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武俠仙俠 » 蜀山懸劍傳» 第三百九十九章 懸棺之謎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蜀山懸劍傳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懸棺之謎字體大小: A+
     

    ……

    忽驚巫峽尾,岩腹有穿壙。

    仰見天蒼蒼,石室開南向。

    宣尼古廟宇,叢木作幃帳。

    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

    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

    石竇見天囷,瓦棺悲古葬。

    ……

    ——節選自《出峽》蘇軾

    ……

    白復從白帝城登船后,一直少言寡語。大江幫弟子只知白復身份尊貴,不知白復武功如此之高。

    白復上船后,更換衣衫。趁白復休息間隙,見白復年齡相仿、平易近人,大江幫幾名弟子斗膽上前請教。

    大江幫幾名弟子樸實無華,一路上對白復照顧有加,白復心生好感,藉機回報。這些大江幫弟子以前都是三峽兩岸尋常的漁家子弟,操舟弄船是一把好手,但功夫甚弱。只會一些粗淺的拳腳功夫。

    白復讓這幾名弟子拉開架勢,指點一二。

    「我曾經在少林寺小住過幾日,有幸得到幾位高僧的指點。少林拳法講究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站如松,就是腳下生根。將一身重量卸下來,從腳底放出,釘在地面。站樁如松柏翠竹,入地三尺。風入松林,蒼松迎客。有人拳腳攻向你,只有腳下生根,才能格擋橫架,受力后不留己身,將力量全部卸去。

    平日站樁,先垂手無極而立,后抱球成混圓,一斜出三體,托嬰伏虎,獨立守神……

    每日勤加練習,時日一長,功夫自生。

    坐如鐘。什麼是鍾?胸骨肋骨,上窄下寬,就是鐘形。脊椎是鐘擺,尾椎就是鐘擺頭。

    練功講究搖鍾,以擺帶鍾,脊椎帶胸肋骨動,五臟由懸垂入動搖,相互搓摩,氣血行開。我們道門管這叫搖子午。

    搖鍾功夫又叫金鐘罩,練至化境,臨戰對敵,心隨意轉,肌肉立生感應,

    這才是真正的金鐘罩。可不是街頭賣藝,光著膀子,讓人拿著鋼刀鐵棍一陣亂砍。」

    大江幫幾名弟子聽著有趣,哈哈大笑,才明白內行門道。

    白復繼續說道:「行如風。此風不是狂風暴雨,更不是斜風細雨,而是旋風。旋字講究在五趾上,腳趾一擰,勁往內旋,直出有橫勁,既快且穩。若風,無孔不入。」

    白復讓一名大江幫的弟子伸出腳來,讓其腳趾儘力往上翹。此時腳心能摸出一條斜筋。

    白復道:「此筋為木象。行如風就是風搖木。腳踩實地,五趾抓地,這筋就動了。少林練拳,講究腳底下有根絲。絲不動,功不成。

    我們青城的步伐,異曲同工。道門的步叫禹步,講究是一腳抻一腳,兩根絲抻作一根絲。步伐練至化境,平地走路,若凌空過崖。」

    白復說的挺玄乎,幾名弟子欣喜若狂,抓耳撓腮,請白復進一步指點。

    白復搖搖頭道:「拳腳功夫你們還可以通過日夜勤練,不斷進步。但輕身功夫,你們現在練已經遲了。

    上乘輕身,都是在孩童沒學走路前,由師父掰著兩胯骨抻拉,還有拉伸脊椎,目的在於讓髖骶骨不長死,骨縫間活動量大,此處不穩定,將來筋就會長得更加粗壯,以便加強關節穩定。

    玄門弟子童子功兩三年的基礎,長成后苦練十年也做不到。

    唐軍將士總計百萬,但真正的武學高手並不多。因為大唐募兵,大部分都是從農家子弟中招募,此時兵員已經成人,學不了上乘武功,只能學些粗淺的刀槍功夫,死面蒸饅頭——湊活著用。」

    白復說完,大江幫的弟子們長吁短嘆,紛紛羨慕白復從小在名門大派長大。

    白復想起少年時在青城練武,好高騖遠,羨慕少林等中原武林。現在想想,真是年少無知,辜負了不少時光。

    想起當年師父一招一式傳授功夫,不厭其煩,反覆指點。此情此景,彷彿就在昨天。

    總以為一切皆有時間,沒想到人生無常。往事如煙,隨風而逝,白復長嘆一聲,黯然神傷……

    ……

    大江幫為首一名叫阮舟行的弟子對白復躬身施禮,道:「白少俠,您來自青城道陵天師門下。瞿塘峽最近有妖人作祟,還請白少俠帶領我們降妖除魔!」

    白復啞然失笑,道:「我只懂武功,化符捉妖這類功夫,我可沒學過。」

    阮舟行目光炯炯道:「您武功蓋世,一定能幫我們除此妖孽!」

    大江幫其餘弟子異口同聲道:「還請白少俠帶領我們降妖除魔!」

    白復無奈道:「好吧,你們說說看,我看能否盡些綿薄之力。」

    阮舟行大喜,道:「多謝白少俠援手,此事跟三峽遠古傳說有關。

    三峽中石壁千萬仞,飛鳥懸猿不可及之處,有無數洞穴,懸置棺槨,棺槨或大或小,歷歷可數。三峽人家口口相傳,這些棺槨存在已有千年之久。我們謂之仙人棺槨,亦稱為懸棺。懸棺洞穴為「仙館」,懸棺葬為「地仙之墓」。這些棺槨有單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風箱......。

    據說三峽高崖距離九天仙境最近,不知從哪一代開始,子孫便將祖先屍骨放入船形棺槨,安葬在高不可攀的懸岩絕壁之上,宛若進入雲霧飄繞的神仙境界,既可避鬼怪的干擾,又可以高高地瞻仰祖先,為祖先普渡靈魂,助其飛升成仙。

    三峽後世子弟寫詩紀念先祖:「自古流傳棺木岩,鳥鳴猿啼動人情,雪飄草木山戴孝,風吹松杉樹舉哀,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台,不知亡者何朝代?棺木七副洞穴埋。」

    三峽主流上起夔州瞿塘峽,下至西陵峽口,千年以來,先後發現的著名懸棺點有十餘處:

    赤岬山『兵書匣』;夔門南岸峭岩間的粉壁堂;瞿塘峽南岸絕壁上的黃金洞;瞿塘峽北岸赤甲山岩石裂縫處的風箱峽;風箱峽斜對面的南岸半岩間的盔甲洞;西陵峽南岸峭壁上的鐵棺峽;西陵峽秭歸境北岸的兵書寶劍峽。

    百年來,這裡流傳著一句童謠:「三峽險江灘,絕壁懸棺槨,金銀千百萬,捨命亦難得!」

    其中赤岬山『兵書匣』和西陵峽的兵書寶劍峽最為傳奇:相傳諸葛孔明西征入蜀時,路過三峽,將他親撰的鐵卷兵書兩部和一柄寶劍,藏於江邊難於攀登的峭壁之上,讓後世有膽略的勇士去取。

    由於懸棺皆安置在懸崖峭壁上,猿猴難攀,棺中究竟有沒有金銀財寶、寶劍兵書,無人知曉。

    最近一段時間,發生一件怪事,每到夜晚,峭壁懸棺處鬼火四溢,鬼影綽綽,深夜聆聽,半空中隱約有妖言鬼語飄來,嘰哩哇啦,不知何意。

    白天再看這些懸棺,許多棺槨竟被掀開,棺材蓋凌亂,甚至丟入江中,飄至下游灘涂。

    老人們都誠惶誠恐,言說道,青城山鬼戒碑被毀,鬼蜮中的妖魔現世作亂。懸棺中未能飛升的殭屍復活,為禍人間,三峽一帶,大難將至。」

    白復不解問道:「為何你們不懷疑有人盜墓呢?你剛才不是也說,棺槨中可能陪葬有金銀財寶嗎?

    若效仿深山採藥人,從山頂懸垂一條繩索而下,不就可以進入岩縫洞穴,盜掘棺槨嗎?」

    阮舟行道:「少俠,您到了岩壁處便知。這些懸棺皆安置於千仞絕壁上,山頂光禿,皆為砂礫,寸草不生。莫說綁縛繩索的大樹,連能栓繩的大石頭都沒有一塊。如何能垂繩而下?」

    「啊?!」白復一愣,方才意識到此事蹊蹺、棘手。



    上一頁 ←    → 下一頁

    離天大聖無相仙訣猛卒鬼手神醫:王妃請上位盜墓筆記續9
    飛升之後Boss兇猛:老公,喂賊警網游之劍逝我的專屬夢境游戲