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亂清» 第二二三章 新時代,大堂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亂清 - 第二二三章 新時代,大堂會字體大小: A+
     

    ?這道懿旨,語氣十分特別,事後,大伙兒在私下底議論的時候,不曉得是哪個不怕忌諱,第一個說了出來,「倒像是遺誥!」

    此言一出,立即四座會心,共許為「的評」。

    「遺誥」二字,當然忌諱,是不可以擺在檯面上說的,不過,實在並非譏評,並非指這篇詔書的行文,悲切喪氣,而是指出了極重要的兩點,第一,懿旨的詞氣,對兩宮皇太后自己,有「蓋棺定論」的意味;第二,對後來者,有很深的「託付」的味道。

    懿旨是這麼開頭的:

    「予等以薄德,祗承文宗顯皇帝冊命,備位宮闈。迨穆宗毅皇帝沖年嗣統,適當寇亂未平,討伐方殷之際。時則發捻交訌,回苗俶擾,海疆多故,民生凋敝,滿目瘡痍!」

    先狀述「時代背景」,翻來覆去一個字,「難」!

    然後,請你們看看,在千難萬難之中,俺們姐兒倆是怎麼樣幹活的?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予等同心撫訓,夙夜憂勞,秉承文宗顯皇帝遺謨,策勵內外臣工,暨各路統兵大臣,指授機宜,勤求治理,任賢納諫,救災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難,轉危為安。」

    接下來,「及穆宗毅皇帝既逝,今皇帝入嗣大統,予等撤簾歸政,回念七載,憂患疊經,兢業之心,無時或釋,今舉行新政,國富兵強,中興之端倪可察,治世之光景可期,予等心甚慰矣!」

    這一段,就顯出「託付」的意味了,同時亦自占「垂簾」的身份:如果沒有俺們姐兒倆七年來的「兢業之心,無時或釋」,未必就有今日的「中興之端倪可察,治世之光景可期」吧?

    然後,話頭就轉到皇帝身上了。

    先把皇帝的資質大大誇了一輪,接著再次強調了其承嗣繼統的合法性,說「社稷得人,統緒延綿」,然後,話鋒一轉:

    「皇帝正資啟迪,輔政王及內外諸臣,尚其協力翊贊,固我邦基。皇帝尤宜孜孜典學,他日光大前謨,有厚望焉!」

    這一段,是正式的「託付」;同時,「正資啟迪」一句,清楚表明,皇帝雖然資質很好,可畢竟書讀得還少,尚不具備獨立處理國政的能力,目下,她的任務,就是「孜孜典學」,真正負責處理國政的,是「協力翊贊」的「輔政王及內外諸臣」。

    誰都聽得出來,「輔政王及內外諸臣」八個字,重點當然不是含含糊糊的「內外諸臣」,而是指名道姓的「輔政王」。

    這是借兩宮皇太后之口,再一次強調了輔政王的「恭代繕折」、「藍筆批本」的權力。

    懿旨的最後一句是「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這是典型的「誥」的口氣。

    嘿嘿,還真是有點兒像「遺誥」呀。

    這道懿旨的發布,標誌著同治、洪緒兩朝,全面、徹底的完成了權力的傳承和交接。

    三天後,就是洪緒元年了。

    新時代,開始了。

    *

    *

    「撤簾大典」結束了,但是寧壽宮的熱鬧並沒有結束。

    內廷各宮,從貴妃到普通的宮女、太監,幾乎每一個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寧壽宮。

    不是皇極殿——「撤簾大典」已經結束了。

    她們翹首以待的,是兩天後——除夕,在寧壽宮暢音閣舉辦的一個天字第一號的大堂會。

    據說,「四大徽班」悉數到場,北京城但凡叫得上字型大小的名角兒,都要登台,輪番獻藝,上午巳初開鑼,晚上亥初歇鑼,唱足六個時辰。

    這是前所未有的創舉——足足六個時辰哎!從早唱到晚哎!還有,別說這個了,單說上燈之後還不歇鑼,於兩百年深宮禁廷,就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了!

    內廷的女人,並不是沒有聽戲的機會,不過,平日里能聽到的,基本上都是「昇平署」的昆戲,可是,這都什麼年頭了,還有幾個人愛聽昆戲的?大伙兒愛的,是皮黃啊!

    皮黃不是「昇平署」所長,要聽唱念做打俱佳的好戲,只能從傳外頭的班子進宮「內廷供奉」。

    不過,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只能偶一為之。

    原因呢,並不是外頭的戲班子不樂意辦「內廷供奉」的差——這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沒有人會不樂意的——而是「都老爺」們最愛抓住這種事情上綱上線,左一個摺子,右一個摺子,一堆大道理扔過來,砸的你灰頭土臉的,任誰都沒趣兒。

    事實上,就是昇平署的昆戲,聽的也不算多,文宗皇帝在的時候還好——文宗皇帝是個愛戲、懂戲的,傳戲的次數還是比較多的,大伙兒跟著沾光;文宗去了,傳戲的次數立馬就降了下來。

    「西邊兒」雖然也是個愛戲的,奈何這一來,旁邊兒還有個沒那麼愛戲的「東邊兒」;二來,到處在打大仗,「國用孔乏」,既要勤儉節約,又不能「耽於逸樂」,「西邊兒」自個兒呢,也要擺出副「勵精圖治」的模樣,努力抑制自己的耳目之欲,因此,大伙兒就沒有多少光好沾了。

    等到發捻都平掉了,太平日子回來了,「國用」也沒有那麼「孔乏」了,似乎可以略略「逸樂」一番了,「西邊兒」又去了天津,只剩下了「東邊兒」一個人——嘿,整一年,居然一次戲都沒有傳過!

    當然,後半段穆宗皇帝出了事兒,跟著就是「國喪」,也是原因之一。

    無論如何,大伙兒的戲癮,就像「昇平署」自嘲的那樣,「都長毛了」。

    沒想到,幸福來得如此猛烈而突然——「四大徽班」悉數進宮,四九城但凡排得上號的名角兒,都要登台,輪番獻藝,巳初開鑼,亥初歇鑼,唱足六個時辰!

    哇!這個爽啊!

    而且,掌燈之後還唱!燈火輝煌,粉墨啁啾,笙歌嗷嘈,溢彩流光,那是什麼光景?

    如此盛會,略一思及,內廷的女人們,就心馳神往了!

    那些個平日里如雷貫耳的名字,什麼程長庚、楊月樓、徐小香、楊三喜、羅巧福、時小福、盧勝奎、張勝奎、陳金彩、梅巧齡、穆鳳山、孫菊仙、筱紫雲……

    都變成真人了!都能夠一睹風采了!

    這些人,在後宮妃嬪面前,雖然都要下跪磕頭,可是,對於內廷的女人們來說,拿今天的話來說,嘿嘿,可都是偶像啊!

    *



    上一頁 ←    → 下一頁

    長生界我想與你共度餘生焚天之怒靈域官醫
    綠茵傻腰抗戰之召喚猛將我的末世基地車太浩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