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科幻靈異 » 天寶伏妖錄» 第125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天寶伏妖錄 - 第125章字體大小: A+
     
    第125章 前人遺跡

      陸許與阿史那瓊、裘永思三人正在研究什麼小法寶,鴻俊示意莫日根去陪陸許,莫日根抬眼一瞥,修長手指間夾著一根炭條,只輕輕搖手,示意再說。

      “找到符號的意義了有什麼用?”鴻俊說。

      “就能找到不動明王餘下的五件法器。”莫日根說。

      鴻俊聞言,轉頭看了李景瓏一眼,李景瓏卻端坐案前喝茶,鴻俊說:“景瓏,你不來想想麼?”

      “查過了。”李景瓏說,“一無所獲,我看你倆也不必成天冥思苦想的,沒有就是沒有,找不到就算了,順其自然吧。”

      莫日根說:“我心裏沒底。”

      不遠處裘永思回頭,笑道:“人家不動明王都不著急,你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阿泰笑著答道:“否則我怎麼放心走人呢?”

      鴻俊發現驅魔司的夥伴們自從去過興教寺後,這幾天一直在端詳幾張圖案,說:“要麼回長安以後,把商會會長找來,咱們再問問?”

      獬獄案結束後,翰國蘭便回往商會,神不知鬼不覺,會長換了兩次人,居然還沒被發現。李景瓏卻說:“算了,我可不想與他做生意。”

      李景瓏平生什麼都能擺平,唯獨每次一做生意就被人往死裏敲竹槓,只因從前銀子都當銅錢花慣了,更不習慣與人殺價。一把劍已經被翰國蘭坑得傾家蕩產,現在五件法器,不被訛死?

      “他也說不出更多。”阿史那瓊答道,“以我對他的瞭解,能記得這些就不錯了。”

      鴻俊經李景瓏解釋,漸漸明白到,那天鯤神的首要目的,也許是為了套玄奘的話——拿自己與鯉魚妖的關係,順帶著從玄奘處捎點消息,尋找未來解決戰爭的辦法。

      而玄奘的回答是“邪不勝正,大日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一切諸魔”,“邪不勝正”意指終究能戰勝安祿山。“大日如來之教令輪身”,正是不動明王。

      但要真正獲得不動明王的完全力量,單靠一把智慧劍是不夠的,先前鯤神也猜測過,要集齊六件法器。於是莫日根等人便開始琢磨,翰國蘭曾經得到的消息,以圖將法器全部搜集齊。

      翰國蘭給他們的是五個符號,頗有點像甲骨文裏的符文,一張是門一般裏面加入了許多豎線的符號;一張是一個極其簡單,像眼睛般的繪畫;一張則是一個向上的曲線凸起,頂端有一弧線,兩側伸出幾條無意義的短線;一張是個封口的半圓,劃出一條斷線。

      最後一張,則是迂回的折線,左側還有流水般的曲線。裘永思的筆跡分別在上頭標記了“門、眼、坡、月、河”五個字,方便分辨。

      時日久遠,靠這麼幾個符號找到餘下五件法器,談何容易?

      “我覺得這個像是曜金宮的門。”鴻俊拿著門似的那張,說,“該不會是在曜金宮裏吧。”

      “差遠了吧。”李景瓏說,“你家大門上是這樣的。”

      李景瓏一振精神,過來畫下重明的圖騰符文,尾巴顯得不一樣。

      “這與火有關。”莫日根沉吟道,“但不是祆教的圖騰。”

      阿泰翻完書,把五張圖鋪開,說:“這五張每張各代表一個地方。”

      “你怎麼看出來的?”李景瓏問。

      “直覺。”阿泰答道,他望向李景瓏,說:“要麼你來?我實在想不通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吧。”鴻俊笑著說。

      李景瓏一瞥鴻俊,眼中帶笑,坐了過來,分開那五張符號,裘永思三人突然停下動作,仿佛知道李景瓏要講課,便都圍聚過來。就連特蘭朵亦不禁好奇起來,側頭望向李景瓏。

      李景瓏攤平紙張後,說:“很抱歉,我也想不出來,不過按我一向推測案情的方式,我想這五個符號,仍然有跡可循。”

      眾人便認真靜聽,這尚且是李景瓏第一次教他們推理,不敢造次。

      “首先,這五個符號,一定是有來處的。”李景瓏說,“不管是文字還是圖案,總有人記錄了它。”

      阿泰說:“這也是我們的其中一個切入點,誰留下了它們?”

      鴻俊隱約能捉摸到李景瓏的思路了。

      李景瓏朝眾人正色道:“不管是誰,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不識字,否則就會寫字了,不可能只有一個符號,而一個不識字的人,想記錄一件事,他會怎麼做?”

      “畫畫。”裘永思說,“畫簡單的畫。”

      “會像這麼簡單麼?”

      阿泰搖頭說:“不會。”

      “一個不識字的人,要留下什麼記錄時,也不會用非常規則的符號,而是習慣用毫無章法的線條進行組合,譬如說‘東西埋在山裏北邊’大多數人都會畫一個包袱代表東西,再畫一座山,以線條連接,再畫個太陽在山后。”

      李景瓏說:“全是單獨符號,也就意味著這個留下符號的人,不識字,也不用符號來表意。”

      眾人沉默,裘永思說:“所以這五個符號,全是真實存在的。”

      李景瓏點頭,說:“假設有一個人,在封印法器的地方看見了這些符號,他把符號照著模樣畫了下來。”

      “這是唯一的可能。”陸許馬上懂了,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留下來的線索,既不是複雜的繪畫組合,也不是文字的問題了。

      李景瓏說:“所以這些符號一定就拓在某些地方,也許是石頭上,也許是寺廟裏,找到對應的符號,也就意味著找到了封印法器之處。”

      阿泰說:“那麼就不必從文字上找解答了。”

      李景瓏:“其次,我可以斷定,狄公獲得這份資訊時,一定已是符號,不可能是口述,留下符號的人也消失了。”

      “嗯。”眾人一致點頭,因為如果是口述,狄仁傑不會裝神弄鬼。

      “狄公在什麼地方看見了它呢?”李景瓏又說,“這就是關鍵所在了。”

      “這已經不可能查證了。”莫日根眉頭深鎖,說,“歲月久遠。”

      李景瓏又說:“那麼狄公是如何確定,這些符號,與不動明王法器有關呢?”

      眾人這才意識到,這也許是全局中最關鍵的線索。

      “因為他找到了其中一件!”鴻俊不知道為什麼天心頓悟。

      所有人傻眼了,都沒想到最快解開的居然是鴻俊!

      “對。”李景瓏也有些意外,說,“這是唯一的可能。”

      史料上沒有記載,智慧劍也不曾流露到商人手中再被狄仁傑購得,若是這樣,驅魔司中定有記錄。唯一的可能就是狄仁傑先得到了消息,再找到了其中的一件。

      鴻俊也有點意外,我怎麼突然這麼聰明了呢?

      平時大夥兒推案子,總是讓鴻俊沒頭沒腦的,溝通都是點到為止,往往李景瓏說了上半句,眾人就猜到了下半句,甚至還能靠眼神交流,鴻俊便總是摸不著邊。但只要李景瓏從頭到尾剖析清楚,鴻俊便能跟上思路,可見他也不是真的笨,只不大習慣他們想事情的方式。

      “但這沒有記錄。”莫日根說,“狄公留下的文獻早就翻遍了。”

      李景瓏說:“沒有記錄,一是被毀掉了;二是他不想寫。你們覺得哪個可能比較大?”

      “楊國忠。”裘永思說。

      一時思維又開始跳躍起來,但鴻俊這次聽懂了,裘永思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展開的意思是:狄仁傑留下了記錄,卻被楊國忠抹掉了,因為獬獄正在製造新的天魔,所以不希望有任何線索。

      “嗯。”李景瓏點了點頭。

      從這個消息,自然還可以推斷出更多,譬如說楊國忠是從何時得知狄仁傑曾握有法器下落的,是在李景瓏獲得智慧劍前,還是獲得智慧劍後,觀察了多久,卻沒有動手搶奪的原因……

      但這與此案關聯性不大,諸人也就沒有再追究下去。莫日根說:“獬獄知道。”

      “但它不可能告訴我們。”李景瓏說,“除非條件交換,恕我直言,我不想再與它做交易了。”

      阿泰說:“還有一個辦法。”

      “嗯。”裘永思道,“根據狄公生平所去過的地方、時間等尋找線索。”

      狄仁傑活了七十歲,曾任職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甯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複州刺史、洛州司馬……一生中在許多地方輾轉,要從中尋找線索,談何容易?

      鴻俊說:“最好是有留下日記。”

      “日記早已失落。”李景瓏道,“但我想,這個時間段,我們是可以大體確定的。”

      裘永思一拍扇,笑道:“真是服了你了!長史!”

      李景瓏笑了起來,鴻俊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李景瓏便朝他解釋道:“我猜,就在驅魔司成立的前幾年。”

      鴻俊:“對哦!”

      驅魔司成立于神功元年,這也是狄仁傑第二次拜相的一年,是在案卷中有著明確記載的。再往前追溯一年,狄仁傑在幽州平叛;而在這之前的五年裏,他被貶為彭澤縣令。

      “幽州……”莫日根說,“要去安祿山的地盤嗎?”

      “也可能是彭澤。”李景瓏說,“兩個地方,是接下來需要調查的重點。”

      阿史那瓊說:“我不明白,狄仁傑既然已經去過並起出了智慧劍,我們再去還有什麼用?”

      “有。”李景瓏說,“這些封印法器之處,多半有著相似的特點,陵墓也好,古代遺跡也罷,或是寺廟,它們多多少少,會提供線索。”

      眾人於是豁然開朗,鴻俊總算知道李景瓏為什麼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他總能計畫好未來的每一步,許多事都在掌握之中,且從來不懼變故。既然長史已有計劃,大夥兒便不再過度操心,於是開始收拾那堆紙張。李景瓏簡單地作了安排,待這次休假結束後,大家便暫時分組,前往彭澤與幽州兩個地方,分頭調查。

      “這次我們將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回長安了。”李景瓏笑著說,“想玩的可以趁機玩玩。”

      “可是這麼久不在長安,萬一出事了要怎麼辦?”鴻俊說。

      “長史既然這麼決定。”裘永思收起滿桌畫得亂七八糟的紙,笑道,“自然有他的道理,就不必操心了。”

      鴻俊開始慢慢地懂得李景瓏了,於是點了點頭。

      這天午後,運河上下起了雨,悶熱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涼爽之意,鴻俊午覺方起,說不出地 愜意。

      他與李景瓏在房中看雨,耳鬢廝磨間,便放肆地做了一次,被李景瓏按在房側雕欄前,兩人全身赤著,面朝幾乎毫無遮攔的船外看著雨,毫無隔閡,仿佛融入這清新的自然與天地。

      完事後鴻俊坐在欄杆前眺望運河兩側青山,李景瓏則披散頭髮,從身後輕輕地親吻他的脖頸與肩膀。鴻俊突然說:“你是不是想引獬獄回去?”

      “嗯。”李景瓏漫不經心地回答了他,繼而親他的耳朵,又要吻他的嘴唇,鴻俊說:“為什麼?”

      “你猜?”李景瓏從身後摟著鴻俊,讓他朝自己身上坐,那物又翹了起來,鴻俊雖已與李景瓏做過好幾次,然而若過於野蠻,仍會讓他覺得痛。正要拒絕時,李景瓏又摟著他的腰往後拉,鴻俊這幾天在船上已經被李景瓏折騰得有點受不了,說:“讓我休息會兒……”

      “我不動。”李景瓏認真道,“真的不動。”說著又讓鴻俊往後坐。

      鴻俊艱難地坐了上去,稍直起腰,李景瓏便保持這個姿勢,從身後將他擁著,將下巴擱在他的肩上,兩人一同望向船外青山緩緩而過。

      鴻俊那感覺極其舒服,仿佛在這露天的風裏,只有他與他,他們完全交融在了一起。

      “還想說什麼?”李景瓏道。

      鴻俊根本分不了心,李景瓏卻有一心二用的本事,刻意在這種時候與他說正經事逗他。

      “我猜獬獄不敢回去。”李景瓏稍稍屈腿,又道,“但它不得不回去,且它也需要收拾殘局……”

      鴻俊呻吟道:“你說好不動的。”

      李景瓏說:“我換個坐姿,這麼舒服點兒……”

      鴻俊發現自己與船也當真有緣分。

      “所以呢?”鴻俊問。

      李景瓏說:“鯤神、你爹,還有青雄,都在等著它回長安,獬獄的敵人,不是只有咱們。”

      鴻俊朝後仰,側枕在李景瓏脖畔,光裸的背脊貼著他溫暖的胸膛,感覺著他有力、安穩的心跳,仿佛隨著他健碩軀體中心臟的搏動,那溫暖的光如同海潮般一陣陣地傳遞到他的身體中。

      李景瓏親了下他,低聲說:“不過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什麼事?”鴻俊籲出氣來。

      “你猜我現在在想什麼?”李景瓏帶著笑意說。

      鴻俊說:“你……想動。”

      “對了。”李景瓏動了幾下,鴻俊忙求饒,他有點累了。

      李景瓏停下,又說:“你想一件事,換哥哥來猜?”

      鴻俊:“?”

      “你在想,到榻上去,將這落地窗關了,怕人看見是不?”李景瓏說。

      “你怎麼知道?”鴻俊確實在想這個。

      李景瓏從身後將他兩腿扳開,拇指按著鴻俊那物,鴻俊便又開始呻吟起來。

      漸漸地,鴻俊發現自己與李景瓏的心意相通之處越來越多了。似乎因為心燈,導致他有時候能察覺李景瓏所想之事,就像在推斷案情時,李景瓏只是神色一動,鴻俊便隱隱約約,感覺到了某些事。

      而李景瓏大部分時候也總能猜到鴻俊所想,雖然從前於鴻俊表情上,李景瓏也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現在更多的則是直覺。

      這種直覺,更神奇的是發生在兩人談情說愛,甚至榻上溫存之時,鴻俊只稍一覺得不舒服,李景瓏便能感覺到。而李景瓏的愜意,更簡直透過心燈,直接牽動了鴻俊,鴻俊知道李景瓏喜歡自己什麼表現,時而會主動配合他,但更多的時候則是實在難堪,不好意思叫出李景瓏想聽的話。


    上一頁 ←    → 下一頁

    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
    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電影世界私人訂制這個大佬畫風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