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歸位» 第185章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歸位 - 第185章字體大小: A+
     
    第一百八十五章

      當萬歲要下江東的聖旨傳達時,琅王剛在日曆上畫下個周正的日期用作婚期,這下子可好,全化作了泡影。

      所以接聖旨時,江東王臉色陰沉得像是要把傳旨的太監再閹了一遍。

      從京城來的人都覺得,這先前的謠傳似乎有了那麼些蹤影,這琅王也太桀驁不馴。換作哪家的,接到萬歲親自臨巡的聖旨不得歡天喜地,感慨為祖宗增色添光?

      偏偏這琅王非要擺著個臭臉,當真無狀。

      這聖旨算是接了,瓊娘倒是安慰起了琅王。畢竟江東受災不假,若是萬歲肯親自前來,瞭解民生,對於百姓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只是萬歲要來,少不得做出諸多的準備。

      別家有接駕前,闊園修建樓閣的,還有收刮各地佳麗,由嬤嬤教授規矩,準備接駕之用的,最不濟的,也得定製金碗銀器,玉箸香爐的。

      可是瓊王卻道:「聖上既然是來巡視災情,何須大費周折,勞動百姓,一切照常便好。」

      這一句照常可就讓手下辦事的人心裡畫了魂兒,這究竟何為照常?

      他們也不敢多問王爺,便偷偷轉到準王妃這來打探。

      瓊娘一聽便明白了琅王的心事,便說道:「琅王府不是在江東臨江有個沂園嗎?便將那裡作為萬歲的下榻之處,明日將府裡的僕役分出去,打掃那裡的屋舍花園,務求乾淨整潔便好。」

      雖然這位準王妃吩咐的,也不像迎接王駕的排場,但畢竟是指明瞭方向,也叫下面的不用瞎子摸燈一頭霧水。

      而江東似乎是因為先前大旱太久的緣故,老天爺竟然似補償一般,開始下起了連天的陰雨。

      琅王處理公事上向來認真,更何況如今是在江東,乃是他自己的地盤,百姓的糧食豐歉也與他息息相關。是以這幾日他總是帶著隨從巡查各路的水渠,嚴防有堵塞發澇的現象。

      瓊娘想起她在素心齋修建時,揭露了白家往江東偷賣爛了芯子的木料一事,心裡略略放心了些。

      前世裡,江東大水,而當時的水壩工程,因為那大批爛芯子的木料而釀下慘禍,以至於這也成為琅王暴斂,鬧得民不聊生的罪證之意。朝野上下極力彈劾琅王,以致於皇帝再怎麼偏私,也不得不作些樣子下來斥責琅王。

      她不知道萬歲為何會心血來潮巡視江東。但若是依照前世的軌跡,萬歲此時若來,必定趕上江東治下的郡縣出事,到時候災民流離失所,拄著破碗棍子來到嘉康帝的龍輦前討飯,當真是叫文武百官拿捏住了琅王的把柄,落得遺臭萬年的奸臣之名。

      而今世,因為她當初痛罵白家下面管事的緣故,琅王也一早便發現了這一關節,早早便命人重新嚴查的各處水利,而現在暴雨連天時,他依著瓊孃的意思,重點查看了前世裡曾經出事的郡縣,管保做到萬無一失。

      想到這,瓊娘望著屋外連天的陰雨,心裡卻緩緩鬆了一口氣。

      相比較各地別家迎接聖駕時,巧用心機,務求博得龍顏歡心的種種功利。瓊娘覺得江東楚邪只需要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事務,不給人留下把柄,另外,再肯給他那親生爹爹幾個笑容,便萬事大吉了!

      想到這,她搖晃起了手裡的撥浪鼓,逗弄著兩個正在棉墊子上互相抱著啃咬的兩個小兒,溫言道:「以後長大了要乖,就算你們的爹爹脾氣臭,有何要孝敬他……」

      正說著,琅王便走了進來,聽到這一關節,覺得瓊娘是在嫌棄自己,當下一邊在門口解了蓑衣一邊道:「明示昨晚還誇本王體貼來著,怎麼今日又鬧了這話出來?」

      瓊娘見他又要冒怪話,自是忙不迭過去,截了他的話頭,道:「可算是回來了,怕你被陰雨冷著,我親自熬燉了山藥羊肉湯給你吃,就在屋子裡,鍋子下面墊了個小炭爐子,一直這麼熱滾滾的煮著,剛做的辣油也正是味道,你多吃些,驅一驅寒氣。」

      以前瓊娘沒來過江東,未曾領教,如今卻發現,這陰冷的天氣當真是平常人抵擋不住的。

      不過琅王府裡的屋子都埋了地龍,又捨得燒炭,屋子裡的溼氣倒是沒有多少,兩個孩子在厚厚的棉墊子上也玩得歡實溫暖。

      可是琅王巡視了一天,必定手腳冰涼,搞不好,又會犯體寒的老毛病。

      所以瓊娘在琅王走後,便親自配了藥膳料,熬煮了羊湯,用花生芝麻連同上好的紅椒做了熱滾滾的辣椒油碟,這用小炭爐吃,保管磨磨蹭蹭吃到最後,那湯都滾熱的。

      兩個人吃飯時,還是在京城裡養成的習慣,在硬塌上放桌子。等狼王換完衣服時,便挨坐著一起吃。

      說實在的,琅王在冰冷的雨水裡泡了一天,關節真是隱隱作痛。可是等回到了王府,回到了瓊孃的身邊,那種溫暖愜意,便如這搪瓷碗裡剛剛盛出的羊湯,滾燙鮮美,喝得每一個毛孔都舒服地張開,夾上一塊爛熟的羊排再蘸著紅豔豔的辣油吃,透出一身的細汗,寒意也就消弭在這樣的溫暖的夜色裡了。

      嘉康帝宣佈將要巡駕江東,引得朝野震動。

      不過二皇子卻是一早便知底細的。母妃的老家也在江東,前些日子,她在為父王侍疾時,曾經與他一起言談過江東的妙處,那言語間倒是撩撥起了父皇關於江東的往事。

      是以父皇有此心思,倒不叫他感到意外。

      可是朝野卻是一片震動,許多人直諫萬歲三思,卻被一一駁斥。

      而京城至江東的沿途郡縣更是一片轟動。這些地方郡縣的知府縣令根本沒有資格入宮見駕,這次卻可以得見龍顏。若是應對得好,給聖上留下印象,便可以平步青雲,一步登天。

      是以沿途郡縣長官一個個擦拳磨掌,在自家的地盤上大動干戈,定要把聖上起居安排妥善,好把自己一片忠心為主的赤誠表現出來,力爭給聖上留下好印象。

      等到嘉康帝開始出巡時,所到之處,官員迎出數百里地,便是披著星斗等待,不敢有半分懈怠。

      聖上行經之處皆是淨水灑地,再鋪上厚厚的紅氈。而迎接聖上時,郡縣中所有官員衙役,士子鄉紳俱是到場。別的不說,但是人數上卻是比上朝時文武百官多上許多,黑壓壓的跪成一片,頗為壯觀。

      這便是自己兢兢業業,不敢懈怠憊懶換來的民心所向啊!

      嘉康帝心中很是受用,嘴上雖然不說,面上滿是微笑。

      還有那聰明的縣令,知道皇宮乃是金碧恢弘,自己安排的行館必然遠遠比不上,只能出奇制勝。於是徵用城中最大的府宅,只為聖上和隨行官員護衛留下必要的房屋,其餘的院落統統拆掉,全部挖成池塘,種上荷花,再在空地種上青竹。

      嘉康帝去了那郡縣時,剛進院子,迎面便是一大片池塘,微風習習,滿池的荷花輕輕搖動。旁邊便是竹林,暗幽清寂,別有一番情趣。

      嘉康帝大喜,御筆書就「才離池塘畔,又入竹林遊」,賜給縣令。

      縣令激動得語無倫次,連夜將聖上的墨寶裱糊,供奉到自家祠堂裡,讓祖輩也見到自家兒孫如此有出息,並且日夜上香膜拜。

      行了月餘,這日終於到了江東。剛進江東,走了一段,也不見大片的人群相迎,復又往前走了一段,便看到琅王帶著郡下官員等前來迎接。

      除了琅王的管家侍衛,便是郡中的幾位郡令太守,只是人數稀少,勉強湊成兩排,看上去十分冷清。

      嘉康帝到時正值一場小雨,路上十分泥濘。

      而琅王並未鋪上紅布,卻是用鋸木頭的碎屑鋪了一條小路,而且十分狹窄,只能供兩三人行走。琅王迎接聖駕也未帶遮雨的華蓋頂賬,不遠處只是一個簡陋的木棚,上面還鋪著茅草,下面放了木桌椅子,供遠客休息。

      有了前面各位八仙過海的郡縣官員珠玉在前,琅王的迎接真是簡陋到無法目視。莫說是迎接聖上,便是迎接知府都嫌輕慢。

      隨行的官員互相對視,眼中不禁露出幸災樂禍的眼神,心道琅王對聖上如此怠慢,怕是一會便要倒黴。

      這時一御史上前道:「聖上駕臨江東,對琅王和江東百姓是何等榮耀,然琅王如此輕慢,卻是為何?」

      嘉康帝沉默不語,也轉頭去看楚邪怎麼答覆。

      楚邪看了那御史一眼,說道:「江東大旱,一年裡顆粒無收,餓死百姓牲畜無數。幸老天開眼,終於下了雨。百姓現俱在地裡辛勤耕作,爭取搶得一茬糧食,而地方官吏也皆在忙於播種之事,是以本王並未帶太多人來迎接聖駕。本王以為只有地方安靖,百姓富足,才是對聖上最好的交待。聖上將到時突然開始下雨,本王砍了臨近的幾顆大樹,臨時做了一個木棚,雖然簡陋,卻是本王的一片誠心。」

      嘉康帝連忙細看琅王,果然發現他手上有不少的木屑和小傷口,胸口頓時以一股子難言的心疼。


    上一頁 ←    → 下一頁

    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重生落魄農村媳金手指販賣商
    都市最強裝逼系統修羅武神史上最牛輪迴超能小農夫我的合租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