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網游競技 » 大周守藏史» 第254章 人道大聖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周守藏史 - 第254章 人道大聖字體大小: A+
     
      第254章 人道·大聖

      大庭王位?

      此時也無帝,更無皇,九州之內,唯有王可稱謂。

      這是周天的影響……

      風允不入宗祠,而是高舉《大庭河圖》,以召大庭曾經出過的四位人族帝者。

      第一帝,新印!

      隨著風允召喚,攜帝威之器——大庭氏杖,從大庭宗祠中飛出。

      第二帝,姯印!

      攜帝行之器——大庭氏規,而出。

      第三帝,隨象!

      攜帝豐之器——大庭氏罐,而出。

      第四帝,大庭炎帝!

      攜帝本之器——大庭氏御獸冊,而出。

      四位帝者,實力各異,但都是大庭氏的先賢,此刻皆為虛影。

      風允眼中,此四位的道韻,從道天之上而下,融入其中,如此方才有了意識。

      「後生何事可有疑惑,竟還不入宗祠,而召吾等?」似在不滿之語,但帝新印望向風允時,眉目威懾中,有著一抹讚賞之意。

      風允直言:「國為何?」

      「相顧於大庭國,允認為,一能讓人族久學不衰之地,更為大德。」

      此言一出,四位帝者也明白了風允的大膽想法,竟然要滅去大庭國,以成人族之學!

      「大膽!」帝隨象望向風允,怒之:「大庭國久遠,先輩之烈,方才有帝者出,如今你為風氏之後,不過近聖將入聖,就出此狂言。」

      「古之大庭,近聖何其之多,不過吾之入幕之臣……哼。」

      風允不動,這帝隨象晚年之荒唐,若非族內快刀亂麻,跌落讓賢,可還有後世之大庭呼?

      他在等待另外三位。

      兩女一男。

      兩位女帝為母系氏族之帝,而大庭炎帝,已經是父系之中葉,炎帝之一。

      其三位德行,都讓風允敬仰有加。

      「理由,為何一定要這般做?」

      兩位女帝不出聲,只是在揣摩風允顯露的道相,而大庭炎帝,才是這個發問之人。

      「允此時所欲,亦是人族此時,乃至後世之所需,國之多矣,大庭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其後,有顓頊之國,大禹之國,軒轅之國,祝融之國,神農之國……數不盡也。」

      「對於人族來說,不管是哪一國人,都可以按照國中的規矩,大同小異地生存,可是人族傳承,以學不衰之地,卻古今未有。」

      「允希望做這第一者,在這聖人難出之大勢,借勢而立。」

      風允對幾位大庭古帝拱手一禮。

      帝新印威嚴,卻最先道:「可。」

      生活在最先的母系氏族,何來國一說,部落罷了,只要部落中人能生活得好,皆可。

      而一直默默不出聲的帝姯印卻目光溫柔,親和地望著風允,對風允微微行禮道:「大善,我風氏有此之後裔,是德行的積攢……也是伏羲女媧氏一族的幸運。」

      姯印,善信女媧氏也,風允道相中,隱隱的女媧氏傳承,她自然有感應,對風允的態度也更為和善。

      「我處於母系之末,有幸得見媧皇最後一面,這一面後,媧皇往西,迎著風沙而去,不再有蹤跡……」

      「聽說她後來變成了許多人,入道萬千,造化乾坤,已經突破了聖人之位,達到了更為不可思議的境界,默默庇護著人族,為人族尋開拓之法。」

      「允,你若有心,可以試著探尋媧皇所留下的《洛書》,天干地支之間,或許能一窺其境。」

      為風允給出《洛書》之可能後,姯印就不再語,她所處的時期,雖然已有國的跡象,但那始終是父系氏族的事了,相較之下,隨象更為關注。

      隨象……

      「你說得很好。」卻不是隨象之聲,而是大庭炎帝。

      「國,確實很多,九州之地確實不需要多出一個已經滅亡的大庭國來,苟延殘喘,或是花費數百年來積蓄成長。」

      望向西方,崑崙之地,如今靈氣復甦,妖邪入侵,人族沒也只有數百年的時間,大劫就將至了。

      「伱由心罷,正如你所說,你此時所欲,是為此時乃至後世之人族所需。」

      大庭炎帝化作道相,沖入天際,拱衛在風允道相之南。

      帝新印見此,也化作道相,拱衛在風允四周。

      姯印……

      而隨象見此,只能氣怒一哼,卻還是與三位帝者一同。

      四帝拱衛,天下皆觀。

      在吳國太湖之南,遷徙而來的風氏一族。

      大庭宗伯驚醒,抬頭而望。

      「大庭古帝!」

      「風子前往大庭舊都了!」

      宗伯大喜,眼睛垂淚。

      風氏,遭到太多的劫難了,此時在吳國之下苟延殘喘,正是在等此刻啊。

      「大周衰敗,此時自顧不暇……大庭舊都在魯國,魯國卻是大國也……」

      「快,召集風氏子弟,前往魯國曲阜,絕對要守住風都!」

      可不等人來,再聽風允之聲,浩蕩在天——

      「人族缺庇護之地,有巢祖創巢穴,聚之成部族,家國也!」

      「人族缺養育之物,燧人祖傳燧火,鑽之生火焰,成長也!」

      「人族缺生存之物,知生祖創生產,造之為器物,生活也!」

      「女媧定規、助繁衍、教人類、記《洛書》,造化也……」

      「伏羲制矩、創八卦、立人倫、敘《河圖》,文明也……」

      ……

      一樁樁先賢之要,影響整合人族進程的事情,被風允一一敘述。

      而至此代,論畢《周禮》之後,風允正聲道:「今日,允去人族之大庭國,留人族之風都學宮!」

      「允!」新印先聲。

      之後是姯印,隨象,大庭炎帝。

      四位大庭古帝皆允。

      大庭國宗祠幾字,逐漸變化——風祠。

      任何人族之聖賢者,將皆供奉於此,以期許後人能銘記,當然,風允還有別的想法!

      道天之地,唯有少數人方能接觸。

      但他有造化道,可以泥人為寄託,親臨其境,一觀天下之術為引導。

      如老子一般,行一氣三清之術,在道天留下一分魂,就可為人族勾通道天。

      到時,有學之士入風祠,可接受道天之考驗。

      此法雖不如自我道天,但也是磨礪成長的好途徑,對人族而言,是為大善之法。

      光此一法,風都之學,就可傳千年而不衰也。

      如此計較,風允周身,也隨著玄氣升騰,不斷衝擊。

      但他還需壓制一二。

      「二鼎!」

      九鼎之二,揚鼎,荊鼎從風允袖中飛出!

      「轟!」

      二鼎落入了風祠當中!

      其聲震撼,九州之人皆能聞。

      「九鼎之重,人族難舉,唯有九鼎認同,方才能拿,此時落地,卻是要利用九鼎之力,以改變這方天地的人族之道!」

      風允望天,那是一望無際的駁雜氣息。

      這些氣息就是靈氣復甦之跡象,但此時,雜亂無章,不落人族,反而偏愛那些沒有意識,心思空靈之物上。

      對此……

      「以九鼎,梳理天下之靈性,落萬萬人族,以添人族之機緣,廣開人道之大勢!」

      人道大勢,將由風允開啟!

      「嗡!」

      揚鼎、荊鼎震動,隨之,遠在成周之地的其餘七鼎,也在震動。

      而九州與九鼎相連,此刻天色因此驟變——一片玄色分明之景。

      風允之道相,九州皆可見。

      其頂天立地,可剎那間,就化作了漫天玄氣,開始梳理來自西崑侖的靈氣,向著人道糾纏,流入萬萬人族體力。

      一場可見的異人潮,剎那爆發!

      「我成異人了,我成異人了!」一青年抱緊懷中竹簡,喜極而泣,見天空的玄氣,緊忙大禮而拜:「風子之大德,余必銘記在心,當以師長待之……」

      如今景象,不在少數。

      不論是男女,老少,只要為人,心中有人道,就有可能藉助人道之勢,成為異人。

      而即使不能成為異人者,其身體氣魄,也得到了增長,比之之前,已是不凡。

      而這種噴井爆發之勢,隨著風允的梳理,一連纏綿了兩月,方才見緩……

      如今,已是《女媧十月曆》的第一天,初始之日,一月一也。

      「嗡!」

      九州之人,都已經習慣了天穹之上的玄氣,此時,玄氣猛散,皆慌亂起來。

      「發生了何事,可是風子出現意外!」

      「莫胡說,是風子要成聖了,玄氣自然退去!」

      「啊,余還未得機緣,不為異人,風子為何不再留幾日!」

      「你這人,這靈氣就這麼多,如今是平緩了,風子才退去,哪來怪罪風子的?」

      那人不管,只是悲苦:「嗚呼哀哉!」

      「嗡!」

      不管世人如何想,風都之上,風允這兩月來,為此九鼎之術法,梳理九州靈氣,已然疲憊異常。

      此刻,卻是結束之時。

      「人道,開!」

      「嗡!」

      天地震撼,人道之顯赫,再一次煌煌而出。

      而在人道之下,風允近聖,霎時間就突破,成就半聖,而不待一息,就跨越半聖,入了亞聖,與老子一般,達到了亞聖之頂峰,可稱為大聖之賢也!

      而那至聖,也近在咫尺,一步之遙。

      或許等他百年之後,無須這百年做些什麼,只要人族認同,那他就能成就至聖之位,歸道天,冥冥之中去庇護人族。

      可,入道天並非他所想,那只是一處歸留之所,留存意識罷了。

      「祝賀,風子成聖!」

      風都之中,已經聚來了數萬人,老幼婦孺,如此聲勢,不知如何到來。

      可雖如此說,這些人卻也已經在風都城中生息,但皆在邊緣。

      畢竟風都之主為風允。

      風允騎著九尾落下雲端。

      那四位帝者對風允頷首,風允回禮,這四位就散去,歸入道天。

      風允見一熟人。

      「宗伯,多載不見,您可安好。」

      如今宗伯,滿頭白髮,氣色可見有餘留之疲憊,但見風允時,卻喜笑不已。

      「風子,老夫攜風氏之國人,欲歸風都。」

      風允點頭,但道:「允沒有接受王位,而是散了大庭國,也不欲讓風都歸入任何一國,宗伯若來,卻也還是無國之人。」

      宗伯搖頭一笑。

      「風子,老夫活了多載,這幾年來也在思考如何維繫風氏……國,就如您說的,是庇護之所在,只要國中人好,能傳承,就無多求了。」

      「如今入風都,大家就以風都之人過活,還望您能定下規矩,以免大家忐忑而不敢亂行。」

      宗伯對風允一禮。

      風允親身扶起。

      「就以安地之法來規矩風都吧,不敢風祠卻不能隨意進入,允欲設為禁地,唯有一定學識與德行之人,方能入,不然九鼎威懾,道天迷惘,對入者反而是難。」

      「道天?」宗伯目光迷糊。

      風允也不解釋,而是讓宗伯尋來諸多泥人材料,此時首要,是安置風氏之人,歸籍戶,入風都。

      此時可交給宗伯,宗伯會安排人去做。

      其次,就是風祠之事,風允會親自來做,儘快完成。

      但還有一事。

      「宗伯,應尋一存書之典籍宮,允準備將所學之典籍,所書之典籍,皆存入其中。」

      「而且,也希望天下之典籍,能入此宮,以便來求學之學子,有書可觀,觀不盡也。」

      說著,風允環顧古城,在宗祠之下首,右側,倒是有一處寬廣之殿。

      「那是王的宮殿。」宗伯趕來風都,已有幾日,對這裡,已然熟悉,遂為風允解釋。

      「就此地吧,之後為允安排一旁之側殿,為居則可。」

      而又望向另一旁。

      那是風都的朝殿,居於正中。

      「朝殿就為正殿,學會之所在,可為主持考核之地。」

      而在左側,是朝臣之政殿,排布有序。

      「此就為學宮,以便學子入學……」

      風允大致安排,將學宮所需的地點定好,宗伯謹記,……

      而此時,在魯國,魯國宮內——

      「風子已經成聖了啊……亞聖之極,大聖之賢。」

      「老子、風子,皆有不可思議之德行,不然怎會一步答亞聖呢?」

      早先就有人猜測風允與老子會成為聖人,但卻無法敢想,二者都會跨越半聖,入亞聖,還是亞聖之極,大聖位。

      「要知曉,畢公、召公,如此大賢,也是一步步而上,入的亞聖……也只有召公是臨近大聖的。」

      魯國候此時感嘆異常。

      他卻不曉得,或者說世人不知,風允與老子都是先天開創之先聖也。

      非後聖,所以無須破開先聖者的道,另闢蹊徑。

      他們只需印證自身,則可超凡入聖。

      而魯國是周公之國,不喜召公、畢公,就是因為周公是先聖,兩位是後聖,另闢蹊徑,破開了先聖之口。

      魯國候撫須。

      「周公可是至聖,咱們魯國是至聖之國,唯有齊國,太公之國,才能言談……畢國、召國,哼。」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女帝直播攻略神秘首領,夜夜寵!太古龍神訣最強兵王回到明末當梟雄
    程醫生,餘生請多指教北宋大丈夫最初進化超級神掠奪我和傲嬌空姐的荒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