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亂清» 第一四八章 長漢人志氣,滅滿人威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亂清 - 第一四八章 長漢人志氣,滅滿人威風?字體大小: A+
     

    ?定漢語為「通用語」,乃是最重大的國是,且涉及最敏感的滿漢消長,絕非只搞掂慈禧一個人就可以了。事實上,上諭明發之前,關卓凡對相關人等,做了大量的溝通、說服的工作,最主要的近支親貴,他都親自一一拜訪,「不憚繁鉅」,將此議之來龍去脈,反覆譬解,直至天花亂墜。

    近支親貴中,最緊要的,自然是幾位親王。

    此時,地位最崇、年紀最大、資格最老的惠親王綿愉已經過世,惇親王奕誴被一擼到底,親王爵的還剩下八位,他們是恭親王奕?、睿親王仁壽、肅親王華豐、庄親王奕仁、怡親王載敦、鄭親王承志、禮親王世鐸、豫親王本格。

    恭王不必說了,他本人就是定漢語為「通用語」的政策參與者之一。

    其餘七位,年紀大、資格深的是睿親王仁壽、肅親王華豐、庄親王奕仁三位。

    其中,肅親王華豐在文宗手上得罪,早已失去了政治影響力,同時,年紀大了,身體骨兒也不好;庄親王奕仁則生性恬淡,從不對重大國是發表意見。

    禮親王世鐸、豫親王本格,都是二十齣頭,非常年輕,身上沒什麼像樣的職分,也從來沒辦過什麼像樣的差使,在關卓凡面前,只有唯唯諾諾的份兒。

    怡親王載敦、鄭親王承志年紀稍大一點,但他們倆情形彷彿:原來的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祺祥政變」后被恭王殺掉,慈禧和恭王要在這兩族中,尋兩個老實人來繼承王爵,「鐵帽子」就這樣落到了載敦和承志的頭上。

    罪余之家,夾著尾巴做人,載敦和承志兩個,面對當年親手抓捕肅順、今日獨掌國柄的軒郡王,就不僅是「唯唯諾諾」了,簡直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親王之外,還有兩位郡王也是重要的:醇郡王奕譞、鍾郡王奕詒。

    這兩位年紀都不大,奕譞和關卓凡同歲,生辰還晚著關卓凡幾個月,兼之腦筋素來不算十分清楚,比較容易忽悠;奕詒則一向是「追隨」關卓凡的,他的宣宗親子身份,也叫關卓凡看高他一線,很樂意安排他做些體面差使,兩人關係極佳,對於二十歲不到的奕詒來說,「三哥」說啥就是啥。

    所以,做肅親王華豐以下的親、郡王的「思想工作」,都沒有花什麼太大的氣力。這班王爵,在這件事上,不見得個個贊成關卓凡,但就算不以為然,也不會公開、明確地表示反對。

    真正麻煩的,反而是關卓凡在八旗和宗室里的頭號鐵杆粉絲,睿親王仁壽。

    仁壽此人,對漢人尤其是黃河以南的漢人,抱有莫名的成見,對洪楊軍興以來,漢人勢力愈長,滿人勢力愈減,極為不滿。他粉關卓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認為關卓凡大長了八旗的臉,將滿人的日薄西山的頹勢,又挽了回來。

    在這種思維定式下,關卓凡辦洋務、西法練兵、改革八旗,仁壽都予以一以貫之的信任、支持——怎麼改都好,只要不損害到俺自己的利益就好。

    事實上,在關卓凡的改革中,政治上,嚴格保持近支親貴和政治核心的距離;但在經濟上,仁壽等近支親貴的利益,不僅沒有被損害,反而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加強。宗室同被「奉恩基金」的雨露,仁壽等少數最重要的近支親貴,則進一步,可以從朝廷新辦的「國有企業」中,分潤紅利。

    當然,這個「分潤」,不是擺在檯面上的,也不存在什麼「定例」。數目多少,既要視乎「國有企業」的盈利情況,更取決於近支親貴們的「表現」——支持還是不支持軒郡王的施政呢?

    近支親貴中,仁壽支持關卓凡的調子是最高的,因此,除了從「國有企業」中拿紅利之外,他還被欽派為即將開辦的「宗室銀行」的「總裁」。雖說,「總裁」只是一個崇銜,「宗室銀行」的實權掌握在「總辦」手裡,但既為「總裁」,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支取一份可觀的薪水;另外,年終花紅,大約也是跑不掉的嘍。

    本支三親六戚,旗員包衣,私下底向仁壽抱怨關卓凡的旗務改革時,仁壽總是說:「那是為他們好!拿了三百兩白花花的銀子,自去尋一條活路,不比餓肚子強?不比『逃旗』強?再者說了,朝廷也不是全然撒手不管了——還給種子,給農具,給耕牛,給耕地!」

    可是,定漢語為「通用語」,算怎麼回事?這不是……長漢人的志氣,滅滿人的威風嗎?這,從今往後,漢人的眼睛,還不得長到頭頂上去?滿人……還壓得住漢人嗎?

    *

    *

    「老睿,」關卓凡淡淡地笑著,「我曉得你有想頭。嗯,這樣好不好?要不然,咱們把這個『通用語』,改成——滿語,你看如何呀?」

    關卓凡進了王爵之後,和近支親貴之間,彼此如何稱呼,是一個麻煩事兒。

    如果他是正經宗室,彼此按輩分叫就是了。可是,關卓凡雖入玉牒,到底不姓愛新覺羅,他自己呢,也有意無意地和這個尊貴的姓氏保持著距離。對此,外界普遍認為,軒郡王「謙遜沖退,持盈自抑」。

    具體在稱呼上,如果是同輩的,大致可以「哥哥弟弟」的叫,譬如,關卓凡稱恭王「六哥」,鐘王稱關卓凡「三哥」。

    但是,醇王是一個例外。剛剛受爵的時候,醇王叫關卓凡「三哥」,關卓凡堅決表示「不敢當」——雖然他比醇王大了幾個月。

    於是,關卓凡和醇王互稱表字,醇王還是叫他「逸軒」,他則叫醇王「朴庵」。

    如果不同輩,輩份比關卓凡大的好辦,他叫人家「某叔」、人家叫他「逸軒」就是了。

    輩份比關卓凡小的,如果年紀小過關卓凡的,他還可勉強接受「叔」的稱呼,但若年紀大過關卓凡,他就絕對不肯自居為「叔」了——仁壽就屬於這種情形,年紀比關卓凡大了一倍,輩份卻比關卓凡矮了一輩。

    關卓凡堅決要求,仁壽還是叫他「逸軒」——至少在私下底要這樣。

    仁壽沒給自己取什麼「表字」——他認為這是漢人的玩意兒。可是,仁壽年紀太大,關卓凡不肯直接叫他的名字,於是,別出心裁,拿他的封號出來,稱他「老睿」,既親切,也尊重。

    *(未完待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之悠哉人生鄉村小仙農冷婚狂愛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
    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