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390章 為帝王者,收集何物?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390章 為帝王者,收集何物?字體大小: A+
     
      第390章 為帝王者,收集何物?

      隨著晨曦灑下,陳洛跟在宦者的身後,緩步踏入宮城。

      今日未有早朝,故而宮外鮮有車馬經過,如夜裡那般靜謐。

      待到步入宮內,陳洛僅見著數名去往前殿辦公的同僚,他們過來匆匆打個招呼時,見到前面引路的宦者,足以猜到大概的情況,當走岔路口處時,目光艷羨地回望陳洛的背影。

      走至未央宮前,引路的宦者回過頭來:「陳公,我先進殿去向陛下匯報一聲,您在這殿外先等片刻。」

      「好。」陳洛點頭應下,耐心地站在殿外,順便再組織了接下來的措辭。

      沒想到連一盞茶的時間都未到,那宦者便走了出來。

      他拱手恭敬道:「陳公,陛下喚您進去。」

      陳洛小步快走地踏上台階,殿門處有專門的宦者替他推開大門。

      剛一進殿,他便聽見劉徹的聲音從上首位置傳來,「伯玉,你這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啊,朕也是想見你了,不然該讓你多休息幾日才對。」

      「見過陛下。」陳洛先躬身行禮,接著笑說道,「一路上行程雖說顛簸,但我完成了賑災之事,心裡安穩踏實,何況想起回長安後可以見陛下,更是歸心似箭了。」

      劉徹聽陳洛不急著表功,反倒說起「歸心似箭」,嘴角便是微不可見地向上揚起,眼中滿是欣賞,宛如望著一塊璞玉。

      不驕不躁,家世、能力、氣度,個個都是頂尖,何況淮陰侯還專門認證了他的軍事能力。

      伯玉簡直是有著名臣模板啊。

      「伯玉此番賑災完成得如何,朕是看在眼裡的,尤其是採用『工賑』的手段,是可以向大漢各地推廣起來的好辦法,換成朝中其他任意一位臣子,去辦這事,都不如伱。」劉徹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單從陳洛這次的表現來看,稱一句完美無缺,並不算多麼過分。

      「我昨日聽趙大夫說,在我走後,朝中有不少人提出想要將我換下,而陛下則選擇堅持相信我。」陳洛沉聲說道,「故而這次賑災成功,實際是陛下知人善任之功。」

      得到誇獎,陳洛並未把功績全部攬下,先把首功推給劉徹的「知人善任」。

      於是劉徹嘴角又往上稍稍抬了幾分,覺得殿內的陳洛是怎麼看怎麼順眼,不由得連連提醒自己。

      劉徹啊劉徹,你的目標是成為一代明君,可不要因為某些好話便被蒙蔽了雙眼。

      不對,陳珣又非奸佞。

      他肯定不會有欺上瞞下的意思,剛剛的那番言論,肯定句句皆是實話。

      嗯,伯玉你給朕加大力度!

      心裡樂開了花,劉徹照例關切問道:「那伯玉賑災之時,可否遇見過什麼難處?」

      「嗯……沒有什麼難處。」陳洛應下,臉上卻多出幾分猶豫。

      劉徹察覺,便追問道:「伯玉在朕這裡,直言便是,若有什麼難處,朕替你給解決了。」

      於是陳洛裝成遲疑的模樣,再咬了咬牙,果決地將廬江太守的事情給全部說出。

      原本他是打算之後讓趙綰代為彈劾,上書揭露廬江太守試圖吃拿卡要的行為。

      可劉徹突然關心賑災的過程,自己又怎能放過這個機會。

      於是陳洛果斷開始表演一番,再把廬江太守的事情直接捅了出來。

      當時若不是自己果斷從陽夏將陳謙請來,那廬江的賑災工作便完全推行不下去,到時候把事情辦砸了,廬江太守最多被責怪幾句,卻得了切實的利益,而自己的前途基本上就得斷絕。

      劉徹聽完之後,原本上揚的嘴角頓時放平,眉頭微微皺起。

      「豈有此事?」

      「確有此事。」陳洛認真點頭,「一開始廬江是由平陽侯負責,廬江太守公然設宴,試圖用賄賂手段去截留賑災物資,被衛青斥責,直到我趕往廬江前,他們還以不作為的方式,去阻攔賑災。」

      他倒是沒把陽夏陳氏給說出來。

      畢竟陳氏長期未有其他出仕之人,若再說陳謙單靠著名頭就嚇住了兩千石的太守,反倒會讓劉徹心存忌憚。

      「朕知道了,到時候會處理他的。」劉徹吐出一口氣,表情恢復平靜,話鋒一轉,「再說衛青,他回到長安之後,朕也召見了他,考校了一番,確實頗有才幹,之前僅是平陽侯府中的騎奴,真是埋沒了啊,所幸由伯玉你發現了。」

      陳洛見劉徹不再提廬江太守的事情,便是知曉他心裡已經想好了大概的解決辦法,只是對方乃是兩千石的官員,在這個層級上的操作,不適合與現在的自己說。

      不過劉徹開始誇起衛青,這倒合了自己的意。

      揉了揉下巴,陳洛笑說道:「衛青在這次賑災里可謂助我與平陽侯良多,功勞甚至可以排在第三。

      不過他的能力與品行燦若黃金,哪怕是夜裡拋在道路邊上,一樣會被路人發現。

      因此我發掘了衛青的能力,只不過我是恰巧最近過路的那個人罷了,談不上什麼功勞。」

      他現在說的這些話,僅僅是個「引子」。

      只需要劉徹接住這個話題,那自己就可以繼續往下去深化發展,把今日談話的節奏徹底掌握在手裡。

      「縱使世上黃金遍地,但多少人只顧著手裡的二三枚銅錢,不去側目看看道旁的黃金呢。」劉徹輕嘆了口氣,有些感慨,「要知道衛青之前一直是僕役之身,朕亦到平陽侯府去過,但從未關注到府中有這麼一位有能力的年輕人,朕求賢如渴,尚是如此,遑論其他人呢?」

      咬鉤了!

      陳洛心底頓時一喜,不過神態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他輕聲道:「道旁的黃金耀眼,天下行路之人又何其多,總會有人看到它們,或許只是少了將他們獻上的途徑罷了。」

      劉徹聞言,瞬間起了興致,「那伯玉你來說說,朕該如何將這天下英才,盡數匯聚在朝堂之上,為大漢做出貢獻?」

      作為收集愛好者,他具有自己獨特的觀念。

      凡夫俗子,收集金銀銅錢。

      勇武獵手,收集凶獸頭顱。

      豪商富賈,收集珍寶美人。

      文人墨客,收集書畫古玩。

      而朕是帝王,是有志於名垂千古的帝王,那麼要收集的自然是名將賢臣,是四方土地,是萬國來朝,是諸夏華章!

      與這些東西相比,再珍貴的珠寶也顯得廉價不堪。

      不過劉徹覺得自己現在的收集進度條,可謂空空如也。

      其中諸夏華章有司馬相如可以寫出,只是自己尚未擁有足以自傲的功績,去匹配那絢爛的文筆。

      這可以算有兩成。

      劉徹覺得面前的陳洛有名將賢臣的雛形,但尚未成長起來。

      那就最多只能算半成。

      至於四方土地未能開拓,納入版圖;周邊國家多為大漢之敵,明面上臣服的南越亦是居心叵測。

      這兩項收集進度基本為零。

      因此綜合起來,自己現在的收集進度,僅有兩成半。

      故而聽見陳洛的話,劉徹怎麼可能不感興趣?

      頓了頓,陳洛緩聲道:「當今天下俊才無數,但多鬱郁於鄉野之間,若非遇見貴人賞識,罕能立於朝堂之上。

      高祖以來,起於微末而為相者,唯賈相一人耳,而緣於張丞相看重其文章,方有入朝為官機會。

      而若是文章稍差,或是未投入明者之眼,那賈丞相或許同樣要被埋沒。

      就像司馬長卿之前輾轉數地,文章卻未能得到賞識,難道是因為他的詞藻不夠華麗,結構不夠工整嗎?

      故而在我看來,朝堂缺乏能臣幹吏,其實是件很遺憾的事情啊。」

      殿內無旁人,因此自己說話便直接了些。

      若是遮遮掩掩,反而會讓劉徹覺得他有什么小心思。

      那樣一來,不利於自己等下提出建議。

      親政時間超過一年,他對朝廷的基本情況已經了解,其中存在的某些結症,亦有所了解。

      「那伯玉你給朕說說看,當下的大漢官場,有何弊病?」劉徹抬起頭來,眼中帶著濃厚的興趣。

      聽到這話,陳洛神色鄭重。

      不過他明白自己的計劃已經到了最後的環節,可以拉線抄網了!

      壓住內心的激動,他緩緩開口;「當下大漢官場,實在太過安逸了。

      之前一直採用黃老之術治國,故而官員沒有過多的晉升機會,甚至沒有過多的入仕途徑。

      當今大漢官員多從勛貴之後中挑選,平民晉升途徑,幾乎僅剩軍功一條,而且禁止了商賈入仕。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抱負的年輕人,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華,便不得不參軍。

      可大漢罕有戰事,想要獲取軍功並非什麼容易的事情。

      因此年輕人出仕的途徑相當狹窄,而官吏的選取範圍亦是在少部分人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選出優秀的官吏治理國家,就顯得頗為困難了。

      因此陛下才會憂心朝堂上沒有合格的官吏啊。」

      他現在說出來的,確實是大漢官場的現狀,大部分官吏不思進取,只求無過,不求有功。

      在推行無為之治的時候,任用一批較為平庸的官吏,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但是想要辦大事,勵精圖治的話,不僅是要有奮發向上的天子,基層的官吏同樣需要精明能幹。

      因此劉徹面臨的問題,即是自身的抱負與雄心,與朝堂上碌碌無為的臣子不匹配之間的矛盾。

      自己現在這是將這個問題給直接點了出來。

      劉徹認可地點了點頭。

      現在陳洛所說之言,與自己長期的憂思完全相符。

      故而他在第一時間,就認可了陳洛的說法。

      「確實,朕在三年前登基的時候,嘗試著推行了幾條簡單的變革,但效果卻沒有達到預期,之前大母說朕的變革的內容過於激進,因此導致變革失敗,朕接受了這樣的說法,但是現在看來,變革沒有成功,並非是朕的過錯,而是底下的執行不到位啊。」劉徹頷首,微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語氣稍稍有些沉重。

      自己給未來定下的目標,需要牢固的根基,包括卻不限於財政、軍力、吏治以及威信。

      如果強行發動連年大戰,或許依舊可以取得成效,掃平外患,可大漢本身同樣會被拖入泥潭中,傷到元氣。

      因此「培元固本」,讓大漢擁有進行支撐軍費開支,安頓撫恤傷亡士卒的底氣。

      說到底,這需要優良的官僚體製作為支撐。

      若是貪腐橫行,撫恤金髮下去五十兩銀子,經過層層剋扣,落到家屬手中只剩三五兩銀子的話,那誰還會願意參軍,願意不畏死的向敵人發起衝鋒呢?

      「看來這改革,確實勢必要推行了。」揉了揉眉心,劉徹的語氣漸漸堅定,「伯玉今日進言,看來是有思考過解決的辦法?」

      陳洛篤定地點了點頭,擲地有聲道:「依我看來,現在的官吏之所以漸漸敗壞,根源在於選官制度的局限性與不透明性,而且選出來的官吏與基礎脫離太久,已經忘記了民生疾苦。

      正因如此,我才會在廬江遇見之前那般情況,如果那些官員心中但凡有一絲對百姓的敬畏,他們都不至於去貪污賑災糧食。

      故而變革,勢必從選官制度開始改起!」

      自己一步一步地拋出疑難,最終將全部問題匯聚起來,直接攻擊它們的核心所在。

      大漢當下官場病症,就在選官制度!

      聞言,劉徹亦是一驚。

      這話實在是……太敢說了。

      現在朝堂上九成九的大漢官員,都是根據當今選官制度給提拔上來的。

      甚至你陳伯玉本身都是這一選官制度的受益者。

      其中牽涉到的利益,只怕相當恐怖。

      不過劉徹仔細思考一番,發現陳洛說得沒錯。

      現在大漢光鮮亮麗下隱藏的諸多弊病,確實和這選官制度確實脫不開關係。

      沉吟數秒,劉徹下定決心道:「既然如此,你和朕來說說,如果要對這選官制度進行改革,該從何處落手?」

      「當今選官制度之弊,在於範圍狹小,故而擴大選官的途徑,陛下可將察舉定為固定制度。」陳洛接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的專屬夢境游戲獵寶計劃:特寵追妻一加功夫聖醫凡人修仙之仙界篇我的姥姥是半仙
    鬥破蒼穹2空間重生:盛寵神醫商女網游之萬能外掛妻手遮天:全能靈師生活系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