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貴妃起居注» 第63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貴妃起居注 - 第63章字體大小: A+
     
    第六十四章提點

     徐循的腳步聲雖輕,周圍雖然熱鬧,但三寶太監那也是有名的練家子了。——這位威名赫赫的天下第一太監,其傳奇生涯就始於靖難中勇救皇爺,也是戎馬出身,一身的功夫顯然未曾放下。徐循還沒走到近前呢,他一直腰,眼睛一瞪,頓時有一股赫赫威風灑了出來,太孫雖然也是高壯漢子,但和這個年過天命的太監比,在男人味上居然好像還落了下風……

     徐循嚇得倒退了一步,但三寶太監人很和氣,一見是她,面上表情就軟了下來,還和徐循打招呼呢,“姑娘這是出來看炮火?”

     想來是多年不在內宮走動,他的稱呼有點不合禮節,但徐循也不會和他計較這個。她猶豫了一下,便福身認認真真地給三寶太監行了禮,“多謝太監大人指點之恩。”

     三寶太監笑了,“一句話而已,算什麼恩情,姑娘別和咱家客氣。”

     咱家,也是太監常用的自稱,不過那都是對著下人的,在主子們跟前,再顯赫的太監也得自稱奴婢。三寶太監的底氣,這就可見一斑了。

     徐循也是一點脾氣都沒有,三寶太監是正四品的內官監太監,她徐循呢?無品,說那什麼點,若要較起真,她還得對著三寶太監行禮呢。“那時候我可嚇蒙啦,要不是您一句指點,我可不要御前失儀了嗎,那是大罪呢。您老一句話是發自善心,可對我就是指點的恩情了。”

     其實,雖說三寶太監威名赫赫,但那是在宮外了,他又不在內宮走動,就是和徐循認了乾親對她也沒什麼幫助的,徐循就是覺得,不論人家懷了什麼心思,對她有幫助也是不爭的事實,她得把自己意思擺到。

     “我沒什麼可以謝您的。”見三寶太監沉思不語,她又很誠懇地道,“只能給您道聲新禧了,多謝您發了善心,指點了我,我在深宮給您念佛保平安呢。”

     正月三十日,是欽命第六次下西洋的大好日子,次次出洋都是有風險的,這聲祝福算是很合時的。一直沉思不語的老太監面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打量了徐循幾眼,道,“姑娘真是個實誠人。咱家在內帷服侍了四十年,見的人多了去了,和姑娘這樣實誠的那還真是少有。”

     三寶太監一生傳奇始於戰場,但實際上在打仗之前,他已經是燕王身邊最為信用的內侍了,在下西洋之前,便是皇爺的得力助手,把持內宮大權不知多少年了。他這句誇獎,誇獎得徐循都有點不知如何是好,她羞紅了臉沖三寶太監微微一笑,想走,又有點捨不得——眼前站著的,可是五次下過西洋,又都平安返回,見多識廣的傳奇人物。小徐婕妤多少也有點見到名人的羞怯和興奮,雖說場合上不大合適,也怕打擾了老太監,但她是很想聽些西洋故事的。

     兩個人雖然目光相對,但卻沒有說話,氣氛一時間有點微妙。三寶太監的眼神在徐循臉上巡梭了片刻——他是什麼人物?走過萬里,見過萬人,這一生的經歷,堪比別人的十輩子了。只是撈了一眼,便把徐循的心思給盡收眼底了。

     越是經過風雨,越是惜花人,三寶太監也不由得被這小娃娃勾動了一絲憐*,他禁不住微微一笑,壓低了聲音,“姑娘,實誠人在內帷,總是磕磕絆絆的,受人欺負。最近,這宮裡是暗潮洶湧,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出事,我勸你,還是躲在太孫宮裡吧,學你的那個孫姐姐,沒事啊,少到內宮走動!”

     這已經是第二個對她這麼說話的人了,嬤嬤們說得很含糊,而且是從自己的直覺出發的。三寶太監這話,指向性非常明顯,暗示性也很強。幾乎就是明擺著在告訴徐循內廷要出事,徐循不禁一陣愕然,今晚第無數次地覺得自己墜入了一團迷霧之中。但三寶太監顯然沒有進一步解釋的意思了,她望著他認真嚴肅的神色,原本要出口的問題也就化作了無形。

     徐循又給他福了福身,認真地謝道,“又要多謝您的指點之情了——”

     這個夜晚,真是過得跌宕起伏。徐循也基本上是一夜無眠,拜完年吃過元宵和餃子以後,再回太孫宮歇一個時辰,就又起來往內宮趕,去參加新年大朝賀。

     新年大朝賀今年的規模也很巨大,所有跟隨搬遷到北京的官員夫人都有份參加,為的就是一個遷都的氣勢。坤甯宮正殿大門全部洞開,寶座上方懸掛了仁孝皇后的一張喜容,昭顯了其內宮女主人至高無上的地位——雖然去世已經十多年了,但很顯然,皇爺是打算把這個傳統貫穿到他撒手為止。

     內眷由張貴妃領班,外命婦由英國公張夫人領銜,眾人拜過之後,又去朝賀張貴妃,然後是太子妃。總算今年太孫妃沒來,可以不必朝賀。這一連串的禮行下來,再加上昨晚沒睡好,任誰都有脫層皮之感。徐循回了宜春宮以後,和幾個嬤嬤關著門商議了一下,先是順理成章地到頭睡到了大年初二早上,緊接著,她很自然地“病”了。

     新年這幾天,太孫、太子和皇上都是很忙碌的,每年初一到元宵,他們都有很多事要做,比如說大宴群臣啊、參拜太廟之類的,全是禮部給安排好的,今年因為遷都,所以事情就格外地多。太孫等到大年初三才進來看徐循,他憐*地摸了摸徐循的腦門——挺熱,便道,“可憐見的,我們小循被阿翁都給嚇病了。”

     本身室內因為有地龍的關係,就很暖了,徐循躺在炕上呢,更別提有多熱。再加上她還沒事就拿熱手巾敷腦門……這不發熱都難啊。徐循還沒撒嬌呢,太孫就說,“現在給你看病的是司藥南氏?雖說她技藝精湛,但到底比不上御醫——”

     徐循一下就嚇得坐起來了,“可不敢勞動御醫呢!”

     太孫是何等人物?見徐循反應,如何不知原委?他卻也沒有生氣,只是歎笑道,“怎麼,脾氣這麼大?除夕夜皇爺雖然把你嚇得夠嗆,但也不是沒給你好處嘛!”

     徐循囁嚅著說,“我不是鬧脾氣……就是怕見人,這一陣子出去,肯定被人當熱鬧看了。”

     這倒是真的,徐循得的臉面那可不是一星半點,她自己‘臥病在床’沒什麼感覺,幾個嬤嬤回饋回來,她們出去給同儕拜年的時候,可是比以前風光多了。

     “你這不是辜負了阿翁的一片好心?”太孫咂了咂嘴,“皇爺都把話說得那麼明白了,去年你大年裡被人挑刺兒,今年,那人的媳婦兒就當著一家人的面被給了沒臉……”

     “別別別,”徐循是真慌了,“你要這樣說,我真不如病死算了!”

     為了她一個小小的太孫婕妤,皇爺要雞蛋裡挑骨頭地去挑漢王妃的禮?這事荒謬得徐循都沒法相信了,真要這樣,那她身為挑撥漢王和皇爺關係的人,也真該去死了。誰能容得下這樣一個紅顏禍水?

     太孫撇了撇嘴,把徐循的被子掀了,“手心裡都是汗——別裝啦,再捂下去真捂出病了——信不信由你,反正,阿翁就是這麼對我說的。”

     徐循蹙起眉頭,帶點哀求意味地說,“大哥,你就別嚇我了,我才被嚇破膽,現在和喪家犬似的……”

     正面見證了皇爺天威,對於新人小徐來說是有點過分了,太孫呵呵一笑,也不逗徐循了,“阿翁就是這麼說的,那天晚上,我和兩位姨祖母侍奉阿翁一起去請祖母喜容的時候,阿翁對我說……”

     #

     乾清坤甯,皇帝和皇后的寢宮其實就是連成一塊的,大年夜,坤甯宮也是被裝飾一新、喜氣洋洋,可這喜氣和乾清宮的熱鬧相比,又露出了一些孤淒來。皇爺回望乾清宮幾眼,不禁唏噓道,“此處建成後未有人氣,究竟是冷清了點。”

     安王妃便建言道,“昔年姐姐去時,曾留下話來,囑咐您另立新後……”

     “都這把年紀了。”皇爺失笑道,“還立什麼後!”

     他擺了擺手,柔和地囑咐太孫,“去把你祖母請出來吧。”

     仁孝皇后的喜容圖是早畫好的,一直以來就鎖放在坤甯宮大立櫃的紫檀木盒子裡,每逢朔望請出來上香祭拜,雖然換了京城,但這套規矩還是絲毫未改。太孫駕輕就熟地就把祖母喜容給請到了盤子裡,端著它還走在皇爺前一步,接下來一切也都是老規矩了,張貼喜容,上香祭拜……在乾清宮隱隱傳來的笙歌聲中,坤甯宮裡的這一幕,更透了別樣的鄭重。

     皇爺雖然也是過花甲的人了,卻還是親自跪拜了仁孝皇后的喜容,他珍而重之地拜了三下,閉目喃喃祝願了幾句話,起身上過香,這才略帶吃力地起身踱出了殿門。安王妃、代王妃、太孫一樣行過禮,走出來站在皇爺附近,卻不敢出聲催促。

     皇爺倒背了雙手,抬眼望著深空夜星,久久方才歎道,“她去世之前,最放不下的除了兒子,就是張氏和大囡了。當時我和她說過,只要有我在一日,便不會有人膽敢動搖你和你母親的地位……其實現在想想,你祖母用心是何等深遠,對我是何等瞭解。她曉得我一向看不上你父親,便不直言求我。嘿嘿,其實,若要保住你和你母親,不等於是在保你父親?”

     此事即使太孫也都是頭回得知,他和安王妃、代王妃交換了幾個眼色,低沉道,“祖母遺澤,孫兒竟是頭回知曉。”

     “知不知道又能如何?做長輩的為晚輩考慮的事多了,也不見得事事都非得要讓你們知道。”皇爺又動了點情緒。“你們在家受著委屈,阿翁心裡有數。去年年頭第一天,就要給太孫宮難看,這不是在打擊太孫宮的運道嗎?哼!真是打得好算盤,玩弄這等風水陰私手段,思之令人齒冷!”

     一年之計在於春,大年初一對於一年的運勢是很重要的,所以例有不說喪氣話之類的講究,去年,大年初一就令宮正司這種帶有官司刑名意味的機構找上太孫宮的門,也可以視作一種厭勝詛咒,當然,也可以完全不往這方面去想,就看皇爺是怎麼去理解的了。

     太孫動了動沒有吭氣,安王妃欲言又止,皇爺卻依舊沒有回頭,他似乎是自言自語地道,“說過的話就該算數,你放心,阿翁心裡有數,不會讓我大囡受了委屈的。”

     即使再喜怒無常,再心機深沉,再難以揣度,這一句話,皇爺也說得是真情流露。太孫心頭一暖,多少委屈似乎都不緊要了,他略帶哽咽地道,“阿翁!”

     “阿翁也對不起你。”皇爺也有點鼻音了,“阿翁該把他封到雲南去的——可畢竟那也是你的叔叔,雲南,實在是太遠了,封過去以後,要再見面,實在是太難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即使這些年來,皇爺面上對漢王是厭憎日盛,但那也是他一手帶大的兒子,更為皇位立下過汗馬功勞。真要打壓得太狠,皇爺也不忍心啊!

     所以,被揪住把柄,遭雷霆之怒的只有漢王妃,所以,對漢王的管教一直都是如此敲山震虎……方才的大怒,也許是真情流露,也許是有意做作,又有誰說得清楚……

     太孫心底,快速流轉過了這許多情緒,面上的反應卻是絲毫不慢。“阿翁您就饒了嬸嬸這一遭吧,叔叔和她都是一樣,老是一時糊塗,脾氣難改……爹和我以後多多管教,也就是了。”

     會這麼說,就證明太孫對這個叔叔,太子對這個弟弟,到底還有一絲親情的羈絆在,即使是老人家百年以後,要打壓要改封,到底也不會下殺手的……

     老人家的心情就是糾結,太孫表態說殺吧他肯定捨不得,表態說不殺,他又要唱反調,“連我在的時候都這個樣子了,等我去了,他還不知會怎麼囂張呢!”

     這下,太孫是真的沒法回了,他求助地沖安王妃遞了個眼色,安王妃便會意地開腔了。“姐夫,大年下的,當著姐姐的面說什麼不吉利的話,還不快吐幾口唾沫……”

     對這兩個小姨子,老人家一直都很給面子,他也不禁失笑,“好好好,我自掌嘴行不行——也該回去了,外頭站久了,冷得慌!”

     於是幾個人也就變了臉色,就這樣有說有笑地回了乾清宮……


    上一頁 ←    → 下一頁

    抗日之超級戰神都市之少年仙尊歐神綴術修真路白月光男神自救系統[快
    百煉成仙重生軍營:軍少,別亂來重生之武神道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