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第72章 邯鄲烽火起(二合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從秦末開始長生不死 - 第72章 邯鄲烽火起(二合一)字體大小: A+
     
      第72章 邯鄲烽火起(二合一)

      邯鄲郡。

      留守在此地的秦軍不到萬人。

      原因很簡單,這裡本來就非秦國故地,經營未久。

      外加邯鄲郡的地理位置比較尷尬,對於秦國來說,哪怕此地丟失,那占領此處的軍隊也只能沿漳水北上去燕地,想藉此為跳板打進關中是沒有任何可能。

      而與之相鄰的上黨郡和更南端河東郡,才可以稱為關中門戶,值得秦國駐守重兵。

      何況現在秦楚交戰的前線離這裡是有十萬八千里,趙地的叛亂又是早早被平息,因此邯鄲便更不受到重視,僅是作為從關中到齊地和楚地運糧通道的一個中轉點罷了。

      此時邯鄲城牆西段,守城的士卒們如同木樁般一動不動,唯有兩道身影在緩緩巡視。

      極目遠眺,地平線處是一線青山,司馬欣感觸道:「董都尉,未能隨章將軍前去建功立業,心中可有遺憾?」

      「司馬長史說笑了,你我之前未曾有過領兵的經歷,又不是像章少府那樣,是剛一掌軍就信手拈來的天縱之才。因此我安安穩穩的在後方待著,已經心滿意足。」董翳眯了眯眼,輕聲回答。

      司馬欣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說道:「可每日在這邯鄲待著,只能做些統籌糧草的工作,實在閒得發慌。」

      董翳笑了一笑,然後接話:「章將軍可以在前線放心與逆賊作戰,不正是有我們兢兢業業地在運輸糧草嗎?

      將來天下安定,其中是少不了我們的功勞。」

      「可這樣的功勞真會有人記得嗎?」司馬欣輕嘆一口氣。

      董翳沒有回答,兩人沉默著走了一小段路。

      司馬欣突然又出聲感慨:「董都尉,我聽聞您的先祖便是曾經晉國的太史董狐,是用筆忠實地記錄歷史。

      有著這麼一位先祖,那莫非您從未生起封侯拜將的心思,沒有留名于丹青之上的渴望嗎?」

      「這位先祖已是三四百前的人物了,那時邯鄲還是晉地呢。」偏過頭去,董翳目光帶上疑惑,「司馬長史,感覺你今日所問略顯奇怪啊。」

      司馬欣哈哈一笑:「董兄多慮了,我們待在邯鄲長久無事。這人一閒下來的話,未免會多出各種幻想嘛。」

      「這麼說的話……」董翳反問一句,「那司馬長史是否想過要去馳騁疆場,封侯拜將呢?」

      司馬欣目光朝遠處投說:「董兄可知。我在十年前,不過是櫟陽縣的一員小吏而已,能走到今天的位置,難道還會有什麼不滿足的嗎?」

      「櫟陽縣可是在獻公時曾作為國都數十年,何況您當時可不止是普通小吏吧。您的這番言論,未免是有向我炫耀之嫌啊。」董翳輕笑著反駁,心中充斥著奇怪的感覺。

      從昨日司馬欣主動邀約與自己過來巡城,他那時便覺得有些疑惑。

      邯鄲久無事端,何必巡城?

      更何況這類日常巡城的活,哪怕是安排一名偏將去做,都屬於規格超標。

      在沒有戰事,又沒有特殊情況的時期,他們倆來做這樣簡單的巡視工作,完全是浪費寶貴的時間。

      不過巡城途中,是需要登上城牆。

      此乃密謀的最佳去處之一。

      離地三丈高,再尋一僻靜角落,或是進入角樓,那他們談話時是完全不用擔心隔牆有耳,遭受竊聽的可能幾乎為零。

      從現在司馬欣的種種反應來看,董翳是確信他有事找自己相商。

      不過低頭思忖片刻,他仍沒猜出對方此番是心懷什麼目的。

      「何來炫耀之說?在大秦為官,哪怕是位列三公九卿,都免不了因一朝變故而身死。」司馬欣沉聲說道,選擇單刀直入。

      聽到這話,董翳赫然一驚,扭過頭說:「司馬長史慎言,這般言語我全當未曾聽聞,這就下城牆去了,長史切莫再與他人言。」

      「董兄。吾之所言,可有錯矣?」司馬欣駐足,神色鄭重。

      「當今陛下仁慈寬厚,乃是聖明之君,豈會隨意治罪呢?」董翳搖了搖頭,「這個話題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司馬欣冷笑一聲:「呵。當今陛下仁慈,可下一任陛下仍會這般寬厚嘛?當年商君受孝公重視,享盡榮華,可惠文王繼位後,便慘遭五馬分屍。

      更何況為大秦立下滔天功勞的,又能有幾位得到善終。汝豈不知武安君之故事?

      大秦歷代君主,皆是刻薄寡恩,難道我說得有錯嗎?當今陛下或是特例,但也有可能是暴虐的一面尚未表現出來。」

      董翳臉上變了顏色。

      如果剛才自己還只當司馬欣是在簡單的抱怨,那麼這段話一出,那完全是可以當成謀逆之言去處理了。

      他深吸一口氣道:「汝這是何意?」

      司馬欣坦然說:「大秦建立以來,基層的那些小吏如何曲解秦法,以謀私利,殘害百姓,我是再清楚不過。

      現在的大秦看似繁花似錦,實際上遲早有一天會瞬間崩塌,我可不想陪著它一同被埋進墳墓里去。」

      這話一出,董翳心中瞬間明悟。

      司馬欣在城牆上所說的話,哪一句不是在試探自己?

      從最開始他抱怨待在邯鄲憋屈,詢問自己是否想要建功立業,再到他提及商君、武安君,最後圖窮匕見,言說大秦即將崩壞。

      全部是暗示自己,跟著大秦沒有前途。

      這麼一來,對上了,全對上了。

      「汝是舉兵欲反?」董翳眯了眯眼,說出自己心中的猜想。

      不等司馬欣回話,他搖了搖頭道:「放棄吧,邯鄲士卒七千,你若造反,最多是有兩千人願意追隨,豈能成事?

      哪怕今日我願相助於伱,我們二人最多不過能掌握五千兵馬,待章將軍回兵,或是關中來人,那我們便是身首異處也。」

      被董翳拒絕,司馬欣臉上卻毫無失落之意。

      他微微一笑:「董兄看似回絕,但未有捉拿我上報之意,這不也是一種態度嗎?」

      沉默片刻,董翳漠然道:「司馬長史請自行上書,要求調離邯鄲吧。」

      「不了。我不會離開,當然,董兄也別走了。」哪怕聽懂對方話里的意思,但司馬欣並不打算照做。

      「莫非你想對我動手?」董翳挑了挑眉,「剛才一路走來,城牆上的哪些人並不是你的親衛吧,司馬長史是不是托大了些?」

      「董兄想錯了,我不會對你動手的。」司馬欣語氣輕鬆,再度遠眺,「只是時辰到了,你若仍想當大秦的忠臣,等下別人會不會對你動手,那我說不準。」

      聽到這麼不明不白的一句話,董翳心底卻是生出不祥之感。

      「你這是什麼意思?」他厲聲問道,卻是帶著幾分心虛。

      一開始自己是認為司馬欣是在裝神弄鬼,用花言巧語來進行欺詐罷了。

      但司馬欣的神色實在太過鎮定,更何況他好歹是現在邯鄲城內身份數一數二的人,如果想要造反,不可能全無後手。

      面對董翳的逼問,司馬欣只是微笑。

      董翳心底的不安愈發強烈,他轉身道:「我先下城牆了,你好自為之。」

      不過沒等他走出幾步,城東突然是冒起一道烽火。

      側耳仔細聽去,遠處隱約是響起戰馬奔騰聲與廝殺吶喊聲。

      「這是你搞的鬼?」董翳大驚回首,望向滿臉淡定的司馬欣。

      顯然,對方看到這樣的情況卻是波瀾不驚。

      那麼即使這事不是他策劃的,那和他也脫不開干係。

      司馬欣鎮靜地點頭,語氣平緩:「這是楚軍來了。而城西早已經被全部安排成了我的人,現在估計城門已經大開,在迎借他們入城接管邯鄲。」

      董翳恍然:「原來你拉我上城牆,不是想要策反我,只是設局讓我隔離在這,喪失指揮軍隊的機會,對楚軍入城造不成干擾。」

      「董兄聰明,居然瞬間便能想通關鍵。」司馬欣出聲贊道,「既然如此,董兄為何看不出暴秦必亡,要同其陪葬呢?」

      看著城西的烽火是漸漸消失不見,而邯鄲城中的馬蹄聲越來越清晰,董翳苦笑一聲。

      他仰著頭說:「事到如今,我沒得選了啊。要麼反,要麼死。」

      「那董兄是如何想的呢?」司馬欣拱手問道。

      董翳眼神落寞:「其實我並無建不世之功的願景,只是想好好在世上活著罷了。」

      知道對方已經做出選擇,司馬欣是哈哈一笑,上前拍了拍董翳的肩膀說:「我就知道董兄是明白人,現在起事,是有獻城從龍之功,比起在秦國混得不上不下,那是要好得很多。」

      「我等不過是降將罷了,在楚軍中又豈會得到重用?」董翳眯了眯眼,「能不被猜忌,將來有機會做個富家翁我便知足。」

      司馬欣擺了擺手:「董兄可能有所不知,率領這支楚軍的將領,叫做項羽,在占據東郡之後,便是他寫信來勸降我。」

      「等等,東郡什麼時候破的?」董翳雙眼瞬間睜大,震驚地打斷司馬欣。

      不過提出這個問題後,他又是想清楚。

      若東郡不破,邯鄲城下是不可能出現這麼一大隊楚軍騎兵。

      司馬欣咳嗽一聲:「當時楚軍的使者是先一步濮陽城破的消息到來,所以我選擇將濮陽城破的消息壓了下去,故而董兄未能知曉。」

      畢竟當時知道楚軍下一步目標是邯鄲之後,看著城內不足一萬的士卒,他心裡是生不起任何想到抵抗的心思,直接讓那使者傳回自己獻城的意願。

      因此隱瞞濮陽城破,東郡被占的事,便是為了麻痹董翳,免得他提前布防,干擾自己獻城。

      董翳揉了揉眉心,無奈道:「司馬兄這手段棋高一著,是我不如你啊。」

      等到楚軍都兵臨城下了,自己才察覺到對方到來,是完完全全地落入了司馬欣的算計當中。

      司馬欣搖了搖頭說:「我這是有心算無心,才讓董兄沒能察覺到我的謀劃,也能說明董兄平日對我頗為信賴啊。

      而我和董兄共事這麼久,難道還不清楚你的能力嘛?

      之所以我今日邀請你登上城牆,不僅是為了避免董兄對楚軍入城進行干擾,同樣是希望你將來能與我相互扶持。」

      聽到這話,董翳這才是想起,剛才司馬欣是否認了他們會在楚軍中遭受懷疑這一情況的出現。

      於是他便微微點頭說:「司馬兄請明說。」

      司馬欣上前一步,輕聲說:「這項羽乃是楚國項氏子弟,而他的季父項梁與我有舊,我在櫟陽管理刑獄之時,是放過那項梁一命。

      就是有了這層關係,他才會派使者前來勸降,要不然他們在東郡輕鬆擊敗五萬秦軍,我們邯鄲城內不過七千士卒,又怎麼會被他們看在眼中。

      不過我即使是有這麼一層關係在,但我在楚軍當中,仍然算是勢單力薄,因此今日勸說董兄你,便是需要你來相助啊。」

      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後,董翳頓時放下心來。

      至少短時間內,他是不會有生命危險了。

      對視一眼後,董翳做出了自己選擇,與司馬欣結為盟友。

      ……

      半個時辰後。

      邯鄲城內嘈雜的聲音消失不見,只是城頭的旗幟由黑色變成赤色,上面繡著的大字也是改成「楚」字。

      「沒想到如此輕鬆便能攻下邯鄲,這可是當年數十萬秦軍在此圍困兩年都未能進入的堅城啊。」站在城牆上,項羽用力拍了拍身前的城垛,感受著它的厚度。

      陳洛眯了眯眼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城牆再過堅硬,可城內的人心散了,那它便沒有什麼用處了。」

      「這司馬欣這番獻城,確實起到了大用。」項羽偏過頭來,笑著說,「可我覺得江寧你這話是暗有所指啊。」

      陳洛點頭承認:「現在心散了的不止有邯鄲這座趙國的故都啊。」

      項羽應聲道:「我知道啊。恐怕現在彭城內估計比現在的邯鄲更亂吧。

      前日那宋義是送來信向我求援,希望我能回兵。

      將十多萬精銳楚軍打得只剩七萬人,居然還有臉來找我?簡直……」

      不過他還未罵完,便是一名傳令兵走上前來稟報:「項將軍,此地的秦軍降將司馬欣欲求見您。」

      「你讓他去大帳中待著,我這就過去。」項羽對傳令兵吩咐。

      感謝煙花易冷似你我的兩張月票!

      感謝冰九_的兩張月票!

      以及感謝大家的推薦票呀!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
    儒道至聖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穿越絕色毒妃:鳳逆天下快穿:男神,有點燃!萬年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