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謀局者» 第110章 天生犯罪人是一種病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謀局者 - 第110章 天生犯罪人是一種病字體大小: A+
     
      天生犯罪人?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沒想到這個世界還有這樣的人,不,我應該沒想到這個世界還有這樣的病。

      駱博說他就是天生犯罪人,有一段時間裡,滿腦子想的就是完美犯罪,除了犯罪他對什麼也沒有興趣,哪怕多漂亮的女人在他面前,他也不會被其誘惑,他看著女人的想法是如果殺掉這個女人,用什麼方法能察覺不讓警方發現他是兇手。

      ……

      我目瞪口呆,這是一個刑偵大隊長的往事嗎?這不是變態嗎?

      ……

      駱博是警校的大專生,在他們的學校有一個最火的社團,名為博士偵探社。在那個偵探社裡,每個聰明的人都竭盡腦汁,破解著一個又一個近乎讓人崩潰的謎題。

      密室謀殺、蛛絲馬跡、意外殺人……這些冷飯一次又一次被炒得讓人胃口大增。之所以警校的聰明人成群結隊的慕名而來,是因為這個偵探社裡有一個『終極犯罪者』。

      所有的假想犯罪謎題,都是這個『終極犯罪者』寫出來的。而偵探社為了保護這個『終極犯罪者』,對這個『終極犯罪者』的名字隻字不提。大家只是知道這個『終極犯罪者』的犯罪謎題,又新鮮,又有難度,結局更是在意料之外,情理當中,讓人慾罷不能。

      曾經有一段時間,連警校的老師都沉迷於破解犯罪謎題的活動當中,直到有一天,謎題寫得內容在現實里真正的發生了。有一個學生考研失敗,用流水帳一樣的手法記錄了自己悲哀的一生作為遺書,然後自殺了。

      那個時代警校並沒有太多的就業壓力,考研失敗就自殺,更屬於無稽之談。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警察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遺書的構成方式和偵探社裡一個密室謀殺的謎題雷同。怎麼說呢?遺書的構成很草率,前期用還不如初中作文的水平記載了自己平淡一生,後面更是荒誕,好像寫著寫著,文思枯竭,匆匆結尾了。

      大哥,你是自殺啊?已經對人生失望的你,就不能把你的人生寫的更絕望一些。你怎麼能這樣寫呢?

      遺書如下:我沒有好好學習,所以和重點小學擦肩而過。到了初中,我因為貪玩,又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在高中的時候,我想談戀愛(有暗戀的對象沒有表白)所以影響了成績,然後我只能考到了警校。在警校這個地方,我竟然考研失敗,怎麼會這樣,反正我不想活了。

      這算是遺書嗎?太草率了。

      警察當時介入了調查,畢竟真正的調查和電影裡的偵探遊戲還是有區別的,警察也不會相信,有人能模仿死者的筆跡寫出一份遺書來。

      警察調查的過程中,消息不脛而走。無論警察把這個案件定義成什麼?偵探社的同學,已經把這個案件定義為密室謀殺案,而且,偵探社大部分同學還認為兇手就在他們中間。這麼斷定的原因是偵探社有一個懸而未解的密室謀殺謎題,在那個謎題的開頭,『終極犯罪者』就是以一個荒誕的遺書開頭。

      本書首發:——

      偵探社的同學們認為,如果說偵探社裡誰可能是兇手,那最有可能的就是寫劇本的『終極犯罪者』。偵探社把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但警察根本沒有當回事,殺人那也得有動機,有為了興趣去殺人的變態,但絕對不可能是寫劇本的人。總之,警察沒調查偵探社的『終極犯罪者』

      當時,偵探社的社長可能是偵探遊戲玩多了,他堅信殺人者一定窺探了他們新的密室謀殺謎題,或者『終極犯罪者』在多次犯罪後,開始真正的謀殺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偵探社的社團成員才知道,怪不得社團保密,原來連社長都不知道『終極犯罪者』是誰?為了讓警察介入,偵探社的社長直接在公告板上寫出了被害者的一些信息。

      比如,在發現屍首之前,門是被膠帶貼住的。有人報警,警察破門而入,發現窗戶是被膠帶貼住的。罪犯想要謀殺這個學生,門是封著的,必須從窗戶進入。但是,窗戶上的膠帶似乎阻斷了這個可能。

      不是他殺,必然是自殺。而那荒誕的遺書,似乎又預示著,這不可能是自殺。

      警察在偵探社公布了這些情況之後,也意識到這個學生的死可能真的和偵探社有關係,因為現場的情況就是這樣的,門是膠帶封著的,窗戶也是膠帶封著的。

      ……

      警察找到偵探社之後,看到了劇本。劇本給出的破案方向,也讓警察為難。

      第一,有兇手嗎?

      這也是警察為難的地方,在沒有判斷出是自殺和他殺之前,警察也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學生身邊根本沒有具有殺人動機的人,他的人生就像他流水帳的遺書一樣,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考上重點初中,沒考上重點高中。他連失戀都沒有,因為他根本沒有向暗戀的對象表白過。

      第二,沒有兇手,為什麼要在自殺現場,布置一個密室的樣子。(死者不是刑偵愛好者)

      這也是警察目前的難題,其實誰也沒有在真正的生活中見過密室謀殺案,所以這一點就很奇怪,這個學生在備考,也沒有玩過偵探遊戲,自殺的時候,用得著搞一出密室嗎?他有這心思,他還會自殺嗎?

      第三,有兇手,為什麼用了密室殺人的手法,還幫人寫了一封遺書,弄出了自殺的假象。

      ……

      警察決定找到這個『終極犯罪者』,方法其實也挺簡單的,校方把任務派給了各班的班主任,班主任開班會,通知:誰是『終極犯罪者』,自己去教務處,別試圖隱瞞,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不過,你要真的瞞著沒準就把你當嫌疑犯了。

      ……

      駱博就是那個『終極犯罪者』每次虛構案件之後,他都會放在『博士偵探社』社長的身邊,等著社長去發現。聽說有人用他的手法殺了人,駱博心情忐忑的來到教導處。

      警察也沒嚇唬駱博,畢竟像駱博這樣的人才未來可能是同事。駱博說他只是寫了一個謎題,讓偵探社的同學去破解。從頭到尾駱博都是在玩挑戰偵探的遊戲。

      當時負責的警察是一個挺開明的警察,他問駱博,用那三個問題怎麼解開謎底?駱博有些無奈的笑了笑,挑戰偵探的遊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能把答案直接寫出來,那樣破解謎題的『偵探』們就不高興了。一切都寫在事實當中,又要在事實當中找到答案,這才是偵探謎題的魅力。(三個方向其實也是謎題)

      警察聽完都樂了:「同學,那你這個謎題的答案是什麼?」

      「門上貼了膠布,但我沒有詳細說明貼膠布的位置,單側貼上膠布的話,有人報警,破門而入的時候,就能很真切的感覺到門是被膠布封住的。其實,關鍵點是另一側,鉸鏈的位置,那一邊是被破壞的,兇手殺完人之後,是從另一邊開門出來的,單側貼著的膠布,變成了鉸鏈。」

      警察大概懂了,面面相覷,他們調查上的失誤,根本沒注意到門的鉸鏈問題,當時為了救人,是破門而入,大家都以為鉸鏈是在破門的過程中被破壞的。

      得知答案,警察負責人感嘆,但也僅僅是感嘆而已、說白了,這僅僅是學生之間的文字遊戲罷了。

      「還有誰知道謎底?」

      駱博搖搖頭,表示謎題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警察負責人又問:「那你這個謎題里殺人動機是什麼?」

      駱博被問得特別尷尬:「在密室殺人的謎題里,大家關注的是手法,如果寫蛛絲馬跡,會寫動機和人物關係,密室,沒人在意人物關係。」

      ……

      我聽到駱博說到這裡,忍不住要插嘴問:「警察找到兇手了嗎?」

      「沒找到,一直是個懸案,但他們找到了殺人的手法,和我說的一樣,門單側貼了膠布,殺人者離開後製造了偽密室。」

      「警察沒有懷疑你嗎?」

      「沒有,人死的時候,我有不在場證明。」

      聽起來好像就是駱博經歷過的一個故事,但事實不應該那麼簡單,我看著駱博,駱博一大口喝掉杯里的白酒:「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是兇手,如果是我的話,我有好幾個人製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據。」

      「為什麼啊?」

      「那段時間,我正和教授寫一篇論文《遺傳是否是犯罪行為的原因之一》,在那幾個月里,我相信這個世界有天生犯罪人的存在,這些天生犯罪人,自我為中心,蔑視他人,衝動,為了目的與他人建立友誼關係。而我一直都是那樣的人。除了這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心裡一直都有那種犯罪**。」

      「別胡思亂想,我相信你絕對不是兇手。」

      「對,我不是,有一天教授讓我去他的電腦列印一份資料送給警方,我看到那份資料才知道,教授是那個殺死研究生的人,他殺人就是為了證明,生物學上的犯罪動機不會被人發現。教授說他還有實驗要做,讓我當他的助手。還留給我一個電話。」

      「你報警了。」

      駱博點點頭:「我刪掉了最後一段話。」

      「你不想讓警察找到那個教授,為什麼?」

      「我害怕,那是一個陷阱,我怕我在破案的過程,被他激發我心裡那個反社會的靈魂。」

      「他找過你嗎?」

      「沒有。」

      我從沒有想過,駱博還有這樣的一面,他看起來是一個極度冷靜的人。於是,我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你這個天生犯罪人的病什麼時候好的?」

      「根本沒好。」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
    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