今上不想妙音做皇后,忌憚秦家,那端王壞了事,他也未必願意抬舉趙元佑,他若一意孤行從年紀偏小的六七皇子裡頭選擇呢?

      四皇子和五皇子因為母親德妃是異族人,自然是沒有資格被選為儲君的。

      大宋的儲君可以母親身份卑微,但必須得血統純正。

      面對秦皇后的擔心妙音卻不以為然;「若端王壞了事,那三哥就成了父皇的長子,就算父皇不願意立他,自然朝臣們也要扶三哥坐上那個位置,到時候秦家自然得先退讓,這些外祖父和舅舅早就做好應對的準備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燃全知全能者超品醫仙長寧帝軍邪王寵上癮:愛妃,快來
    最強贅婿大帝好色嬸子電影世界大盜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