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 第96章 陳迎德建,傳為典故耳!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 - 第96章 陳迎德建,傳為典故耳!字體大小: A+
     
      第96章 陳迎德建,傳為典故耳!

      我陳群,自幼修習武藝,曾行走遊俠,尋師訪友。(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殺過不少兇惡之徒,身負不俗武藝,在鄉里難逢敵手。

      氣力,亦是自問有超凡之能,尋常大力士二三人不可撼動我之力。

      當世之儒生,可不僅僅只是居家讀書、座談論道而已。

      哪個不是能仗劍天涯者。

      但是,我想掀起這案幾,卻絲毫掀不動,它就像被釘在了地上一樣,沉重得仿佛一座山。

      陳群又奮力的試了試,同時抬頭怒視張韓,他的臉肉眼可見的憋紅了,脖子爆出了根根經脈的輪廓。

      案幾離地了,然後又被摁在了地上,於是陳群不服,又奮力爆發,想要把案牘掀了。

      你們玩弄人心,那就誰也別想好!

      「喝!」

      「哈!」

      「嘿!」

      陳群低聲奮力,每次都是猛然掀起案腳離開地面,又被更大的氣力按下來。

      於是就變成了一副滑稽的景象,陳群好像身體扭曲一般,甚至保持著跪坐的姿勢立身而起,別紅了臉,一抽一抽的往上蛄蛹。

      過了不久,張韓嘆道:「你休息會兒吧,讓我這案幾也休息會。」

      張韓放開了案牘,陳群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仿佛看鬼神一樣的盯著張韓,喘道:「你,伱到底何人!?」

      「在下,曹營主簿,張伯常。」

      張伯常……陳群心中一凜,依稀記得這人的風評,貪財、好酒。心中並不是很欣賞,只覺得和當初荀彧推崇的所謂「奇才」戲志才一樣,才能不必懷疑,但行事放蕩不羈,不修禮儀,或許入不了師長之眼。

      當然,陳群也明白,這樣的人,欣賞者自會非常欣賞,不認同者敬而遠之。

      說白了就是性格尿不到一個壺裡。

      至於功績,好似是解決過屯田令,出身白丁,雖說名聲不算大,但提出屯田令至今也算解決了兗州、徐州這一兩年內的內治大計,甚至安置了當年降卒。

      算是人物。

      這年代消息閉塞,情報難以通行,陳群得到的情報不多,且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大多是關注名士、大戰的始末。

      而張韓的計策不是一道完整的奇計,或者說他在一場交戰時,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只負責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樣,就導致了收集情報的人無法得到完整的情報,也很難注意張韓此人在大戰之中的表現。

      若是要分優先級的話,收集張韓情報應該只能算做中等偏上。

      陳群不夠了解張韓,不過他現在了解了些許,這小子力氣大得驚人。

      「張伯常,我們無冤無仇,為何暗中算計我陳氏?!」陳群風度尚在,但話語之中已經充滿了鋒芒,的確有興師問罪的意思。

      他不認為曹操可以甩開潁川的士族,輕鬆的治理此地,畢竟百年來,整個潁川幾乎都是士族林立的繁榮地,百姓甚至更加信任他們。

      因為,至少長達八成的當地官吏,動是家族共推上去的,代表了士族的利益。

      他們的聲名的確很好,清譽百年也不是吹噓,不過那都是表面上彰顯出來的聲名。

      暗地裡的利益糾葛,很少有人會知道,有些事情的明爭暗搶,自然也不會公之於眾。

      假使有些事本來就見不得光,那麼露在地上的部分,就只能儘可能做得更加美好。

      所以別看陳氏有清譽,四族是仁義師長之名,但他們也是有刀的,一旦這潁川要脫離了掌控,也會想方設法的奪回來,手段不局限於扯後腿、暗殺、陽奉陰違……等等陰謀。

      當然,也有讓人不得不抉擇的陽謀,可這麼多年來,他們還未曾向非階層的白丁官吏低頭過。

      上任潁川太守的,要麼是士族之中令人敬仰的名士,這樣的人會與當地士族相處十分融洽,深受愛戴。

      如果有一任,屬白丁、寒門出身,也會很快得到拉攏,然後相處十分融洽,深受愛戴。

      今日張伯常一來,就擺了他們一道,這就是來者不善了。

      或許,曹操派的這一支先遣兵馬,就是要來給各大家族一個下馬威的。

      「此計怎麼會是害陳氏呢?」張韓眨了眨眼,表示滿臉錯愕,繼而爽朗的笑道:「我軍所到之處,向來都會開倉放糧,天下百姓流離失所,孤苦無依,潁川雖是大郡,但所來依舊是餓殍遍地,那些在外的山匪劫掠民居,搶劫過往商隊,致以當地治安不良,混亂不堪。」

      「如此,文遠在領軍到來之後,先除賊掃亂,是否是功績?」

      陳群不置可否,靜靜地看著張韓。

      這話他沒辦法反駁,因為張遼的確驅散了幾千山賊,並且斬殺上千,收降數千人。

      這的確是功績,不光可以震懾,也能振奮人心。

      至少,可以讓長社附近的治安變好。

      「那我們問陳氏,以及長社的各大家族要過一分軍糧和錢財嗎?」張韓笑著道。

      「沒有。」陳群如是回答,當然,要也是只有一點,家中五囤糧,那是應對族中出現重大變故,日後保命所用,絕不會隨意的用掉。

      除卻糧食之外,陳氏的宅邸、山地之中,還有數千私養的勇士,屬於家族之中的「私兵」,他們也都需要糧食,不奉朝廷號令之後,各地以武裝自衛,不只是說說而已,最大的改變就是,隨意打造軍備、購買戰馬這件事,可以直接號稱合理。

      若是在盛世時這麼幹,就會被視為造反,而現在已是亂世,誰能管得了他們呢?

      張韓又問道:「得功績之後,以我軍仁義之風,自然會安置降民、流民,開倉放糧,在此過程中,可又向你們士族要過一分糧食?」

      「沒有。」陳群嘆了口氣,無話可說。

      「現在軍中缺糧,還有半數百姓不得糧草供給,好不容易能活下來的希望被掐斷了,我們也無能為力,即便如此,又開口問你們要過糧食嗎?」

      陳群:「……」

      但你們把流民的胃口養大了!

      原本得一日糧,他們就已經滿足了,感恩戴德,但現在日日可領,又忽然斷掉,這是仁善嗎?這不是罪孽?!

      「若是此刻,陳氏再供給糧食,那自然立刻就能得到百姓歌功頌德,而後我們再大開屯民之路,就能長遠安定民心,讓流民一樣可以屯田存活。」

      「當然,陳氏若無心安置百姓,倒是也無妨。」

      陳群一笑,雙手拱起,卻站得筆直,深深地看了張韓一眼,道:「我陳群,受教了。」

      他辭別了堂上多人,但對誰都沒有好臉色,頂多就是和程昱躬了躬身而已,最終走到張遼面前,道:「將軍宅心仁厚,曹軍行大善之路,真乃英雄之師,我陳氏身為當地名族,累世清譽,不可坐看百姓流離失所,當贈將軍兩囤糧,以賑災予民。」

      「至於屯民之令,還請儘快施下。」

      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衙署。

      張遼、張韓等人對視了一眼,笑而不語。

      ……

      陳氏宗宅之內,陳群向其父回稟了今日之事。

      陳紀老邁,但精神矍鑠,身穿明黃色內服在床榻上躺著,聽完後翻身而起,陳群立刻找了外袍來給他披上,父子兩人都是面色凝重。

      但思索許久之後,陳紀卻率先笑了起來,樂呵呵的道:「這個後生,倒是有些意思。」

      「他還肯來見你,並且說了這番話,就是在招攬我陳氏。」

      「此法雖然下作,但就像這麼多年來許多事一樣,下作都是暗地裡知曉,在百姓眼裡只會看到一件事。」

      陳群想了想,立即作答:「父親說得是,百姓只會看到我們陳氏慷慨解囊,接納愛戴曹軍。」

      「不錯,」陳紀微微點頭,讚許的抬眼看向兒子:「長文,你做得很對,這五囤糧意義極其重大,若是隨意取用反倒浪費,此時雪中送炭,正好。」

      「唉……」陳紀聲音渾濁的嘆了口氣,雙眸射出一股精芒,接著道:「長治久安,並非是以兵鋒懾於外,而且要修於內,向內使民安置,向外有兵鋒守境,再重法典,倡孝廉、興仁義,於是可得上下愛戴,致使境內無亂。」

      「若可如此,富貴不在於錢財,在於人心,人心齊,則自有富貴也。」

      陳群當即拱手鞠躬,面露慚愧之色,道:「父親,兒受教了。」

      陳紀拉了一把他的手,將之握在掌心,語重心長的道:「你們時常在一起論道、品評風雲人物,應知,曹操如今不僅兵馬逐漸強盛,且功蓋海內,不弱於二袁,其麾下能人異士亦不在少數。」

      「若一個人,能權衡兵道與仁道,我們便可稱之為當世英豪,而曹操、袁紹,顯然都是佼佼者。」

      「難能可貴的是,曹孟德以閹宦之後起家,袁本初卻是四世三公之家,二者之路,略有不同。但,是逆流而起的更加難能可貴,還是善用其勢席捲山河者更為豪情,留有世人訴說……我們都是局中人,不可妄自評判,因為一切都還未曾定局。」

      「我意,陳氏可與曹操交好,他若是徵辟你,可為其出謀劃策。」

      曹操為兗州牧、德建將軍,雖然不能置官,但是可以征屬官,他一旦到達長社,肯定會來徵辟當地名士,若是以往,按照曹氏和士族的關係,肯定大多人都會逃走,他又只能在這裡大行唯才是舉。

      但現在,父親的一番話,打消了陳群的顧慮。

      「兒謹遵教誨。」

      罷了,既如此就順著那張伯常給的一根繩,向上攀爬。

      他正在思考時,陳紀又想起了什麼,「嘿嘿」的笑了起來,然後放聲而笑,輕撫鬍鬚,一隻手順著白須順到了尾端,笑得很是暢快。

      旁邊陳群不懂,就靜等父親笑完,再作解釋。

      俄頃,陳紀裂開嘴樂道:「長文,你明日打聽曹公大軍何時能到我長社。」

      「帶鄉里長者、族中賢能,盛湯載酒、鼓樂吹笙,在城外十里迎接曹公的兵馬,向天下昭告之,我長社苦等此明公久矣,迎仁義之師入城。」

      陳群頓時眼前一亮,到這時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時過境遷了。

      他們只知在家中品評人物、品味戰事勝負,雖有指點江山、慷慨陳詞之風貌,但卻忘記了,無論是敬佩還是討厭,他都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不被士族接納的閹宦之後了。

      他是人主曹操,他現在是,費亭侯,兗州牧、德建將軍。

      坐擁十萬大軍,沃野千里的明主,其軍乃是仁義之師,應當以此相迎才是,否則皆為不悅,自招禍端。

      需要主動親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們這些當地的士族。

      局勢易形了!

      ……

      陳氏贈糧,大發布告。

      同時衙署下令,沿用兗州、徐州極為出名的屯田令,將那些無主流民、無業男丁收為屯民。

      百姓擁戴,士族倡導。

      一時將長社周圍上萬無家可歸、為賊所擾的局勢一掃而空。

      在外的山匪盡皆來投,自願為屯民,或參軍入營,為曹軍立功得升。

      百姓儘是歡顏,在短時間內又有傳言四起,誇讚陳氏厚德。

      同時,駐於長社之軍,得到了軍糧囤積,又自陳留源源不斷運送軍糧,將此地當做了立足之根據。

      三日後。

      在行軍途中的曹操得知此報,在車攆中大悅,和同行的郭嘉道:「伯常這第一戰,頗為漂亮。」

      「陳氏欲簞食壺漿,以迎我師。」

      郭嘉聽聞,和曹操對視而笑,享受此前情。

      又兩日後。

      曹操大軍到達,果在長社外十里得見百姓列隊,長者為首。

      長社當地世族舉酒相迎,遠處鼓瑟吹笙,一派吉慶喜悅。

      曹操下馬而行,將酒灑於大地,祭奠當世英魂、憐苦亂世百姓。

      陳氏長者陳紀,因抱病在床不得來見,曹操親自至族地探望,送上名貴藥材,派遣自己的醫官為其診斷,兩人深談許久,一派祥和。

      當天之後,曹操表陳群為豫州別駕,讓他跟隨自己身旁行事。

      此表書即刻送往長安天子處,待長安知曉,如此等同於將曹軍進駐潁川的消息也先行告知。

      此後,陳迎德建的事,被傳為了一樁美談,在潁川逐漸蕩漾開去,士子、百姓、行走商販均知曉。

      這一樁美談甚至有成為日後典故的可能,流傳於世。

      故而,同為一流的潁陰,也能知曉此事。

      陳群自告奮勇,與張韓結伴同去潁陰,他們沿著潁水乘船而下,至潁陰路途,在船上飲酒時,張韓取出了荀彧所寫的一封書信,笑著遞給了陳群。

      而後道:「長文兄才幹、品性皆屬世間之珍,在下早就想結交,不過卻明白,想要結交,首先要拉你入伙。」

      「哈……」陳群啞然失笑,心裡還是有點苦悶。

      好一句「拉你入伙」,手段雖然讓人憋屈,但是看這結果,卻是無可挑剔,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

      有陳迎德建的典故在,陳氏又可有「大義」之名,躍然於眾族之上,清流也。

      大義為國,不拘小節。只要是為匡扶大漢者,不論以往如何,而今盡可迎奉,悉心輔佐,如此方為儒道大義,不落俗套。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第一神算:紈?顧少的獨家摯愛終極獵殺餘生皆是喜歡你AWM[絕地求生]
    王者榮耀之最強路人王邪風曲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影視世界旅行家特種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