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大清殺敵立功封異姓王» 第十九章 皇太極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大清殺敵立功封異姓王 - 第十九章 皇太極字體大小: A+
     
      強者為尊的地方。

      阿不罕英格利此舉,顯然是讓所有將士敬服。

      「阿不罕英格利聽令。」

      「今日。」

      「你當升為牛錄額真,掌三百名八旗子弟兵,並且本將兌現承諾,你麾下的百夫長,屯長,什長,伍長,都交由你挑選合適將士擔任。」

      「只要各方面素質過關,本將絕不過問。」瓜爾佳羅德對著阿不罕英格利道。

      「屬下謝甲喇大人。」

      阿不罕英格利心底帶著激動,對著瓜爾佳羅德抱拳行禮。

      入伍第二日。

      阿不罕英格利擁有了權柄。

      一躍成為了牛錄額真,四品的武將。

      未來,可期。

      在大清軍隊之中。

      一人殺敵,可酌軍功晉升。

      而麾下士兵殺敵,同樣也有屬於上官的一份軍功。

      這就是阿不罕英格利博取權柄的目的。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

      「得封「牛錄額真」之職,一躍五級。」

      「得伍長之職獎勵黃階中品《補氣丹》一瓶。」

      「得什長之職獎勵黃階中品《增氣丹》一瓶。」

      「得屯長之職獎勵黃階中品武技《伏虎拳》。」

      「得百夫長之職獎勵黃階高品兵器《精鋼劍》。」

      「得百夫長之職獎勵黃階高品兵器《落日弓 》。」

      這時。

      系統提示聲在阿不罕英格利耳邊響起。

      「大豐收。」

      「獲得軍職越高,系統獎勵也就越高。」

      「補氣丹是補充內力的,增氣丹是增長內力的,一瓶增氣丹絕對可以讓我實力大進。」阿不罕英格利心底美滋滋的想到。

      獲升牛錄額真。

      不僅獲得了統御三百人的權柄,更獲得了系統的獎勵。

      一舉兩得啊。

      「阿里班吉布。」

      「新兵訓練你來安排,本將要去主軍營面見瓜爾佳杜薩大人。」瓜爾佳羅德對著身邊的副將道。

      「嘖。」

      身邊的牛錄額真阿里班吉布立刻領命道。

      然後瓜爾佳羅德就迅速離開了演武場,向著赫圖阿拉城軍營的主軍營走去。

      今日之事。

      無論如何也要向瓜爾佳杜莎稟告。

      畢竟。

      阿不罕英格利帶來的影響太大了。

      盛京。

      大清都城所在。

      作為都城,盛京也是有著鼎盛的恢弘,殿宇連綿,威勢磅礴。

      而在中心。

      一座王宮屹立。

      乃是大清真正的核心所在。

      大清之主。

      大清皇帝皇太極坐鎮這宮巒之內,統御大清。

      自從努爾哈刺死後,皇太極有用手段囚禁了阿敏之後、莽古爾泰,皇太極這個雄才大略之主已經將大清徹底掌控。

      此刻的他。

      已經在布局逐鹿中原,統天下。

      盛京,建於後金天命十年總面積?六?萬多平方米,周圍宮牆環繞,房屋三百餘間,近十數個院落。整個建築分三大部分:中部為大內宮闕,正中是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太極日常朝會的地方,殿前有大清門,左右建飛龍閣、翔鳳閣,殿後有師善齋和協中齋。最後為清寧宮,前有鳳凰樓。清寧宮的東面是衍慶宮和關雎宮,西面有麟祉宮和永福宮。這些宮是皇太極及其后妃居住的寢宮。

      在崇政殿、清寧宮的東西兩側,分別建有頤和殿、介祉宮、敬典宮、迪光殿、保極宮、繼思齋、崇謨閣。東部為大政殿,是皇太極聽政的地方,殿前分左右兩行排列的十座官署(即「十王亭」),是八旗諸王大臣議政的地方。

      西部建有文溯閣、戲台、嘉蔭堂、仰熙齋等,是皇帝東巡盛京時讀書、看戲的地方。

      崇政殿內。

      一個身著王袍,頭戴冕旒,年齡大概四十來歲,一身有著一種無法直視的帝王之威,讓整個大殿都處於王者的威壓之中。

      他。

      就是大清之主,皇帝皇太極。

      愛新覺羅·皇太極,生於費阿拉城。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葉赫納拉氏。?

      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中按年齡排行第四。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繼承汗位,年號天聰。即位之後,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後顧之憂。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明朝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實行滿漢一體,保護漢人,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增強兵力。

      崇德元年(1636年),漢、滿、蒙三族共呈勸進表,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大清」,次年迫使朝鮮臣服,崇德七年(1642年),不斷對明朝作戰,贏得松錦大戰,生俘洪承疇,寧錦防線徹底崩潰,為清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入主中原成為必然之勢。 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占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這都是後事,王后面說是因為很多人不知道皇太極有兩個年號,皇太極繼位之初,乃是天聰年號,1626年至1636年。而在盛京稱帝時又將大清年號改為崇德,所以努爾哈赤的年號為天命,而皇太極的年號前期為天聰,後期為崇德。

      皇太極出生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時,努爾哈赤第八子,從小就受到努爾哈赤的喜愛。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孟古哲哲,是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楊吉努(仰加奴)之女。楊吉努為了與努爾哈赤結盟,把小女兒許配給他,稱這是天生的「佳偶」。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努爾哈赤成婚,時已三十歲,新娘只有十四歲。 [當時努爾哈赤有眾多妻子和兒女,地位最高的是富察氏袞代,即莽古爾泰之母。 但是努爾哈赤與葉赫那拉氏感情甚篤,喜歡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預政事。

      皇太極本人生來面色赤紅,眉清目秀,行動穩健,舉止端莊。 他聰明伶俐,耳目所經,一聽不忘,一見即識。他很愛看書學習,在努爾哈赤的諸將中惟有他識字。 [8] 當父兄長年累月忙於出征作戰時,七歲的皇太極就開始主持家政了,不但把家裡日常事務、錢財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有些事情不煩努爾哈赤操心指示,皇太極就能幹得很出色,與自己想的一樣,因而努爾哈赤對皇太極更是愛如「心肝」。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見娘家母親一面,努爾哈赤派人去通知這事情,葉赫貝勒納林布祿沒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極時年12歲。孟古生前的時候,做大福晉時間較短,皇太極做了大汗後,尊奉其母孟古哲哲為孝慈高皇后。

      皇太極在母親死後,跟隨父兄,迅速成長,很快變成一個能文能武的少年。滿族及先世女真人素以尚武著稱,皇太極向他父親學習本民族的傳統風俗,從小就參加打獵,練得勇力過人,步射騎射,矢不虛發。當皇帝以後,皇太極還對小時候這種生活記憶猶新,曾說:「太祖時,我們聽說第二天要外出打獵,即事先進行調鷹蹴球,作好各種準備。如到時不讓去,哭著也要請求前往。過去,無論老少,競相奮進,皆以行兵出獵為大喜事。那時僕從很少,人人各自牧馬披鞍,劈柴做飯,即使這樣艱苦,也樂於跟著為主效力,國家之有今日興隆正是這種努力奮鬥的結果。」 皇太極很像他父親,吃苦耐勞,體格健壯。瀋陽實勝寺曾藏有他用過的一張弓,矢長四尺余,不僅一般人不敢問津,就是一個壯士也很難拉開,而皇太極當年運用自如。

      皇太極的經歷極其豐富,而且政治能力極,先看看他的經歷和功績、以及政治鬥爭的能力。

      第一、皇太極功勳顯赫,早年列為四大貝勒之一

      在逐步完成統一女真各部的基礎上,皇太極幫助他父親努爾哈赤建立了新的後金國家。萬曆四十年(1612年)九月,剛剛年滿20歲的皇太極隨父親努爾哈赤率領3萬人馬出征位於烏吉林烏拉街一帶的海西女真烏拉部。皇太極等領兵抵達烏拉河,沿西岸而行。此時,烏拉部酋長布占泰帶領烏拉兵在東岸隔河觀望,不敢渡河迎戰。努爾哈赤下馬而坐,命皇太極等率軍接連攻占沿岸的六座城堡,然後引兵在烏拉城西門相對二里以外的金州城紮下大營。布占泰憑河相抗,雙方相持四五天,皇太極等人按捺不住,向努爾哈赤請戰,要求率兵渡河,攻打烏拉城。努爾哈赤指出這是「浮面取水」之言,認為「欲伐粗大的書寸木,豈能即刻折斷?必須斧砍刀削,漸至微細,然後才可折斷。相等的大國,欲一次攻滅,怎麼可以辦到?」因此,他不同意皇太極等人的請求,而是派兵四出焚掠,拆毀被占領的六處城堰,焚燒許多房屋和糧草,並在伊瑪哈達築城,派兵駐守,以監視烏拉的行動。翌年正月,努爾哈赤攻破烏拉城,布占泰逃亡葉赫。

      努爾哈赤一度想立長子褚英為儲,但是褚英背著努爾哈赤做了很多違反其願望的事,甚至逼迫皇太極等也跟他一起行動。皇太極等向努爾哈赤揭發了褚英的陰謀,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努爾哈赤將褚英幽禁,兩年後又毅然處死了他。 [13] 從此皇太極進一步得到了信賴。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整合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加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式完成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皇太極被任命為管正白旗的貝勒 [14] 。

      後金天命元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是為「四大貝勒」。 四人按月輪值,「國中一切機務,俱令直月貝勒掌理」。從此皇太極被努爾哈赤視為左膀右臂,滿洲貴族的核心人物之一。

      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下定決心要對明朝發動進攻,但是具體怎樣行動,卻議而未決。皇太極獻上一計。他提出先打撫順,「撫順是我出入之處,必先取之」。並建議利用明朝守城游擊李永芳要在四月八日至二十五日大開馬市的機會,派遣五十人扮作馬商,分成五伙,入城為市,繼之由他親自帶領五千士兵夜行至城下,裡應外合,兩面夾攻。努爾哈赤欣然接受他的建議。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師征明,結果大獲勝利。 撫順之戰是後金與明朝的第一次大戰,對後金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皇太極的獻計獻策及親臨戰陣,對後金的勝利有決定性的作用。

      撫順兵敗城陷的消息傳到明都,「舉朝震駭」, 多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驚呼:「遼左覆軍隕將,建州勢焰益張,邊事十分危急」。 為了置後金於死地,明朝於天命四年(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聯合女真葉赫部及朝鮮王朝,向後金進攻,薩爾滸大戰爆發。大貝勒代善命皇太極率領右翼正白、鑲黃、鑲白、鑲紅四旗去攻打吉林崖的西路杜松軍,自領左翼正黃、正紅、正藍、鑲藍四旗去監視和阻擊薩爾滸(今遼寧撫順大夥房水庫東側)的明軍。此時努爾哈赤來到前線,觀看了明軍的陣勢,改變代善的作戰部署。他親自率領正黃、鑲黃、正紅、正藍、鑲藍五旗先去攻打薩爾滸的明軍,命皇太極等帶領正白、鑲白、鑲紅三旗去監視和阻擊吉林崖的杜松。當努爾哈赤消滅薩爾滸的明軍後,回軍與皇太極部會合,向吉林崖的明軍發動猛烈進攻。皇太極身先士卒,衝殺在前,明軍大敗,主將杜松戰死,參將龔念遂帶領部分殘兵敗將逃往斡琿鄂模,後金兵首戰告捷。 皇太極隨努爾哈赤乘勝北上,迎擊總兵馬林統率的北路明軍。三月初二日清晨,皇太極率領1000人馬攻打斡琿鄂模的龔念遂部。他先率騎兵突入,然後用步兵摧毀戰車,明兵大敗,龔念遂等皆歿於陣中。接著,皇太極率部投入攻打馬林所駐紮的尚間崖的戰鬥,明軍潰敗,馬林僅以身免,逃回開原。此外,還有劉綎的東路軍和李如柏的南路軍尚未解決。 三月初四日黎明,努爾哈赤回到赫圖阿拉,立刻召諸貝勒大臣共商出擊劉綎軍之策,命代善、皇太極等率領八旗大軍去東線迎敵,自己留4000人馬守赫圖阿拉,隨止李如柏的南路明軍。中午,代善、皇太極率兵出穵里胯什,發現明軍在阿布達里崗布陣。代善想親自領兵攻占阿布達里崗東面的山頭,再由山上向下衝擊,皇太極上前阻止說: 「阿哥你率領大兵在後面守護,隨後再來吧,我領兵前去山上往下衝擊」。代善同意後,皇太極率領右翼四旗,迅速占領了東面山頭,便選派精騎30名,由山上沖入敵陣,拚命射砍,未能取勝。隨後,代善率領四旗兵親自沖向明營,經過一場激烈混戰,明兵潰散,皇太極率軍掩殺。這時劉綎率二營明軍來戰,皇太極乘其布陣之先殺入,劉綎死於陣中,全軍被殲,朝鮮軍姜弘立投降。 薩爾滸之戰是後金與明朝的第一次大決戰,皇太極為贏得此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天命十年(明天啟五年,1625年),皇太極與兄阿巴泰率精騎5000馳援科爾沁,迫使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遠遁。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上門兵王盛寵萌妻神級龍衛籃壇紫鋒帶著火影重生日本東京
    斂財人生之新征程[綜]總裁寵妻很狂野烈火軍校三國遊戲之回歸我渡了999次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