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375章 劉徹見衛子夫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375章 劉徹見衛子夫字體大小: A+
     
      第375章 劉徹見衛子夫

      細雨飄落。

      衛青又在騎馬送信的路上。

      自從離開廬江郡,他覺得自己好像真沒在同一處地方停留歇息過三日以上,往往任務壓在肩頭,趕著他去完成。

      不過衛青沒有怨言。

      在他看來,陳洛對他乃有知遇之恩。

      沒有對方的提攜,他這輩子最大的可能恐怕是在平陽侯府一直當騎奴,等混到三四十歲,主家或許會恩免自己的奴籍,靠著十幾年內積攢下來的賞錢,可以在關中較為偏遠的縣城內擁有幾畝薄田,過上不好不壞的日子,到時候兩個姐姐可以帶外甥住在附近,舅甥幾個農閒的時候,一起去打獵垂釣,晚食美美加餐。

      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衛青便覺得自己無憾了。

      因為他明白自己身份實在過於低微,很難搏取更好的前程,與其在難以抑制的欲望下分外痛苦,不如抑制自己的渴求,學會與平庸和解。

      這不是躺平擺爛,而是聰明人的無奈。

      不過見到真有機會改變命運,改變自己、哥哥、兩個姐姐以及小外甥的未來,衛青決定把機會牢牢抓在自己手裡,縱使前路再難,他也不要鬆開。

      ……

      與此同時。

      長安城,未央宮。

      幾名謳者用楚地歌謠的曲調,唱著司馬相如新填的詞句,馳騁的想像力描繪高祖當年起義,在芒碭山上斬白蛇的故事,過程跌宕起伏,情感激昂壯麗,頗有史詩風采。

      縱使不是頭一遭聽到高潮處,劉徹仍舊是難以自抑地舉起酒杯,用烈酒入喉來表示心頭的暢快。

      「阿弟你倒是少喝一些,免得誤了正事,到時候啊,說不定那些官員得上書罵你阿姐咯。」坐在劉徹左側下首位置的平陽公主,見狀勸說。

      「放心吧阿姐,你阿弟已經及冠了,心裡有數的。」劉徹笑眯眯地回應,不過把手中的酒杯放下之後,便沒有再叫侍從添上。

      世人常說天家親情淡薄,這話確實沒錯。

      父子間反目成仇的事情都不少見,存在權力爭奪的兄弟幾人,互相更是充滿提防。

      歷史上帝王家裡仍舊真正情同手足的兄弟,不說絕無僅有,只能說少之又少。

      反倒姐弟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糾葛,倒還存續著幾分親情。

      平陽公主輕輕頷首,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畢竟對方不再是當年跟在她身後,想要自己偷偷帶出宮,前去渭河划船的小孩了。

      「我這次進宮來呢,一來是想念阿弟了,二來則是問問我家良人的消息,他若是在南方辦事沒辦好,倒是希望阿弟不要太怪罪,平日他就是懈懶的性子,這次臨時安排下來任務呢,不知他會打起幾分精神去做。」平陽公主故作愁眉,輕嘆了口氣。

      現在南方賑災的事宜,很少在早朝上直接討論,她雖然貴為公主,但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朝堂內部的機密。

      故而她這是打算先給劉徹打個預防針。

      曹壽真要把事情辦砸了,別責罰得太重。

      這樣的手段,當年趙括的母親一樣用過,在趙孝成王面前極力請求撤下自己兒子的將位,沒能成功後,便是希望趙括打了敗仗後,不要牽連到家人。

      平陽公主沒有提前安排布置,效果肯定比不上趙母,但現在出面跟劉徹說這番話,總歸聊勝於無。

      畢竟她明白自家良人的德行,真不能託付大事。

      聞言,劉徹哈哈笑說道:「阿姐莫要擔心,姐夫在南方把諸事處理得相當妥當,九江郡便是在他的手裡恢復了安寧。」

      平陽公主一愣,接著擺手說:「阿弟就莫要往他臉上貼金了,想必主要的功勞都是那位陳公子立下的,他啊,在邊上打個下手就算不錯了。」

      「那阿姐伱就想錯了。」劉徹早就猜到自己阿姐會這麼說,因此開始便是賣了關子,沒把信息全部交代出去,「姐夫他尚未和陳議郎匯合,仍是在獨自辦事。」

      「啊?」平陽公主驚訝地微微張嘴。

      莫非自家良人真轉性子了?

      自己寧可相信涇水與渭河的清濁會倒過來,也不相信他會轉變得如此之快。

      要知道曹壽若有進取之心,那靠著老平陽侯的人脈,在景帝朝就有無數機會獲取九卿高位,而不是仍在閒職上無所事事,直到這次賑災因為身份特殊方才被啟用。

      沉吟片刻,平陽公主再道:「我猜他身邊必有賢人相助,幫忙處理好了賑災事務,南方諸郡賑災之事,靠他單打獨鬥,是絕對擺不平的。」

      縱使渠道獲取情報,但她憑藉對丈夫的了解,便堅信自己的判斷不會出錯。

      見阿姐如此篤定,劉徹反倒一愣。

      南方賑災的諸多事宜,他主要關注的是南郡和江夏郡。

      這次洪災受災最嚴重的就是這兩處地方,而它們是屬於陳洛負責的範圍。

      至於曹壽負責的九江郡,他調了雒陽那麼多糧食,哪怕換成能力平平的臣子,同樣可以完美地解決,沒有必要分散太多精力在那邊。

      不過劉徹記憶力不錯,仔細回想一番,發現曹壽送來的文書中,確實常常提及到某個名字。

      他微微眯眼,「阿姐,你知道衛青嗎?」

      「衛青?」平陽公主顯然沒想到會從弟弟嘴裡聽到這個名字。

      看到阿姐臉上的猶豫,劉徹好奇問道:「此人在姐夫送來的文書中,提到的次數不少,若是按阿姐你的猜想,有人在一旁協助姐夫,那想必就是他了。」

      深吸一口氣,她壓下心底的震驚道:「衛青原本是我們府上的一名騎奴,而陳公子在前來我們府上拜訪的時候,覺得他具有才幹,頗有提攜之意。

      故而我們將他奴籍免去,使其恢復自由身。

      所以我家良人這次去往南方,把這衛青帶在了身邊。

      沒想到居然會是他提供的幫助,真是……」

      此時,平陽公主滿臉感慨。

      有些事情真可謂機緣巧合,家中一個小小的騎奴,沒想到是被埋沒的人才,還在如此關鍵的情況下發揮了屬於自己的作用。

      「倒是有趣。」劉徹聽完後,興趣濃厚。

      如果對方是勛貴之後,是通讀經學的儒生,能夠協助平陽侯賑災,自己不會像現在這樣好奇。

      畢竟中上之資,經過系統地教育與培訓,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不足為奇。

      可那衛青原本僅是一名騎奴,並沒有系統學習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輔佐平陽侯處理起賑災事務,有條不紊,這說明他的天賦相當驚人。

      管中窺豹。

      衛青短時間內就可以在賑災時上手負責調控糧食,這樣的能力若是用在行軍打仗上,負責後勤,豈不又是一個蕭丞相?

      高皇帝坐擁天下,手下臣子裡面,蕭丞相負責後勤的功勞是任誰都抹殺不去的。

      畢竟前線的將軍那麼多,但坐鎮後方的丞相獨一份。

      「哦對了,那衛青的一個姐姐乃是我的貼身侍女,現在正在殿外候著。」平陽公主想起這事,順嘴提及。

      衛青一家的身契皆在平陽侯府中。

      他們這次免去了衛青的奴籍,是打算根據他的表現,若能真正在南方立下功績後,再將對方家人一併恩免,賣個人情。

      不過這些人的待遇倒是有相應提升,不用在平陽侯府中干髒活累活,衛青那兩個姐姐原本只是普通的侍女,現在直接升格成了她的貼身侍女,平陽公主借著日常閒談,有意拉近幾分關係。

      「喚進來讓朕問問,那衛青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劉徹笑著說道。

      語罷,他讓一名宦者出殿將其喚來。

      片刻後,衛子夫跟在宦者身後,蓮步輕移,柳葉眉下杏眼低垂,雖然因為之前長期營養攝入不多,身形有些瘦削,但經過近些日子生活品質提升,臉上帶了幾分紅潤。

      「妾身衛子夫,拜見陛下。」

      「免禮。」劉徹仔細端詳片刻,再笑著對平陽公主說:「阿姐身邊的侍女居然都這般好看,照此來想,那衛青估計同樣英武不凡啊。」

      平陽公主咳嗽一聲。

      衛子夫模樣生得確實好看。

      自己阿弟見了她第一眼,誇讚她的美貌,倒沒有什麼奇怪的,可怎麼接下來就拐到衛青英武不凡上面去了?

      此時此刻,劉徹饒有興趣地盯著衛子夫道:「你阿弟衛青,可否讀過幾年書,識得幾個字,在入平陽侯府之前,你們阿父又是做什麼事的?」

      一個人的性格、能力,與他的生長的背景,家庭教育關聯密切。

      自己想要了解衛青的情況,那麼先從打探對方的生長環境開始,那是絕對沒有錯的。

      「稟陛下,我阿父不過平陽侯手下做事的縣吏,我阿弟乃是隨母姓,而他之前一直是在牧羊,只粗略跟著墨家的夫子學過幾個字,沒有讀過什麼典籍。」衛子夫柔柔地答道,聲音清脆,不卑不亢。

      「這般嘛?」劉徹揉了揉下巴,陷入思索。

      若是衛青本人在這,自己倒可以具體考教,看看他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

      單純通過他姐姐的轉述,終究還是太模糊了些。

      抬起頭來,劉徹沖衛子夫點頭說道:「朕知曉了,你阿弟衛青在南方辦事不錯,朕現在賞不了他,你作為他阿姐,朕就代賞一塊玉佩於你吧。」

      「謝陛下恩典。」衛子夫驚喜道。

      真要有了天子御賜的寶物,自己家哪怕脫離了平陽侯府,亦不用擔心那些地方上的惡吏來進行騷擾。

      劉徹笑了笑,讓宦者等下去庫房中領一塊玉佩贈與對方,成色不要太差。

      如果衛青真有自己想像中那般才幹,別說一塊玉佩了,朕就是將千兩黃金、萬戶侯位送出,都沒有關係。

      待到衛子夫道謝離開,平陽公主上下打量著劉徹,把他看得頗不自在。

      「阿姐……你這是有何事要說?」劉徹摸了摸下巴問。

      「我倒是想著我該有個侄兒了。」平陽公主暗示道。

      哪怕她是劉徹的親姐姐,但因為劉徹身份敏感,不好直接明言。

      當年劉徹倒與一家列侯定過親,但對方女兒福薄,總角之歲因病去世,後來劉徹登上太子之位,不少家族因為各種考慮,都沒有想著把女兒嫁入宮中。

      現在他雖然納了數名嬪妃,但未有子嗣。

      要知道天子無後,這個問題比較嚴重。

      當年孝惠帝並未絕嗣,但因為沒有嫡子,加上庶子年幼,最終導致世系偏移,到了孝文皇帝這脈繼承大統。

      因為竇太后沒有發話,朝中眾臣都沒想著干預皇帝後宮之事,但平陽公主作為劉徹的姐姐,倒有資格提上兩句。

      「這……不急吧。」劉徹撓了撓頭,他真沒怎麼考慮過女人的問題。

      要知道國家大事就夠自己忙的,偶爾去臨幸一下某位嬪妃,但完全不會產生留戀的感覺。

      畢竟他每天的時間和精力就那麼多,如果在後宮花費過多,那上朝處理事務的時候,必然昏昏沉沉,到時候出了岔子,劉徹覺得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

      不過他想著若是無嗣,的確會影響朝廷的問題。

      故而為了天下,自己也應該努努力了。

      輕咳一聲,劉徹沖自己阿姐點頭道:「好好,知道了。」

      「爭取讓阿姐明年可以給侄兒送上滿月禮。」平陽公主笑了笑,接著問,「你覺得剛才那衛子夫如何?」

      衛家姐弟知根知底,本性皆純良,所以她會多這一嘴,問問劉徹的想法。

      「還不錯。」劉徹略顯敷衍,不過他很快聽懂了平陽公主的意思,又猶豫地補充,「就是不知道她阿弟是否真有大才。」

      若是衛青真有蕭丞相的能力,那自己按照阿姐的意思去做,完全沒有問題。

      成為外戚的衛家,無疑與自己可以成為緊密的「共同體」,一起進退。

      到時候他可以放心地將大事、要事交給對方去辦。

      平陽公主無奈笑笑。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這世上恐怕真沒有旁人比自己這個弟弟更適合當天子了,就連納個妃子,首先考慮不是她的容貌、品行,而是在思考對方親族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食全酒美絕天武帝撐腰坑爹兒子鬼醫娘親大國戰隼
    快穿之龍套好愉快離天大聖無相仙訣猛卒鬼手神醫:王妃請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