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325章 討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325章 討逆字體大小: A+
     
      第325章 討逆

      隨著從陽夏出發的這五千人抵達陳留郡,陳洛借來甲冑與戰車給他們裝備上。●𝑮𝒐𝒐𝒈𝒍𝒆搜索●

      於是一支稍有戰力的軍隊便初具雛形。

      要拿他們和真正的精銳去比,那肯定是遠遠不如的。

      可朝廷尚未組織出正規軍隊,而地方這麼多年太平得很,匪患都罕見,緝盜的官差都疏於鍛鍊,待在郡縣內的士兵亦是如此。

      故而關東之地,鮮有精銳之軍。

      矮個裡面拔高個。

      陳洛手下的這支軍隊,倒也像模像樣。

      讓懂兵知兵的人來進行評判,哪怕再過挑剔,都不會將他們歸為差勁的行列。

      借出兵甲之後,陳留太守特意是辦了一場送行宴。

      他是將陳留城附近的豪紳巨賈,盡數邀來。

      而且這場宴會借著為陽夏侯壯行的理由舉辦,根本不用擔心有人拒絕。

      待到把酒言歡之時,陳留太守方才表明目的。

      「這次大軍出征平亂,不知一去得要多久,行軍途中缺糧少食,讓士兵餓著肚子打仗,那肯定是不行的,而諸位都是是明事理的人,受到過大漢頗多恩惠,可否借出家中的存糧,支援戰事?」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是完全沒有給對方留有拒絕的餘地。

      對於這樣的做法,陳洛倒沒有表示反對。

      畢竟他真是從豪強手中拿來糧食,而非「百姓的糧食三七分帳,豪紳的錢財全部奉還」。

      而且陳留太守的確是個聰明人。

      他全心全意地支持大軍,借甲籌糧,實際上並不是期待陳洛未來會念此提攜他。

      自己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萬一下個月生病遇災就去世了,那也說不準。

      所以陳留太守這般投資,乃是覺得作亂的七國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到時候天下重歸太平,皇帝在長安論功行賞,就會發現地方上陽夏侯率軍前去與逆賊交戰,背後有著陳留太守的大力支持。

      只要自己這次率軍出征不是慘敗而歸,那麼這位太守就算是賺到了。

      這些小心思,陳洛早就見慣。

      自己之所以沒有點破,那是因為對方的這些行為確實是給大軍出征帶來了便利,又沒有霍霍百姓。

      宴會散後。

      太守主動找上陳洛,恭敬地行了一禮道:「陳公,您大概多久動身?我會在那之前,讓他們儘快將糧食送來。」

      他這話亦是試探。

      陽夏侯年齡不小了,在自己初入仕途的時候,官場上就只剩下數拒天子徵辟的「神話」。

      因此陳留太守猜不透陳洛的想法。

      自己不知道這位陽夏侯是真想去征討逆賊,還是只打算做做樣子。

      但單從那五千士卒來看,他是傾向於陳洛並非作秀。

      「兵貴神速,早一點出發自然更好。」陳洛坦率回復,「如果府君能在半個月內將糧食備好,那老朽自是感謝。」

      雖然他也能調用陽夏儲備的糧食,甚至可以通過墨家商隊進行採買,但陳留太守想藉此事給身上添幾分功績,難道自己要硬生生地阻攔嗎?

      「陳公何必言謝,您這為國為民的情懷值得晚輩學習,晚輩所做之事,不過是稍盡綿薄之力。」陳留太守趕忙接話,剛才陳洛定死了最晚出征時間,那自己就再沒有生出懷疑的道理。

      頓了頓,他又問道:「這次叛賊聲勢不小,陳公僅帶了五千餘人,是否不夠?要不再從郡內調動軍馬,讓都尉隨您一同出征?」

      想了想,陳洛搖頭拒絕說:「調動郡縣內的軍隊,手續繁雜,府君願意借出甲冑與戰車,已經足夠,不必讓你再多擔風險。」

      其實陳留太守倒是無所謂,他抗了這點小風險,未來獲得的收益十倍不止。

      但說到底,是陳洛不願意再加進來一隊全新的士卒,到時候又要進行重新訓練。

      自己從陽夏到陳留的路上,是按照韓信在《淮陰兵書》上所寫的內容,在行軍途中練兵,這樣士卒奔赴到戰場,便具備充分的戰鬥力。

      不過兵書上寫的是一回事,陳洛在做的過程中罵了不知多少次娘。

      韓信你寫得輕鬆,你做的……也輕鬆,但是考慮一下我們這些不是天才的人啊!

      「好。」見對方拒絕,陳留太守也沒有選擇繼續硬塞人。

      不過他沉吟片刻,又說出了近日得知的一則消息:「前不久,汝陰侯同樣是向潁川郡守借了兵甲,他似乎想前去關中,與大軍合兵。

      但陳公您就在這兒,且有討逆之志,若是讓他們過來,必然能成為助力

      大漢開國冊封的那些徹侯,現在傳到了二代三代。

      這些人不說能力如何,至少還沒有完全墮落。

      在國家危機關頭,不少徹侯主動站了出來,在封地徵兵,趕去支援朝廷。

      「汝陰侯,夏侯嬰的長子,是叫夏侯何吧?」陳洛回憶道。

      當年夏侯嬰擔任燕國國相,與劉恆關係不錯,因此文帝朝初期,他在長安的權勢一度排得上前三,只是沒有什麼野心,做事也不張揚,沒有給人留下權臣的印象。

      不過他的兒子顯然更加佛系,哪怕有著父輩的恩寵,亦沒有選擇留在長安,在夏侯嬰去世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沒想到在七國叛亂的關頭,夏侯何居然站了出來。

      陳洛摸了摸下巴,緩緩開口說:「等會我修書一封,派人送去問問,他若是選擇過來,那便合兵共擊逆賊好了。」

      ————

      荊齊反書聞,兵未發。

      上與晁錯調兵笇軍食,問曰:「今荊反,公有何見?」

      對曰:「不足憂也,指日破矣。」

      上曰:「荊王盤踞地方數十載,錢堆如山,誘天下豪傑,且白首舉事。若此,其計不百全,其發乎?何以言其無能為也?」

      晁錯對曰:「荊有錢糧則有之,安得豪傑而誘之?誠令荊王得豪傑,亦且輔王為義,不反矣。荊所誘皆無賴子弟,亡命奸人,故相率以反。」

      上仍憂曰:「今如是,而後未必。」

      對曰:「陽夏年七十,亦率兵伐之,豪傑孰再向荊去乎?」

      上喜,稱善。——《史記·晁丞相列傳》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虧成首富從游戲開始黎明之劍天才相師:重生億萬小富風流小農民後來偏偏喜歡你
    大宋的智慧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都市特種兵之暗影殭屍保鏢鳳囚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