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309章 給劉如意取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309章 給劉如意取字字體大小: A+
     
      第309章 給劉如意取字

      會客廳內,頗為安靜。(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醇厚馥郁的沉香從角落的香爐中悠悠飄起,令人心曠神怡。

      相對而坐的兩人都未出聲。

      陳洛此時不由得思考起一個問題。

      如果將華夏上下幾千年來的君主互相比較,那麼可否從中挑選出最完美的模板?

      無數人選從他的腦海中划過,卻覺得他們各有千秋。

      畢竟每個時期的明君都擁有著自己的優勢,何況時代不同,生產力和周邊局勢都存在差異,單單從幾項數據去看,那將會有失偏頗。

      不過自己只從幾個角度去看,還是能選出合適的人選。

      要論最適合征戰天下的國君,在統御、納諫、治政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李世民,無疑是最強模板。

      他那果決的性格,更是加分項。

      如果生在其他的亂世,奪得天下的概率同樣極大。

      要論最適合對外開拓的國君,陳洛覺得劉徹和朱棣各有優勢,兩人擅長的方面不同。

      劉徹「抽卡」能力一絕,整個大漢最為頂尖的三位將領,兩人在他手裡,而且他能在後方將國力發揮到極致,哪怕運用手段有些過分,但是不這樣做,如何支持住大規模的國戰呢。

      朱棣則是親自上陣,從靖難再到五次北征,像他這樣親自上陣,與敵軍征伐的皇帝在歷史上不說絕無僅有,那也是相當罕見,但換成其他皇帝,想要徹底斷絕蒙古氣運,可沒有那麼容易。

      不過這兩人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對外開疆拓土的野心極其旺盛。

      哪怕那些敵人被擊敗後,選擇逃遁與退讓,他們並不會就此作罷,而是選擇繼續進攻,將敵人的立足之地徹底蠶食殆盡。

      作為他倆的敵人,有且僅有一個下場。

      那就是死。

      至於最適合守成的國君,之前陳洛覺得宋、明兩朝都有中興之主,他們對外雖然拉胯了些,但治國上都還不錯。

      直到自己親眼見到了劉恆的作為,方才意識到他的實力和名聲,可謂是嚴重不匹配。

      什麼叫真正的「守成之主」啊?

      要知道這還是劉恆前期勢力單薄,朝中諸多舊臣限制了他的發揮。

      若他一開始就名正言順地繼位,或許能省下數年功夫,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劉恆之前,有無數君主使用過「文」這個諡號,但它真正與君主完美契合,甚至因為使用者而增加光彩,他是第一人。

      面前坐著的劉如意,在自己這些年的教導下,性格和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改觀,比起幼時多了穩重,以及對百姓有著關心。

      只是比起劉恆來說,那倒是差得遠了。

      不過劉如意現在對皇位沒有絲毫覬覦之心,他對現在的劉恆,唯有欽佩之意。

      要知道他很清楚,自己和劉恆的身份互換,估計現在還在苦苦熬時間,等著功臣派的那一批告病或老死。

      劉如意將面前的茶水飲下,打破沉默道:「國相,還有兩旬,就到我及冠的日子了。」

      「嗯?」陳洛扭過頭去,接著笑著應答,「是啊,時間過得真快,初來代地的時候,你還不到我胸口高,沒想到一眨眼就長這麼大了,我鬚髮也白了不少。」

      十一年,彈指就過去了。

      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這些年裡,他一年在代國待的時間基本都超過了十個月,回陽夏的次數反而很少。

      因此陳洛對於自己的那幾個兒子的變化,其實頗感驚訝。

      陳直長到十歲後,便寫信前來,徵得自己同意,接著動身前往楚地,拜師項羽,學習武藝。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項羽向他傳授武藝的時候,顯然沒有藏私。

      於是到了「三年之約」的時候,陳直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個子猛竄不說,手臂和腰腹都壯實起來,加上跟著項羽學習,功夫練得不錯。於是項淇與他鏖戰數十回後,因為體力不支敗下陣來。

      只是從他到郢都的那一年多時間裡,與項淇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兩人兒時的那些小仇小怨,早就灰飛煙滅,反倒讓不打不相識,感情迅速升溫。

      在陳直十五歲那年,劉樂寫信送來,鄭重地和自己討論起直兒和項淇訂婚的事宜。

      陳直和項淇兩個小輩都情投意合,自己難道還有什麼好說的嗎?

      於是在大漢二十二年的時候,陳洛與項羽正式結為了親家。

      顯然,項羽對於自己的這個女婿也是相當滿意,常常在書信之中對陳洛誇讚道,「汝子有吾七分勇武,學去了吾十成武藝」。

      這個評價相當之高,等於宣布說整個大漢能在正面打過陳直,恐怕不過一手之數。

      相比起兄長來說,陳魯就有些聲名不顯。

      當然,陳洛對於這個小兒子的關心並未減少。

      相比人人誇讚的直兒,內斂的陳魯的天賦顯露在不經意之處。

      在墨家弟子中,陳魯不知何時成了年輕一輩里聲望最高者。

      起初,陳洛還以為這與自己有關,畢竟作為名義上接近墨家巨子般的存在,陳魯想要借父親勢,非常容易。

      不過他去具體了解一番,發現陳魯完全是靠著本身實力做到的。

      墨家在大漢二十年至大漢二十五年中間,在農具方面貢獻了一百九十六條改良方案,其中七十三條是由陳魯提出,超過三分之一。

      這還僅僅是農具改良這一方面。

      要知道墨家當前可是有二十三個主要研究方向,陳魯在十六個方向上都有所建樹。

      如此驚才絕艷,陳洛甚至有產生過懷疑。

      是不是有人想將自己這個小兒子當成棋子,通過他發布這些成果,藉此拿捏住他的命脈,待到未來陳魯掌控墨家,那人順理成章當上幕後主使。

      為此,自己特意在閒時向劉如意告假,偷偷回了陽夏一趟。

      當陳洛看著陳魯穿著灰布衣服,身旁擺放著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工具,在木堆和鐵石間來回穿梭時,完全相信那些改良建議是由魯兒提出。

      自己在他身上看出了匠心。

      要知道擁有匠心的工匠,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創造受到他人染指,更不會允許名聲被玷污。

      何況不少墨家弟子紛紛表示,陳魯在鍛造的手法上,已經超過了不少老秦墨了,更是冠絕年輕一輩。

      雖然陳魯年齡不大,可基本所有墨家小一輩的弟子,都心悅誠服地尊稱他為大師兄。

      而且讓陳洛最為欣喜的,便是自己這個次子並非只會模仿前人,做到了開闢自己的一條道路。

      沒有自己的創新能力,到死也只能是一個好的工匠,絕對擔不起大師的頭銜。

      陳魯在尚未及冠的年紀,便開始改良之前的工藝,顯然已經跳出窠臼。

      對於這個小兒子,他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了,如果未來沒有意外的話,那自己會選擇把墨家交到陳魯的手裡,讓其掌握這支強大而有隱秘的勢力。

      陳洛不擔心魯兒以後的發展,反倒憂慮起他的婚姻大事。

      陳魯每天就泡在自己的工作坊內,整日與那些木頭與工具打交道,別說接觸女子,就是與人交際的範圍,都僅限於親人和墨家弟子。

      這放到後世,不可是妥妥的一枚膠佬,整日宅在家裡,拼裝好高達模型後,就放在自己架子上去,接著再開始研究下一個模型。

      不過令陳洛感到意外的是,劉樂在大漢二十二年送來的信上提到,淮陰侯的長女韓萱看中了陳魯,讓她阿父主動過來提親。

      這讓自己差點驚掉下巴。

      根據從楚地而來的墨家商隊匯報,陳魯這些年裡,交際能力非但沒有改善,反倒越來越「宅」,除了墨家安排的外出宣講活動之外,連侯府大門都懶得出去。

      陳洛腦海里冒出的第一想法,這次提親是韓信的主張,想將女兒給嫁到自己家來。

      於是他修書一封,送去淮陰勸說韓信。

      自己和項羽結為親家,但韓兄你沒必要嫉妒,我的兒子又不是個個像我一樣優秀,魯兒的性子沒有那麼好,到時候怕委屈了萱兒。

      總之洋洋灑灑寫了不少,主要是勸說韓信不要太過干涉晚輩的婚事,這樣對他們的發展不利,容易導致婚姻悲劇,到時候韓信的女兒和自己兒子都成了犧牲品。

      韓信的回信倒是簡單。

      這純屬他女兒韓萱自己的想法,他沒有插任何手。

      劉樂那再送來新的信件,告訴自己陳魯已經答應了。

      直到他們兩人正式的婚禮上,陳洛方才明白前因後果。

      自己當初拜託韓信順路護送劉樂和自己兩個兒子前去陽夏,路上陳魯和韓萱作伴,他這個兒子靠著心靈手巧,給韓萱雕了木花、木鳳凰、木兔子……

      甚至還有兒時韓萱的木頭人像,那叫一個惟妙惟肖。

      在婚禮上,她展示整整兩個小木箱,看得陳洛都呆住了。

      原來自己的兒子居然是靠著技術,吸引到了人家?

      待到陳魯和韓萱結婚後,陳洛在陽夏就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事情了。

      畢竟他兩個兒子的妻子賢良淑德,並且各自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難道自己還有什麼需要操心的嗎?

      故而他留在代地,在這位代王身上花費的心思,反倒更多了些。

      此時,劉如意驟然開口說道:「待到我及冠之時,國相可否為我取字?」

      他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的這個請求。

      待戚姬去世之後,陳洛便成了自己唯一認可的長輩。

      無論是哪個方面,都給了自己足夠的照顧。

      其實在劉如意的內心深處,他是以陳洛為榜樣,處處向著陳洛學習。

      聽到他這話,陳洛先是一怔,接著心底湧起一股暖意。

      要知道先秦時期,取字並不流行,哪怕很多貴族都沒有自己的字。

      反倒大漢建立後的近十幾年裡,取字之風開始盛行,尋常徹侯家的孩子,絕大部分人在及冠時就會再取一個表字,哪怕是尋常商賈,為了附庸風雅,同樣會這麼做。

      有了自己的「字」以後,外人直呼其名,便不禮貌了。

      但他們的這個「字」並非誰都能贈取,得是長輩或者德高望重之人,方才有這資格。

      陳洛的那兩個兒子,其中陳直已經及冠,自己給他取字為「正曲」,源自《左傳》中「正曲為直,參合為仁」。

      而陳魯還差了一些年齡,不過自己同樣給他準備好了字,到了時間就就給他取為「若愚」。

      雖然當下沒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典故,但是陳洛還是能給出相應的解釋,《道德經》中有言,「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那麼再說出大智若愚,倒也像那麼回事。

      不過這實際上也是表達了陳洛的期望。

      畢竟這個小兒子在感情大事上讓自己驚訝了一回,完全沒想到他居然從六歲就開始「布局」,贏來了未來伴侶的芳心。

      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上,陳洛這個老父親自然希望他能保持下去,有著深遠的考慮,外人覺得他表現笨拙,實際已經站在了第五層的位置。

      而劉如意的請求,讓陳洛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當初大澤鄉舉義,率軍攻破陳縣,自己給自己取字為「江寧」,可謂已經絞盡腦汁,生怕出現什麼問題。

      結果沒想到陳勝跑了過來,想要陳洛幫他取字。

      當時自己是老老實實地選擇復刻歷史,給對方取字為涉,如果換到現在,指不定要整些騷操作出來。

      畢竟陳洛之前在取字這個領域上屬於純粹的小白,現在即使不算深有研究,但不會鬧出笑話,至少他給自己兩個兒子取的字,都算得上像模像樣。

      因此碰上劉如意讓自己取字這事,哪怕歷史上沒有參照,自己也不會露怯。

      何況劉如意提出這個請求,那證明他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選擇讓自己來給他取字,要用剩下大半輩子的字。

      這說明自己這些年花費心血教導出來的,不是白眼狼啊。

      於是陳洛深吸一口氣,在劉如意期待的目光當中,笑著頷首說道:「自然是可以的。」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穿越火線之一槍飆血嬈人公主(網王NP)一不小心潛了總裁重生之都市修仙嬌妻誘情
    至尊劍皇英雄聯盟之決勝巔峰民國諜影我只想安靜地打游戲家有庶夫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