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貴妃起居注» 第296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貴妃起居注 - 第296章字體大小: A+
     
    第298章 放心

     按法理來說,這人現在也就是個待罪的漢奸而已——而且還是同時犯了領軍喊門和冒充先皇這兩重大罪,夠株連二十多族的了,消息即使很快被送到了北京,朝廷也不可能對其做出什麽特殊的反應。無非是不少心中還念着正統的大臣,暗自嗟歎罷了,如今這局勢,還有誰敢多說什麽?别看在許多事上,大臣們都敢和皇帝吹胡子瞪眼睛,但在那人已經病死,餘下兩個皇子又極爲幼小的情況下,這個話題,根本不會有人去碰觸的。

     “包時雨的奏章也遞上來了。”皇帝到清甯宮請安的時候,也說起了此事。“聽說是在驿站受寒發了高燒,病勢一下就沉重起來,從蔚州飛馬請了大夫,也是無濟于事,在去蔚州的路上就高燒去了。”

     韓女史在旁也是歎了口氣,“聽說在塞外沒少吃苦,想是底子已經淘空了,隻是還苦苦支撐,一回到故土,放松下來,那便再頂不住了。”

     其實,這件事既然發生在國朝境内,那是意外也都會變得不是意外,隻要是兄終弟及,斧聲燭影的故事就從來也不曾少過。就算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免不得有人猜疑的。什麽塞外苦之類的,不過借口。徐循對這些門面話,聽聽可以,要她也說得高興,卻是不願做,她含笑聽着皇帝和韓女史一搭一唱,也是不着痕迹地仔細觀察着自己的這個養子。

     繼位登基,已經有一年多了,皇帝眉眼間的青澀和無措漸漸褪去,他看來已經越來越像是個皇帝了——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他已經學會有所保留,學會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這件事裏,皇帝的角色的确也很單純,他什麽都不知道,什麽也都沒問,隻是默默地順從了徐循的安排。對外做出的姿态,像是個略爲軟弱的孝子,無法違逆養母的安排——在孝道的裝點下,很多過失都有了争辯的餘地。即使是将來在史書裏,這件事也要算到徐循頭上,頂多說句‘上不能言’。

     徐循也恰恰是需要他這樣的态度,她甚至希望皇帝真心就覺得這件事是她迫着去做,他自己本來不想。雖然如果沒察覺到他對先帝隐隐的猜忌和抗拒,她也不會這麽做,但皇帝今年才幾歲?和先帝又畢竟是親兄弟,若是背負了這麽個‘有意弑兄’的擔子,隻怕是連他自己都難以原諒自己。既然如此,不如就自欺欺人了,反正母親犯錯,做兒子的本來也不能說什麽,這樣大家各得其所,豈不是好?

     雖然言說起那位死訊時,眉宇間的确有些傷感,但徐循對皇帝何等熟悉?從他放松的肩膀,挺直的脊背來看,這個死訊,固然是讓他悲痛,但更多的可能還是輕松。——這也沒什麽好稀奇的,做皇帝的泰半都是如此,親情固然重要,但和皇位比,卻又是輕如鴻毛了。

     “等頭七過了以後,”她說,“也可以給先帝上谥号、封墳了。”

     “是,”皇帝道,“今日已經有人上奏章言說此事了。”

     心向正統的人肯定是有的,但投機者也一樣多,皇帝身邊,什麽時候都不會缺了肯設身處地爲他着想的人。這不是,才遞了個話頭出來,就有人搶着往下接了。要知道先帝的衣冠冢已經建好很久了,隻是一直都沒有舉行大葬禮,皇帝不提,朝中也沒人催促,大家都是在等個契機——現在,自然就是最好的契機了。

     “你那兩個侄子,也該定下王爵了。”徐循又提醒道,“不過……可不要封在山東。”

     這個玩笑開得有點惡劣了,皇帝有點忍不住要笑,又覺不妥,表情一時有些糾結,“孩兒知道了,娘請放心。”

     “我是放心得多了。”徐循點了點頭,又平平淡淡地提點道,“定谥号時,不要太過苛刻了,當然,也無需過分美譽,反正平實爲上。”

     人都殺了,要是谥号還給谥個隐、刺這樣的惡谥,難免會讓人議論皇帝過于刻薄寡恩。定個還不錯的谥号,再風光大葬,善待子嗣,又暗示一些心腹引導一下輿論,爲皇帝歌功頌德的聲音也會多起來。如果把害死先皇的責任推到太後頭上,皇帝本人頓時就更純白得如白蓮花一般了——也别小看這樣的形象塑造,雖然大有自欺欺人的嫌疑,但沒有這個名聲,連皇帝辦事都會受到影響。畢竟因爲得位特殊,皇帝天然的權威不重,他本人名聲好,六部大臣桀骜不馴、私下互相串聯的情況就會少一些,如此一來,君臣關系也不至于太過針鋒相對,不然,若是有個稍微強勢的大臣作爲領導,要架空皇帝也不是說笑的事情。徐循當年問政的時候,哪還不知道要架空一個半外行有多容易?除非有鬧個魚死網破的決心,否則,皇帝的名聲,對他治國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

     皇帝本人如何,徐循是最了解的了,他不但沒有鬧個魚死網破的決心,而且是前瞻後顧的性子,她疑心若非有自己出面,不容置疑地把先皇解決掉了,在殺不殺這個問題上,他是永遠都下不了決定的。——有這個問題膈應着,讓他如何在寶座上坐得舒服?隻怕此事郁積在心中,最後鬧出病來都未可知,不論如何,現在有了個結果,從前的事,終究已經成了過去,以後,大家都可以放心了。

     母子兩人議論了一番,也就把先皇身後的待遇給大緻定了下來,一些細枝末節,便要留給閣臣們去操心了,皇帝又坐了一會,問起姐姐。“點點近日怎麽沒有看到?”

     “孩子出水痘,在家照看着呢。”徐循說,“說來你們是有兩個月沒見了,上回她進來,還說你賞了她的那個小鏡子奇巧無比,亮得不得了,是世上罕見的珍物,她都不敢收了——什麽東西這麽稀罕,連我都沒見過。”

     “下回讓姐姐帶進來給您看看就知道了。”皇帝笑着說,“是整理乾清宮倉庫的時候翻出來的,剛好馬十在一邊了,看了便說,這是先皇手裏的愛物,先皇一直秘密收藏,誰都沒給看過——一塊巴掌大小的鏡盒,打開以後裏面是片清水琉璃,背後貼了銀片,所以照人特别清楚。我雖覺得好,可鏡子太小了,我平日又用不上,想着姐姐必定喜歡,就送去給姐姐了。”

     “這麽好的東西,你也難得的,”徐循不免爲點點客氣幾句,“給皇後也好,給你那唐妃也好,給她幹嘛,你那幾個外甥極是淘氣,萬一跌碎了,多可惜?”

     “就是好東西,才想着留給姐姐啊。”皇帝說着,忽然笑了,“還記得小時候,姐姐穿不上的禮服送到我這裏來,養娘雖收了,卻不見得多高興,身邊幾個伺候的姐姐,背地裏還抹眼淚,說是咱們受欺負了,連件新衣服都不配穿。”

     徐循也還記得這件事,當時她雖沒當着孩子的面說什麽,背地裏卻是把錢嬷嬷喊來數落了一頓,當時未能約束點點的侍女頗被打發走幾個。不過,孩子當時還小,到底也沒當回事就過去了,不料壯兒雖然沒提過,但心裏确實記着這事了。

     “小時候懵懂,才知道自己身世的時候,看姐姐就時常有些不喜歡。”皇帝搶在徐循跟前,又笑着說道,“現在長大了,再回頭想起來,卻才明白了姐姐的心思。小時候娘待我們挺嚴格,常禮服已經是難得一穿的漂亮衣服,若是弄髒了還要受罰……雖穿不上了,卻也是好東西,姐姐就想着留給我了……在她心裏,我就是同胞弟弟,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從沒想過避什麽嫌疑。倒是知道我身世的養娘、宮女們,不免多心了。”

     徐循沒想到皇帝說出這一番話來,倒是吃了一驚——皇帝在說的,明顯不是點點,又或者那件衣服,那塊鏡子。

     “怕是娘又或者嬷嬷們說了什麽,以後姐姐也沒再送過自己的東西來了,但我長大以後,心中倒是巴望着姐姐能再這樣待我……人非得要長大了,才明白這世上最少的,就是真心待你的自家人。”皇帝深深地看了徐循一眼,“自家人之間,許多事無需言語,情分都在心裏裝着。”

     雖說想着皇帝也不大可能裝傻到底,但母子兩人多年來,也沒有誰說過這樣掏心掏肺,甚至是有些肉麻的話,徐循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即使她做這件事,并非是全盤爲了皇帝考慮,但現在皇帝如此表态,又豈能不欣慰有加?

     這孩子,終究是長大了,已經懂得反過來關心母親,讓她安心。

     “你我心裏都明白就好了。”她緩緩地道,“壯兒,這件事做完,娘也沒什麽好操心的,唯一的憂慮,就是你的子嗣還不夠旺盛……”

     “我還年輕呢。”皇帝倒是笑了,畢竟是年輕人,去了心腹大患以後,情緒都是輕快的,見事也常往樂觀了去想,不可能一直憂心忡忡。“爹在我這個年紀,連大姐都沒生,娘你也實在是太多慮了些。”

     徐循想想,也不由自失地一笑,“年紀大了,就是這般,心裏總是裝着事兒。”

     “要說現在,其實也不是沒事兒……”皇帝就和徐循說起了自己後院那點事,“說過汪氏幾次了,她也不聽,和杭氏還是合不來,倒是見天往莊肅皇後那裏跑。我聽唐妃和我說,皇後居然說過什麽太子該由先皇長子來當的話——隻是沒别的旁證,就靠唐妃這麽一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皇帝和父親是一個毛病,同嫡皇後感情都不好。不過他對太子生母杭妃也不是十分寵愛,倒是最寵新近入宮沒有多久的唐妃,若非不好讓她的位分壓過杭妃,徐循冷眼看着,隻怕是早就要封什麽宸妃、皇貴妃了。好在雖然寵,但也不至于昏了頭,對于唐妃的話就一味偏聽偏信了,還是會有點思考的。

     ——不過話說回來了,徐循還真是相信汪皇後可能會說出‘太子該由先皇長子來當’的話,從還是郕王妃開始,她的脾氣就硬得不成樣,和妯娌錢皇後完全是兩個極端,兩夫妻的感情一直都算不上好,而且汪皇後對于自己過門沒多久就多了個庶長子的事,始終是耿耿于懷。此女的政治素養大約也就是莊肅皇後水平,要是哪天受了氣,沖口而出這麽一句,她也不會吃驚。

     “後院的事,你自己管。”在這事上,她不願意爲皇帝分憂,就是親娘,摻和兒子後院的事,也很少有善始善終的,誠孝皇後就是最好的證明。“也不怕和你明說了,指着後妃們一團和氣,本就是天方夜譚,這事兒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該怎麽辦,還是得你自己想,橫豎有一條,子嗣的繁衍、養育,絕不能耽擱了。”

     說着,也不由皺起眉頭,到底是說,“汪氏那邊,可要注意了,旁的還好,若是真的是非不分,和杭妃鬥氣鬥到對太子有什麽想法,那你自然也要說她的。”

     得了徐循的表态,皇帝神色也是越見笃定,他點了點頭,輕輕地哼了一聲,“我知道了……且看她行止。”

     朝中事體,大緻都如母子二人商量的一般,不過幾日,太常寺那裏好像忽然回過神來,終于是封上了爲先帝拟定的數個谥号、廟号——由于先帝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曆和極爲敏感的死亡過程,本來很适合他的哀字被抛棄不用:畢竟,哀字其中一個意思,就是‘處死非義’,意思就是這人死得不對,是被異族或者大臣所殺。雖然表面上就是爲瓦剌所殺的,誰知道這送上去以後,皇帝會否理解爲有所暗示呢?

     再加上一批惡谥,衆人揣摩皇帝心意,也都給否決了,呈上來的都是用意比較單純的沖、息、懷等中谥,皇帝取中了最單純的謀慮不成曰息,息宗廟号,便定了下來。再加上随意塞進去的一些谥号,息宗安皇帝的‘衣冠冢’,在三月初大葬合墳,日後要再打開,便要等到莊肅皇後去世以後再合葬了。

     兩位先皇子嗣的封爵,也很快定了下來,封地都定在了富庶,卻又離京城十分遙遠的江南一帶,封爲秀王、德王。先皇留下的女眷中,宸妃自請修道,皇帝恩準,塵封已久的長安宮便再修飾一新,令宸妃入住,莊肅皇後與周妃,則依然在清安宮中居住。從此東宮上聖太後、西宮太後,南内奉吳太妃,宮中、朝中的格局,都是徹底安定了下來。

     這年九月,一直在外公幹的東廠廠公柳知恩入京,恰逢皇帝率衆至京郊閱兵,他隻好先往德勝門登記:他出京是辦公差,回京也要走一遍登記的程序。才能耍點特權,回自己的宅邸休息,若是一般入京的官員,登記以後,即使親戚好友多在京城,也不能過去投奔,必須得老實地住在驿館中,以備皇帝召見。

     本意皇帝出京,要兩三日才回來,他還能稍事休息,不料才回了屋内沒有半日,宮中便來了人——西宮太後召他入宮回話。


    上一頁 ←    → 下一頁

    劍徒之路冒牌天王黑凰后重生之妖孽人生海賊之國王之上
    這號有毒末世生存大師總裁大人,放肆愛!妖孽奶爸在都市最後一個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