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重生後貴妃娘娘只想當鹹魚» 第431章 崔蒙番外(自述)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後貴妃娘娘只想當鹹魚 - 第431章 崔蒙番外(自述)字體大小: A+
     
      我是崔家長房獨子。

      崔家世代仕宦,到了父親這一輩更是功名累累,父親耳順之年就被選入詹事府輔佐儲君,而叔父因才學入長白書院任長夫子。

      我自小喜樂無憂,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含著金鑰匙出身」。

      起初我不知這話何意,詢問父親後,倒歪打正著啟了蒙。

      那年,我三歲。

      別家孩子偷雞抓鳥的年歲,我已跟隨叔父入長白書院學習。

      在京城,我是崔少詹事之子,在雍州,我又是崔長夫子嫡親侄兒,下到雜灑書童上到書院院長,見了我都要誇耀讚頌幾句。

      或許是父輩流傳下來的根骨實在太好,我比同齡人知事明物早了許多,學業上,更鮮有人能及,倒也撐起了他們給的讚譽。

      到了七歲上,我見得更多讀書愈深,卻又不知足起來。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嚮往起書文里那些更廣闊的天地來。

      泰山層巒疊翠的峰巒、崑崙山頂的日月雲翳,山霧繚繞的蓬萊,萬頃湖色的杭州,還有塞北大漠的孤煙和巴蜀的綿延竹海,無不叫我心神馳往。

      我想離開雍州和京城,去更遠的地方。

      可我渴求多年的願,父親和叔父似乎並不能感同身受。

      他們能給我最好的家世和尊貴富饒的生活,卻不能允許我獨自遠遊,甚至不允准我離開他們的視線一日。

      那時我只知自己的委屈和倔強,不懂父親叔父學成多年,卻還如此迂腐頑固。

      七歲的後半年,我棄學流連於市井聽書看畫。

      可這樣不為俗世所容之行止,他們卻未曾怨怪,只日復一日地撥了隨從緊跟著我。偶爾還會多添上一倍之數的人暗中看顧。

      我恥笑於他們這般小心翼翼,將我當個嬌客,於是越發頑劣行為不堪。

      終於在一個寒雪日,叔父親自派人來抓了我。

      素來和藹儒雅又愛笑的叔父,那一日臉色卻始終沉著,眼有著我看不懂的深意,似是失望也悲戚。

      我被那樣的面孔怔住,可任我如何嬉笑打鬧或惡言怒向,他也未能擠出一個其他的臉色來。

      他不肯與我說什麼,只叫人綁著我丟到馬車裡。

      踏板冰冷得厲害,我艱難地仰起頭,透過微微晃起的車簾角,看見外頭雪下得密集又雜亂,外頭小販們的叫賣聲在那一刻顯得寂靜。

      後來許多年,我仍記得那日在馬車上的場景。

      就在那日,我沒了父親。

      叔父告訴我,父親是自京外打馬趕回來的途中,遇上了大雪封山。

      人馬懼亡。

      我隨叔父從雍州連夜趕到京城時,等到的只有父親僵硬透了的屍骨。

      可晚間母親躺在病床上含淚與我說,父親是遭了政敵的算計。

      父親幫太子拿到了恪王的罪證,恪王府的人,再不想讓父親活著。

      我突然一下子懂得那些年父親和叔父對我的愛護。

      送我去雍州也好,派人跟著我也好,都是一樣。

      他們希望我好好活著。

      父親被追封為雍州刺史,可母親並不高興。

      她從前總是盼望著我多待在她身邊,可我回來了,她卻終日鬱郁,再無笑顏。

      叔父叫人備下了屬於母親的棺木,我因此與叔父大吵了一回。

      可我阻止不了母親對父親的思念。

      八歲生辰的前一日,母親還是拋下了我。

      她說她想父親了,我哭著質問她怎麼捨得下我。

      母親笑著與我說:父親同我和旁人都不一樣。

      她說等我長大了,會懂她。

      可我不想懂。

      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傻子,為了一個已經不在人世的人活活將自己熬得燈枯油盡。

      我敬愛父親也想他念他,可我始終不懂母親為何如此。

      父母亡故後,叔父叔母處理了後事後,便領我出了京城。

      臨行那一日,我此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了那位太子殿下。

      他領著端王殿下前來送別。

      如傳聞中那般,他親和而仁厚,我很喜歡他。

      可他也病入膏肓了。

      叔父說,那是毒。

      可他是皇室嫡長子,也還會中毒嗎?

      我將滿腔的疑問壓在心底,看向他身側的另一位殿下。

      這是位很沒存在感的親王,據說生母出身很低,也不得陛下喜歡,可卻養在了皇后娘娘膝下。

      可我想,人生在世,糾結出身還是尊卑都是極可笑的。

      唯有活著。

      只要能活著就好。

      端王康健無虞,我心下沒來由地覺得鬆口氣。

      出京後,叔父叔母領我幾乎游遍了大邕。

      我站在從前午夜夢回渴盼過許多次的山川之上,卻沒有想像中那般高興。

      走得越遠,越覺得人生荒蕪又無趣。

      兜兜轉轉許多年後,老院長病逝,叔父和叔母被召回了雍州,而我還在外。

      旁人說我是遊歷,可我說,那是流浪。

      心不知何處般隨風浪跡。ъ

      又過了兩年,我十五。

      彼時我在兩河,雍州傳來消息,叔母又一次落胎。

      我意識到我不能再無所顧及地遊走下去。

      我又回了雍州,回了長白書院,同叔父編纂整理了《大邕名川考錄》,據說我因此聲名遠揚,書院裡的人對我這個年僅十五六的夫子也終於正視起來。

      可越靠近京城,我便越發看不慣許多東西。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也不論老少尊卑。

      他們贊我年少才高、見識廣闊。我便斥他們整日只知看書見名,不花心思看看山下人間。

      起初他們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可時日久了,他們反倒愛聽我罵。

      有時我與叔父辯論時,他們還來湊湊熱鬧。

      一群俗人。

      可我到底還是留下來了,沒再離開。

      後來的幾年間,大邕發生了許多大事。

      太子殿下病逝,一直以來默默無名的端王殿下力壓諸王做了新儲君。

      在眾人乃至陛下都不看好的時候,新太子心系黎民不顧己身親下兩河整治水災,大邕民心頭一次齊聚,因著此,鄰邦諸國入京朝賀,據說京中大宴擺了數日。

      再後來,恪王因累年惡事被罰出京就藩又謀反,宮變的帷幕起又落,恪王和喬氏焦氏一族總算消亡。

      短短兩三年,新儲君就秉雷霆之勢而下,肅清這一皇室毒瘤,我對他很是敬仰,也更用心教授學業。

      我想,等他真正登基的時候,大邕會是前所未有的盛況。

      我的學生們,或許能趕上前所未有的好時候。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農家小媳婦
    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