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270章 天下最苦的酒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270章 天下最苦的酒字體大小: A+
     
      第270章 天下最苦的酒

      「匈奴已退,南越稱臣,天下既定,四海咸安。朕思沛縣父老,故而歸兮故鄉,欲邀舊日親友,一醉長樂也。」

      這道並不那么正式的旨意在劉邦返回沛縣的途中,隨著使者朝四方送去,邀請他曾經的那群沛縣老友過來參加這次宴會。

      待在長安的蕭何等人大概來不及趕路,但在長安上朝時常常可以見面,這道旨意受眾並非他們,而是分散封在齊地、三河地的眾多徹侯,以及齊相曹參、荊王劉交。

      他們會宴沛縣,等同說當年劉邦打天下的班底基本重新聚首,至少齊了三分之二。

      這次敘舊的宴會,對於受邀的徹侯們來說,同樣是一個機會。

      最頂尖的那批徹侯,要麼像蕭何、陳洛那樣,在長安擔任三公九卿,占據高位;要麼像韓信、周勃那樣,有戰事發生隨時聽候差遣,領兵出征;要麼像曹參那樣,外放為未成年諸侯王的國相,權傾一方且累積資歷。

      當下長安城內,往宮城邊上丟塊磚頭砸到的都可能是一名千戶侯。

      漢初的勛貴實在太多了。

      如果後台不硬,戰功不夠顯赫,普普通通的徹侯根本坐不上讓他們足夠滿意的位置,因此不少人在長安蹉跎個一兩年,就上書請辭,選擇返回自己封國內當個悠閒的「土皇帝」。

      安逸的日子過上十年、二十年,原本再有雄心壯志的人都會沉溺於舒適的環境,不願再提及奮鬥。

      劉邦召開這次宴會的時機偏偏卡在居中的時間點,再過幾年就不想努力的徹侯們現在燃起了希望,想要搏上一把,看看能不能通過此番機會重新煥發第二春,在長安城中撈到不錯的位置。

      收到這道詔令後,大漢疆土內權勢最為尊貴的那批人集體出動。

      他們上次如此整齊劃一的行動,還是當年從長安返回封地就國之時。

      沛縣之郊。

      車輪捲起滾滾塵埃,前面是身著嶄新甲冑的禁軍儀仗清道開路,道旁一排排士卒站著維持持續的同時,仔細甄別著可能存在的刺客或賊人。

      見到這場面,有百姓嘖嘖稱奇道:「只怕今日過後,這條路都得被踩下去三尺高哦。」

      原本在路上和陳平不斷談論家鄉趣事的劉邦,見到真的離沛縣近了,反倒一言不發,安靜下來。

      大概是近鄉情更怯,面對著知根知底的鄉親,他真擺不出在長安的那副架子,不好意思喊什麼「沛縣父老,你們的皇帝回來了」。

      「我們到沛縣城門了。」沉默許久的劉邦眯眼望著遠處,「這條路我走過不知道多少回,出沛縣走這裡,回沛縣走這裡,沒想到今日再來,景象卻有幾分陌生。路邊那棵老槐樹還在,道路倒是寬了不少,城門應該是翻修了……」

      看著正在懷舊的劉邦,邊上的陳平靜靜聆聽著,沒有出聲。

      他並非沛縣人,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因此無論自己在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會打擾當下的氛圍,默不作聲讓劉邦自己感慨,才是正確的選擇。

      悠悠嘆了一口氣,劉邦站起身來,朝四周拱手,接著朗聲說道:「昔年城西劉季,今大漢天子劉邦,此日遊子身歸故鄉矣!」

      他放眼望去,入目皆是陌生面孔,自己以前在沛縣呼朋引伴,十步內必能碰見可以一併去喝酒的熟人。

      遊子歸鄉,故鄉卻物非人非。

      這誰能不興起唏噓之心呢。

      望見周圍那些百姓並沒有過多的反應,劉邦緩緩坐下,揮手說道:「走吧,進沛縣看看,不知朕還有多少舊識在這。」

      踏著青石板路上晨露的哀傷,馬車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駛進沛縣。

      進入沛縣之後,劉邦進入沛宮之中。

      這座宮殿是去歲他在陳洛告假回楚地時,心中生起思鄉之情,於是派人修了這「沛宮」。

      當然,按照他一貫簡約的標準,長樂宮都未金碧輝煌,更何況家鄉的行宮呢,於是它依照著小而美的規格修築,雖然少了闊氣,可住起來倒挺舒服。

      待在行宮中,劉邦簡單地洗沐一番,換上平常的衣服,接著喚來侍從。

      「朕在這沛縣應該還有些故人,幫朕去找來敘敘舊,嗯……朕想一想,城南那賣酒的有武負、王阿婆,城北有趙黑牛,他家住在橋邊上,那橋沒名字,不過城北就那一座橋。嗯,朕記得曾經有個老人跟我算過命,他說朕的面相貴不可言,你們可以去找找,如果能找到就好,朕得謝謝他,還有啊……」

      他提及往事,說出那些回憶的時候有些絮叨,像那些風燭殘年的老人對後輩講述自己的曾經,瑣碎而雜亂。

      待到那些侍從按照吩咐離開尋人去了,留下劉邦坐在陌生的殿內。

      揉了揉下巴,他自語道:「不知道這次能再和幾個老熟人喝酒,他們應當還記得我吧,若誰要是忘了,可得罰酒三杯。」

      過了小半個時辰,殿內才陸續進來零零星星幾個人,神色和動作都非常拘謹,在角落的位置坐立難安。

      哪怕劉邦屢次說讓他們放鬆,也起不到什麼效果。

      看著那些滄桑卻略帶熟悉的面孔,他只能無奈嘆了口氣,想著人多熱鬧起來後,殿內的氛圍應該就會像從前,大家快意地高歌飲酒。

      「稟陛下,我們已經盡力,只能找來這麼多人,您剛才提及的其他故舊,大概尋不到蹤跡了。」一名侍從匆匆走進殿內,小聲向劉邦匯報。

      他屬於比較機靈的,看得出坐在那兒的陛下心緒不佳,而自己被派下來的任務又沒有完成,不敢高聲說話。

      「朕剛才可是提到了小三十號人,你們真用心去找了?」劉邦眉頭緊皺,拍案質問,「你們若是敷衍,當治欺君之罪。」

      「小人不敢。」那侍從見狀直接跪拜,卑微告饒。

      不滿地晃了晃腦袋,劉邦看向右手邊離自己坐得最近的故友道:「武負,這次怎麼就你過來了,王阿婆呢?

      當初我在你們那兒喝酒,是欠下了不少酒錢,朕是記得的,這次特意找你們來還,等下你走的時候,朕贈金十兩,以謝當年。」

      頓時,武負激動地站起來,行大禮道:「謝劉……多謝陛下,多謝陛下,多謝,多謝,十兩黃金,實在是太,太貴重了啊。」

      原本他有些侷促,現在聽到這令人瞠目的「還債」,內心激動無以復加。

      當年劉季是泗水亭長,兄弟朋友又多,喝酒欠著不還,自己真沒有膽子多去催債,欠的倒也不多,大概是值半貫銅錢。

      秦末到漢初可沒有通貨膨脹,那時的半貫銅錢放在現在,上下浮動最多幾枚銅錢,沒有太多變化。

      驟然變成十兩黃金,那得是多少貫銅錢啊。

      他只恨自己腦子不夠用,一下算不清這筆帳,但無論如何,它都是自己這輩子做過最值當的投資。

      「武負,武負?」

      「啊?」武負恍然抬頭,發現眾人的目光全聚在他的身上,劉邦正不斷呼喚自己的名字。

      見著他被欣喜沖昏了頭腦,劉邦倒沒有過多怪罪,耐心複述自己的問題:「朕剛才是有問了你,和你搭夥的那王阿婆呢,你應當知道她在哪吧?」

      「王阿婆?」武負一愣,接著反應過來,學著那侍從的模樣答話道,「稟陛下,王阿婆在七年前已經過世,她兒子將她埋在了北郊那座山上。」

      「七年前就過世了?」劉邦有些恍惚,覺得自己印象中的王阿婆身子骨是相當硬朗,能夠一隻手拎著酒桶去河邊清洗,自己常常是在那個時候過去搭話,說幾句好聽給她聽,將對方逗得開心了,到時候跟著回去可以多蹭幾杯酒喝。

      「是啊。」武負撓了撓頭,「劉……陛下您離開沛縣都十年了,有些事情不知道倒也正常。」

      劉邦又是怔住,好半晌方才悠悠道:「十年了,原來這麼了啊,呵,朕就說這沛縣怎麼大變樣了,居然一晃眼已經過去十年。」

      低聲感慨幾句,他的目光投向殿外,沒有一個明確的聚焦點。

      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已經開始老去,或許是早起驟然發現頭上長出第一根白髮開始,或許是從牙口咬不動排骨上的肥肉開始,或許是從以前看不上的運動量卻讓自己第二天腰酸背痛開始,或許是從以前「迎風三丈」到如今「濕鞋」開始……

      此時的劉邦意識到自己現在已經成了一位老人,感覺無比清晰與真實。

      這是從他驟然發現自己的故人,甚至同輩已經開始逝去,只是自己錯過了一場又一場的葬禮,長安城又那麼安逸,忘記了歲月的無情流逝。

      「好吧,那就把朕曾經欠下的那些錢還給王阿婆的兒子吧,也是十兩黃金。」劉邦接著垂下眼眸,望著跪伏在地的侍從吩咐,「你退下吧,記住朕剛才的旨意,好好執行。」

      「唯。」趴在地上腿腳有些發麻的侍從,應答下來後感覺渾身已經發軟,只是他強行撐住,儘量放慢步子,不在這殿內摔倒失儀。

      沉默了一陣,劉邦不斷按揉眉心,自語道:「王阿婆身子骨那麼硬朗,怎麼會一下子就走掉了呢,真是……

      曾經說我面相貴不可言的那老者,當時年歲只怕比王阿婆更大,當年朕以為他只是說句奉承話,想討口水喝,甚至連他的身份都沒有問到,現在想要感激人家,都沒有機會了啊。

      唉,唉,唉。」

      劉邦的目光掃過殿內,看向角落,略帶驚喜道:「趙黑牛,你小子躲在那裡,剛才朕居然沒有注意到啊。

      你現在還會去城東那寡……城東無所事事地遊蕩嘛?」

      當年城東有兩戶俏寡婦,自己和那趙黑牛每逢無事,就提溜這東西從她們門前過身,後來他是勾搭上那兩位寡婦中更俏的一位,還生下了劉肥。

      趙黑牛則因為太過老實,每次都畏畏縮縮的,直到自己離開沛縣的時候,都沒有成功。

      現在劉邦回來見到趙黑牛,第一關心的就是這個事情。

      這就像後世追過的年更漫畫和小說,中間覺得太累選擇放棄,可在某個黃昏想起,依舊會去看一眼當年心心念念的結局。

      看著趙黑牛笨拙地起身行禮,劉邦覺得他這呆滯的模樣,多半沒戲。

      接著他便聽到對方說:「稟,稟陛下,我在五年前娶了阿翠。」

      「好啊,阿牛你小子有出息了。」劉邦興奮地拍了拍大腿,這是進入大殿後,他難得露出的一次笑臉,「這次我應該喊你把她一併帶過來看看的。」

      「稟陛下……阿翠在兩年前害病死了。」

      劉邦上揚的嘴角漸漸放平,猛拍大腿的不羈姿勢,改回端坐。

      「這樣啊。」他不知該說什麼話來安慰,如果是曾經的劉季,他大概會上前拍著趙黑牛的背說,「阿牛,大丈夫何患無妻。」

      現在的自己卻說不出這樣的話。

      大概是因為到了這個年紀,他明白這般安慰何等蒼白無力,又或是他站起身來,這殿中其他人又都得跟著,那對趙黑牛真是安慰,而非在眾人面前被重新揭開傷口嗎?

      「喝酒吧,喝酒。」指了指案牘上的酒杯示意,劉邦端起飲下。

      他從來沒有喝過這麼苦的酒。

      它比年輕時喝的摻水劣酒更加難喝,苦得自己想高聲破口大罵。

      沛宮內靜如流逝的歲月。

      ————

      高祖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史記·高祖本紀》

      ————

      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令相兩子,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史記·高祖本紀》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之貴女平妻超級全能系統妖斬三國無限之配角的逆襲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
    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