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貴妃起居注» 第148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貴妃起居注 - 第148章字體大小: A+
     
    第148章 踏實

     說是一應待遇按宮女來論,徐循在宜春宮裡當然就不會有人服侍了。——宮女那入宮就是為了服侍主子的,自己還要人在身邊伺候,那不是開玩笑呢嗎?徐循心裡都有準備了,宜春宮多年沒人居住,雖說現在南內也開始修繕了,但沒人住的屋子,就沒人味兒,而且地龍多年沒用,容易崩壞,在沒人修補的時候,肯定是不能使用的。不然半夜很容易就把人給悶死,她都覺得自己可能是走進一間冷冰冰的屋子裡,然後就被囚禁在這兒了。

     好在,雖然皇帝下這個指令的時候心底不知道是什麼個意圖,但執行者那是馬十啊,他待徐循倒還算是挺周到的,沒把她送到宜春宮正殿,而是將她領進了宜春宮裡靠南面牆根的一溜小房子裡,恭敬道,“正殿沒有生火,住不得人,還請娘娘在此處居住。”

     屋子裡已經是燒起炕了,可能還剛修過,所以並不是很熱,所以還給放了一個爐子,上頭坐了有熱水,炕上放了一個鋪蓋捲兒,臉盆架在邊上,還掛了兩條白手巾,屋角一個屏風明顯是新搬來的,裡頭放了個馬桶。然後就沒有什麼了,在徐循住在宜春宮裡的時候,這間屋子好像是趙嬤嬤等人輪值的時候過來住的,也算是高級宮女住處,顯然又剛清掃過,要說有什麼骯髒寒酸之處,那也挑不出來。不過和正殿裡的暖閣子那是沒法比的了,正殿的暖閣子,四壁連地板都是有煙道過的,身處其中有時候連棉襖都穿不住,那是活生生的四季如春,而在這小屋裡麼,雖然有炕,但還是可以明顯意識到冬天的存在的。

     徐循打量了一下,對馬十默默點了點頭,她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所以就什麼也沒說了。馬十卻也不在意,和她交換了一個眼神,便又道,“娘娘還請稍歇,您這起居如何安排,只怕還得看皇爺示下……”

     說著,也不敢多談,便帶著一行人又退了出去。徐循在屋裡站了一會兒,看著這間不大的屋子,不知為什麼,忽然間就湧起了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雖然幾乎是剛懂事起就被選成了太孫婕妤,但徐家也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家裡雖然有兩個小丫頭幫忙家事,但下廚燒飯的那也是徐師母本人,徐循又是長姐,從小兒也是幫襯著徐師母一道長起來的。十年沒忙活了,記憶卻還是在,現在回到有點類似的環境裡,技能好像一下就都恢復了。也說不上手足無措,該做什麼事,好像自然而然腦子裡就浮現了出來。

     摸摸炕面,覺得都燒幹了,她就把屋角立著的新草席給鋪上去了。又鋪了一層白布,然後是炕褥子,最後才是把自己的鋪蓋卷安置到了炕尾,屋裡明顯有一些新搬運來的生活器具,小炕桌給放到炕上。茶具擺上去。椅袱鋪上系好,壺裡的水倒出來,把茶具、餐具全涮一遍,熱水就澆在臉盆裡,剛好把臉盆和手巾、腳盆等幾個銅盆子也都給燙過了,水潑到院子裡去以後,發覺馬十等下人預備得急了,院角的儲水缸裡空落落的並沒水。便拿一塊粗布包了手,上宜春宮後院的井裡,打了半桶水回來,儲水缸裡也涮了一遍,拿勺子把髒水舀出來倒陽溝裡了。

     這麼忙活了一會兒,已經是渾身大汗,全都活動開了。徐循還要提水把水缸給灌滿呢,見宜春宮宮門開處,幾個宦官進來擔水,還有點遺憾——這好多年沒忙著家務了,動彈了起來,新鮮勁兒還沒過呢。

     水缸擔滿了,她就舀水進屋,灌了一壺水,把爐子撥亮了坐上水去。在屋裡叉腰想了一會兒,從包袱裡找出一塊手巾來,開櫃門要擦時,倒是已經都被人擦過了。

     她過來的時候,拾掇了不少衣服,現在正好分門別類,一一地放進去,這麼折騰了一會,等到安頓下來時,已經到了傍晚,炕也暖和了。因屋子小,一室生春,和暖閣比也就是只差了那麼一點兒而已。徐循脫了外頭的大袍子,只穿著棉比甲,盤腿在炕上坐了,半眯著眼喝著粗瓷杯裡的白水,過了一會倒困起來,一頭栽在被垛上,迷迷糊糊的把被子扯了一點搭在身上,眼一合就睡過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來時天已全黑了,桌上多了三四個食盒,徐循打開來看了下:清炒黃芽白、胭脂鵝脯、蒸風鴨、羊湯,然後一碟芝麻燒餅,一大碗白米飯,沒了。

     徐循平時愛吃混雜了糯米的鴛鴦飯,如今當然沒有供給,不過還是白米飯已經算是夠不錯的了。她拿手試了試,覺得菜已有些溫了,便拿一大碗,取了一些飯,拿湯澆了,又夾了黃芽白和風鴨在上,放在銅盤裡,拿到小爐子上,撥火蒸熱。拿布墊著手,就這麼把碗拿在手上,踱到窗邊,望著外頭朦朦朧朧的雪景,先喝了一口湯。

     自從懷上點點以後,永安宮也有了自己的小廚房,徐循有一年多沒吃禦膳房的菜了。從前她也經常能吃到乾清宮宦官們自己給皇帝籌辦的私房菜,光祿寺禦膳房,那在永安宮說不上有什麼檔次——可就是那時候,送來的也都是禦膳房大師傅精心製作的餐點了,今兒這幾道菜,如果真的按宮女待遇來說的話,應該就是一般廚子做的。徐循聽幾個小宮女抱怨過,據說這送飯經常送遲了,送來是冷的不說,做的菜也是缺油少鹽的,要是挑嘴一點的,簡直都能活生生餓死。再說她本來也不愛喝羊湯,入口之前,徐循還做好了吐出來的準備,可沒想到一口進去,只覺得味美醇厚,和平時喝的風味那都差不離,怎麼著也是光祿寺大師傅的手藝,她沒忍住又喝了好幾口,胃口大開,夾菜吃飯,沒有多久就把一碗飯都給吃進去了。舔舔唇居然還意猶未盡,又如法炮製,做了一碗熱騰騰的菜泡飯出來,也是一掃而空。

     肚子裡有食兒了,幸福感更高。徐循摸了摸肚子,忍不住就哼起了幼時隨母親學的南京小調兒,拿起水壺沖了一盆溫水,把碗給洗了,食盒收拾好放到門外,就又忙著燒水洗漱。一切忙完,已經過了初更,快到二更了,她擁被坐在炕頭,覺得身下暖烘烘的,這炕溫烤得人簡直都有點燥熱。

     冬夜能如此,還有什麼不足的?徐循覺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小時候,不過不同的是小時候她們家的炕上還免不得有點蝨子,但宮裡這個防蟲工作做得好,客觀地說是要比她們家以前更乾淨了。而且小時候她還得帶徐小妹睡,現在一張炕她一人獨享,待遇說起來還提高了不少呢。

     比起在永安宮蓋的湖綢面被子,這新鋪蓋卷上彌漫的是一股太陽的味道,徐循還想翻翻自己塞進包袱裡的那幾本書呢。可聞著這味兒,眼皮越來越沉重,頭一歪不由得就昏睡了過去,破天荒還沒到二更,人就熟睡了過去。

     #

     她睡著了,可宮裡還有得是人睜著眼睛。——這畢竟都是成年人了,就是皇帝,除了常朝必須早起的那幾天以外,平時為了批閱奏摺也好,為了商議緊急公事也罷,多得是三更還沒梳洗的。這會兒,他就是靠在浴桶邊上,下面燒了一把小火,正慢慢地蒸煮著自己的身體,享受著熱水的舒緩作用。頭頂還蓋了一塊手巾,頭往後靠,別提有多享受了。

     “……都問過了?”他半閉著眼問。

     馬十現在儼然已經是永安宮事件裡的總管了,別的大太監們,沒有願意插這一手的,誰叫他倒楣呢,那時候人在外頭伺候著,現在不推給他還推給誰?

     “是。”他小聲地說,“您出去以後,徐娘……莊妃便令趙錢孫李四個嬤嬤,以及紅藍花草四個大宮女還有柳知恩一道進了屋裡。後來,李嬤嬤帶著紅兒、草兒去了坤甯宮,皇后娘娘又帶著李嬤嬤去了清甯宮。餘下幾人現在都在永安宮呢,奴婢已經喚人把正院封住了,就讓他們暫住在了裡面。”

     馬十做事還算是有水準的,皇帝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這件事的原委,除了他和徐循以外,如今看來是沒有人知道。而皇帝也無意讓太多人知道,雖說只是後宮的小事,但傳揚出去以後,誰知道什麼時候會不會變成民間的歌謠、戲曲什麼的,讓他在‘蛐蛐兒皇帝’以後又多一個‘好色昏君’的名頭。要知道百姓們可不會管你到底是怎麼治國的,這種花邊新聞傳播得最快了,而且用屁股想也知道,在徐循‘不畏強權’的表現下,自己會是個什麼樣的角色。

     “清甯宮那裡又有何動靜呢?”他繼續問。

     “聽說了此事以後,清甯宮就派人去南內了,”馬十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派的就是如今正管事兒的喬姑姑,先在外頭訓了看管的護衛們,說是‘娘娘品階尚在,若是有一絲怠慢,老娘娘必不饒的’。”

     “嗯。”皇帝點了點頭,“進去見她了嗎?”

     “護衛們沒敢攔,讓進去了。”馬十的語調更慢、更猶豫了,“但……但那會兒徐娘娘在睡覺,所以……所以也沒說上話……”

     在睡覺?

     被打發到南內冷宮,住的是宮女的小屋子,連個服侍人都沒有。結果她徐循沒哭沒鬧也罷了,還在小屋子裡睡大覺?她是不是還要唱幾句山歌什麼的來表示一下歡欣啊?

     皇帝氣得一下就把手巾給甩到地上去了。“好!好!好!她灑脫!我倒要看看,她能灑脫到何時去!你……你……”

     馬十這幾天跪得,連膝筒子裡墊的金絲猴毛皮都沒法挽救他疼痛的膝蓋,這不,這一會兒又跪了。“爺爺請息怒!老娘娘才說了不可薄待莊妃——”

     皇帝的脾氣頓時就是一滯,想到母親,他慢慢地冷靜了下來,只是悻悻地哼了一聲,但到底還是把話給咽進了口裡。

     “娘娘這也是累的……”馬十松了口氣,慢慢地就開導皇帝。“那屋子就是隨便收拾了一下,床也沒鋪。娘娘忙裡忙外幹的都是粗活,連大水缸都是自己打水來涮的。這大冷的天,忙得一身是汗……”

     至於後來他想起來水沒打,忙令人過去把水缸打滿的事,馬十就給選擇忽略了。

     皇帝自小錦衣玉食,從未吃過一點苦頭,雖然隨軍在外,但卻不曾少過服侍。自己打水刷缸對他來說,就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他還問呢,“那缸,多大啊?”

     “奴婢也說不清,”有戲啊,馬十比劃了一下,故作迷糊,“就覺得,和咱們乾清宮外頭防走水的大缸差不多。”

     那是相當大了,幾個成年人都抱不動的大小。徐循要刷缸,可能整個人都得鑽進去。皇帝想了想,“這要怎麼刷啊?”

     “放平了滾著刷吧……”馬十也不大肯定,他沒做過這方面的粗活。“刷好了再給扶起來……”

     確實是體力活,給皇帝他都未必能幹得好的。這也不能說徐循在南內沒有吃苦了,不是才過去就已經幹起粗活了嗎?

     但皇帝心裡還是不舒服,還就是不好受。哪怕徐循現在永安宮裡擁著錦被哭呢,他也覺得要比她忙忙碌碌地在南內刷缸然後倒頭大睡來得好。皇帝也說不出為什麼,就是想到徐循在南內那麼忙,他心底就不得勁。

     可這想法又不好明說的,你把人家放到南內去,又不給人服侍,什麼都按宮女待遇,不就是要她吃苦的嗎?人家現在就在吃苦,你又不滿意了,這即使是皇帝也沒理啊。要怪該怪誰去?怪刷缸的徐循嗎?

     一口鬱氣噴不出來,搞得現在皇帝對後宮的事特別厭倦,分外地不想費精神了。可又忍不住要問,“晚上給送的什麼飯菜?”

     馬十真慶倖自己是什麼事都沒敢放手讓底下人去做,什麼事都是自己斟酌著安排——你看,這不就是功夫所在了?換做是別個人,只怕都未必預料得到皇帝會盤問得如此細緻。

     “三菜一湯,都是禦膳房預備的。”馬十忙跪著解釋了。“老娘娘都那樣吩咐了,奴婢也沒有真就送宮女飯食過去,只是削減了品色,還是讓大師傅給做的。”

     這對皇帝來說基本已經是很苦的待遇了,一頓飯沒有個十幾道菜,如何能下筷子?他唔了一聲,脾氣有所緩解。“吃了?”

     “吃了,娘娘吃完了就自己洗了碗,又燒水洗漱後就上炕睡了。”馬十索性自己就一股腦把徐循的活動全說出來了,也免得皇帝又這麼一節節地問。

     皇帝又有點不高興了,他哼了一聲,想要說什麼,又無話可說,半天,才酸溜溜道,“還真是寒門小戶出生,天生的奴婢命,妃嬪當不好,做粗活倒是有一套。”

     要這樣說,現在滿宮裡沒有誰的出身是提的起來的。連孫貴妃,家裡也就是個主簿,正九品的芝麻官,如果清廉點的話,家裡可能吃飯都成問題。闔家妻小都要幫忙家務也是屢見不鮮之事,甚至說胡皇后雖然說是地方富戶出身,但身為地主家的女兒,農忙時候肯定也是要下廚做家事的。皇帝這是被氣得漚火,只能說點酸話。馬十都不知道這該算是徐娘娘的罪過,還是她的過人之處——反正,服侍了皇帝這些年,他從沒有見過皇爺爺是被氣成這個樣子的。就連昔年貨真價實讓皇爺記恨上的兩個老師,戴綸、林長懋,一個丟了命,一個現在還在牢裡呢。可皇爺也從來沒有被他們氣成這個樣子……戴綸都直接給文皇帝上書說太孫的不是了,文皇帝和太孫議論此事時,馬十可就在一邊,情況的尷尬、危急,和今日都不可同日而語的,可皇帝也沒有這樣的表現……

     他只能報以沉默,不敢接話,過了一會,見皇帝仿佛是緩過來了。他方才小心翼翼道,“雖說莊妃是寒門出身,但畢竟是弱質女子,燒火、擔水之事,只怕也做不好。現在天氣冷,這又都是一不留神就能得上傷寒的事兒……”

     皇帝哼了一聲,沉默了一會,方道,“罷了,看在娘的面子上,你指一雜役,每日進去幫她把雜活、重活做一做吧!別的時候,還讓她安心在宜春宮反省——你告訴她,什麼時候服氣了,明白自己錯在哪兒了,再來見我!”

     這才進去呢,倒是已經把出冷宮的條件給開出來了……

     馬十一陣無語,磕頭應了以後,見皇帝沒別的話了,便上前道,“這蒸久了,起猛也頭暈,爺爺都泡了半個多時辰了——”

     服侍著皇帝擦完身出來,皇帝卻也沒休息,歎了口氣,又問了,“安南那邊的奏摺回來了沒有啊?”

     這問題馬十可不懂,在一旁伺候著的王瑾上前道,“回您的話,王通的摺子今兒下午剛到。可要取來?”

     “拿來吧、拿來吧。”皇帝疲倦地眯了眯眼,“錦衣衛奏報也一同拿上來好了……”

     後宮,畢竟只是皇帝生活比較不那麼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日這般劃分如此時間,已是罕事,皇帝的心思,更多的當然還是用在國事上頭。

     #

     比起乾清宮,清甯宮這裡就單純多了,太后雖然也惦記著一直無法平定的安南,但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皇宮內務上頭。當皇帝在泡澡的時候,她也正一邊撿著佛豆,一邊聽著喬姑姑的彙報。

     “睡得很香,看著不像是有心事的樣子。奴婢就晚到了那麼一多會功夫,屋裡已經收拾出模樣了。”喬姑姑仔仔細細地道,“因有乾清宮的人在後頭跟著,奴婢尋思著,喚娘娘起來也沒大用處,便任娘娘睡了。後來聽說起來以後吃了飯,胃口還好,一大碗飯吃了能有一半。”

     太后點點頭,也笑了,“好,你想得不錯——她這做派,倒讓我想起一個人來了,你說我想得是誰?”

     喬姑姑身為太后身邊的女史,自然也是詩書滿腹,聞言笑道,“老奴也是想到了烏台詩案裡的東坡先生。”

     蘇東坡于烏台詩案中,深陷誹謗之罪,幾乎難以自明,然而其置生死於度外,飲食起居如同以往,即使身受審訊後也未改觀,照舊是睡得鼾聲大作。宋神宗反而因此釋疑,未幾將其釋放,這是很有名的故事。太后點了點頭,“看來,我是沒瞧錯莊妃,此次之事,她心中不虛。”

     事情剛發生的時候,太后還有點雲裡霧裡,可都現在這會兒了,自然是早已經把能搞明白的來龍去脈都給搞得明白。李嬤嬤和紅兒、草兒不算,餘下的心腹全都被幽閉在了永安宮裡,也不可能出來傳信,這兩人到底是為什麼爭吵,到現在都還是個謎。即使太后,也只能側面猜測,不可能去詢問莊妃。否則,皇帝就算是沒生氣那都要生氣了。

     不過,莊妃的表現,卻是令老人家的心情稍微鬆快了點兒。她仔細地查問了一番莊妃的待遇,點點頭忽然又改了主意,“如今這樣,已經夠了,你不必再出言關照,只是多留心宜春宮的消息便是。過一陣子,再問問宜春宮那裡,待遇如何。”

     喬姑姑略一尋思,便也明白了太后的用意,自然連忙稱是。太后沉思了片刻,又道,“現在快過年了,先把年事給忙起來吧。”

     她冷冷一笑,“反正在立太子之前,莊妃肯定是出不來的。”

     喬姑姑小心道,“卻也未必如此吧,皇爺爺不都已經應允了,玉牒上寫生母的名字……”

     “你真當皇帝說出口的話,就是金口玉言了?”太后哼了一聲,“昔年文皇帝在太子廢立上,不知變了多少心思……到底玉牒上寫的是誰的名字,不到落筆的那一刻,你也最好別太當真。”

     她站起身,在屋內來回走了幾步,“長寧宮那裡有什麼動靜沒有?”

     “一切如常,”喬姑姑回道,“倒是咸陽宮的何惠妃,似乎晚飯前就直接去坤甯宮了。”

     皇后不免微微點頭,露出些許欣賞,“素日裡看她薄些,遇了事這才知道,倒也是有情有義的,皇家婚配,還是要選秀——而選秀,還是要和她們這撥一樣用心啊,這一撥選出來的三個,個個都不錯。”

     雖無一字牽扯到孫貴妃,但老人家話裡的意思,難道還不夠明白嗎?喬姑姑想到下午太后急招娘家人的態度,也不免在心底歎了一口氣:看來,太后和孫貴妃之間,真的是再沒有一點轉圜的餘地了。

     正這樣想著,太后已是又緩緩吩咐了起來。“上次采選秀女,還是在文皇帝末年了,距今已有四年有餘。如今宮中也該再添些新人,你先往二十四衙門和六局一司吹吹風,明年春立太子事了以後,我看也可以再提起選秀的事了。”

     這……老人家是何用意呢?喬姑姑也有點不明白了,她哈著腰答應了下來,心底卻還在琢磨呢:就這麼點人,已經鬧成這樣了,難道老人家是嫌還不夠熱鬧,還想給後宮這台大戲,拉進來幾個新角?

     見太后沒有解釋的意思,喬姑姑自然也不敢多問,恭敬應承下了,便告退出了屋子。太后見她走了,卻也還不打算休息,伸了個懶腰,舒展了一□子,又問道,“點點呢?睡了沒有?”

     “這會兒正鬧著要見娘呢。”去查看點點情況的宮女不一會就回來了。“養娘和李嬤嬤正哄著,卻不大哄得住。”

     “母女天性,豈能阻隔。”太后聞言,也是有些不忍,想到畢竟養娘也不是血親,遂無奈道,“把她抱來這裡,我試試看吧。”

     祖母要帶孫女,有人還能說不嗎?不一會兒,點點就被抱到了太后跟前,太后將她抱在懷裡,上下顛動了一會兒,道,“好了好了,別哭啦。你娘好著呢,過一陣子就能見到了。”

     點點本來還掙扎得很有氣力,哭聲震耳欲聾,此時被太后夾住了不能發力,再加上多半也是哭累了,掙扎之勢減緩,慢慢的也不哭了,只是瞪著黑沉沉的大眼睛,懵懵懂懂地望著太后,仿佛在思忖著她到底是何方神聖。

     太后不免自得一笑,點了點小女孩的鼻頭,笑道,“果然是父女兩個,你爹小時候愛哭,我也是這麼抱她的。”

     絮絮叨叨的家常話和著斷斷續續的稚嫩哭聲,傳出了窗扉,飄著和雪花們一道,落在了青磚地上。茫茫大雪中,隱約能見到一輪孤淒的月亮,宮裡的夜,漸漸地深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
    魔禁之萬物凍結我的功法全靠撿婚不由己,總裁情深不負總裁的女人兩界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