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第六十六章 用計欺寡婦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 第六十六章 用計欺寡婦字體大小: A+
     
      第898章 用計欺寡婦

      「桓王殿下,卑職資歷淺薄,恐怕難於承擔如此大任。(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欲要做好此事,還是需一位朝中重臣才行。」

      趙集英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這哪是盛長柏能幹的了的事情。

      這不是齊衡從六品可以主審,盛長柏七品低一級,就可以協辦的事。

      齊衡家本身就是頂級權貴之家,又是家裡的獨子,妥妥的爵位繼承人。

      又仗著太后的勢,身份足夠壓制的住這些普通勛貴,去勛貴家裡抓別人家子弟沒問題。

      盛長柏這位置雖然也算位卑權重,搞一家,甚至三五家的勛貴沒問題。

      但要成批的搞這些人,盛長柏的地位還是欠了一點。

      「桓王,這件事等官家同意了之後,在挑選合適的人選也不遲。」顧廷燁跟著說道。

      跟著兩個人,沒怎麼排隊,盛長柏就見到了趙宗全。

      把事情的因果又詳細的解釋了一番,三個人連番的勸說,讓趙宗全才應了下來推進這件事情。

      趙宗全謹小慎微,今天不是拉著兩個外援的話,盛長柏的奏疏還真不一定能通過。

      「這件事就交給耿將軍去經辦吧。」

      除了顧廷燁和沈國舅,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就是段,耿兩個家中護衛,給兩個人封了將軍,也各掌握著一些兵馬。

      沒什麼信任的人手,皇帝能派出的還是自己在禹州時的幾個人。

      雖然是一個無奈之選,但是耿介川既是皇帝的心腹。

      被封了將軍,官位不低,掌握著兵權,和汴梁舊勛貴也沒什麼牽扯,瓜葛,倒是也適合做抓人的事情。

      接下來,整個汴梁又是一陣風聲鶴唳,到處都是去各家各戶抓人的兵丁。

      這次因為兩邊都在搞擴大化的原因,波及的範圍更廣。

      大半的勛貴家裡,都被牽連了出去,或多或少都有家族子弟被下到大獄。

      子弟被抓了進去,家長,族長的當然要忙著撈人。

      不管是找太后,皇后,還是皇帝說清,免不了的都要付出一些什麼。

      就是想要投靠,被抓住了辮子,總也要交一些投名狀。

      清理冗兵的行動,倒還算順利的推進了起來。

      但是重新募兵補缺員的事情,其實也沒那麼順利,一般的指揮也就是只能補招到七八成人。

      軍隊裡面冗兵嚴重,吃空餉在整個軍隊系統蔚然成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錢。

      除了皇帝重視的幾衛精銳之外,其他的軍隊,其實根本就得不到充足的軍費。

      朝廷給劃撥的軍費,養不起足額的兵馬,軍隊就自己學會了節省開支,從減少人馬開始。

      然後就被武將,軍官們,發現了吃空餉的利益。

      老皇帝沒有下精力監管這個事情,最後就發展到了現在的地步。

      搞來搞去,最後就又回到了錢字上面。

      要讓國家增加收入,不影響現在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也只有慢慢發展國力。

      想要從勛貴,官宦,商人,地主,收回來原本屬於國家的利益。

      那就需要徹底的變法,現在趙宗全剛剛坐穩一點皇位的情況下。

      並不適合搞這麼大事情,就是搞點軍事改革,都要抓著兗王逼宮案的契機。

      想要改革其他方面,也只有等軍隊改革完成了再說。

      怎麼也要等拳頭硬了,說話才會有力度。

      朝廷需要安穩,不適合搞事,盛長柏就又進入到了清閒的狀態。

      像一個正常御史那樣上班,到衙門點個卯,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去了。

      正好又是到了夏收的時間,盛長柏也就又往城外的田莊多跑了幾趟。

      這批土豆又收穫了之後,數目已經不少,已經完全足夠小規模的推廣。

      第一批的推廣對象,還是家裡的這些的姻親故交。

      除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因之外,也是這些人更信任盛長柏。

      除了原本的那些故舊之外,現在盛家就又多了兩門姻親。

      就是如蘭的李家和墨蘭的文家,盛長柏也給兩個人分別送了幾百斤土豆,讓兩個人作為種子在自己的田莊種上。

      「如蘭,你也不要整日的就往家裡跑,還是要多在家裡管家理事,以後李家的那些家業,你總要接手過去的。這也到了夏收的時候,你有時間多去莊子上看看去。」

      李郁赴任,李家公婆回宥陽之後,李家也就只剩了如蘭一個在汴梁。

      如蘭已經成為了李家人,以前邀請盛家女眷的一些宴會,活動,如蘭也就不用再參加。

      李家在汴梁,也沒什麼根基,沒什麼故交,基本上也就沒什麼應酬。

      如蘭一個婦人,也不好整天的拋頭露面去外面,勾欄瓦舍,寺廟道觀的遊玩,沒什麼能玩的之後,如蘭也是經常的回娘家。

      盛長柏還是希望如蘭不要總往娘家跑,自己去干點正事的,除了自己的嫁妝可以打理之外。

      如蘭還可以打理,李家在京城置下的田莊,鋪面。

      不要求如蘭有多高的經營能力,但是這些好好的產業,正常的收益肯定還是要保證的。

      雖然盛家給如蘭的陪嫁人手,李家留下的管事人手,都是兩家能夠信任的人。

      但是如蘭完全不管,沒有任何監管的話,也就容易導致這些人變心,腐敗。

      本是一些優質產業,沒有天災人禍的情況下,讓如蘭給經營的賠了的話,盛家也是挺丟人的。

      看著如蘭還是跟在家裡一樣,完全不干正事,盛長柏忍不住就想訓幾句。

      就如蘭現在這個態度,盛長柏送的土豆,還不知道能給種成什麼樣。

      「二哥,整日就忙那些收入、支出,計較帳目那些事,也太無趣了一些。」

      王若弗因為上有老太太,下有海朝雲,中間有林檎霜競爭,把持著家裡的管家之權不敢放手。

      但如蘭這明顯的不一樣,完全沒有競爭的原因,就把管家之權當成了負擔,不想管這攤子事。

      「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主持家裡的中饋,本就是份內事,有什麼無趣。不管是母親,還是大姐姐,不都是一直在做這些事。你管家的能力,本就遠不如母親,大姐姐,還不多用點心。你是想以後把你們李家的家業都給敗光嗎?你想和墨蘭以後比起來,你就是康姨母?」

      對於如蘭的管家能力,盛長柏還真沒什麼信心。

      也就是近兩年,辭掉了家中的塾師之後,如蘭才跟著王若弗學習怎麼管家。

      王若弗管家的能力就不能說多好,只不過是剛剛及格。

      如蘭這個王若弗的徒弟,老師水平一般,學生還不用心,能寫到多少東西,也就很值得懷疑。

      「她還跟她婆婆僵持著的,怎麼跟我這嫡女比。」

      文家小兒子回汴梁之後,盛紘在衙門給文家小郎安排一份差事。

      文家小郎也確實投桃報李,時常勸說自己的母親。

      有文家小郎,在其中周旋,墨蘭的日子好過了一些。

      和婆婆的直接衝突減少了很多,文家婆對墨蘭也減少了許多無理的要求。

      現在婆媳兩個人的關係,還算比較和平。

      雖然不能說是多好,但也基本恢復到了,正常婆媳互相看不順眼,還互相遷就的狀態。

      墨蘭回娘家的時候,也沒有繼續的拉黑著臉。

      看到婆媳兩個達到了一定的平衡,墨蘭沒有搞掉自己婆婆的必要,盛長柏算對那邊安了心。

      「當初母親嫁給父親的事情,各方面也都是遠不如康姨母,你再看看如今,誰還會說康姨母嫁的更好。」

      康姨母這個人雖然很爛,但還是有作用的,可以做為親戚里的反面典型,隨時警戒著家裡的幾個蘭。

      康家敗落的那麼厲害,跟康姨夫有最大的關係。

      老康好色,在這個年代不算大問題。但是老康在孝期亂搞,搞大了小妾肚子,違反了禮制,違背了孝道,壞了人品,自己斷了自己的前途。

      這次皇權交替的時候,老康也沒少上躥下跳,找門路活動,想調一個實權職位。

      就連盛紘,也托不過面子,向趙宗全又推薦了一次老康。

      但老康這樣的人,失了人品,就連急缺人手的趙宗全都不願意用。

      老康沒少找人,沒少花錢,但還是沒有被啟用。

      康家敗落,老康背三分之二責任的話,剩下的三分之一責任就是康姨母的。

      約束不好男人是一大錯誤,經營不好家業又是一大敗筆。

      敗了家裡的權勢,又敗光了家產,把康家敗了一個徹底。

      「作為一個當家大娘子,不能管好家,理好事的話,家業敗落,就在眨眼之間,不要想著你嫁人了之後,還能像家裡一樣。」盛長柏繼續的說道。

      一妻旺三代,就足夠說明家中女子的重要性。

      不求如蘭能像家裡的老太太那樣,但也不能看著家裡的女人一輩不如一輩。

      王若弗遠不如老太太,如蘭連王若弗都不如。

      正常的管家理事都不願意做。

      教訓了一通如蘭,讓如蘭去田莊,盯著夏收了之後。

      盛長柏自覺齊家的任務又進了一步,心裡爽快了許多。

      家事,公事都處理好,盛長柏還是關注於朝堂之上。

      不管是太后,還是皇帝,大搞株連的情況下把兩邊搞的都很熱鬧,完全不會讓人覺得無聊。

      又是一天下衙了之後,顧廷燁叫住了盛長柏:

      「則誠,則誠,你等一下我,咱們一塊的吃酒去!」

      「無緣無故的,為何又要去吃酒?」

      畢竟已經是一方軍中大佬,軍中的事務也不少,顧廷燁其實也沒那麼閒。

      不會跟以前還是閒人的時候一樣,遇上了就叫人喝酒去。

      「有好事,太后把玉璽給官家還回來了。」顧廷燁得意的笑道。

      「真的假的,太后願意交玉璽的話,朝堂上哪還至於鬧的這麼厲害?」

      皇帝和太后爭的這麼厲害,就是爭的手中權利。

      太后要甘心放權的話,也就完全沒有了朝廷上現在的爭端。

      「太后當然不想主動交還玉璽,是我用計賺回來的」顧廷燁也就小聲的把過程給講了一遍。

      這個事情其實就是顧廷燁給皇帝出了一個騷主意。

      讓趙宗全以出城去道觀祈雨的名義,把玉璽從太后手裡借了出來。

      然後就是一個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就是皇帝,宰相,顧廷燁配合著甩無賴,欺負太后這個老寡婦。

      「你讓我說你什麼好。」

      盛長柏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想說的話,說出去是要惹禍的。

      就算皇帝拿回玉璽算是應該的,但是顧廷燁,皇帝,宰相,三個人也太無恥了一點。

      這三個人的道德底線都太靈活了,不講武德的人,還是很可怕的。

      「我這也是迫不得已,這已經是拿回玉璽,最和平的方式。」

      顧廷燁還是有一些自得。

      不明白教皇帝這樣做事,是要留後患的。一個人底線被突破了之後,就會越來越低。

      一個不講道德的皇帝,沒有底線,不講規則的皇帝,怎麼看都不是好事。

      可能顧廷燁覺得這樣的皇帝很靈活,很好。

      但盛長柏不可能這麼認為,盛長柏是正兒八經,按部就班發展的文臣。

      站著的是士大夫的一方,和顧廷燁這種皇帝的寵臣,利益和根基都是不一樣的。

      「好了,此事就到此為止,這件事你就不要再對其他人說了。」

      這東西屬於皇帝和宰相的黑歷史,肯定不能大肆宣揚的。

      人自己可以無恥,但是肯定不願意自己的無恥行為被人知道。

      更不要說這兩個人是皇帝和宰相,無恥的行為,傳揚開了之後,會被記載史書之上,被後世無數人瞻仰。

      「你放心,我有分寸,我也就於你一人說說。」

      「怪不得今日你不找別人去吃酒。」

      盛長柏讀懂了一點顧廷燁的心裡。

      顧二自覺自己幫皇帝要回了玉璽,漂亮的辦成了一件大事。

      這件事又不好對人大肆宣揚,但是不炫耀一下,又憋的難受。

      就找嘴嚴的盛長柏分享了。

      不管手段有多少齷齪,但是皇帝也把玉璽拿了回來。

      受到太后的掣肘就又少了一些,太后還想主導朝政,就只剩下用身份壓人。

      現在在朝堂上,皇帝和宰相的組合,已經可以說占據了上風。

      趙宗全和太后這場權利之爭,又勝了一局。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終極獵殺餘生皆是喜歡你AWM[絕地求生]王者榮耀之最強路人王邪風曲
    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影視世界旅行家特種歲月斗羅大陸隨機懲罰一名幸運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