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322章 陽夏榮光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322章 陽夏榮光字體大小: A+
     
      第322章 陽夏榮光

      七國鼙鼓動地來!

      動亂的消息傳向四方的同時,來自長安的信使抵達楚地。【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官網】

      陽夏侯府內。

      信使在侍從的帶領下,穿過迴廊與庭院。

      他輕聲贊道:「陽夏侯真是雅致,而且府邸內的布置比起長安新起勢的那些權貴來說,真是低調了太多,頗有先帝遺風。」

      要是自己坐擁萬戶賦稅,那家裡肯定是怎麼奢侈怎麼來,黃金美玉全部用上,再弄些怪石珊瑚樹來進行裝點,讓外人一眼就能看出闊綽。

      在這名使者身前帶路的侍從笑笑,溫和地回應道:「我們主君常說,人生在世該享受多少都是有額度的,飲食餐餐至多兩斗米、三兩肉、半斤酒,睡覺一晚橫豎不過三尺寬。

      因此他對身外之物並沒有那麼在乎。」

      那名使者若有所失地點了點頭,又疑惑地問上一句:「那敢問陽夏侯的兩位公子也這麼想,沒有什麼意見嗎?」

      要知道長安城內老一輩低調謙遜,小一輩敗家惹禍的事例,他可是見過不少。

      就比方說前不久被任命為平亂負責人的周亞夫將軍,他的兄長就是典型的敗家子,在老太尉病逝後惹了不少亂子,若不是先帝願意留幾分面子,絳侯府恐怕就給他敗光了。

      不過倒也是了兄長的對比,周亞夫方才有出頭的機會,不然他作為次子,怎麼可能有襲爵的可能。

      「我們主君亦有言,後輩有道,貧賤可起,後輩無德,千金易易。」侍從扭過頭去,感慨一句,「所以我們主君向來培育著大公子和二公子的品格,以身作則,讓他們不沉溺於外物享受,這樣才能平穩地傳承家業。」

      使者聽完,好一陣子沒有說話。

      過了良久,他才感嘆道:「陽夏侯是賢人,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他府邸中的侍從亦有這般見解,簡直讓我震撼啊。」

      長安各家權貴中的僕人恃寵爾驕,在集市內欺行霸市的事情並不少見,哪怕先帝屢次嚴懲有罪者,但這樣的事情依然未被杜絕。

      畢竟那些僕人一般是年歲不大便被買到府中,本身就沒有多少見識。

      他們覺得出門在外,處處好聲好氣地說話,豈不是丟了自己主君的面子?

      哪怕自己在沒表明身份的時候,都受過那些狗腿子的白眼。

      那僕從搖了搖頭說:「我不過是跟著墨家那些賢人學了幾個字,讀過幾本書,又在主君邊上耳濡目染罷了,剛才說的那些話都是照搬我們主君的,稱不上有什麼見解。」

      「什麼,你還會識字讀書?」這下真輪到使者驚訝了。

      哪怕宮中的宦官大部分都是文盲,更不要說長安各家權貴府邸中的那些僕人,畢竟他們侍奉的那些個公子指不定都是育丈。

      「是啊,這有什麼奇怪的嗎?」僕從滿臉疑惑地望向這名信使,第一次對他的身份產生了懷疑。

      這人不是從長安來的嘛?怎麼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墨家那些賢人願意不收費用,給自己這樣的僕從還有農夫授課,教授基本的文字和有用的文學,時不時還會講《秦末英雄演義》的故事,大部分人都會積極參與去聽的。

      「這……」使者有無數話想說,結果卻不知道從哪說起。

      你說出這段話的時候,怎麼能做到這樣理所當然啊!

      只是他的槽還沒來得及吐出來,侍從就在前面站定,做出手勢請道:「我們主君就在堂內,您可以進去了。」

      使者點了點頭,懷著敬畏的心思,走進這間會客廳。

      屋內的裝飾與庭院一脈相承,同樣是簡樸卻有格調,而角落裡那鼎古香古色的青銅爐子,更是給整個布置填上幾分底蘊。

      他躬身行禮道。「吾攜令從長安來,拜見陽夏侯。」

      「天使免禮請入座,舟車勞頓,兼道路不太平,也是辛苦了。」

      聽著上方傳來的那溫和如春風般的聲音,使者坐下後,半抬起頭,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坐在上首位置,鬚髮皆白,慈眉善目,雙眼微微眯著,嘴角向上揚起的老者,無疑就是陽夏侯了。

      至於他左手邊坐著的那位面容粗獷、體態壯碩的大漢,應該就是其長公子陳直。

      右手邊那位上神色沉靜的,自然便是其次子陳魯了。

      幾人經過一番客套,使者終於是表明了自己的來意:「我此次從長安來,是為了傳達陛下的旨令。」

      「天使且說。」陳洛對此顯然並未感到意外,連臉上都表情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那名使者從懷中摸出個楠木盒子,小心翼翼地又從中將帛書捧出,接著展開宣讀道:「當今荊地、齊地,逆賊叢起,擾亂郡縣,殘害百姓,而陽夏侯世受恩典,為大漢柱樑,今國有難,需聯合郡縣而抗逆賊之軍……」

      劉啟讓這名使者送來的這卷帛書上,主要就是傳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需要陳洛接下來想辦法去抗衡制止那些起兵叛亂的諸侯。

      笑眯眯地聽完這道旨意,接著陳洛站起身道:「這事我知曉了,不過陽夏只是侯國,而想要抗衡諸侯,是存在一定的困難,不知陛下有無將這道旨意送到給其他諸侯,讓他們發兵勤王?」

      「據我所知,應該是有的。比方代國、齊國還有楚國,都有像我這樣的使者前去。」見陽夏侯在聽完這道旨意侯,態度依舊良好,使者先鬆了口氣。

      將心比心,面對那些聲勢浩大的叛軍,大部分人心裡都是想著不要奔著自己來,鮮少有誰會去不要命的主動出擊。

      陛下讓陽夏侯前去對付那些叛亂的諸侯,屬實有些強人所難。

      聽到這個回復,陳洛思索片刻,方才繼續說:「好,既然已經將陛下的旨意傳達完畢,那您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吧。

      直兒,你去吩咐侍從備好酒菜,好好招待天使。

      到時候天使你在用完餐後,想要回長安復命,那我就派出一隊侍衛護送您,如果您擔心路上出現意外,那留在陽夏待上一段時間,也是沒有關係的。」

      「多謝陽夏侯美意。」使者起身謝道,覺得陳洛屬實客氣。

      對於後面的那個提議,他猶豫了小會,還是決定之後不留在陽夏。

      畢竟留在這裡的確安全,但自己將旨意送到不代表任務完成,得回到長安復命後,才代表在陛下那兒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的宴會,他與陽夏侯把酒言歡,覺得陳洛真是自己見過最敦厚和藹的長者,於是回答問話,乃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宴會持續將近一個半時辰,醉醺醺的使者被送離陽夏府。

      陳洛卻只臉色微紅,又帶著兩個兒子進了書房。

      三人坐下,陳直率先感慨一句道:「別的先不說,阿父這個酒量我是向來佩服的,您都年過七十了,沒想到一杯接著一杯酒下肚,一點事兒都沒有。」

      「阿兄說得對。」陳魯深表認可,自己和兄長和阿父都不一樣,因為要在製作各種精細零件時保證完美,所以很少喝酒,酒量也就一般般的水準。

      見到今日阿父給那使者灌酒的手法,簡直驚為天人。

      但他還是提醒一句:「阿父您以後還是少喝,要不阿母不僅是要說您,還得把我倆一併罵上一通。」

      「好好好,我下次注意。」陳洛面色一僵,接著擺了擺手,故作謙遜說:「說到底年紀還是大了,要知道以前我可是能把羽兄都喝趴下的。」

      不過說到底,自己僅僅只是修改了外表,身體素質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因此剛才需要從那使者嘴裡套些話出來,陳洛就還是自己上了,要不讓陳直去的話,他還真不一定吃得消。

      陳直點了點頭。

      至於阿父說的後半段話,他是將信將疑。

      要知道岳丈在和自己喝酒的時候,同樣是說過「小直你這酒量咋還不如你阿父年輕的時候,我當年可是輕輕鬆鬆喝趴你阿父兩輪,那可沒有任何問題」。

      就是正式場合,他倆見面喝酒,卻從來沒有提到過這個話題。

      當然,現在不是自己糾結阿父喝岳丈誰酒量更好的時候。

      想了想,陳直說道:「阿父,這使者過來傳達的旨意,我看是想要借刀殺人啊。

      甚至他想借的還不單單是我們陽夏的力,恐怕還是想要楚國也參與進這場亂戰里來。」

      如果阿父主動表示支持朝堂,那麼項羽就選擇袖手旁觀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雖然項羽目前將楚國的繁瑣事宜都交由太子項宣處理,但他在楚地百姓心中的威望是無與倫比的。

      一聲令下,即可召來十萬男兒披甲西渡。

      頓了頓,陳直略帶猶豫說:「前幾日,宣送信過來,說那些叛亂的諸侯王表明絕不會對楚地妄動刀兵。

      而且說實話,無論是先帝還是當今天子,長安都屢屢對地方上的諸侯進行削弱,岳丈平日裡其實頗有微詞的。

      這樣一來,其實您不主動提議,我覺得楚國願意出兵參與平亂的概率不大。」

      從利益上來看,楚國甚至和那些起兵的諸侯國是相同的。

      要知道漢文帝就曾下令將楚國近百里土地,劃分到了周邊郡縣中去,雖然劉啟上位後沒有對楚國動手,但同為南方的荊國受到了針對,要說楚國沒有感受到絲毫威脅和壓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陳直還有露骨的話沒有明說。

      現在長安坐的皇帝姓劉,起兵的這七個諸侯王都姓劉,說到底是他們劉家內部打了起來。

      何況當今皇帝劉啟可是打殺了長沙王世子啊。

      長沙王劉午乃是劉盈庶子,而劉盈又是項羽收下的義子。

      哪怕後來劉盈與項羽的關係談不上多深切,但他們好歹是有份香火情在。

      故而劉啟殺死了長沙王世子,讓他在項羽心裡的印象分大大降低。

      如果換成劉盈或者劉恆遇見七國之亂,自己岳丈指不定會主動相幫,可現在嘛……有點難咯。

      陳洛輕嘆一口氣:「直兒,你覺得不幫朝廷,袖手旁觀才最符合利益,這是不對的啊。

      哪怕單從自身利益來看,我們更有出手的理由。」

      直兒在日常事務上,做得都很讓自己滿意,可在面臨關鍵之事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情緒化了。

      這種情況下,走錯一步就會將家族帶入深淵,思考的時候必須慎之又慎。

      他接著沉聲補充說:「家族的顯赫是平白無故產生的嘛?

      怎麼可能。

      如果為父沒有秦末戰場上搏命廝殺,沒有對著匈奴騎兵毫無畏懼的衝鋒,沒有南下直面趙佗時奮而拔劍。

      那麼陽夏二字,何來今日榮光?」

      大漢立國時被封為徹侯者,就沒有一個庸碌之輩!

      每個人手中的刀劍都沾滿了敵人的鮮血,獻出的計策都擊破過萬千敵軍。

      望著兩個兒子,陳洛繼續道:「而時過境遷,大漢已經建立五十年,曾經的功勞是最容易被忘記和忽視的,長安城內記著我、敬佩我的人恐怕不算多了。

      而且陽夏未來是要交到你們這兒的,若是你們不能讓他們信服,那單單靠著我曾經的功績,又能維持陽夏多久的榮光呢。

      且看留侯、舞陽侯等開國時的頂尖徹侯,他們的府邸已經開始漸漸敗落了。

      所以沒有留下什麼新的功績,那接下來陽夏侯府還能繼續屹立五十載嗎?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因為它應該是由你們來作答。」

      感受阿父那沉重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掃過,陳直感到肩頭多出偌大的壓力。

      保證陽夏繁盛如舊的重任,乃是落在自己肩頭上啊。

      他趕忙接道:「阿父您的意思,是這次七國叛亂,乃是我和阿弟取得功勳,不容錯過的大好良機,對嗎?」

      畢竟陳洛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再要聽不出來,自己也就不配繼任陽夏侯了。

      「是有這個原因,但不僅僅是有這個原因。」陳洛偏過頭去,往向一旁默不作聲的陳魯,出聲問詢,「阿魯,你知道我為何堅持要去平定七國之叛嗎?」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至高學院腹黑首領的甜心BOSS如意小郎君虧成首富從游戲開始黎明之劍
    天才相師:重生億萬小富風流小農民後來偏偏喜歡你大宋的智慧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