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貴妃起居注» 第36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貴妃起居注 - 第36章字體大小: A+
     
    第三十七章年關

     說太孫為人溫厚,疼愛徐循,那是有道理的。天氣涼下來以後,京城的天氣就更濕潤了。連續幾場雨,宮里又內澇——濕漉漉的誰住著都不舒服,可誰都能屈就,那皇爺是不能屈就的。他寧願在漠北吹著那徹骨的寒風,也不願意在江南挨著這濕潤的寒氣。天氣才一冷,就拉著太孫出去游獵了。反正,這些年來,皇爺外出頻繁,出京時都是太子監國,從來也沒出過什麼岔子,他可不就是更喜歡往外跑了?

     說是去游獵的,肯定不能帶個女人在身邊,這一走,誰知道多久回來?太孫才回來了一個月不到,就又要跟著皇爺往外跑了。太孫宮里的女人們,大部分時間還是得在一起打發日子。太孫費了不少心思,又破了臉向皇爺要了首飾,不就是為了維護這太孫宮里的規矩嗎?

     只要規矩在,這些性情溫厚大方的妃妾們,相處都是十分和睦、十分自在的。規矩所在,每個人的行為分寸都有個尺度,大家心里都安寧,就是有人寵愛多了些、少了些,也不要緊,反正這又不影響待遇。人家得寵那是人家的本事,這是只能羨慕,沒有什麼好妒忌的。

     太孫在的時候,有時候還有點尷尬——地方太小了,一舉一動,大家都能收在眼底,可現在太孫一走,幾個小姑娘的生活又自在和諧起來了。現在天氣漸漸冷了,不比熱天,一出門就是一身的汗。每天徐循早上起來,到太孫嬪屋子里,大家說說話,一道去太子妃宮中請安——太孫妃要養胎,早上起來時常也嘔吐,所以就免了嬪妾們的請安了,有時候她起得來,也就自己走到太子妃那里,不和她們一塊兒。

     請過安,和幾個長輩們聊聊天、嘮嘮嗑,這就沒什麼事了。徐循本來還要被帶著進後宮請安的,但因為直系上司太孫妃休保胎假,沒有太孫妃帶領,太孫宮的人也可以不必經常進內宮了。這也是一條無形的規矩︰正妻正妻,那就是一個小家庭的女主人,她疼愛徐循,把徐循帶到長輩跟前說說話,討點臉面,那是她的大度。可她不能過去的時候,徐循這種身份,也就不能到長輩跟前討好兒了,不然,一旦傳出去,人家還以為這太孫妃是有多不得寵呢,和長輩的關系,還不如一個小太孫婕妤熟悉。

     可以不進內宮,當然最好,早上過去坐過以後,在春和殿的後花園玩一會,不是打秋千,就是打陀螺、打雙陸,反正除了骨牌只能自己人關起門來偷偷地玩以外,其他娛樂活動是不禁止的,春和殿里,當齡的那些選侍宮人也不少,大家聚在一塊就和朋友似的,沒有多少上下之分,玩得歡聲笑語,可是開心極了。

     到了快吃午飯的當口,就回太孫宮吃午飯,天氣冷,開始吃鍋子了,這種溫火膳也沒有夏天時候那麼敗胃口了。吃過午飯小睡一會,徐循往往就起來找太孫妃,有時候孫玉女、何仙仙也過去,四個人坐在一塊說說閑話。除了八卦不講以外,內宮各妃嬪的近況啦,朝中的風向啦,她們隱隱約約也都知道一點,並不會無話可說。

     比如說,王貴妃娘娘,今年冬天病得越發重了。皇爺特地讓她到湯山別宮去養病,一個殿的韓麗妃娘娘也陪著去了。然後劉婕妤又跟著皇爺出去游獵了,所以今年內宮特別安靜,按季發東西的時候也少了口舌是非,崔惠妃等娘娘們沒事都陪著貴妃娘娘,大家熱熱鬧鬧、和和氣氣的,太子妃也愛往內宮走。

     還有說朝事的,說遷都的事大體是定下來了,行在那邊什麼都造好了。現在貴妃娘娘每天看著宮室圖發愁,和御用監的太監大人、少監大人們一起,每天都在算,內宮多少妃嬪,每人按例是配發多少家具,這里有多少是運過去的,在那里又要新造多少。

     “听說,三寶太監從西洋回來,真正帶了許多木材,就是給行在用的。”孫玉女的消息也是滿靈通的,其實四個人都一樣,雖然平時也很少出門,但底下的嬤嬤們听到什麼,轉頭也就告訴他們了。“還說,太子殿下住的東宮,可比現在的春和殿要好得多了,寬敞了好幾倍,名兒也改了,就叫做慈慶宮。”

     太孫妃頷首道,“我也听說了,咱們就住在慈慶宮後頭的偏殿里,到那時候,和母妃就更親近了。”

     徐循倒有點奇怪,她們雖然不能在宮城里隨便亂走,但對基本結構還是了解的,宮里什麼事都講究對稱,春和殿在中軸線那一面也有一個相對的宮殿,其實應該可以做太孫居所的,不過那邊宮殿漏雨,而且是嚴重漏雨,據說因為是吳王宮留下來的老建築,整個框架都有問題了,必須拆開重修。皇爺又想著要遷都,才把太孫安排在現在這處小院落里居住。等到了行在那邊,什麼都大了,為什麼不分開住啊?太子也不必那麼狹窄了,太孫這邊,也很可以不必大家都擠在一個院子里了。

     正這樣想呢,孫玉女就嘀咕,“大郎不在,都沒人說話了。按我說,咱們為什麼不住到慈慶宮對面的那處宮殿去?這樣大家都寬敞些,倒強似全綁在一塊兒,人煙倒是太稠密了點。”

     太孫妃笑著說,“我也這樣想呢,也不知道為什麼,等大郎回來了,問問他吧。”

     一邊炕頭打盹兒的中年婦人就抬起眼插口,“貴人們不知道,這宮殿分住也是有講究的。日頭是東升西落,東邊,那是迎朝陽的好地兒,吸取的都是日月精華,東邊主生,是旺盛的吉地,就適合太子殿下、太孫殿下這樣的儲君,還有皇子們來住。西邊呢,秋風肅殺,是蕭條的地兒,就適合太後、太妃這些長輩們靜靜地養老。所以西邊就是仁壽宮了,那是將來給太後太妃們養老的地方。”

     因為許多眾所周知的原因,皇爺的後宮里是沒有什麼長輩可言的,那時候兵荒馬亂的,誰顧得上這些個?據說建文庶人在出宮前還放了一把大火,許多人都在里頭燒死了。所以,春和殿對面的宮殿一直都空著,小妃嬪們也不知道里頭的講究,現在學會了,均都笑著齊聲道,“謝嬤嬤教誨。”

     孫玉女又有點好奇地道,“嬤嬤,您是生面孔哇,從前沒見著,才入宮不多久呢?”

     這位嬤嬤吧,說嬤嬤也有點勉強,三十出頭的年紀,雖比她們大,但又比不上一般徐循身邊那四十多歲的老嬤嬤們了。一般三十出頭,很少有做教養嬤嬤的,但一開口分明又是教育的口氣,打扮得也是素淨素淨的,孫玉女就有點拿不準了,徐循和何仙仙也有點好奇。還是太孫妃笑著說,“這是新進采選進宮的女司藥,難怪你們眼生了。她是叔祖周王殿下從封地挑選出來,邀請參選的,從前也曾在王叔府上為王妃、郡主執掌醫藥,因此都不必參選,直接就進來服侍了。母妃慮著我身子沉,便讓她過來服侍。”

     司藥上來給貴人們問好,僅僅是墩身行禮也便夠了。“奴婢南氏見過幾位貴人。”

     本朝的後宮,等級其實並不分明,不像是前朝,哪個封號是幾等,等級森嚴、禮數周全。除了後、妃有詳細的待遇規定以外,以下的宮嬪全都不論品級,一體相待,也沒有和外朝一樣建立九品制度。按前朝的例子,太孫婕妤、太孫嬪什麼的,頂多也就是七品、八品,眼前的司藥南氏則是正六品,在宮內也算是高官了。她給徐循等人行禮,她們都要站起來偏身,還要一樣給司藥還禮,然後再坐下說話。孫玉女笑著說,“您是河南人吧,我听著這口音就有點像是那兒過來的。”

     “是京城人氏,家里行醫,當年就被周王殿下一塊帶到中都去了,後來又跟著一道去了開封。”南司藥說起話來,落落大方,透著那麼有見識。“從前在中都的時候,閑著沒事也去老皇城逛逛,這點講究,還是在那兒學來的。”

     中都鳳陽的老皇城,可以說是本朝最宏偉的未竣工建築了,也算是一個很著名的笑話,徐循從小兒就听說過這個故事,劉伯溫智勸太祖爺定都北平雲雲,現在想想,應該是皇爺為了遷都放出來的風聲。不過定都金陵,這個皇宮的確是沒修好,都說填湖沒填好,這塊地還屬龍王爺,到現在宮里一下雨,不是內澇就是漏水,濕答答的特別難受。可就這還不算什麼呢,當時太祖爺毛毛躁躁,還想定都鳳陽,非得在那四邊不靠水患連年的地方給造皇城,沒修完,到底覺得不合適,還是給停工了。南司藥隨便說了一些趣事給她們听,“隨周王殿下在老皇城里逛的時候,還能見到那樣的殿堂,框架都給打好了,大紅木的柱子,氣派堂皇,柱子上金漆都給畫了呢,偏偏屋瓦就磊了一半,另一半空空蕩蕩,什麼也沒有。據說就是當年,停工令一下來,二話不說全都撤走了。這些年過去,那沒屋瓦的半邊,風吹日曬,柱子都褪得不成樣子了,有屋瓦那半邊,看著還是那麼氣派。”

     她閱歷廣博,別說幾個主子了,連一屋子宮人嬤嬤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徐循听了,回去學給幾個嬤嬤們听,嬤嬤們都笑,“是听說了,新晉的南司藥,天下都走過一多半了,是個見識極廣博的人。”

     其實說起來,錢嬤嬤也是女史出身,就是當年轉做徐循教養嬤嬤以後,待遇再沒轉回去而已,她和現如今宮里女官還是有密切聯系的,順嘴就說,“這一次選秀規模小,都在甦杭一帶,京城這里還沒什麼動靜。其實听說是能補充進來不少女官,這樣也好,從前人手不夠,宮里很多事都沒什麼規矩了。如今正當盛世,什麼事都該有規矩氣象,想必以後,這規矩就能更嚴密了。”

     徐循眨巴著眼楮,說,“我覺得現在這規矩已經挺嚴密的了呀——”

     錢嬤嬤笑著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孫嬤嬤撇了撇嘴,說,“還嚴密呢,也是什麼事兒都有……”

     錢嬤嬤看了她一眼,她也就不往下說了,而是轉而道,“到了發作出來的時候,貴人要不知道也難。現在,您就先悠悠閑閑地作養著身子吧,太孫妃娘娘都給開了個好頭,您什麼時候也能誕育皇嗣,這日子過得才叫美呢。”

     從前,幾個嬤嬤也不大提起皇嗣的話題,直到太孫妃懷孕以後,口中才常常地帶出這些話來。徐循听了,也感到肩上有一些壓力,她說,“那我倒也是情願有呢,這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

     幾個嬤嬤也都嘆了口氣︰太孫這一年內,跟隨著好動的皇爺,外出的次數也實在是多了一點。

     “對了。”徐循又想起來問,“這南司藥這麼有來頭,怎麼就直接到了太孫妃姐姐身邊服侍呀,難道真是太子妃姐姐給要來的?”

     太子妃,不像是做事這麼高調的人吧?女官選拔還沒結束呢,就直接給點名要到太孫妃身邊,怎麼看,都像是漢王系會做的事……

     “太孫妃是客氣,不願意張揚。”錢嬤嬤提起太孫妃,素來都是極為贊譽崇敬的。“其實,這人是皇爺問周王殿下要來的。周王殿下編纂《救荒本草》,手底下人才濟濟,光是醫學之士,便成十上百。皇爺一听說太孫妃有了好消息,據說就親自給周王殿下寫信索要了這麼一個醫婆,直接給送到太孫宮里來了……”

     她嘆了口氣,“這些年,王娘娘病了,張娘娘只管宮事,皇爺跟前一句話也不多說。皇爺又患頭風,一痛起來,脾氣越發古怪,除了對太孫,還是這樣掏心挖肺地疼以外,我看就是對漢王,都沒——”

     自己宮里人說私話,沒這麼多忌諱,錢嬤嬤猶豫了一下,就繼續說,“都沒這麼好,更別說是對太子殿下了。春和殿那里傳出消息,太子殿下最近時常都得了不是,皇爺出去,他還能喘口氣。要不是太子妃殿下里外周全著,說不得還要更覺得難受。”

     徐循還真沒見過處境這麼艱難的東宮,想到太子妃忙里忙外的,要操心的事何等之多,也是不由嘆了口氣。“前頭在姐姐屋里,她們還說,覺得內宮如今平靜了許多。我想到你們和我說的那些事兒,倒覺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太子妃娘娘實是不容易。”

     “這些話,貴人可沒有往外說吧?”錢嬤嬤問,徐循忙搖了搖頭,“哪能隨便往外說呢,我就按嬤嬤們教的,多數時間,都當自己沒嘴兒罷了。”

     “這便是了。”錢嬤嬤這才安心。“倒不是說姐妹們不值得信任,只是別人屋里的宮女,誰知道是什麼成色,有些話被她們拿出去亂傳,倒變味兒了——貴人您從前見識得還不算什麼呢,畢竟張娘娘生日,人到得還不算太齊,等今年年關,再看熱鬧罷……唉,也都是可憐人,在皇爺跟前戰戰兢兢的,怕得是不成樣子了,扭過頭來,照樣地這樣喜怒無常地欺負人……”

     徐循現在再看劉婕妤,就有點明白她性子怎麼那麼張揚了。這事說穿了也很明白,徐循跟的是太孫,好日子在後頭呢,現在張狂,把以後的福氣都給抖摟干淨了該怎麼好?可劉婕妤服侍的是皇爺,好日子就在當下,現在不張狂,以後哪還有機會得瑟?

     也許,就是這一份對未來的不安,使得劉婕妤的脾氣特別地古怪吧……徐循現在想來,也是挺同情她的,倒沒那麼委屈生氣了。她嘆了口氣,“說來也是的,皇爺脾氣不好,各宮就更該收斂些了不是。今年年關,別出什麼蛾子,大家安穩過去,也就罷了吧。”

     她的擔心和期盼,都是有道理的。若是後宮妃嬪中,有人想找人捶打拿捏一頓出氣取樂,找到了太孫宮、太子宮兩宮頭上,除了她徐循,誰都不合適。拿捏何仙仙,听都沒听說過的人,誰知道她是誰啊?拿捏張才人,貴妃娘娘親佷女兒,有這個膽量嗎?拿捏李才人,入宮多少年了,比你還大呢,有這麼大臉嗎?作為太孫宮里比較出頭的一根椽子,徐循是地位低、關注度高、年紀小、資歷淺,誰要拿捏太孫、太子,她就是現成的把柄不是?要有麻煩,那也肯定是先落到她頭上。

     雖說有貴妃娘娘撐腰,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徐循現在是很真誠地期望著事別來找她,她一想起來,就很頭疼。

     不過,話雖如此,但該來得還是得來,等太孫回來後不久,宮里就進了臘月,一進臘月,這禮儀就多了,徐循進宮的次數,也一下陡然增多了起來。——換句話說,那就是妃嬪們吹毛求疵、撒瘋撒氣的黃金時段,也隨之來到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極靈混沌決異能之紈?
    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