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藏國» 第509章 血戰勃律(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藏國 - 第509章 血戰勃律(下)字體大小: A+
     
      第509章 血戰勃律(下)

      城頭只有兩丈八尺高,火油袋噴出火油足有七八丈遠,每個士兵背負了三袋火油,漆黑刺鼻火油噴上了城頭,很多吐蕃士兵被噴了一頭一身,卻一頭霧水,不知這是何物?

      重盾士兵將無數支火把扔上城頭,城頭上到處是火點在燃燒,濃煙瀰漫,城頭的吐蕃士兵一片混亂。

      這恐怕是吐蕃軍第一次遭遇到火攻,應該是第二次,小勃律就有一次了,他們沒有一點經驗,很多士兵身上的火油被點燃了,哭嚎著奔跑下城,在地上打滾。

      尚結贊急得大喊,「不要混亂,不要慌亂,當心敵軍攻城。」

      他的判斷沒有錯,李鄴一聲令下,唐軍隊伍中急促的戰鼓聲敲響了。

      「咚!咚!咚!」戰鼓聲驚天動地。

      兩千唐軍士兵扛著十架大型攻城排梯向東城頭和南城頭奔去。

      在吐蕃軍的混亂中,唐軍開始了攻城,隨著一架架大型排梯搭上城頭,率先進攻的依舊是重盾士兵,前面是二十名重盾士兵手執盾牌緩緩向前推進,後面則列隊跟著兩百名重甲步兵。

      李嗣業親自披掛上陣,率領一千名重甲步兵進攻南城頭,東城頭這邊是黑矛統領一千重甲步兵出戰。

      噴火士兵撤退了,尚結贊急得揮劍大喊,「結陣!結陣!頂住唐軍進攻!」

      但已經來不及,如果這個時候還能結陣抵禦唐軍進攻,那噴火就沒有意義了,混亂中,兩千重甲步兵毫不費勁殺上了城頭,一路大開殺戒,殺得吐蕃士兵血肉橫飛,屍體堆積如山。

      近五千吐蕃士兵開始撤入城內繼續抵抗,這時城門被打開了,唐軍主力騎兵從東城門和南城門殺進城門。

      雙方在城內激戰,儘管吐蕃軍頑強作戰,但他們遭遇的是大唐最強大的兩支邊軍,安西軍和北庭軍,更何況這並不是高原,海拔只有兩千米,唐軍同樣很適應。

      吐蕃軍隊拼死抵抗,死戰不退,城內巷戰也限制住了唐軍騎兵的優勢,雙方都傷亡慘重,但吐蕃軍隊人數太少,唐軍傷亡三千人不會有變化,但吐蕃軍傷亡三千人,基本上就廢了。

      尚結贊見形勢危急,心如火焚,他忽然看見東城門大開,城門處居然沒有唐軍。

      他心中大喜,這是他逃命的機會啊!

      尚結贊大喊一聲,「跟我來!」

      他當即率領五百吐蕃騎兵強行突破,向東城外疾奔而去。

      李鄴在遠處望著他們奔出東城門,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東門外,五千唐軍騎兵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尚結贊率領五百吐蕃騎兵衝出來,迎接他的是五千支弩箭暴風驟雨般迎面射來。

      吐蕃騎兵們一片哀嚎,紛紛落馬,只剩下不到百人,尚結贊被親兵護衛著,他的數十名親兵被射殺,他本人卻沒有中箭,但他一樣難逃一死,數百名唐軍士兵蜂擁殺來,剎那間將尚結贊斬為數十段,一代名將就此死在了大勃律城下。

      戰爭結束了,七千吐蕃軍全軍覆滅,沒有一個活口,唐軍也付出了傷亡近三千人的代價,其中陣亡一千五百人,傷一千四百餘人。

      李鄴沒有違背諾言,三百名圍攻尚結贊的唐軍士兵分一萬貫錢的獎勵,其中殺死尚結贊的二十七名士兵,每人升一級,搶到人頭的安西軍士兵張翔獨升兩級,獨得兩千貫獎金。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幸運者,比如烏江決戰中,搶到項羽身體之一的楊喜,被劉邦封為赤泉侯,他便成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世家弘農楊氏的祖先。

      巷戰極為殘酷,近兩個時辰的巷戰,城內的數千百姓也幾乎死傷殆盡,最後的三百吐蕃士兵躲進大勃律王宮負隅頑抗,唐軍動用了六千人的箭陣,將王宮內所有人全部射殺,包括國王和他的妻兒也無一倖免。

      李鄴下令將城內所有財物和糧食全部搬到城外,倖存的數百居民也送到城外,唐軍點起大火,將王城焚毀殆盡,並摧毀了四面城牆。

      剩下的六千居民全部集中起來,他們將遷去小勃律生活,大勃律將不再留一人,所有的莊稼、農田、果樹都統統摧毀,房屋也燒掉。

      從此,大勃律國消亡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吐蕃軍也失去了西擴最重要的一個後勤基地,此後十年間,還是有不少大勃律的居民又悄悄返回故土家園,但吐蕃軍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勃律。

      休息三天後,唐軍啟程返回了小勃律,李鄴在小勃律的頓多城留了一千軍隊駐防,為期一年,一年後,席元慶會派另外一千人前來輪換,實行輪換駐軍制度,使唐軍能夠長期駐紮在小勃律。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到了九月,這天上午,長安慶王府前來了兩名送信騎士,這兩人是安祿山派來給慶王李琮送信的士兵。

      兩人被帶進了王府內,貴客堂上,為首騎士單膝跪下,將兩封信呈給了慶王李琮。

      「我家節度使沒有口信,他要說的都是信中。」

      李琮看了安祿山的信,信中提到了太子李亨的一個重要把柄,太子和和河東節度使程千里暗中有勾結,有一封程千里給太子的信就是證據。

      慶王李琮大喜,急忙看程千里的信,這是程千里剛出任河東節度使時寫給太子的一封信,但路上被安祿山的人攔截了,送信人死在路上,這封信便落在安祿山手上。

      程千里在信中承諾,在必要時,他願意出兵勤王。

      光憑這句話,程千里就闖下了大禍,什麼叫必要時出兵勤王,沒有天子詔書,擅自出兵就是造反。

      當然,安祿山這樣做是有條件,他要取代程千里,兼任河東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的數萬兵力主要駐紮在雲州、蔚州、朔州和代州,任務是防禦草原遊牧民族從雲州大同殺入河東南下,但河東軍距離范陽很近,穿過太行山就是了。

      為了得到河東軍,安祿山還準備了五千兩黃金行賄虢國夫人,只要虢國夫人吹一吹枕邊風,天子肯定會同意,但關鍵是得讓節度使之位空出來。

      李琮點了點頭,有了這封信,太子李亨不死都要脫一層皮了。

      李琮賞了送信士兵五十兩銀子,兩人再三感謝,下去休息了。

      李琮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關鍵是怎麼操作這件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就在這時,管家來報,邊令誠有重要之事來訪!

      李琮連忙吩咐道:「快快請進來!」

      不多時,邊令誠滿臉怒氣走了進來。

      他當然是為了自己多年積攢的財富而來,邊令誠在安西和北庭做監軍整整十年,攢下了五十萬貫的巨額財富。

      因為天子催得急,他先一步趕回長安,然後由他的幾名心腹手下將財富替他運回長安,不料吐蕃軍攻占敦煌,他的手下過不去,只得返回安西,結果在半路上失蹤了,據說是被沙海吞沒。

      但還是有一名小宦官逃脫了畢思琛的殺戮,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千辛萬苦逃回長安。

      邊令誠才知道自己財富居然被畢思琛吞沒了,簡直把他氣瘋了。

      自己對畢思琛不薄,他竟然敢吞沒自己的財富。

      畢思琛是慶王李琮的人,邊令誠來找過幾次慶王,要求他立刻勒令畢思琛把財富給自己送回來。

      邊令誠走進大堂便冷冷問道:「畢思琛有消息了嗎?」

      李琮點點頭,「有消息了,我派去安西的手下前天剛回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盛寵世子妃入我神籍頂級神豪1001次拒婚:大牌男王牌神醫
    透視邪醫混花都BOSS主人,幫我充充全職高手一指成仙他比時光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