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311章 回陽夏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311章 回陽夏字體大小: A+
     
      第311章 回陽夏

      「嗒,嗒嗒搭,嗒嗒。【,google搜尋】」

      聽著馬蹄踏地的節奏,靠在墊背上的陳洛腦袋小幅度地轉著圈兒,手指有規律敲擊著護欄,嘴裡悠然地輕輕哼唱著代地的歌謠。

      清風掀起帷裳,雲下青山在窗外緩緩倒退,忽高忽低,又似拍向沙灘的海浪。

      「倒是挺暖和的啊。」他側過頭去,喃喃一句,明晃晃的陽光有些刺眼。

      自己與生活十數載的地方告別,如果說心境沒有絲毫波動,那肯定是假得不能再假。

      只是天氣並不會順應所有人的心情。

      或許有人正逢喜事,卻被大雨傾盆澆了頭;或許有人恰在低谷,但眼前萬里無雲艷陽天。

      這種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阿張,我們這到哪了?」陳洛高聲問道,蓋過外界雜音。

      片刻後,馭者應聲作答:「稟主君,我們已經出了代地,前面不遠就快到邯鄲城的地界。」

      「我知曉了。」陳洛摸了摸下巴。

      自己離開代城已經第九日,按照趕路的速度,確實也該到這片區域。

      他上次來這兒,應該還是亡秦大戰的時候,當年目光所及是兩軍對壘,耳畔響徹的乃戰吼與兵戈碰撞,哪像現在這般安寧。

      換成那個時候,陳洛可不敢像現在這樣輕裝簡行。

      這次他從代地離開,沒有什麼貴重物品需要攜帶。

      馬車上只裝著劉樂給自己縫製的那些香囊,這些年的家書和信件,以及帶著自己觀察匈奴人的一些記錄。

      這些記錄雖說在陽夏亦有備份,不過原稿同樣重要,就沒有選擇直接焚毀。

      因為單車離代城,陳洛身邊只帶了跟隨多年的馭者張。

      至於他這些年在代地招募的那些侍從,是在離開前全部發了一筆錢,將他們遣散回家。

      當然,陳洛並不用擔心路上會出現危險。

      即使沒有帶任何護衛,但自己是跟在墨家商隊裡行動的。

      作為常年在大漢南北行走的商隊,他們什麼風浪沒有見過?

      而且知道隊伍中有陳洛的存在,這支墨家商隊更是把安保級別拉到了最高。

      他們從代地返回陽夏的行進路線,選擇的走過次數最多,安全係數最高的一條。

      行進過程中,道路前後都派人去往五里、十里、二十里這三個節點進行偵查,以確保沒有匪盜。

      每輛運送貨物的馬車側面,都配備了一把弓弩。

      需要夜宿野外,每個時間段都保證三分之一的人清醒。

      而且商隊行走到有墨家據點的大城市,還會補充護衛和馬匹。

      按照這個標準,縱使兩百正規披甲士卒前來進行襲擊,他們亦有自信護住陳洛全身而退。

      墨家在大漢建立的二十多年裡,發展的速度恐怕是先秦百家中最快的,尤其是別的學說內部或多或少會分成各種派系,他們則擰成了一股繩。

      於是天下各家,又回想起了曾經被那抹黑色支配的恐懼。

      只是現在墨家弟子很少與人爭辯,哪怕曾經齊墨出身的那一批人,都不屑於此。

      他們自己的事情都快忙不過來了。

      作為一名墨家弟子,每個月需要完成的任務如下:協助打造新式農具、配合研發新式工具、參與三到五次對百姓的宣講……

      甚至他們有時候還需要參加墨家商隊,一次長途販運就得花上三五個月。

      人人都要干實事,誰還有多餘的經歷去辯經?

      萬一自己被認為閒的慌,下個月任務加重咋辦。

      陳洛簡單估算過墨家弟子一年產生的收益,發現不會比自己陽夏近兩萬戶的封地收上來的賦稅要少。

      這讓他不由得想起了後來的那些地區性商幫。

      墨家紮根陽夏,輻射全國,有些像徽商和晉商。

      不過墨家內部的向心力,遠遠不是那些商幫能比的。

      「這次回去還是得查一查。」陳洛沒有過分樂觀。

      墨家在做大做強的同時,隊伍內部的純潔性肯定不如秦末以及大漢初年,趁著自己的影響力還在,爭取將墨家內部可能出現的蛀蟲先清掃一遍。

      畢竟之後陳魯如果接手墨家,他恐怕不會太過關注這個方面,以及沒有自己的威望。

      到時候墨家內部全盤崩壞,再想整改,便悔之晚矣。

      要知道他們立足的根本在於百姓,如果不再身著黑衣,反倒穿起錦袍來。

      那麼這些人還能被稱為墨家弟子嗎?

      陳洛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暫且將這個問題置於腦中,這事待到自己回了陽夏,經過調查,方才會有合適的處理方案。

      緊接著,他開始盤點起自己在代地的得失。

      擔任代國國相這些年,無疑是自己政治能力提升最快的階段。

      他原來為政的起點比尋常人要高出許多,宏觀大局上眼界放得寬,有見識和遠謀,但在細節處理方面,離一流水準存在差距。

      哪怕自己之前有意識到這點,卻沒有摸清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再加上有墨家弟子的助力,可以補足細節上的不足。

      於是陳洛很少把精力放在那些瑣事上面。

      直到自己去到代地,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行走地方縣城,見識了那些小吏如何利用規則漏洞,鑽律法的空子,縣衙內又有種種「潛規則」,哪怕縣令亦要受制,而牢獄中又有太多屈打成招的冤假錯案……

      底層的政治生態和朝堂上的博弈,天差地別,完全是兩樣東西。

      自己在朝堂上與對手進行鬥爭,大多會遵循某些約定俗成的原則,講究一個體面。

      敗者會主動離場,而勝者也不會趕盡殺絕。

      畢竟大多數朝臣曾經都是一同反秦打天下的戰友,真要論起來,指不定他們背後的大佬都是摯友,基本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地方官場就沒有這麼溫情脈脈了。

      主政的官員想要往上面爬,底下小吏抱團在一起,試圖爭取地位,更不要說某些地區有豪強和勛貴摻雜其中。

      如果對方侵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使出的手段可謂刀刀見血。

      朝堂上的有序像是辯論賽場,每個人都彬彬有禮地闡述著自己的意見。

      地方則如同叢林,手腕不夠強大,要麼瑟瑟發抖縮在角落,要麼直接被撕咬分食。

      經過這般歷練,陳洛自然會有長足的進步。

      他補全了以前忽視掉的細節,結果發現自己的大局觀念更進一步,原本有些不理解的問題,豁然開朗。

      自己以前在朝堂上決定的某項政策,在具體的實施當中,總會被地方官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曲解」。

      比方因為戰事需要,得加收一成賦收,有些地方遲遲收不上來,有些地方只能收上來半成,而有些地方看似收得很快,但根據墨家弟子的匯報,那片區域的官員激起了民憤。

      當時陳洛疑惑不解。

      要知道那一年地理的收成很不錯,加收一成賦收的話,不會給百姓帶來過多的負擔,執行起來為何漏洞百出?

      現在陳洛倒是明白其中的原因。

      有些地方上的官吏為了政績好看,往往會將收成往高了報,而之前就在暗地裡給百姓加了不少稅收,結果又要收新的一輪賦稅,那他們自然短時間內拿不出來。

      有些地方的官員則會選擇中飽私囊,每個人用各種手段去貪下這加收的一成賦稅,而且用運送途中的損耗來遮掩事實。

      一個人的貪墨算不得什麼,可一層又一層的貪墨下來,地方上的糧食送到長安後,便就只剩下一半。

      甚至陳洛現在了解地方官場的生態環境後,覺得剩下一半,好像還能夠說明大漢吏治清明。

      至於收的快且齊的那批官員,多半是和當地的豪強搭上了關係,奉行著「地主家的錢糧全數送還,百姓的錢糧二三五分帳」。

      當然,這五成得是朝廷的,不然他們沒有必要借豪強來上交賦收。

      想明白這一切後,陳洛頗為感慨,愈發懷念起蕭丞相來。

      自己以前靠著墨家弟子的情報,屬於在情報上開掛,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感覺非常艱難。

      蕭何在擔任丞相期間,可沒有這樣的幫助。

      他單純靠著個人能力,就將大漢治理得井井有條。

      哪怕陳洛覺得自己現在有了不少提升,但真想達到蕭何那樣的境界,在政務上諸事洞明,恐怕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不過縱使如此,自己在代地給劉如意留下的「政治遺產」,已經相當豐厚。

      在官吏層面,陳洛留下這一批人作為核心的架構完全可以支撐五到十年。

      而且他們都是自己慢慢培養出來的,完全值得信賴。

      在這段時間內,劉如意完全不用擔心手下沒有可用之才。

      在商業領域,陳洛在代國,可謂是從一片空白開始進行建設。

      現在的代地,乃是與匈奴邊關貿易的中轉站。

      韓國和趙地乃至更遠地方的商賈想要過來,都必須途徑代城停留整頓,補充物資,以及尋找帶路的嚮導。

      有了接連不斷的商隊,代地的貿易自然就被盤活了。

      雖說比不上關中、齊地那些商業長期繁盛的地方,但遠遠超出了同為邊境的燕地和巴蜀,甚至與擁有南越貿易線的長沙國,亦是隱隱有比肩的跡象。

      縱使當下農業才是稅收的主要來源,可誰會覺得自己治下收取商隊的關稅,是一件壞事呢?

      當然,代國作為邊地,最重要肯定就是軍事實力。

      若沒有自保的能力,商業發展得再繁盛,那也不過是任由匈奴宰割的羊羔。

      恰好陳洛在代地,對於匈奴這個外患極其重視。

      在離開前,自己是將「衛疆」的控制權交給了劉如意。

      這支輕騎兵人數到現在依舊是兩千人左右,想要靠他們出塞反攻倒不可能,但對付匈奴南下進行的小規模侵擾,那絕對是綽綽有餘。

      而對於衛疆的組建來說,那些馬具相當重要。

      陳洛統計了他們往年的損耗,選擇了中位數偏上的一個數據,讓墨家商隊每年販賣固定額度,以供他們使用。

      有了自己提供的這些保障,哪怕劉如意這些年什麼都不做,代國的國力都會不斷向前發展,處於蒸蒸日上的階段。

      沒辦法,自己這些年打下基礎就是這麼牢靠。

      但是有得必有失。

      要陳洛來說自己在代地這些年裡,失去了些什麼。

      他覺得是給家人的陪伴太少了。

      除了第一年外,自己每年都會告假,回陽夏去看看,但是這樣的時間終究有限,匆匆見上小半個月,就不得不面臨再度分離的事實,像極了後世的返鄉過年,春節結束又得重新坐著火車外出打工。

      他這次回去,直到「陳洛」這個身份的結束,大概都不會長時間離開陽夏了。

      之前宣布還政劉如意的消息傳開,劉恆是送來一封書信,邀請自己前去長安,大概率會是擔任右丞相。

      陳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

      哪怕劉恆沒有自己的幫助,依舊能成為那個名垂百世的漢文帝,百姓在他的治下安居樂業,大漢的發展穩步向上。

      所以我辛苦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有個清閒的機會,不在這個時候趁機放假,難道在未來天下動盪之時隱居世外?

      擺在眼前的摸魚機會不懂得珍惜,真要失去,未來的自己指不定多麼後悔莫及。

      何況他又沒有月光寶盒,到時候上天可不會給再來一次的機會。

      順著陽光的方向,陳洛緩緩伸了個懶腰,接著小幅度地扭了扭脖子,久坐的筋骨得到了一番舒展。

      接著,他喚醒了自己許久未曾查看過的系統面板。

      畢竟它又沒有增添功能,自己的數值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變化,最初的新鮮感也已經過去。

      除了打卡的時候,陳洛很少會關注它。

      何況這些年裡,代地沒有什麼記載在史書上的名場面,故而自己這個系統的存在感便是降得更低,如果它有實體的話,上面應該早就落了一層厚灰。

      不過恰好現在旅途無聊,自己又是獨自待在馬車上,不能下棋取樂,那麼翻看系統面板,未嘗不是一種解乏的方式。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一不小心潛了總裁重生之都市修仙嬌妻誘情至尊劍皇英雄聯盟之決勝巔峰
    民國諜影我只想安靜地打游戲家有庶夫套路深諸天盡頭天阿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