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269章 劉邦的憂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269章 劉邦的憂心字體大小: A+
     
      第269章 劉邦的憂心

      長沙城郊。

      劉邦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從使者手中接到前線送回來的戰報。

      他的心情從最開始對戰事的擔憂,轉而變成戰爭穩步推進的喜悅,後來決定和談時,自己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生怕大漢的利益受到損害。

      當陳洛送信過來,問需不需要陪趙佗演上那麼一場戲,作為大漢使臣在明面上進行妥協,可能會有些掉份兒。

      劉邦倒不在意。

      兩國之間進行博弈,虛頭巴腦的面子值幾個錢,何況以後南越在名義上都成了大漢的藩屬國,這次讓讓這個小弟又何妨。

      因此他是同意陳洛陪著趙佗演戲,助其擺平那些心思存異的南越臣子,穩固朝堂。

      緩緩展開手中的帛書,他仔細閱覽上面記述的內容,越看到後面,嘴角的弧度是往上翹得越高。

      「南越有將領挑釁……江寧借與朕一共進行的濟水之戰,威懾住了那些宵小,不錯,真不錯……有了前面的震懾,那後面的退讓亦不會失面子,這下我們是里子面子都有了啊。」

      「陛下,情況如何?」與身側的王陵對視一眼後,利蒼率先問道。

      他慶幸今日陳平沒有過來作陪,是反應較慢的王陵,自己有提前搶話的機會。

      「和談成功了啊。」劉邦臉上帶著笑意,語氣輕鬆。

      即使心中早有預料,利蒼眼中依然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大漢與南越國和約內容的制定,因為和長沙國有關,因此利蒼亦是參與進了制定條約的過程,他是明白裡面有幾項內容簡直可以稱之為「苛刻」。

      南越國上下居然這麼快就答應了?

      沒有愣神太久,利蒼緊接著恭賀道:「南越鄙遠,陛下聖王親臨,他們豈有不臣服的道理呢?」

      「利卿言過了,將士用命才是真正的原因啊。」瞥了對方一眼,劉邦怎麼聽不出對方是在拍馬屁,只是功力不太夠,不像江寧勸諫時所說的那些好話,自己是怎麼聽怎麼舒坦。

      利蒼有些尷尬,知道自己拍到馬腿上了。

      他咳嗽一聲後說:「將士上下齊心,說到底還是有您在此坐鎮啊。」

      「嗯嗯嗯。」劉邦敷衍地點了點頭,接著起身朗聲道,「天晴了,前線屢戰屢勝,我們回城內和大夥說說這個好消息吧。」

      「遵旨!」他身後的護衛激動地齊齊吼道,對於戰勝的消息,這些普通士卒同樣感到振奮。

      見狀,利蒼撓了撓脖頸,掩飾神態的不自然。

      默默跟在大隊後面,他恍然回過頭,再度凝望這片區域,心念一動。

      自己曾經了解過一定的風水學說,這裡兩丘隔望,又有天子駐足,自己若是將來葬在這裡,大概可以庇佑子孫數代。

      吳芮的陵墓早就在動工修建,不會和自己來搶陰宅,那麼長沙國內誰配和他這個國相爭陵墓呢?

      利蒼打定主意,望著前方的劉邦無奈嘆了口氣。

      如果自己可以攀上這棵真正的大樹,何必在這些奇奇怪怪的地方下功夫呢。

      ……

      隨著他們一行人回到長沙城中,大漢與南越正式和談的消息由那些護衛劉邦的士卒快速傳播開來。

      整個長沙城兩岸頓時陷入了狂歡!

      沒有普通百姓喜歡戰爭。

      何況有那持續數年的秦末烽火作為先例,他們生怕大漢與南越的戰爭也要綿延數年。

      那樣的話,整個長沙城的耕地怕是得荒廢大半,百姓大概會開始考慮向其他地方逃荒。

      所幸,隨著和談消息傳來,戰爭在今日結束。

      與此同時,劉邦換上一件常服,喚來陳平陪同,說是想走出行宮,到外面轉帳。

      踏著青石小路,看著身側那些歡欣鼓舞的百姓,劉邦略帶感慨說:「平啊,現在是大漢幾年?」

      「稟陛下,今歲乃大漢六年。」陳平一愣,接著抿嘴應答。

      劉邦驟然提出此問,自己一時間是猜不透是懷著什麼心思,於是老老實實地正常回答,肯定是不會出錯的。

      不過他稍稍側過頭去,想從神態、動作上,分析出劉邦的想法。

      「是啊,六年了。」掃視一圈道旁的百姓,劉邦昂起頭來,「這六年我待在長安的時間,恐怕不滿兩年,就是說不到三成半的時間。」

      聽見這話,陳平頓時一陣恍然,大概猜到了劉邦的意思。

      於是他輕聲寬慰說:「陛下親力親為,終是使得這天下海晏河清。

      您看長沙城內的這些百姓如此開心,不正是因為我們與南越停戰。

      這般功績,沒有您親自前來,難道其他人難道敢獨自決斷嗎?

      依臣看來,大漢的江山將有萬萬年,最初的地基則是由陛下這些年一塊一塊夯實。」

      劉邦嘴角上揚,頷首說:「你這話倒說得倒有幾分道理啊。朕看到這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心底確實舒暢。

      那暴秦若無繁重徭役,惹得天下皆反,恐怕朕現在依舊在沛縣找老蕭他們終日喝酒投壺,無所事事吧。

      使我洛陽有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朕以後使得天下百姓個個有二頃田,你說這世上還會有人因為吃不飽飯起兵造反嗎?」

      「陛下聖明。」陳平一驚,接著躬身行禮,由衷贊道。

      劉邦的願景著實驚人,使天下人人皆有二頃田,那麼誰會想不開去跟著野心家造反,干那掉腦袋的事情。

      這事真能辦成,讓人人吃飽飯,只怕遠邁上古的堯舜治世。

      「像你說的,朕只是夯實地基的那個人,要讓大漢百姓人人吃飽,得靠朕的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靠他們努力去達成朕今日的願景。」

      扭過頭來,劉邦望著陳平。

      「伱說會有那麼一天嗎?」

      「當然,大漢天下將如您所願。」陳平恭敬點頭,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自己在這個時候都不可能說出一丁點的否定之言。

      劉邦笑了笑,沒有將此時心底最深處的那抹憂慮說出。

      之前陳洛交給自己那份厚厚的資料,自己派人暗地裡一一進行核查,發現能找到線索的那些內容,全部可以對照上。

      這說明陳洛沒有誣告。

      「刺陳案」的元兇並非魏王余。

      當初在看呈上的卷宗時,劉邦心裡就有疑惑,姬余他造反都是自身難保了,難道有什麼針對陳洛的必要嗎?

      何況陳洛是從楚地返回長安,難道魏國可以提前打探到那麼多的消息,在中間埋伏,進行截殺?

      不過整個卷宗的記述主要記載的是賊子數量和埋伏地點,重點提到縣令和縣尉從單父縣的快速支援,其他地方語焉不詳,故而劉邦只能選擇相信它上面的結論,案件由魏王余指使賊人幹的。

      因此事件出現反轉,「刺陳案」背後的主謀變成自己少弟劉交,卻沒有讓他有絲毫意外。

      至於這些新資料源自何處,劉邦心裡亦有猜測。

      畢竟自己兄長是當的荊王,亦屬楚地,在曾經項氏勢力的輻射範圍下,看來項羽為了調查此事,動用了自身的影響力,參與其中。

      劉邦揉了揉眉心,原本和談成功帶來的喜悅漸漸消失,一股煩悶湧上心頭。

      陳洛在征討南越的時候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盡心盡力地執行著計劃,甚至送來的信件提及和談之事,是充分地考慮了自己的感受。

      這並不會讓劉邦誤以為他是放下了此事。

      要知道真正的生死大仇,誰都不會一笑而過。

      自己必須做出決斷。

      劉邦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將陳洛擺平的念頭在腦海中瞬間閃過,然後被他以更快地速度摁了下去。

      自己之前六年只有不到兩年時間待在長安,要是動了陳洛,那下半輩子自己還能不能有兩年安穩待在長安,都屬於未知。

      從前陳洛背後是站著楚王,站著韓信,站著太子黨,經過與匈奴、南越的兩場戰爭,他在漢軍中同樣具有了一定地位,即使比不上周勃、曹參他們,最多也就僅次一檔。

      對陳洛動手,到時候除了自家那幾位老兄弟外,恐怕天下皆反,連長樂宮和未央宮都不得安寧。

      面對這樣的情況,聰明人都應該知道怎麼選擇。

      「外邊太吵了,吵得我有些頭疼啊。」劉邦微微皺眉,「該回宮歇息了。」

      「唯。」望著劉邦突然有些不悅的表情,陳平環顧四周,卻沒有意識到哪裡有什麼不對。

      這裡的環境明明和之前沒有什麼區別啊,難道是因為剛才自己沒有接話,使得陛下覺得乏味了?

      想了想,陳平低聲道:「陛下,今日乃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又恰逢您出行抵達此處,不如這給條街道重新賜下一個名字,以示聖眷。」

      「嗯?也行。」劉邦思索一番,把自己的注意力暫時從那些不太愉快的難題上移開,看著周圍歡愉的場景,感覺心緒安寧幾分,「朕希望天下太平,能從今日開始,這條街道叫做『太平街』吧。」

      「九州海晏河清,大漢天下太平。陛下取的真是好名字啊。」陳平側過頭說道,「等下我便趕往長沙王宮,讓他們製作一塊牌匾,刻好陛下御賜的名字。」

      「諾。」劉邦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又回想起那令人頭疼的問題。

      見到劉邦這副模樣,陳平判斷出對方走神大概是因為別的事情。

      於是他微微眯眼,思忖今日有什麼特殊的事情發生,不過直到他辭別劉邦,前去長沙王宮時,依然沒有頭緒。

      ……

      旬日後,陳洛和彭越率領的漢軍沿著湘水北上,回到了長沙城中。

      連日的行軍自然會給人帶來疲憊,不過那些士卒們的精神狀態都非常的好,甚至精神飽滿程度遠超出征之時。

      此番戰後,他們可以帶著自己的軍功賞賜歸鄉回家,甚至遇到曾經只與匈奴戰過的同袍,還可以炫耀幾句,「咱可還去過南邊,打了那些南越人,守在山間隘口處,對方烏泱泱一片人都攻不上來」。

      帶著得勝的喜悅,近十萬士卒在長沙城中領取完賞賜後,開始被安排去向。

      由陳洛帶來的那三萬漢軍,征討南越前就統計好了身份與戶籍,分發路上的盤纏以及撫恤金時,流程安排十分妥當。

      而劉邦帶來的那批長安的禁軍,自然是不可能被遣散的,不然這劉邦這個皇帝一路上只能光杆回去,沒人護衛了。

      於是這一批人領取到最為豐厚的獎賞後,暫時在長沙城外駐紮,等到返程命令的下達。

      至於那些諸侯王派來的軍隊,是讓他們原本領兵的將領統率,回到原來的地方,除了荊王和楚王的軍隊被暫時留下,說是途徑荊地和楚地時,他們可以抵禦盜賊,有護駕之用。

      此戰的主將彭越,則是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侯位,被分封到了齊地。

      陳洛再被加封千戶,劉邦又賞賜了他不少奇珍異寶。

      在這次對南越戰爭中,還有兩名將領立下過顯赫功勞,被新封為徹侯。

      不過在接風洗塵以及宣布封賞的宴會後,劉邦和陳洛兩人像是達成了什麼默契,沒有再見面。

      直到旬日後,劉邦宣布正式離開長沙,返回長安。

      不過他並沒有打算就那麼直接離開,而是想要途中返回多年未歸的故鄉沛縣去看看。

      浩浩蕩蕩的大軍護送劉邦前往沛縣的途中,他又是宣布了一項新的決議。

      ————

      迄今為止,長沙城從建城一來,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留存文化遺蹟數不勝數,漢代古蹟尤其之多。

      湘南省博物館中歷經千年不朽的辛追夫人,乃是當年長沙王吳芮的妻子;馬王堆發掘的漢墓,是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馬王堆附近的望軍台,仿照當年制式重修,漢帝劉邦曾在此眺望南征漢軍所在之處;以及據傳由劉邦命名的太平老街,已有兩千餘年未變更地址……

      這座城市中歷經千年,中間經歷過天災與戰火,方才鑄就今朝芳華,歡迎四方而來的諸位遊客四方,瀏覽星城風光,品味厚重歷史。——《長沙旅遊宣傳手冊》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萬古最強宗重生之貴女平妻超級全能系統妖斬三國無限之配角的逆襲
    通靈影后:重生國民女神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