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網游競技 » 大周守藏史» 151.第151章 神農氏赭鞭(四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周守藏史 - 151.第151章 神農氏赭鞭(四千)字體大小: A+
     
      第151章 神農氏·赭鞭(四千)

      「風君是沒看?」計然不悅,掃向書桌,卻是在地上看見了他留下的詩歌。

      再去看那周圍的書,他瞭然一笑。

      「風君看來是發現了,這裡的書與古之黃帝有關係。」

      計然也不作氣,只是撿起詩歌,遞給風允。

      風允接過,這才緩緩翻閱。

      「《那》《烈祖》《玄鳥》?」

      計然為風允解釋道:「宋國先君為微子啟,乃商湯宗室,姬周伐商後,就將商丘分出,讓子啟可以祭祀商祖。」

      「而這三首商頌詩歌,就是祭祀商祖之言。」

      風允微微思索。

      「大宰讓余觀這三頌,是為何意?」

      計然面色略顯懇切。

      「風君啊,你可知曉這揚粵國實為商湯一脈,因周戰事而流落於此。」

      風允點頭,計然見之,暗暗點頭。

      又道:「這揚粵啊,雖為商湯一脈,但卻無宗祭之物,就是這三頌也是余從宋國所帶,如今揚粵欲重立商湯之祭,遂希望有主祭之人……」

      風允聽到這,也清楚是為何事。

      原來是想讓他主祭。

      可…

      看見風允的猶豫,計然緊忙道:「風君啊,此事算是余承情以請。」

      「大宰是有何事,為何不自己主祭。」

      主祭之事,計然也能獲得好處才對。

      計然搖頭。

      「余得一書,不日即離,準備前往魯國去尋找李聃先生請教。」

      一書?

      風允猶豫再三,但最終應下。

      「多謝風君,待余從李聃先生處歸來,再來百越感謝風君。」

      計然欣喜一禮,緊忙離去,那還得前往揚粵宮,交代後續的事情。

      揚粵宮內——

      因計然是宋國人,這揚粵王也不因為計然即將離去就為難他。

      將鍊氣士殘術交給了計然,計然收好。

      「王,風君已經答應代替余舉行祭祀。」

      「風君乃是大庭風氏,為古之大庭氏一脈,德行高尚,在余越治水,在大庭怒殺不德之君……其能為揚粵主持祭祀,也是展顯了揚粵之德,可感風君。」

      聽著計然的吹噓,揚粵王哈哈笑著。

      「可行,可行。」

      說畢商祭之事。

      計然拿出了從細作處,得來的楚國情報。

      揚粵王面色突變。

      「那楚鱉啊,果然沒好心,還有這個小國,竟然敢借道!」

      揚粵王怒拍案桌……

      其中商議,處在典籍宮內的風允卻是不知曉。

      其《神農本草經》字數並不多,不過半日就抄寫完畢。

      不過百草經,如今多是字,而非有圖,若是能有圖為參照,也才能方便後人觀看。

      對此,卻是需要大量的搜尋,後續填補。

      至於鄒衍,此時還沉浸在抄錄《黃帝內經》當中。

      風允摘下髮髻上的青枝,思索一二。

      以青枝為筆,文氣為墨。

      將早先從巫一處,觀炎帝-神農氏之圖,得出的農咒寫在《神農本草經》之上。

      「巫咒,實際就是倉頡未造字之前,各大賢有能之輩,用以記載自己道的方式。」

      「這巫咒-農,亦可看作神農氏的象徵。」

      風允以農咒引神農氏游離在天地間的道韻,納入自己編輯整合的《神農本草經》當中,再以之祭道。

      只見其上道韻在農咒的引導下,化作無數的草藥虛影,化作一個個篆文,飛入青枝。

      農……五穀亦是草藥。

      其味甘平,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

      久服,輕身不老!

      「咚!」

      「嗡!」一道璀璨的光芒從青枝之上爆發!

      典籍宮大震,而原本灰濛濛的揚粵國都上空,此時浮現出赤色紅雲。

      遮天蔽日。

      久違的冬陽穿過紅雲間的縫隙,灑在雪地上,映照一片紅暈,整個揚粵城如同火燒之城。

      一個個五穀藥香四溢延綿。

      城中居民紛紛出門觀望,嗅之藥香,面容紅潤,冬日疲倦的身心都輕快不少。

      而天空中,也隱約有一牛頭人身的巨人,隱匿在紅雲之間。

      其一手拿赤色短鞭,一手拿五穀麥穗!

      炎帝-神農氏!

      揚粵國人紛紛驚呼炎帝神跡,跪拜不起。

      本在大殿內相談楚國之事的計然與揚粵王也被外界的異常所打斷。

      「這是怎麼了!」

      內侍緊忙來報,將外界的異相說出。

      計然與王來到殿外,蹙眉觀望著一片紅霞,和那炎帝之像。

      商祖-契,是帝嚳子孫,帝嚳為黃帝玄孫。

      而炎帝意義上為黃帝之敗者,雖是和平融一,但在那個姓氏分明,部族各一的時代,加之炎帝有十四位,各有各的政績,其中神農氏更是為大,比之黃帝也不輸分毫。

      遂至今不少人都以炎帝之後為名。

      揚粵王對炎帝-神農氏也尊敬不已,可他為黃帝之後,不可如同其餘國民那般下拜。

      他偏轉目光,望向著計然,而計然蹙眉,其眼中浮現出一抹白光。

      望氣!

      這計然也會望氣之術。

      很快計然就將目光注視在城內的典籍宮上。

      「是異寶,風君成就了異寶……還是……」

      這股氣息,不似文道。

      在揚粵國如此久,也觀過典籍宮中的醫藥之書,他自然有對醫道的了解。

      「是何道?」揚粵王略慌亂。

      若是別人的異寶異相也就罷了。

      但這是風允啊。

      這段時間風君結四國相印,出現女媧伏羲異相的事情,揚粵王可是清楚得很。

      那彭蠡澤四國聯盟,其盟約牢固,可以說是直接堵住了他向東擴張的步伐。

      若是硬戰,他也毫無勝算。

      不然他也不會如此爽快地答應結盟,互不相侵。

      現在這異相,遮天蔽日,容納了整個揚粵城,他生怕風允又弄出什麼事情來,影響他在揚粵國的決策。

      揚粵王嘆道:「幸好是神農氏……」

      另一邊,計然愕然。

      「……是醫道。」

      「風君怎會成就醫道異寶?」

      還是如此聲勢浩大的異寶異相。

      醫道,不似文道,比之文道成就異寶,對實踐、獲得認可之事,要容易得多。

      但學習醫道者,少之又少,其多需積累,有時一個疑難之症,都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來研究,方能破解。

      遂這也是計然疑惑的緣故。

      為何風允能成就醫道異寶?

      然而,計然卻是不知,風允並非直接去行醫,而是記錄整合草藥,將無數人的草藥知識合一,又以蚩尤法祭道,成就的異寶。

      藥醫之道——藥理與藥方也!

      而《神農本草經》就是藥理之書,何為藥理,曰:用之草藥,於人體所表之性也。

      同時,也可將《神農本草經》看作是最原始的藥方。

      「夫子?」

      原本正在抄寫《黃帝內經》的鄒衍驚慌地抬頭,此時典籍宮震動,他還以為是地龍翻身。

      但在看見風允身前的赤鞭後,咽了咽唾沫。

      如今風允的青枝化作了一柄赤色短鞭,紋路古樸,與神農氏虛影手中的短鞭一模一樣。

      赭鞭!

      此鞭雖非殺伐之器,但卻意義非凡。

      相傳神農氏以赭鞭來鞭撻百草,可知其藥性,是神農定義醫藥之道的重器,是為炎帝神農氏的赤帝象徵,其對人族的意義而言,比之大禹九鼎也絲毫不差。

      當然,此鞭只是祭道而成,並非原物。

      但動用其中的道韻,卻是可以。

      「行草藥醫道者,若是得此異寶,卻是如虎添翼。」

      鄒衍不確定道:「夫子,您又有新的收穫嗎?」

      風允等赭鞭之上的神異緩緩消去,這才收起赭鞭,重新化作青枝,插入髮髻。

      也是同一時間,天空的赤色紅雲消退,典籍宮也不再震動。

      他只是記錄整合,就能成異寶,可見這《神農本草經》的道之濃厚。

      當然,這也有著農咒的幫助。

      或許他有能力,也應該像整合《山海經》一般,整合出一本相對完整的《神農本草經》,這不管對此時的百越,或是他自己的玄道,再或是後世之人都有幫助。

      「略有想法罷了。」風允思索此事時,也隨便回答了鄒衍。

      拿起一本沒有多少道韻的《神農本草經》。

      風允又道:「繼續抄錄吧。」

      聞聲,鄒衍點頭。

      見到風允手中《神農本草經》的厲害後,他對手中的《黃帝內經》更加期待。

      而風允起身。

      此時計然也匆匆而來。

      「風君安……方才是?」

      計然眼中的望氣之術還未消退。

      風允也會望氣之術,能察覺到計然眼中的庚辛之金氣。

      庚辛為天干,金為五行。

      不過在計然注意到風允的注視後,就收斂了眼中的望氣之術。

      風允也不欲探究其望氣的來由。

      而是解釋方才之事。

      遂先遞出《神農本草經》,再解釋道:「大宰也看過這典籍宮中的書,而這《神農本草經》,就是從中整合而得。」

      「揚粵的典籍宮?」

      計然不相信。

      「風君莫說笑,這典籍宮內的書,我都看過,怎不見……」

      計然說著,也在翻閱風允的編撰的《神農本草經》,口中的話戛然而止。

      這些內容確實是揚粵典籍宮中的記載……

      但,為何風允能以此成醫道之異寶?

      「不對,為何呢?」

      計然百思不得其解。

      若是能如此輕易獲得異寶,這世間的異人也不會為自己的道而苦惱了。

      「怎麼回事呢,為什麼這書能獲得神農帝的認可?」

      越加翻閱,計然似乎有了些明悟。

      「原是如此!」

      「分門別類,又表其性,這是草藥之本啊!」

      計然頓悟,他面上猶豫,但還是對風允一拜道:「風君啊,可否讓余抄錄一份,余有大用。」

      為何大用。

      他所得的鍊氣士之術中,亦有醫道,其鍊氣之學多寄身其上。

      這《神農本草經》,自然有大用。

      對此,風允道:「余知曉大宰將離揚粵,此書就是贈與大宰,以做別禮之一。」

      風允清楚,能在揚粵如此順利,都是因為這計然之功,投桃報李,風允也不相欠。

      計然一樂。

      但又道:「別禮之一?」

      風允點頭。

      「過幾日大宰即知。」

      如今風允所集的本草,不過是六十二種草藥,兩千餘字,所需半日抄錄。

      鄒衍要抄錄出內經,怕是需要三日。

      「這……余盼之!」

      本經為藥理。

      內經……包含甚多,風允如今所記的《運氣七篇》與《養生二篇》,多為醫理,但又隱約可見人之生理,病理,十分玄奧。

      醫理:人之傷病,醫治之緣故。

      病理:人之體魄,衰敗之由來。

      生理:人之生養,運行之規律。

      相比於本經,這內經是風允以,他從女媧傳承中所學的天干地支、五行陰陽、巫醫祝由術等等,補全而得,方才是他對醫道的理解。

      ……

      與計然又說幾句,表明留之備份於揚粵,就送計然離去,計然也還需去告知揚粵王。

      如此。

      翌日一早。

      風允就支身,在計然的帶領下,前往了揚粵王宮。

      「揚粵王安。」

      有了昨日之事,揚粵王也不敢在風允面前托大。

      但畢竟在王位上多年,此時他也不露怯色。

      恭敬雖有,但還不到禮賢下士的程度。

      可見其還在氣惱風允結盟四國,讓揚粵少了一個擴展方向。

      「風君請坐。」

      揚粵王指了指一旁,位於左上首的案桌。

      風允亦言而跪坐。

      而計然微微蹙眉,但還是坐向了右首。

      「來人,將盟約拿上來。」

      只有盟約,而無相印,畢竟揚粵王只不過是想結一個薄弱的盟友,互不侵犯罷了,無須相位來拉攏風允。

      風允也清楚這一點。

      他看著揚粵王在盟友之上蓋下了君印,又遞來風允桌前。

      細細觀之,其上最為核心的一句就為——吾揚粵國,與彭蠡澤四國-百越、邗國、桐國、英方結契,互不侵擾,各自……

      暗暗點頭。

      風允隨即拿出四國相印,一一相蓋!

      同時,允咒與中孚卦——以諾天地之術,相互交應。

      「轟!」

      女媧伏羲手持規矩之像沖天而起,驚得那台上的揚粵王一抖。

      「嘶!」

      隨著風允手持盟契起身,一道巨大的聲音,響徹揚粵國土,向著彭蠡澤四國而去。

      「今,媧皇羲皇在上,彭蠡澤五國…,在此結契,互不相侵……違者,天地罰之!」

      浩浩蕩蕩之聲,傳遍彭蠡澤周遭。

      與此同時,五國之民也都探出門窗來看。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魔禁之萬物凍結我的功法全靠撿
    婚不由己,總裁情深不負總裁的女人兩界搬運工深情不枉此生全服最強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