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133章 諸國覆亡【二合一,建議兩點後訂閱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133章 諸國覆亡【二合一,建議兩點後訂閱字體大小: A+
     
      第133章 諸國覆亡【二合一,建議兩點後訂閱】

      代國,代城。{什麼?你還不知道|.閱讀,|趕緊google一下吧}

      城南代王寢宮內。

      「良人莫要發愁,那項羽又不是神仙,他手下的楚人難道比我們的士卒多出一個腦袋,或是多出兩條手臂嘛?」辛追柔聲安慰。

      望著辛追,吳芮是嘆了口氣。

      他驟然被熊心封到代地,用於牽制趙國和常山國,其實充當的是「看門狗」的角色。

      畢竟自己是吳地人,在趙地是沒有任何根基。

      為了迅速確立權威,他選擇走可以少打拼十年的近道,娶了辛勝的女兒辛追。

      辛勝在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便在趙地經營,擁有深厚的人脈,死後的影響並未完全消逝,而吳芮是順利地繼承了部分。

      搖了搖頭,吳芮憂心說:「夫人有所不知,張耳、陳餘二人,我早在兩三年前便有接觸,他們行軍打仗皆有水準。

      而且當時他們面對精銳秦軍,即使對抗不過,亦能夠逃出活命。」

      畢竟在秦末的時候,是有「流水的趙王,鐵打的丞相」這樣的說法。

      就是因為陳餘和張耳兩個人逃命能力極強,每被秦兵圍剿,消耗一個扶持起來的趙王便是可以逃出重圍。

      但是他們倆人這次全都沒能逃出項羽的手掌心。

      見到知名逃命大師都栽了,吳芮是相當惶恐。

      辛追坐在吳芮懷中,將臉貼上他的胸膛:「熊心已經掌控不住這天下,那麼夫君不如尊那項羽為主,說不定還可以保留王位,至少是可以享有榮華富貴。」

      揉了揉辛追,他微微閉眼道:「孤真拿不準那項羽的心思啊,他究竟是想要土地、人口,還是想要殺戮、復仇。

      趙國和常山國被滅後,趙王歇、陳餘還有常山王張耳,居然都被那項羽斬殺,我若是投降的話,真又能保留下今日的尊貴嗎?」

      他得知項羽的做法時,其實是原地呆滯住了的。

      要知道趙國和常山國之間互相不對付。

      如果按照常規的思維,項羽出關後是可以利用熊心分封諸國時刻意營造出來的對立局勢,趁機拉攏其中一方,與之聯手去攻滅另外一個國家。

      至於達成目標後,是真與其瓜分利益還是直接再度開戰,那項羽面臨的戰爭壓力都小了很多。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項羽根本就不按照套路出牌。

      起手就把趙國秒了不說,接下來沒有絲毫停歇,便朝常山國攻去。

      這應該是你最好拉攏張耳的時候才對吧。

      反正吳芮得知項羽的操作之後,就是拿不住他到底在想什麼了。

      「那王上若要抵抗,妾身自是相隨。」辛追表達心聲。

      吳芮一陣感動,於是下定決心說:「若是國破,夫人豈不是香消玉殞?孤還是降了,那項羽定不會太過分的。」

      是月,項羽率軍北上進入代地,代軍未有任何抵抗,直接選擇投降。

      未傷一兵一卒,楚軍便進入代城。

      受降宴上,項羽高坐首位,代王吳芮與王后是西向而坐,在末位奉陪。

      但吳芮是不敢露出絲毫不滿的神色,恭恭敬敬地端坐著,一副聆聽長輩訓誡的模樣。

      說完客套話後,項羽沉聲言:「吳芮,汝乃熊心所封之偽王,去其王號,可有異議乎?」

      「鄙人尊項王旨。」吳芮恭恭敬敬地回答。

      這個決定並未出乎他的預料。

      保留自己的王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項羽又言:「念在汝曾在吾叔父起事後不久,便率兵來投,有此舊恩,便封汝為平城君,食邑三百戶,留富貴在身,可有異議?」

      保持著行禮的姿態沒有移動,吳芮繼續道:「謝項王賜。」

      ……

      燕地。

      燕王瑋聽到代地的消息,眼中是寒光一閃,猛然揮手拍桌道:「這項羽欺人太甚,堂堂王侯投降後,居然只能封三百戶食邑?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要知道吳芮在亡秦途中立下過功勞,又與項梁、項羽有舊。

      在這重重buff的迭加下,居然才得了封三百食邑。

      那自己呢?

      燕王瑋並不是在為吳芮叫屈,他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將來可能受到的待遇而憤怒。

      他純粹是憑藉著只王族後裔的身份,寸功未立,便得到了兩郡半之地。

      自己選擇投降的話,恐怕三百邑的封賞都沒有吧。

      那他想要維持現在一半的生活質量,恐怕都做不到。

      「王上,臣有一計獻上。」此時,大殿內是有臣子上前獻策。

      燕王瑋坐下,恢復莊重的模樣,才是回答道:「說吧,孤聽著。」

      十日後。

      燕地的使團是離開薊城,前往代地,帶著投降書去拜見項羽。

      然後那三名使者居然是效仿昔年荊軻刺秦之故事,在帳內刺殺項羽。

      只不過比起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的結局更有樂子。

      將使團內剩下的人拷問一番後,他們是大概得知燕王瑋腦子的想法。

      他不想投降後只剩一丁點食邑,又覺得面對項羽,燕軍沒有任何勝算。

      於是姬瑋便是採用了「刺殺」這樣的手段,讓刺客混入使團,想在獻出投降書的時候,給項羽來上致命一擊。

      甚至吸取荊軻和秦舞陽失敗的教訓,燕國使團內刺客的數量是增加到了三名。

      不過他顯然只在刺客方面進行調整,沒有想到刺殺對象的區別。

      始皇帝即使會使劍,到並沒有真正在陣上與人生死拼殺過。

      項羽則是千古難逢的勇將,周身縈繞的殺氣,使得一般人靠近都會膽寒。

      而使團內的刺客並非那種彪形大漢,只能算是精壯的青年,身體素質並未超越常人。

      畢竟作為使者,個個體型壯碩,實在太引人注目。

      恐怕是進不了大帳,他們真實目的便會暴露。

      這為他們的失敗是埋下伏筆。

      這群刺客剛想動手的時候,被高出他們近一個頭的項羽察覺出來。

      項羽是大吼起身,將他們嚇得怔住。

      搶在親衛進來之前,項羽是一腳一個,將他們全部踹翻在地,在大部分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輕輕鬆鬆地平息了混亂。

      楚軍上下得知對方派出的使者居然試圖刺殺他們的王上,心中怒火是抑制不住,需要對燕國去宣洩。

      見著軍容肅整,凜凜殺氣的軍隊離開,平城君吳芮不由得是暗暗慶幸。

      還好自己投降相當果斷,沒有選擇頑抗,更沒有出刺殺項羽這樣的昏招。

      不然面對楚軍,自己恐怕是十死無生,現在已經人頭落地了。

      如此想著,他深吸一口氣,將心悸壓下,望向辛追。

      以後自己就遠離打打殺殺,反正有那三百戶的食邑,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吳芮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他這種得過且過的心態,加上他在趙地的影響力不大,沒有煽動士卒起事的威脅,這才使得陳洛和項羽決定留他一命。

      ……

      面對氣勢如虹的楚軍,燕王瑋的判斷果然是沒有出錯。

      他手下飯桶一般的燕軍,果然不是楚軍對手,甚至沒有資格當楚軍的對手。

      經過愜意地連勝,沒有遭受有效阻攔,楚軍用如同旅行一般,到達了薊城之下。

      城破,燕王瑋人頭落地。

      遼東王玥得知這個消息後,直接狂喜,將自己的國號果斷放棄原來的國號,改成了燕。

      畢竟在這片土地上,「燕」才是最正統的國號,統治此地七百載,深入人心。

      不過這個決定相當腦抽。

      要知道項羽剛被燕國使者刺殺,把燕國揚了,把燕王瑋給砍了,結果你又自號為「燕」?

      哪怕他原本沒有挑釁的意思,項羽忍得了。

      他手下的楚軍都不會答應!

      於是憑藉著攻滅燕國,勢如破竹的氣勢,楚軍繼續向東,攻打遼東。

      出征前。

      陳洛望著有陰沉沉的天色,感受不再那麼熾熱的清風吹拂而過,語氣有幾分擔憂道:「羽兄,這遼東天氣與中原,與楚地,是迥然不同啊。

      現在不過八月時節,一陣風吹過,我居然感到有絲絲涼意,夜間的話,穿短褐布衣的士卒萬一著涼,那便會傷寒感冒。

      我更擔心對方守城不出,待氣候更加寒冷,那對我軍中生長在南方,習慣炎熱的楚人來說,是相當不利。」

      他心底擔憂自然是有緣由的。

      天時在戰爭中稍稍偏向於某方的話,那戰爭的結果是大有可能改變。

      最經典的「氣候武器」運用,便是毛熊國的主場——「風雪中的墨斯克」。

      憑藉這點,他們打贏了兩次國運之戰,讓拿皇和小鬍子飲恨,倒在城下。

      即使遼東緯度更低,寒冬來臨時,不像毛熊國那樣極端,但是如果一直被擋在野外,不得入城,一個冬天下過去,恐怕楚軍得折損半數。

      因此陳洛是怕項羽忽視了天氣問題,最後陷入遼東戰場,遇到大敗。

      畢竟現在哪怕是讓韓信出手,也不可能在正面戰場上擊潰這支全盛的楚軍。

      進攻遼東最有可能出現意外的地方,是冬季的酷寒。

      聞言,項羽微微一笑,淡淡道:「江寧多慮了,遼東軍想堅守,可他們有那個能力嗎?

      如果他們可以在我軍攻勢下守住一月,而不被平推,又何至於近半年來,和燕國是打得有來有回。」

      陳洛愣了愣,然後點頭稱是。

      項羽所說確實更有道理,自己是想得太多。

      燕國在楚軍手中,連半個月都沒堅持住。

      一直被燕國擋在遼東不得出的「新燕國」,兩者大概是半斤對八兩,屬於一路貨色,不用擔憂。

      項羽淡淡道:「在秋草枯黃前,楚軍會踏破遼東的每一座城池;而在雁群南飛時,楚軍會啟程向齊地而去。

      只是可惜了啊,我今年無緣見著這北地落下的大雪,聽說每一片雪花皆有鵝毛大小,是楚地見不著的景象。」

      簡單直白的翻譯一下。

      就是一個月內,楚軍將取得勝利,橫掃遼東。

      聽到軍陣中的鼓聲響起,兩人不再多語,隨著洪流動了起來。

      而進入遼東後,遼東王玥,或者說是「燕王」姬玥作出的應對,讓陳洛覺得自己之前完全是瞎操心。

      大概是遼東國被燕國完全擋住,接收外部信息不夠通暢的緣故,姬玥對項羽是存在著一定的誤解。

      他居然親自率軍跑到邊境地區,想和楚軍來打對攻!

      這樣的作死行為,讓項羽都懷疑了片刻,覺得遼東軍有詐。

      巨鹿之戰後,敢和楚軍正面硬剛的,姬玥他是天下獨一份。

      畢竟其他國家想對抗楚軍,要不就是學西魏國那樣,設下伏兵;要不就是和趙國那樣,在城池附近堅守而戰;要不就是學常山國那樣,根據有利地形狙擊。

      雖然這些方式都沒有奏效,但不至於像姬玥這樣,完全淪為笑柄。

      兩軍作戰不到半日,戰場上就沒有一個朝楚軍衝鋒的遼東士卒了。

      在三日後,姬玥的人頭是被送到了項羽的營帳當中。

      聽說他是率領數十名殘兵敗將逃竄的時候,去劫掠百姓,結果當地民風彪悍,百姓組織起來反抗。

      那些遼東士卒本身就是被楚軍殺得膽寒的逃兵,見到大批百姓衝來,直接是四散而逃。

      姬玥分外倒霉,在亂軍中是被一鋤頭砸到腦袋,當場駕崩。

      當地百姓審問抓到的逃兵俘虜,得知他們居然把姬玥殺死,乾脆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來找楚軍領賞。

      對於這樣喜聞樂見的事情,項羽當然不會吝嗇,讓這些奮起反抗的百姓個個滿臉笑意地離開。

      ————

      漢之二年,項王敗共敖,誅黥布,熊心令天下諸侯剿之。

      六月,項王由關中出,乃由河東之地擊西魏軍而東,至大梁,次日午,城破,殺魏豹。又北上趙地,於邯鄲戰,大破趙軍。趙軍卻,為楚所擠,多殺,邯鄲破。

      項王先滅趙,再滅常山,不過月余。代王吳芮聞之,恐,於代城降。

      燕王瑋使使者欲刺項王,未果,楚軍怒而擊燕,旬月則破,懸燕王首於薊城東門。而後項王東擊,至曲逆,遼東王玥亦將兵會戰。姬玥不勝,走至文縣,文縣民殺之。燕地遂平。

      不過三月,項羽速亡六國,較秦並天下,短矣。

      是時,天下震動,曉項羽跡者,尊呼其為霸王。——《史記楚武烈王世家》

      ————

      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東出函谷無人阻,西楚霸王天下知。——《項羽》

      今天的事真的很抱歉,在一點半前訂閱的書友可以點開目錄,重新點擊下載,就能刷新內容了。

      作為補償,明天我考完試後多加更一章,希望可以得到大家都諒解。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電影世界私人訂制這個大佬畫風不對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重生似水青春
    恐怖修仙世界庶子風流星級獵人絕世兵王霍太太她千嬌百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