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深宮繚亂» 第112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深宮繚亂 - 第112章字體大小: A+
     
    112、小寒(4)

      單請一個人, 這事傳到坤寧宮, 嚶鳴手足無措。

      以往太皇太后讓陪著進膳,大抵是兩個人一道的。這回有意只叫皇帝一個, 不必細說,八成是爲了商量納公爺的事兒,且不歡迎她旁聽。

      嚶鳴拉著皇帝的手,不敢撒開, 她很少有這樣優柔寡斷的時候,只是死死拽住他, 嘴裡囁嚅著:「天兒這麽晚了……」

      皇帝知道她擔心,摸了摸她的臉道:「太皇太后早晚要傳朕過去說話的,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朕去聽聽 她老人家的意思, 你別怕,未必一定對你阿瑪不利。」

      可她眼下能想到的,幾乎全是不好的東西。好話不背人, 既然背著她, 大事肯定不妙。可是不讓他去,那就是公然違抗太皇太后懿旨,不光納公爺, 連她的罪行也大得滔天了。她沒法子, 只得鬆開手,他臨要出門前,她叫了聲享邑, 「你抱我一下再走。」

      皇帝心裡最柔軟的那部分被她勾了出來,他從來抗拒不了她細膩的小情懷,回身摟住她,在她額上親了一下,說別怕,「朕去去就來。你腿上還疼麽?好好歇著,等朕回來,把消息原原本本告訴你。」

      他鬆開她,從丹陛上下來,御前的人已經挑燈在下面候著了。天很黑,孤寂的兩列燈火,照出一片狹長的通道,皇帝踩著那團光穿過了交泰殿,消失在甬道的盡頭。嚶鳴在殿門前站了很久,冰冷的空氣鑽筋鬥骨,厚厚的狐裘斗篷也擋不住那股寒意。

      「主子,咱們進去吧。」鬆格輕聲說,「外頭凉,仔細受了寒氣。」

      她回頭看了她一眼,「鬆格,我到這會兒才明白,深知那時候有多不容易,這種擔驚受怕,真叫我厭惡透了。」

      鬆格臉色慘淡,攙著她的胳膊說:「早前您進宮,不是預備好了的麽,一切沒有出乎您的預料,您該看開些。」

      她苦笑了下,怎麽能看得開呢,那可是事關她阿瑪吃飯傢伙的大事兒。不過鬆格說得沒錯,先前董福祥登門說老佛爺喜歡她,請她進宮玩兒,她當晚就把因果都想周全了。一切確實在她預料之中,唯一沒有料准的,大概就是讓這個悶頭瞎闖的待霸王闖進了心裡,可也正是因爲有他,讓她在這深宮裡有底氣活著。如果沒有他呢?她會是第二個深知,日夜經受焚心的煎熬,最後被這無處不在的重壓擊垮。帝王家,何來的親情,即便平日再喜歡你,一但朝政上出現了傾斜,你隨時會被放弃,因爲你始終是外人。

      她低下頭,慢慢往回走,身上沒什麽力氣,軟軟地靠著鬆格,被她半扶半抱帶進了東暖閣。

      心頭一陣陣發緊,讓鬆格開了半扇窗戶,外頭冷氣撲面而來,才稍稍舒坦了些。她背靠著炕頭的螺鈿櫃朝外看,喃喃說:「我昨兒夢見深知了……」

      鬆格嚇了一跳,「主子您別嚇唬奴才,大晚上的,說這個幹什麽?先皇后已經做神仙去了,她不惦記您,您別老想著她。」

      嚶鳴嘆了口氣,「不知怎麽回事兒,以前我覺得宮裡還不賴,有吃有喝有我喜歡的人,我就想著自己能在這裡過好一輩子。可後來大婚了,當上了皇后,想頭兒又和先前不一樣了,看著尊貴已極,後宮裡頭獨一份兒,其實沒人知道我心裡那份惶恐。我到底是個俗人啊,面兒上滿不在乎,但掰開了揉碎了,逃不過那份俗。我怕娘家倒臺,就當不成皇后了,我還怕萬歲爺立新皇后,把我打入冷宮……」

      鬆格覺得她主子純粹是瞎想,「您琢磨琢磨,您和萬歲爺是怎麽過來的。您二位打打鬧鬧,就萬歲爺,挨了您多少回擠兌,他不還是老老實實上您這兒來嗎。怹老人家就吃您這一套,您是紫禁城裡唯一敢給他小鞋穿的人,他愛那份擠脚的滋味兒,愛得入骨啦。」

      嚶鳴差點被她逗樂了,「你這丫頭,留神說話,仔細叫人聽見了。」

      鬆格吐了吐舌頭,「這會子不是沒外人嘛。」

      是啊,這宮廷裡頭,能算得上自己人的只有鬆格。透過窗戶的縫隙往西看,看不見慈寧宮,唯有滿天疏疏朗朗的星,被這寒夜凍傷了眼睛。

      那厢的慈寧宮暖閣裡,檀香味兒衝得皇帝頭昏腦漲。紫檀的膳桌上擺著一溜青白玉光素蓋碗,可祖孫倆誰都沒有動筷子。太皇太后看著盞子裡的酥酪說:「皇后愛吃這個,她要是在,一盞未必够她吃的。我是真喜歡她的性情,打從她頭天進宮我就瞧出來了,這孩子福厚,將來肯定有大出息。以往我傳酒膳也好,果膳也好,都愛叫上她,今兒沒叫她,單叫了你,你知道爲什麽?」

      皇帝道是,「皇祖母是有話吩咐孫兒,這話會傷了皇后的心,這才沒有傳她來。」

      太皇太后被他一語道破,微微怔了下,良久才點頭,「沒錯兒,是這個意思。先頭多增進宮,你得著消息了吧?」

      這宮裡一舉一動,從沒有瞞過他眼睛的,多增幾時來,幾時走,走的時候臉上什麽表情,他都知道。皇帝略沉默了下,垂首道:「孫兒聽皇祖母教訓。」

      他的態度這麽好,倒讓太皇太后始料未及,本以爲他總會辯駁幾句,比如說下野的舊臣不該干涉朝政什麽的,結果幷沒有。 所以啊,皇帝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這回多少會對皇后不利,要是極力維護,愈發讓老祖母心生厭惡。所以他乾脆順著捋毛,先把老太太心裡攢著的火氣捋沒了,接下來就好說了。

      太皇太后瞧著他,燈下 的皇帝氣定神閒,眼眸明淨。二十三歲是大好的年紀,青春、熱血、壯志淩雲,但欠深思熟慮。

      「當年你阿瑪忽然撒手,朝中經歷了多大的動蕩,你還記得麽?」太皇太后道,「後來你登基,雖有皇帝之名,却無皇帝之實,十二年受制於人,連婚事都不由自己做主。那時候你對薛齊兩家恨之入骨,發誓要將他們滅族,事兒才過去幾年罷了,我料你也沒忘。如今對薛家的處置,算是說到做到了,那麽齊家呢?納辛的罪過遠不及薛尚章,且他的閨女成了你的皇后,你網開一面是應當的,但這種寬赦要有度,要敷衍得了滿朝文武,堵得住天下悠悠衆口。眼下朝堂上群情激奮,連多增都給抬出來了,你要仔細,別鬧出文死諫的戲碼來才好。我知道皇后識大體,不過這件事上,她怕是沒少在你身上使勁兒。我今兒沒叫她來,也是有意讓她知道,她過多干預朝政不對。還有你,她初登後位,有些事兒不知道輕重,你當了十七年皇帝,她不明白的地方你該告誡她,不該由著她的性子胡來。」

      皇帝靜靜聽著,沒有爲嚶鳴叫一聲屈,待太皇太后說完,他才俯首道:「皇祖母教訓得是,孫兒和皇后絕不敢有半句違逆。皇后擔心父親,這事兒不假,她也求過朕,只要留她阿瑪一條命,旁的一概不奢求。朕之所以遲遲沒有判定納辛的罪責,幷不全是爲了皇后,朕也有朕自己的考慮。納辛早年確實與薛尚章狼狽爲奸,但他保朕登上帝位,皇后入宮後,他替朕徹查戶部稅目,車臣汗部戰事調遣烏梁海部協同作戰,這些都是他的好處,朕不能記過不記功。薛尚章倒臺後,這朝堂上明裡暗裡還有多少同黨,細細糾察起來,只怕占了半壁江山。朕想讓他們看見,只要依附朝廷,朕可以既往不咎。但軍機處某些人公報私仇,口頭上大義凜然,私底下打什麽主意,皇祖母比孫兒還知道。」

      太皇太后聽他一句一句把事兒都攬到自己身上,心裡不由悵惘。到底還是有這一天,宇文家的老毛病在他這代沒能幸免。他拿那些有私心的官員來說事兒,其實何嘗不是爲了成全自己的私心?

      皇帝需要一個勤政睿智的好名聲,不能因納辛毀於一旦,太皇太后道:「既不收監,也不懲處,你偏袒得太過了,鬧得不好人心浮動,於社稷不利。」

      皇帝抬起眼,「那依皇祖母的意思,孫兒應當怎麽處置?」

      暖閣裡燃著燈,遲重的金色映著太皇太后的臉,老太太嘴角微沉,淡聲道:「你不願打壓皇后母家,是爲保皇后的體面,納辛要是曉事兒,應當自盡,才不至於令皇后爲難。」

      皇帝靜靜聽著,沒有應聲。自盡也罷,問斬也罷,都是個死,沒有哪個更體面高貴。太皇太后在等他的表態,他不好直直反對,只道:「請皇祖母再容孫兒一些時日,眼下還有幾樁案子沒有查清,待有了結果,到時候再一幷發落。」

      太皇太后說好,「你萬鈞重擔在肩,皇祖母知道你能够妥善處置。但納辛圈禁府裡不是長遠的方兒,刑部也好,督察院也好,給他騰個地兒,也好堵住那些臣工的嘴。」

      這是太皇太后下的令兒,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皇帝微頓了下,只得領命道是。

      從慈寧宮出來,夜已經深了,想回坤寧宮,怕吵著她,且又覺得不好向她交代,他在乾清宮前徘徊了一陣兒,還是退回了養心殿。

      這一夜皇帝沒有回來,嚶鳴枯坐了大半夜,將要天亮的時候才稍稍眯瞪了會兒。

      想是不好了,她自己心裡知道,太皇太后管了這事兒,皇帝是極孝順的,沒法子拂逆老太太的意思,所以躲著她了。她 氣虛得厲害,渾身酸痛,但今天各宮妃嬪要進來請安,她必須打起精神應付,越是這樣當口,越不能叫人看笑話。

      她在正殿裡升了座,浩大的殿宇,看上去金碧輝煌,其實還是空的。那些嬪妃們進來了,個個臉上帶著笑意,這笑意絕不是平時硬憋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歡喜。

      「恭請皇后娘娘萬福金安。」小主兒們甩帕子蹲安,成群的錦衣耀眼,環佩叮噹。

      嚶鳴說伊立吧,「今兒正是化雪的時候,怪冷的,咱們挪到西邊暖閣裡說話。」

      海棠上前來攙她,她下了脚踏,搖搖曳曳往西,那身姿楚楚,引得金地緙絲百子袍的後擺也款款輕搖。身後的妃嬪們交換了下眼色,悄悄撇嘴笑了笑。

      衆人都落了坐,則嬪道:「貴主兒今天身上不好,才傳了太醫過承乾宮瞧病,奴才的永福宮離她近,她托奴才給主子娘娘告個假,說回頭身上好了,再來給皇后主子請安。」

      嚶鳴托著茶盞,輕輕吹了吹上頭飄浮的茉莉花瓣,心裡門兒清,哪裡是病了,不過是藉故不想照面罷了。她也不惱,頷首道:「既病了,就讓她好好養著吧。天兒冷,是要仔細點兒,眼看到了大節下了,後頭且要忙呢。」

      大家虛僞地敷衍著,說主子娘娘也要保重鳳體,節下好些事兒要娘娘做主呢。

      其實表面上過得去,倒也罷了,可有的人就是不安生,成心要在這個時候給她上眼藥。祥嬪到底忍不住挑起了話頭兒,試探著說:「昨兒我們家人進來會親,恰好說起外頭的局勢,聽說和薛家有牽連的,這會子都翻起舊賬來了……連主子娘娘家……」

      一時殿內衆人眼風如矢,所有人都在揣測皇后接下來的反應。當然光顧著看熱鬧可不行,得適當表示一下關心,謹嬪道:「娘娘放寬心吧,萬歲爺自會還公爺一個公道的。」

      還公道?納公爺不乾不淨,哪來得公道可還?可是那些小主兒們笑著應承,「正是呢,請娘娘放寬心。」

      嚶鳴端著茶盞一哂,「咱們後宮,多早晚能談論前朝的事兒了?我知道大夥兒是好意,但也要謹守本分才好。我和萬歲爺是正頭夫妻,像這些外頭的事兒,自有萬歲爺周全,你們就不必憂心了。」

      這句正頭夫妻,戳中了所有人的痛肋,在她跟前,她們確實連妾都算不上。

      康嬪不甘心,眼光溜溜看了在座的一圈,囁嚅著:「我聽宮人們謠傳,說要拿公爺下大獄呢……」

      嚶鳴哦了聲,「我竟還不知道呢,是哪個宮人說的?」

      怡嬪道:「宮裡人多嘴雜,要追根究底,只怕也找不見那個人。」說罷頓了頓,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娘娘,奴才還聽見一個謠言,娘娘知道了可別生氣。」

      嚶鳴放下茶盞,面上還笑著,手却在袖籠底下緊握成了拳,「什麽謠言,說來我聽聽。」

      怡嬪是成心要在她傷口上撒鹽,支支吾吾道:「也不知慈寧宮裡哪個爛了舌頭的在外渾說,說老佛爺的意思是賜公爺自盡來著……」

      所以當初深知是怎麽被逼得無路可退的,她現在總算體會到了。這些人個個心懷鬼胎,眼見你要失勢,她們就敢不顧禮法在你跟前放肆。如果她不是足够沉得住氣,能叫她們給活活逼死。

      嚶鳴冷笑,倒沒有一氣兒發作, 轉頭看了看恭妃,「我近來身上也不大好,宮務過問得少了,叫闔宮上下胡天胡地,全沒了體統。原想今兒貴妃來,請她幫著掌管宮務的,可她也病了……看來少不得要托付你了。」

      這麽一來所有人都有點兒懵,沒想到皇后在這個裉節兒上把自己手上的權分了。恭妃這人除了包打聽的本事,爲人幷不精幹,對於她幫著掌管宮務一事,每個人都不服氣。

      嚶鳴呢,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她這會子確實精神頭不濟,與其和她們鬥鶏似的打擂,不如把食兒拋出去,讓她們互啄。這麽著既架空了貴妃,又有人代她收拾這些作亂的,一舉兩得。

      恭妃惶然站了起來,她原本還琢磨怎麽捅皇后肺管子呢,猛受了委任,簡直以爲自己聽錯了,「主子娘娘,奴才何德何能……」

      「你是大阿哥生母,本就比別人尊貴,不單我,萬歲爺也看重你。這趟托付你,你別推辭,宮裡流言蜚語漫天,趁著節前整治一回,大家好過年。」嚶鳴三言兩語指派完了,忽而衝怡嬪一笑,「還有一宗,看見你我才想起來。孝慈昭皇后生前住的就是你的永壽宮,萬歲爺前兒和我說,很惦念皇額涅,孝慈昭皇后的忌日快到了,打算照著原來的布局,把永壽宮重新布置起來,便於祭奠瞻仰。你瞧,這麽一來你就得挪地方,可怎麽安排呢……」頓了頓問恭妃,「要不讓怡嬪搬到咸福宮去吧,正好和祥嬪做個伴兒,你瞧這樣好不好?」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
    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極品小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